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何處來?

因為一首精緻小詩來到了王涯詞條,他是唐朝宰相。翻看唐代宰相列表,驚訝居然有那麼多宰相和我同姓。有唐289年,出了37位崔姓宰相(當然有的像北宋的王安石和司馬光,輪換做過不止一任)。

太宗時期的第一位崔姓宰相竟然和我父輩一個輩分,按理我該攀龍附鳳叫聲叔叔大爺[偷笑],他在唐四家中最無存在感的褚遂良後接任宰相。在隋唐崔姓是清河,博陵一帶望族大家,如不看此表,我只因為「沆瀣一氣」知道唐代有位宰相叫崔沆,他祖籍山東聊城,生於博陵望族。事實上,他是一個官三代,他的父親崔炫也做過宰相,最後進爵魏國公,時帝宣宗曾為其賦詩送別表示認可。他的爺爺崔元略進士出身,做過京兆尹(今天的北京市市長),但作為開山一代與升任宰相的官二代崔植不和而仕途止步於首都市長一職。排擠他的崔植頗有文采,留下過一些政論方面的文章。崔植的父親崔佑甫為人剛正不徇私情,也做過宰相。

隋唐開科取士伊始,魏晉以來延續的九品中正制餘孽並未完全消除,出身背景還是遠遠大於個人才能(顯然今天也沒有完全消除,並且可能永遠無法消除),門閥士族壟斷國家要職,及至武則天時才有改觀(一年前范冰冰主演的劇里好像有過描述,我恰巧瞅了一眼那集)。如何讓"old money""old power"不封死社會向上流動的渠道,不扼殺「new money」「new power」的誕生,其實對中美古今,都是個大問題。我想起了新近看<老炮兒>的一個帖子,問對劇中副省長兒子的刻畫是不是太臉譜和片面,得票最多的回答讓人感慨。…

崔沆因為「沆瀣一氣」這個貶義詞而為人記住了臭名,但他的家族,他的父輩和祖父輩的故事,確是幾乎無人知曉也沒興趣知曉,甚至除了這個成語之外他的本身,也知之甚少,事實上,這個生於唐末的宰相被打進長安的黃巢所殺。從爺爺那代考上進士最後任長安市長,到孫子這代身死長安,這段家族往事就如同塵埃落定在歷史的蒼茫無垠空間。

此前看過現代姓氏比例,劉,李,趙,朱,佔比排在前面的姓氏幾乎都曾經作為國姓。以劉姓為例,在劉邦出生時,劉姓絕對是一個怪異的小姓,但歷經兩漢400年,已然成為大姓。這似乎不難理解,漢武帝的哥哥,劉備的先祖劉勝,光兒子就有超過120個,這對普通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嗚呼。我族曾有煊赫,今日終究困頓光環不再。以至我自我介紹時一度疑惑,說崔顥吧太過久遠,說崔巍吧這代人幾乎不知道,說崔琦吧呆萌一定接著問「他是做什麼的?」,說崔士安吧有攀附嫌疑而且也不能保證人盡皆知,說崔永元吧他最近幾年好像被降頭,言論堪憂。

央視曾有一檔尋根節目,易中天的祖先到了明初時打越南的將軍,他被皇帝故意犧牲在了那裡(此前在<明朝那些事>我看過這段,但未曾想能和今人有如此聯繫)。如果尋根,不知道我的祖先能追溯到哪裡。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父輩這代以前,我的先輩都是安土重遷,五胡亂華沒有離開,安史之亂沒有離開,北宋覆滅也沒有迫於形勢離開,他們最多是換了職業從農村到了城裡,或沒落從生意人回歸土地,卻無論生和死從來都是和那片土地緊密聯在一起。(當然,也有可能我們是明初山西大槐樹的移民,來到山東才六七百年)。然而生逢和平盛世,為了個人更好的發展,卻心甘情願義無反顧的離開。這是時代劇變,過往的傳統被大幅丟棄,過去的經驗大部分也不再適用。生逢此代,順勢而為應時而變是必要的,但此後,當一代人兩代人遠離故土紮根繁華都會,往下幾代還會記得或者會關心這些嗎?

故鄉,只在審美中,只在夢鄉的記憶里。那一橋一巷一街一道,已經成了一個符號,一種再回不去的寄託。而厚重的家族歷史,也無人願意再去回溯和了解。對於我個人對這些表示好奇和充滿興趣,我的下一代如果也好奇,我會如數把我知道的告訴他。如果他對此不感興趣,我也表示理解不做強求。把太多時間精力用於追溯過去,在分秒必爭的這個時代,確實不值得太過提倡。…………

「這是在傳統社會的農業文明和現代文明之間痛苦反省,三步一徘徊的故鄉。我總在想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農民工孩子眼裡的故鄉是什麼樣?他們生長於都市,其中的大部分不得不回到從無印象的故鄉,以準備迎接高中生活和高考。我還在想東莞性服務行業里的姑娘們眼裡的故鄉是什麼樣?都市叢林里,她們也許是最不喜歡談論故鄉的人。常人回鄉,是近鄉情怯。她們總是要努力將故鄉和熟人徹底趕出日常生活圖景。我認同這種判斷。問題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既未掙脫農業文明的襁褓,工業化還在進程中,現代化又遠未完成。我們就是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時代里的一群尷尬人。既留戀故鄉的溫情與鄉情,又無法遠離城市的資源與文明。在這裡,故鄉,只是一種純粹的審美,是一種精神存在,一個文化符號。」(此段引自石扉客文章)


推薦閱讀:

有什麼歷史很久遠,至今都存在的顯赫家族嗎?
各位知友對於自家族譜是否有所研究?或者有所發現?以及怎麼看待流傳已久的族譜?
王熙鳳對於林黛玉到底是什麼態度?
花心的人你們覺得有遺傳嗎?

TAG:历史 | 家族 | 姓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