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者聯盟」強勢登場,汽車合資股比限制究竟對誰有利?

關於已經合資了30多年的中國汽車合資股比爭議,又有了最新的進展。7月2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與部分大型國有汽車集團聯合表示,明確反對放開汽車合資股比。

作為爭議焦點和利益當事方,這也是幾大國有汽車集團,鮮有的對外一致亮明自己的觀點。那麼,對於汽車合資股比放開,為何會引發幾大國有汽車集團如此強烈的反應?這究竟又對誰有利?

反對方:放開合資股比之「七宗罪」

對於開放合資股比,中汽協與幾大汽車集團在探討後,為其列出了「七宗罪」:對外資利益上直接讓步、汽車集團利潤降低、擠壓民族汽車工業、對自主品牌的致命打擊、影響國家國防安全、喪失產業核心技術、影響社會穩定。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股比的爭奪是利益的博弈,放開股比就是對外資在利益上的直接讓步。

一汽集團代表宣稱,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將進一步擠壓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空間,對自主品牌發展產生致命打擊。東風集團則力挺「老大哥」的表態,放開股比後我們的合資工廠將變成代工廠,我們的利潤將進一步降低。

幾大國有汽車集團中自主發展較好的長安集團認為,中國汽車產業並不存在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而是需要發展的時間,如果放開外資股比限制,長安的研發投入就將無法持續。

「討論股比放開,要先考慮我們還要不要繼續發展汽車自主?還要不要獲得合資權利的問題?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如果放開股比,我們能換回什麼樣的利益?」嚴重依賴合資公司的北汽集團,這種表態著實令人擔憂。「外國企業憑藉資金和技術等優勢進入我們的市場很容易,而我們要走出去並不容易,所以放開後,雙方獲得的利益並不對等。」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覺得,「合資企業現在對於自主企業的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利潤,放開股比要慎重考慮其對汽車產業和行業的衝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則表示,股比放開弊大於利,要客觀評價汽車產業利用外資的效果,要考慮其對國企改革的影響。

除了最主要的利益和利潤問題,中汽協與幾大國有汽車集團還打出了自主牌、核心技術牌以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牌。

一汽集團提出,「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將使我們不能掌握和控制產業的核心技術,導致產業『空心化』」,使國家經濟發展失去一部分控制權;將對國有經濟產生影響,關係社會維穩大局······汽車企業核心技術的掌控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滿足國防安全的需要。

董揚則宣稱,放開股比還將使國家失去對中國汽車工業的主導權······將影響到我們的國防安全、經濟發展等國家的核心利益(既然如此,為何當初不直接了當限制,說這關係到國家安全呢)。放開股比還不利於中國品牌的發展,將使中國品牌失去最後的保護屏障,現在的股比政策使合資企業可以有機會以資金、人才等形式支持自主品牌的發展。

從一汽集團履新中汽協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吳紹明力挺董揚,他說「要站在國家整體的角度思考股比放開問題······我國的汽車市場已經在事實上放開了,我們要思考,現在是誰在逼迫我們繼續放開股比?」他認為,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將涉及國防安全等一系列領域。

然而,這些反對放開股比的勢力還是「鬆口」了,如果非要放開不可,那麼應該越晚越好。

董揚建議延緩放開股比,即使放開,也至少需要再推遲8年的時間,要分梯次、分領域地放開。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則表示,希望國家延緩放開節奏。其中,東風集團原則上不同意放開股比。該集團旗下目前擁有中國最多的合資公司。

贊成者:戒掉對合資鴉片的「依賴症」

就中汽協等三家行業機構和四大國有汽車集團公然反對放開合資股比,有資深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質疑,只想著「利益」,中國汽車工業永遠不能成為汽車強國!正是合資股比,讓國有汽車集團患上了合資「依賴症」。

他認為,「吵吵合資股比會毀滅自主汽車的,都是國有企業與其利益相關方,危言聳聽的目的是用殘存的權力保護既得利益。現在,汽車從研發到銷售,已經積累了成熟的經驗和教訓。沒有股比的保護,車企就垮了,那吉利、長城和比亞迪怎麼說?吉利有股比之爭嗎?吉利不是自主嗎?」

「看看30多年汽車合資歷程,擁有合資車企的幾大國有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發展如何?日前《財富》公布世界五百強企業中,中國幾大汽車集團,賣的車有多少是貼著外資品牌的Logo,這些車占其營業收入和利潤又達到多少?幾大汽車集團是賺了錢,但是有多少錢投入到自主研發,又有多少投入到了合資企業規模擴大?」

汽車K線研究幾大汽車集團財報發現,其研發投入遠低於外資品牌的平均水平。相反,對於合資公司新建工廠和擴產,中方似乎顯示出比外資更高的熱情。這些事實恰好與董揚所述相反。

對國有汽車集團,發展自主和合資公司,實質上更像是左右手互博。不論品牌還是技術,都是外資的,這點在過去三十年中從未改變。

之前,廣汽董事長張房有還表示,合資車上也應該有廣汽集團的Logo,不過現在,這個天真的想法,已經被廣汽傳祺快速的發展取代。

另一方面,合資公司的經營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幾大國有汽車集團業績,相比之下,它們旗下自主品牌在近十幾年發展中依舊「輕如鴻毛」,投資回報期太長。

以一汽集團為例,因為過於依賴帶來豐厚回報的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旗下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因為連年銷量下滑和巨額虧損,一汽股份已經在資本市場的實質性違約,並在其公告中稱是由於研發產品跟不上市場節奏,市場競爭過於激烈。

更令人驚愕的是,這些合資公司竟已然成為國有汽車集團滋生腐敗和權力尋租的「溫床」。所以,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汽車界很多人小日子過得很好,合資合資再合資,就是像吸鴉片一樣吸了一口戒不掉了。

「這些合資企業為所屬國企貢獻了最主要的銷售業績和經濟收入。」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會長徐秉金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幾乎所有的國有汽車企業都這樣,你還能指望他們一心一意發展自主品牌?」

躺在合資「溫床」上掙快錢,一方面助長了部分既得利益車企安於現狀的心態,企業高層將自身由企業家異化為「做官」;另一方面,企業考核機制上的不科學,壓制了企業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漠視自主投入。其中,合資自主就是莫大的諷刺和實際的例子,外資品牌只希望自己霸佔中國市場,而不是與中國企業合作。

實際上,對於放開合資股比,民營汽車企業多為贊成者。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就表示,「只有股比放開,汽車行業才能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國有汽車集團與外資抱在一起與民營汽車企業競爭。車價也不會比國際市場貴。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實惠。」

但董揚卻認為,李書福提出放開股比主要是有怨氣,覺得政策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不平等。

可相比國有汽車集團,民營車企缺乏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先天優勢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面對外資品牌的不斷下壓,近兩年吉利、長城和比亞迪等民營汽車公司都展現出強烈的生命力。或許,這也是國家對「含著金湯匙」的有汽車集團到現在自主事業還發展遲滯、效率低下,顯示出非常不滿。

恰恰就在不久前,中國發改委主任在出席天津達沃斯論壇就明確表示,國家正在調查開放汽車合資股比,而工信部和商務部等部委也曾在不同場合提及過該問題。現在,中汽協等與幾大國有汽車集團的緊急「發聲」,或許是為自身博取輿論支持和拖延的籌碼。

這對於幾大國有汽車集團上市公司而言,躺著賺錢的好日子,或許將出現拐點。

不過,有分析認為,目前中國在國際貿易受到西方打壓,也需要就放開汽車合資股比,來表明中國在世界經貿舞台上的姿態。但汽車K線認為,縱觀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汽車工業發展歷程而言,一直襁褓之中永遠也不會突然誕生強者,只有像吉利、長城和比亞迪這樣與外資品牌在全球舞台競爭,在缺乏資源和逆勢中成長起來的汽車公司,才能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代表真正的中國汽車工業!

文字為【汽車K線】(微信號:autoKline)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自主品牌發展歷程報告
評4月SUV銷量:自主品牌優勢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別光顧著鼓掌叫好,自主品牌的發展已經陷入畸形
【非全球首試】傳祺GA8手持40米大刀 來勢洶洶

TAG:合资 | 汽车行业 | 自主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