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加坡頂尖當紅餐廳 遺憾抱回米其林兩星

新加坡剛剛出爐的米其林指南,眾望所歸的Andre抱回兩星,這個結果略低於期待,但其實也很合理。

事實上,Andre之前它已經在2016亞洲50佳餐廳排名第三、世界排名32,一直以一騎絕塵的姿態引領獅城的Fine dining。

去新加坡吃這家,我大約提前一個月開始訂位,幾輪郵件溝通,終於鎖定。

Restaurant Andre在新加坡牛車水附近一棟不起眼的白色洋房裡,外在簡潔,內飾素雅。

一樓是廚房,面積比想像的小多了,工作的大廚里有一位是上海人,聽說來了上海客人,還特地出來跟我們打招呼,聽到鄉音很親切。

我們被安排在三樓的餐廳,房間幾乎放空,最顯著的裝飾就是書架上這些米其林的收藏。

從歷年的紅色指南到料理鼠王……我從來沒有看到哪位大廚對米其林有這般狂熱。

這些藏品的主人也是餐廳的主廚叫,江振誠Andre Chiang,台灣人當天不在餐廳。

Chef Andre所倡導的八角哲學是餐廳的靈魂,落座之後就能看到一份用小樹枝支撐起來的哲學簡史。

我覺得吧,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份形而上的菜單。

每道菜都對應一個哲學理念,我每吃完一道都好想在表格上打勾勾。

amuse bouche

開胃小三不在哲學卡片上,是廚師表達心意的作品。

小酥皮殼裡盛滿菌菇的嫩頭,撒了大蔥和松露粉末,鹹的調味很奇妙。

樹樁上的一條是芹菜根泥,配以味增,綴以迷你蔬菜,姑且以為是樹枝上的小鳥。

真正的樹枝上插著三種風乾蔬菜片:捲心菜撒咖喱粉、土豆皮加醋粉還有菠菜加什麼來著。

繼續開胃。

好美的海底花園!你猜有多少是能吃的?

答案是:海草啊貝殼啊都是裝飾,只能看,不能吃——這是50佳餐廳慣用的套路,吃多了就習慣了。

整盤海產里只有兩樣東西是能吃的:

這捆是炸魚薯條,薯條做成pasta,好像天使的頭髮纏繞在日本的公魚外面。

這是我吃過的最有創意的炸魚薯條!

脆昆布上,鮮鮑纏繞著海苔,那綠瑩瑩的一坨味道濃郁。

粉粉嫩嫩的蝦肉撻撻配蒔蘿。

這裝盤一看就是盤子反過來用嘛……法國南瓜做的薄脆,甜甜的,配鴨蛋黃慕斯。

繼續「能吃不能吃」的套路,這烏漆嘛黑的一盤碳上桌,服務員說:你要當心哦,這裡面只有兩塊是可以吃的麵包哦!

太好認了好嘛!

木炭麵包,蘸紅椒puree,木炭香沒有我們在新加坡另一家米其林的有力爭奪者吃到的濃,嗯。

好了,開始八角。

獨 Unique

容器就很獨特,來自主廚的收藏。

打開來裡面裝的是烤過的甜玉米,配杏仁奶油,裡面加了香草油和香草籽 ,我隱約記得我戳破了一個球……

純 Pure

盤子很素潔,但是菜式有點複雜:

一點點的是黃瓜冰淇淋,一片片的是接骨木花腌漬過的黃瓜,口感更脆更緊實,上面撒了伯爵茶粉,飾以節瓜花。

藏在黃瓜裡面的是柑橘啫喱,以及海膽和斯里蘭卡蟹。

這道菜搭配略顯複雜,我覺得反而不出彩,似乎與pure的本意背道而馳。

鹽 Salt

雖然叫鹽,但沒有人工鹽,全是來自大自然的鹹度。

木托盤上挖了兩個坑,正好把茶盅和茶蓋嵌進去。

茶盅看上去是青醬面,其實:麵條是嫩嫩的墨魚條,醬汁是海苔,更深的綠色是海帶粉。

茶蓋上是干谷與昆布,倒在一起,倍增咸鮮。

這大自然原色的搭配與來自海洋的味道很是切題。

南 South

因為大廚的事業從南法起步,所以特意以南方命名。

這一層白色,老外看了會覺得是Lasagnia,中國人看了以為是腸粉……其實是扇貝磨成粉再整出來,口感奇異而新鮮——高級餐廳的優越性便體現於此:可以借技術手段來實現廚師的想法。

藏在下面的是吉拉多生蚝,搭配茄子泥、腌漬洋蔥和西洋菜泡沫,生蚝空運自布列塔尼,品質優異,想來新加坡還是得原材料之便利。

藝 Artisan

除了Christofle的刀叉與磨砂餐具的摩擦聲有點刺耳之外,這道非常贊。

整道菜走大地根莖系:

菊芋的塊狀地下莖搭配甘藍葉,裡面有魚子醬、生馬鮫魚和煮過的蛤蜊,小脆片分別是醋味和香菇味的。

現場加入香菇和菊芋蒸出來的高湯。

鮮得很踏實!

質 Texture

現場刨的小玩意兒看上去是白松露,其實是廚師特意選到的某種芝士,酷似白松露。

紛紛揚揚撒在蕎麥做的網上。

底下的主食是risoni,聽上去和看上去都像risotto的近親,其實它是短切義大利面,在義大利語里叫Orzo,是大麥的意思。

反正它就是很像意麵里的姦細,裡面還加進蛋黃,我覺得廚師對鹹度的把握十分有膽識。

憶 Memory

雙層玻璃碗配訂製木勺。

黑松露鵝肝慕斯配醬油。

這道菜並不稀奇,之所以拿來回憶,是因為這是廚師1997年在感官花園的第一道菜。

地 Terroir

肉類主菜由服務員桌邊料理,熱石現場燒肉,搞搞氣氛。

一起加熱的是可可咖啡和甘草,炒出來香香的,就是有時候服務員火候控制不好,我聞到隔壁一桌的肉都燒焦啦!

我們的佐賀牛肉則比較理想,綠色苔蘚狀的一灘是鰻魚濃縮汁撒蔥粉。

旁邊裝飾的是風乾洋蔥、朝鮮薊、杏鮑菇和雞皮,下面墊著防風根泥和雞胸肉——有沒有覺得食物切薄片再風乾水分這招現在十分流行?就是我的這片有點受潮,不夠脆。

小 甜 品一

抹茶盅里一片綠意盎然:青豆撻撻、青豆油和綠茶冰淇淋。

抹茶的熱泡沫是現場打進去的。

小 甜 品 二

手切葡萄的橫截面,視覺效果耳目一新。

淡淡一層粉色是蔓越莓慕斯與白桃糖漿。

大 甜 品

上菜的時候,服務員開始背台詞:我們的甜品師今天很懶喲,不高興燒啦,原材料都在這裡啦,你們自己動手哦!

懂的懂的,都是套路:

牛是杏仁汁,黃油是海鹽冰淇淋,方糖是棉花糖裹了白砂糖,只有巧克力真的是巧克力……

蛋蛋是真的假的混在一起,假蛋蛋伴進去了,我問服務生:我可以砸一個真的蛋蛋嗎?他愣在當場。

總之你要做的就是自己把食材搗啊搗的搞在一起,搞成這樣,就好吃了。

小 四

一個木盒子,打開分三層:

草地上的是棒棒糖,裡面藏了跳跳糖,莓果味道。

栗子蜂蜜的瑪德琳蛋糕,融入本地元素的咖椰吐司馬卡龍。

西班牙油條配nutella,還有生薑麵包。

最後還附贈甜品作為臨別禮物,就是這打包盒實在簡陋了點兒。

餐廳全部選用有機或生物動力法的酒。

我可以理解主廚想做的姿態,但帶來的問題就是:酒單太短太局限,很難選到稱心的酒來配餐,酒的狀態也不夠穩定。

我們的樓面當晚一共四桌,配兩位服務員,確實忙不過來,水杯和酒杯空了都沒人添。上菜間隔長到可以妥妥刷個朋友圈……一頓飯吃了四個鐘頭。

結賬988新幣,合人民幣4855塊。

更多米其林真實用餐體驗,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片吃心!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餐館裡的米其林餐廳很少?
魔都指南發布在即 她跟我聊了聊今年吃過的 27 家輪胎人星星餐廳
米其林上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世界上最好的餐廳用餐是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你要去鎌倉,別錯過這一帶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TAG:米其林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