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真的不存在在種族歧視嗎?

首先我們要承認這個世界上種族歧視是普遍存在的,並在短期內無法根除。

新移民或新留學生受到不友善的言語攻擊時都會非常氣憤,他們問「為什麼你們不能像中國人一樣包容有涵養?」

歧視華人當然是不對的,我們要積極發聲、為自己爭取權益。這個問題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有詳述。

現在我要討論的是另一個問題:中國人真的不存在種族歧視嗎?

存在,當然存在。

中國人的種族歧視嚴重、普遍,而不自知。

心理學中將歧視分為顯性歧視(Explicit Discrimination)和隱性歧視(ImplicitnDiscrimination)。 顯性歧視是指外在的、明顯的,通過種族因素來對人進行言語攻擊和身體攻擊等。由於前輩們在平權運動付出的血汗,種族平等早已成為了絕對的政治正確。顯性歧視在西方國家,只要證據確鑿,都是可以上訴以求法律公正判決的。留學生和新移民都遇到過在街上辱罵你的國家、或者攻擊你的膚色長相的流浪漢,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不可能以種族為出發點去言語攻擊陌生人的。

但這就表示我們沒有種族歧視了嗎?不盡然。

基於種族、膚色、國籍等因素的偏見即使在理性層面已經被大規模討伐,現實中的中國人(以及全世界各國人)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做出潛意識裡帶有偏見的選擇。例如你在北美的街頭揚手攔下兩輛計程車,一輛是亞裔司機,一輛是黑人司機,結果你下意識地選擇了那個亞裔司機。這就是因為你心中對黑人的刻板印象讓你做出了潛意識的選擇,你下意識地害怕,下意識地保護自己,在無意中你就變成了那個黑人司機眼中的「種族歧視者」。

只要人種差異存在,我們就會憑藉自己的所見所聞對每一類人產生刻板印象(stereotype), 並在自己的言行舉止和生活中流露出來。從這個角度講,種族歧視永遠不會消失。

種族歧視的本質是以種族為依據將人劃分三六九等。作為一個海外華人或國內的中國公民,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認識到哪些行為是不恰當的,對他人構成傷害的。從我做起,讓這個世界多一些友善。

國內

在我為數不多的回國經歷中,除了對某些少數民族的提防和排斥,讓我最驚訝的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對黑人的偏見,和對白人的推崇。

基於對西方文化的嚮往,白人(不論是不是歐美白人)在中國享有「超國民待遇」,在司法、人權方面都享有優待。以致於催生了「白人代報案,24小時內失物定追回」等荒謬的社會現象。

在某些國人心中,白人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絕大多數國家的種族歧視是以自己的種族為最優、其他種族為劣勢來構成的。國內這種將另一種族捧到高於自己社會地位的「種族歧視」也是讓我大開眼界。

對黑人的歧視就更為讓人嘆為觀止。我聽說過的最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是,上海某家英語培訓中心要招口語外教,招聘啟事上明寫優先錄取歐美白人、其次是非英語國家白人。所以可能一個英國土生土長、受過良好教育、英文標準的黑人僅僅因為膚色,就連這種信手拈來的工作都無法企及。

國內對黑人歧視的緣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怕」。中國人對黑人的普遍印象是「黑、教育程度低、智商低、暴力、生活糜亂」等,都是落後原始人類似的負面印象。造成了很多例如計程車司機不敢接黑人乘客、餐廳不願意接待黑人用餐、父母不願意小孩接觸黑人等等奇怪的現象。這些歧視的緣由,東南沿海部分城市的非法非裔移民確實存在擾亂社會治安的現象,但媒體戴著有色眼鏡對他們的大肆負面報道也對此現象負有一定責任。

國外

國外的華人已屬於少數族裔、本身是被主流社會「歧視」的一類。但在華人圈裡存在的歧視現象依然數不勝數。

除去對白人的推崇和對黑人的偏見與國內相似,我還發現了以下幾個在特殊的華人圈歧視現象。

一是集體歧視印度人

印度人以傳統守舊、不講衛生、口音重、體味重聞名于海外華人圈。很多留學生容易對印度人避而遠之。其實他們大多以英文為母語,英語流利語法正確,性格開朗善於交際,印度口音聽多了還有魔力洗腦神奇功效。傳統飲食辛香料重也不是他們的錯,其實除去亞洲人的大多數人種多多少少都存在體味問題。在西方生活的印度人雖保留了一部分傳統習俗,但絕大多數是以開放的心態迎接各國文化的。

二是大陸、香港和台灣相互連環歧視。

留學圈裡的大陸學生普遍覺得香港學生和台灣學生目中無人,自我感覺良好且高人一等。台灣留學生在H&M在台灣駐紮後趾高氣昂地問大陸同學:「這些高端品牌你們能買到嗎?」,結果被大陸留學生八百個白眼翻倒在地。歷史緣由使得香港和台灣對大陸存在認知偏差,加上對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程度不了解,經常會不經意間觸怒大陸留學生。而大陸學生普遍認為港台能生存是因為大陸輔助他們發展、不能理解彈丸之地為何排外,加上大陸快速發展帶來的自信,對很多香港、台灣學生忍不住要嗤之以鼻。

三是ABC歧視原生文化

我的朋友里有很多二代移民,也就是國人常說的「ABC」或「CBC」。大部分ABC是對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也在積極學習中文。但有部分二代移民對中國文化抱有極端鄙視心理,而他們的父母或祖輩雖是原生原長的中國人,礙於語言障礙以及文化衝擊也無法對他們的觀點進行有效糾正。

二代移民從小以亞洲面孔生長在歐美,身份認知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無法迴避的挑戰,於是部分會選擇以抨擊原生文化來融入白人主流社交圈。在交朋友、擇偶方面也會優先以白人為主,二代移民其次,「ABC-留學生」的組合不太常見。很多孩子從小拒絕學習中文也是這個原因。我經歷過同樣的成長掙扎,從在他們的角度上非常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但同樣,站在初出國門的中國留學生位置上,一些ABC不恰當的言行也會造成留學生的憤慨,留學生一定聽說過這句話「最歧視中國人的就是中國人」。

其實仔細想想,「歧視」這個詞我們用的有點重了。每一種偏見的形成都有它客觀的原因。歷史、文化、觀念的差異是不可逆轉的,但我們也可以做到將對人的傷害降到最低。

首先,區分出「個體」和「種群」都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基本教養。一個種群給了人們一個負面的印象,不代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這樣的特點。以禮待人,不卑不亢,是我們留學生和海外華人需要從我做起的第一步。

其次,拋開家庭背景、權錢利益、社會地位等因素,熱情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也為這個世界的「平等」革命貢獻一份努力。

在摒棄種族歧視的同時,我們會樹立起更好的華人形象。以身作則,為反對西方世界歧視華人的行為走出堅定的第一步。

最後送出反歧視吉祥物潘達一隻~


推薦閱讀:

你的世界觀就是你的世界
你為什麼嚮往《行屍走肉》的世界?
大多數人是不是有看清了世間的本質的能力?
當一頭牛被吹得足夠高的時候,它能遮住整個地球的太陽光嗎?
碰到身邊的靈異事件怎麼保證原有世界觀不被顛覆?

TAG:留学 | 种族歧视 | 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