讀立書評丨我們是否還需要一本攝影雜誌?

作者丨何伊寧

翻開卷首語,擔任《假雜誌》創刊號主編和出版人的言由以「我們是否還需要一本攝影雜誌」展開了他對雜誌定位和未來的思考。《假雜誌》創刊號圍繞著「不可及」這一主題,從組稿到付梓完成前後兩年時間。雜誌以專題、別冊、專欄、展覽及攝影書五部分內容展開,帶領讀者在當代攝影的世界中展開的一場視覺和智力上的漫遊。

「不可及」專題中包含了中外共五名攝影師亞歷克·索斯(Alec Soth)、米田知子(Tomoko Yoneda)、游莉、朱嵐清和木格作品的評論及訪談。文章分別由數位活躍在攝影創作和評論的青年寫作者執筆,以各自不同的知識結構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了頗具深度的評論。

在開篇圍繞索斯歷年攝影作品所展開的文章中,張文心從她個人的回憶出發,在其 「知識分子的武器庫」中選用社會學、心理分析和符號理論切入索斯的圖像,圍繞藝術家作品區別於其他紀實攝影實踐的「星空式」敘事方式進行了思維緊密的分析。青年攝影批評人胡昊針對索斯《眠於密西西比河畔》這一重要作品的內容、邏輯以及展覽方式先後進行了闡釋,穩重分別運用福科和齊澤克的理論來驗證索斯圖像的「去典型化」以及附著在不同形象上的「時間性」。在隨後圍繞索斯作品展開的訪談中,張文心摒棄傳統按照時間和藝術家創作為線索的訪談方式,而是通過類似心理分析的談話進入到攝影師無邊的精神世界中。

日本攝影師米田知子的作品在跨頁中傳遞出一種看似靜謐卻飽含想像力的意涵。朱嵐清就米田知子的學習和創作生涯進行了梳理,從作品中地點、空間和歷史之間的關聯進而展開闡述,將攝影師作品中的空間引向那些被人們遺忘的歷史之中。中國攝影師游莉的作品從雜誌三分之一處開始,我的視線也隨著翻頁的動作定格在每張圖像的取景框中,被每張照片本身所具有的繪畫性所深深吸引。這些混雜了攝影師在不同時期和地點拍攝的紀實照片此時脫離於敘事而存在,並在積累之中展示出遊莉強烈的個人風格。沈宸所撰文的《游莉的北方》將闡釋的重點集中在攝影師作品的內容,即攝影師長期以來所拍攝的北方之上,從現代性的角度上提出了個人的觀看方式。拋開文章結構上的瑕疵之外,沈宸的文章以觸類旁通的描述幫助讀者以進入游莉的影像世界。

朱嵐清早期作品《負向的旅程》常以手工書的形式被報道和展現,在接下來的頁面中,作品不同部分的影像被抽離出語境,再以相同的尺寸在雜誌上呈現。胡昊針對《負向的旅程》的內容、內在邏輯和形式進行了類比式的分析,文章後半部分最後延伸到對作品展覽形式的探討,強調手工攝影書在彌補空間限制的條件下所發揮的作用,並在最後就作品在故鄉題材中的識別度,以及類似題材的創作方式提出問題。在四位以拍攝彩色攝影作品為主的藝術家之後,木格黑白影像不期而遇地出現在指下的書頁中,我腦海里閃現出木格早期作品中影像和他不定期寫在「木堂格」公眾號上的文字,不免開始幻想他的生活和經歷,而這在林路為雜誌所撰寫的《低至塵埃,歸於灰燼》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雜誌中的「特別專題」以意料之外的方式出現,張君鋼和李潔所拍攝自然彩色照片被全出血(full bleed)地展現在雜誌頁面之上,幾乎在圖像上找不到焦點,就好像他們給照片所起的名字,如《自然力量和他和她的精神混合而成的神秘的成就》那般讓人摸不出頭緒。在「別冊」中,攝影師的作品被隱藏在文字頁面兩側的二維碼中,掃碼破解的行為將閱讀打斷,同時手機屏幕上所出現的局部的畫面需要再次的手動介入方才可以看到全貌。閱讀整片文章的過程在作者詳盡的文字導讀和重複的手機掃碼下完成,與其說是文章是作者對作品的闡釋和分析,不如說是張之洲通過研究兩位攝影師影像,帶著攝影意識去找尋疑問和重新思考攝影媒介的過程。

將別冊插回雜誌,我不禁回想起許久以前第一次翻閱Aperture雜誌時的那份衝動,以及認真閱讀完畢之後的滿足感。當視覺被全新的圖像所佔據時,對好文字的深入閱讀和咀嚼非但不會限制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反而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接下來,由攝影師塔可為專欄所貢獻的《嵩洛遊記》算得上雜誌中不可多得的亮點,塔可的文人筆記形象生動又不失幽默,好似帶領讀者同他一同遍訪黃易日記中所記載的金石碑刻。在另一篇專欄中,劉張鉑瀧從他過往的攝影實踐出發,在《以科學之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實驗室》一文中討論了攝影和科學之間的關係。此外,雜誌的「展覽」部分刊登了張文心所撰寫的《攝影作為一種海洋生態,評2015 MoMA新攝影展》一文,最後,擔任雜誌主編和出版人的言由以九本攝影書的推薦作為全書的終結。

移目西方當代攝影期刊,以The 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Aperture和FOAM為例,這些刊物雖然各自擁有不同的創刊背景,但總體通過月刊或季刊的形式,歸納並總結最新的國際攝影趨勢、介紹國內國際新銳攝影師作品,並提供業內的觀點和深入看法,在內容上保持了話題性、前沿性和地域性的特徵。在數字化時代,這些當代攝影雜誌在傳統印刷發行渠道之外,還開放數字化版本供讀者選擇。與此同時,這些攝影雜誌也逐漸轉變為機構開展線下活動、組織獎項的平台,在讀者與當代攝影的對話中搭建不同維度的橋樑。

那麼,題目關於「我們是否還需要一本攝影雜誌?」的提問在此時已得到了回答,《假雜誌》創刊號向我們展示了一本立足於本土的當代攝影雜誌的可能性。它的出現首先建立在言由對當代攝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基礎上,以基於「同時性」和當下的攝影藝術展開了紙上的探索。它是對快速閱讀文化和知識快消的反抗,在大多新興事物都曇花一現的今天,《假雜誌》以一種嚴肅的態度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進入與國際當代攝影對話,並如何抵達更深層次思考的路徑。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創刊號的作者是一群活躍在攝影實踐和學術領域的青年攝影師和學者,雖然他們依然在探索過程中,但已然展現出了熟練運用攝影和文字與知識溝通的實力。除此之外,言由發揮了他在書籍設計上的才能,使得《假雜誌》在樣式上更接近一本國際攝影雜誌的品質。

然而,面對一些來自行業內針對《假雜誌》所提出的「不自量力」體制外生存的質疑, 言由和編輯團隊是否能夠堅定不移的堅守自己的理想。此外,創刊號中的文章多以評論為主,在結構上略顯單薄,是否在未來可以做出適當調整,變得更加多元?

這一切都是開始,拭目以待。

--------------------------------------

作者簡介

攝影史論學者,獨立策展人

1986年11月出生於安徽合肥。畢業於倫敦傳媒學院,新聞與紀實攝影碩士。2010年開始從事人文及藝術類專題、專欄寫作,策展,攝影類圖書編寫及翻譯等工作。

目前學術研究方向包括「變革中的英國社會紀實攝影」,「凝視中國:西方攝影的後殖民主義視角」,以及中西景觀攝影對比研究等。 2014年年初創辦Go East Project,旨在通過博客、展覽、以及出版等方式向西方推廣中國當代攝影,並幫助年輕攝影師搭建國際化的攝影平台,探索攝影的無限可能 。

版權所有 轉載需獲得授權。

關注圖蟲網微信(tuchongcom),回復關鍵詞「讀立」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原文首發於圖蟲網·讀立丨攝影研究站 tuchong.com


推薦閱讀: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閑話 —— 逛美術館時,我們都在想什麼?
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日本刺青的這些事兒
解讀丨2016全球藝術市場年度報告深度剖析
臟辮——和宇宙連接的天線

TAG:摄影 | 当代艺术 | 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