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諾課堂】前驅vs後驅03——優劣大PK三
A5.【起步特性】——驅動輪相關度:
首先,定義一下,這裡說的「起步」,都是指往前開,不是倒著起步哈。
大家可以主觀想像一下,車輛從靜止開始往前運動的過程中,由於慣性力,車頭會有抬起的趨勢,車尾會有坐下去的趨勢,也就是說,整個車子的重心會向車尾轉移。雖然從物理學者眼光看,上面這句話里有諸多不講究的地方,但是描述得比較通俗易懂即可。
的確如此,車子加速前進時,後軸分擔的重量會增加,加速得越猛,這個重量轉移越厲害。下圖的比賽畫面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100%的軸重轉移到後軸,車頭翹起,大家看到後胎的變形了么?這是後輪扭矩極大的效果。
如果是後驅車的話,相當於在起步過程中,驅動輪所在的軸突然變重了,如果不配合增加油門,車子就更容易熄火。而前驅車則正好相反,在相同的發動機調教下,起步時則比較不容易熄火。
有的粉絲會說,咦,我怎麼沒覺得後驅車容易熄火呢?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
1)後驅車多數是豪華車級別,這些車子絕大多數在國內投放的是自動擋車型,自動擋車天生就「抗熄火」,不可同日而語。
2)後驅車起步需要更多的扭矩作為儲備,汽車工程師基本都知道這個特點,因此在發動機的調教上做了特殊的處理。比如增加起步時的節氣門開度(扭矩請求),增加起步時的發動機轉速(ECU自動完成),增加發動機轉速受阻下落時的自救響應(更加迅捷激進),還有的手動擋後驅豪華車甚至配備了離合器踏板位置感測器(下圖中的B),檢測到離合器踏板即將到達結合位置時,提前讓發動機的扭矩請求進入準備狀態,給司機的主觀感受就是怎麼起步都很穩健。
其實只要汽車的電子系統應用得當,汽車就會非常智能,無所不能。魚和熊掌兼得,這是在傳統的機械汽車工程時代不可實現的夢想,那時的工程師每天都在被物理定理強姦,每天都在各種矛盾的取捨中度日。
相比之下,前驅車由於自身先天優勢,反而在起步扭矩管理這方面不夠重視,尤其是國內的自主品牌開發,很多公司對此毫不講究,一碰到容易熄火,就去找離合器供應商的毛病。
大家經常聽說周圍朋友抱怨XX車子起步容易熄火吧?這就是發動機扭矩管理和動態調整的問題,設計階段就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去做自動補償,大多需要司機對油門的及時配合來實現穩健起步,搞不好就熄火。年代老的車子更是如此,拉線節氣門的車子更是無法自理,必須靠人。所以早在駕校里,「油離配合」就被作為絕世武功,婦孺皆知。
這是一個絕對跟前/後驅相關的話題,因此相關度給了兩顆星!
A6.【爬坡能力】——驅動輪相關度:
爬坡能力,同樣是一個和前後驅高度相關的話題,玩過越野的車友看這一節,會很有體會的。
車子停在坡上,一部分重量會轉移到後軸上,坡度越大,轉移越多,類似加速時的現象。
舉個例子,如下圖。假設車子在平地停放時,前後等重,各分攤0.5G(G=車子總重);在坡上停放時,前後輪支撐力臂發生變化,因此後軸分擔的重量達到0.7G。可能坡度誇張了點,但是道理說明白即可。
當驅動軸越重,就可以施展出越強的驅動力(前提是車子有足夠的驅動力哈),換句話說,就有條件爬上更陡的坡。
汽車行駛時,怕就怕驅動軸的重量輕,比如空載的微型貨車,很容易過彎漂移的,倒是有很強的可玩性。
前驅車在這時就顯得先天不足了。不過,人是活的,當前驅車需要爬陡坡時,可以倒過來爬,這樣其實就等效為後驅車了。總之,爬陡坡時,盡量讓驅動輪在下方。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知友舉手,說這是因為1擋和R擋齒比的問題,所以倒著開車會有更好的驅動力。獨立地看這句話,是對的!因為,通常R擋齒比比1擋還給力。但是這裡前提是車子可以輸出足夠的扭矩,瓶頸就存在於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係數了,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話題討論的是一個大瓶頸,因為只要車輪開始打滑了,無論啥齒比都沒戲的。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實用小經驗,如果你在需要停靠在一些有坡度的地方,尤其是沒有鋪裝路面(如節假日,景區門口的山路邊),最好想想一會怎麼更容易的回到道路上。比如後驅車遇到下圖這種情況,最好屁股倒著下去停車,爬上來時,後輪在下面,容易發揮更強的驅動力。前驅車呢,就頭衝下停放,離開時倒上來穩妥。我就曾經在杭州的風景區小路邊發生過這樣的尷尬,後驅切諾基,頭朝下停靠,地面上是蓋滿枯葉的鬆軟泥土,遊玩結束髮現車子開不上來了,驅動輪使勁打滑。後來是把車裡的腳墊犧牲掉(墊在後輪下),又叫了四個壯年遊客來推車頭才擺脫困境的。
好了,今天的段子就到這裡,洋洋洒洒也不少內容了,希望大家可以消化。
下期我們接著聊聊「A7-雪地性能」和「A8-車內空間」。
推薦閱讀:
※天窗其實不防水,但水為何不會漏到車裡?
※騰勢400底盤如何研發調校?中德工程師告訴你真相
※關於潤滑油的一點淺談
※汽車頂上的太陽能,多久能充滿一台特斯拉?
※25W汽車推薦?內附詳細需求,您的推薦可能影響一個小年輕未來幾年的生活,求大神不吝賜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