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典型藝術家用暴力美學掀起了機器人格鬥的狂潮

I challenge Zeus to a fight

Any time, any place, anywhere

You name it

We will be there

--電影《鐵甲鋼拳》

...

在許多80後90後的回憶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

每每有機器人大擂台的播出,孩子們興奮的眼神彷彿都能穿透整台電視,喝著汽水吃著西瓜期待著主場機器人霸王亮相,期待著各家團隊竭力廝殺。

天蠍,用巨大的鋼鉗鉗住對手,鋒利的鋸盤直搗黃龍。

橡皮蟲,蠢萌的外表下藏著絲絲殺機。

火龍,千萬不要把弱點暴露給火龍,它會讓你獄火焚身。

機器頭,古板的造型不代表保守的戰術,它將用鐵鏟將你推進地獄。

機器騎士,機器人大擂台中號稱沒有弱點存在的殘酷機器。

這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擂台,新穎創意的機器人層出不窮。有舉升機器人用掀板將對手享受自由落體的快感

有至今仍被津津樂道的利箭,讓你體會萬箭穿心的痛楚。

每每再次回歸這個舞台,一種衝動油然而生。也許直到現在,你仍然有這樣的憧憬:在工作室中與三五好友打造自己技驚四座的完美殺戮機器。

第六屆冠軍龍捲風(Tornado)團隊

在登場亮相時,享受觀眾的歡呼尖叫、在後台,虛榮成性地給自己的粉絲簽名。

Robot Wars史上最耀眼的利箭(Razer)

沒錯,這就是當時風靡全球的機器人電視節目

Robot Wars(機器人大擂台)

節目中的明星機器人大合照

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設計並製造出戰鬥機器人以角鬥士的方式進行戰鬥,或許這群人在現會被我們稱作Maker(創客)

Robot Wars誕生在1990年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後在1997年由BBC購買了版權,重新包裝後推向全世界。很快,它成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普類遊戲節目,該節目在英國播出後連續6年獲得同類節目收視率第一。已在美國、德國、義大利、瑞典、荷蘭、挪威、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等27個國家播出。

節目主持人和機器騎士

參賽的機器人也從最初的30多部機器人發展到了每年1700多部機器人蔘賽。最初還未登上熒幕的比賽就吸引了許多能人巧匠。包括Caleb Cheung,後來創造了風靡世界的玩具菲比;Will Wright,傳奇遊戲製作人,製作了模擬城市和模擬人生系列遊戲;

Trey Roski,Battlebot(1999年時美國最大的機器人競技節目)賽事的發起人;Jamie Hyneman,著名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的主持人。

Jamie Hyneman和他的機器Blendo

...

這個舞台實在太耀眼了,耀眼得我們都看不到幕後的他。

這一切的最初發起人——Marc Thorpe。

Thorpe

Thorpe從開始就是一個幕後工作者,你甚至不能從網上找到太多關於他的信息。生於三藩市的他在大學前一直與父母一起居住在海邊。

Thorpe從小就不算是一個安分的孩子。18歲那年,他因為相中了兩條短吻鱷便在自己的卧室飼養它們。

Thorpe飼養的兩隻短吻鱷,Denver和Lady

而且18歲Thorpe已經酷愛製作各種模型,卧室逐漸被他的作品堆滿。隨著他的鱷魚們越長越大,模型越做越多。Thorpe不得不搬到客廳去睡覺,把空間留給他寶貴的作品。

Thorpe的作品

1968年,Thorpe本科畢業後搬離了家鄉,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修,也與這兩條短吻鱷忍痛分別了。Thorpe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難過的時刻之一,我至今都還很想念它們」

隨後Thorpe也順利獲得了藝術相關碩士學位,他在這段期間幾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夢遊」。他更愛在工作室中敲敲打打做好玩的東西。

畢業後索普迷失了,他已經感覺到藝術與生活的距離。3年後的一個機緣巧合下,索普加入了一個海豚行為藝術表演,被索普稱為公共藝術。

騎在其中一隻海豚(Betty)上的索普

表演在海洋館中進行,引來了很多觀眾的欣賞。最終被HBO(時代華納集團的子公司)拍攝成紀錄片播出。這段經歷讓Thorpe對藝術的理解更加透徹。

...

直到1979年,Thorpe找到了可以把藝術和愛好相結合的工作。他轉職成為一名特效道具師,加入了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工業光魔公司)。後來參與了《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等知名電影的道具製作。

他也得以讓自己的作品登上更大的熒幕給觀眾欣賞。

在工作室的Thorpe

特效道具模型製作的工作讓索普沉迷其中,他對製作出自己的作品感到無比的享受,模型就像是他想像中的世界與現實世界連接的紐帶。

索普正在調試道具

這期間有一位酷愛棒球的朋友找到Thorpe,想做一款棒球訓練用的器械

Thorpe發明出了一款實用的棒球擊球練習台,並獲得了專利

至今在亞馬遜上仍然能夠買到這款產品

Schutt Sports Swing Rite Baseball Batting Tee

之後,Thorpe加入了盧卡斯電影旗下的盧卡斯玩具工作室,在這裡他可以接觸和參與很多機械結構的設計,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天賦

手搖自動裝填海綿槍

火山模型

車禍玩具

車禍玩具套裝

...

「每個創客都有一顆愛折騰的心」

1992年,Thorpe在工作之餘還在他家的廚房召集了一群瘋狂的朋友,大家商討著想要做出一個無線遙控的吸塵器。結果計劃失敗了,失控的吸塵器四處亂撞,把家裡搞得一團亂,但是這卻激發了Thorpe的靈感,他想將混亂進行到底!

一個機器人對抗賽的念頭出現在他的腦中。

於是Thorpe就開始鼓搗策劃他的機器人大戰,但就在這時,47歲的索普被告知患有帕金森綜合症,這意味著晚些時日,Thorpe的手可能發抖,無法再繼續自己的創客愛好。這時的他非常沮喪,但是卻更急迫地想要把機器人大戰給辦成。

之後的兩年里,為了更好的宣傳預熱,Thorpe將比賽的廣告投放在遙控模型汽車和藝術周雜誌。海報中描述的比賽充滿科幻意味和電鋸,斧子等象徵暴力的武器。但是效果甚微,同時被病魔折磨的Thorpe曾一度想放棄此計劃。

登在雜誌上的宣傳海報

在Thorpe要絕望的時候,他抱著最後一試的態度,將機器人大戰的資料投給《連線》雜誌(著名作家凱文·凱利就是這本雜誌的創始主編),卻意外地接到雜誌拍攝文章配圖照片的請求。Thorpe雖然喜出望外,但隨之而來的是完全的手足無措,因為他並沒有做出實體的機器人可以展示。於是,索普在從五金店買回來電鋸等唬人的道具。

就這樣,僅僅是將電鋸用膠水黏在遙控坦克上,經過PS 2.5的處理,便製作出了一張效果出色的照片。

此篇文章一發表,便獲得了創客們的積極響應。很快贊助商投資了Thorpe,籌備了第一屆的機器人大戰,結果沒有辜負Thorpe,節目獲得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即便如此,首屆Robot Wars仍然遭受了許多非議,因為初出茅廬的參賽隊伍製作水平低下,參賽的機器與宣傳海報中的想去甚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登台比賽的簡陋機器,反而激起了許多觀眾「這也能上台,我能做比他更好的」想法

「這一刻你在這裡稱王稱霸,下一秒我會用我的機器干翻你」

第二年,即1995年,前來參賽的隊伍反而更多了,同時也迎來了另一個重磅參賽者,他影響Robot Wars直至今日。

海納曼用鐵鍋和除草機改造的機器Blendo新穎且霸道,Blendo作為旋轉派機器的奠基者,經常將對手的裝甲撕碎拋向觀眾,同樣的場景在後來的節目中也並不少見。

Blendo驚人的破壞力帶來了虐殺的快感和觀眾欣賞的目光,同時也帶來了禁賽的通知,索普出於安全禁止海納曼參加下一年的比賽。作為補償,Blendo團隊被授予了最佳工程獎。

索普從此也更加重視賽事的安全防護,在下一年的大賽場地加裝了更高更厚的防護玻璃。

比賽進行到97年,由於楔形機器人簡單高效,一度統治了賽事。觀眾厭倦了這樣無聊缺乏觀賞性的衝撞比賽。以致那一屆比賽在觀眾大量流失的情況下草草收場。

然而贊助合作商並沒有為此感到悲觀,他們從索普手裡買下了版權,私自將影像資料製作成節目交由BBC在英國播出,放長線釣大魚。

欄目依據索普當初的想法與觀念製作的,充滿藝術科幻的色彩,場地上布滿各種機關陷阱,參賽的機器要時刻留意尖刺、大鎚、火焰,那場面就像是《奪寶奇兵》中印第安納瓊斯與反派在藏寶之地決鬥。

這六集節目在BBC 2台一經播出,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許是覬覦賽事巨大影響力和背後的利益,在98年賽事的籌備階段,贊助商通過法律途徑阻止索普插手賽事。以至於98年登上大熒幕的Robot Wars已經不再由索普控制了。

索普幾乎失去了一切,事業和健康。丟掉了版權的索普也沒有再糾纏,變得更加低調。唯一得以慰藉的是,索普機器人大戰的理念得以延續下去。

而且這股浪潮越發的火熱。

在BBC 2頻道播出的Robot Wars獲得了空前的影響力,不管是工程師還是無名小輩,不管是在實驗室還是車庫裡,只要你的機器夠硬核,都可以登上Robot Wars的舞台。

Robot Wars的版權被英國獨佔,身在美國的索普深感無奈。同時美國的愛好者們也一心想再建立一個屬於美國的機器人賽事,在2000年,參加過首屆Robot Wars的Trey Roski創建了Battlebots,將機器人大戰的熱潮又重新帶回美國。

因簡單粗暴而引發觀眾流失的La Machine(拉機),左二為Trey Roski。

...

沉寂了多年的Thorpe逐漸步入晚年,折騰的人生並沒有因此停止。60歲的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帕金森綜合症治好,這樣就能重新找回當年在工作室中創作的美好時光。

Thorpe和朋友開始了秘魯探險之旅。嘗試傳說中有神奇治癒能力的死藤水,期待著治好自己的疾病,當然結果這一切都只是美好幻想,但是回到現實中的Thorpe變得更加的豁達。

步入晚年的Thorpe也無力去經營賽事,而是一直在幕後支持各種機器人搏鬥賽事

「I no longer have an ownership interest in Robot Wars,but I remain available to promote Robot Wars.」

「儘管我不再擁有Robot Wars的任何相關利益,我仍然會不遺餘力地推動它」

——Thorpe在自己的網站上寫道

Thorpe這一生最終也許什麼也沒有得到,但是他從創造中獲得了真正的快樂,將機器人大戰變為他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個行為藝術。

不問出身,只看戰績。

這也是索普不想站在台前的原因吧。

他用對抗競爭的快感把人們帶進工作室,讓人們大膽地想像,大膽地嘗試。

快感就是藝術最好的載體,對抗就是最好的行為藝術。

在與Thorpe郵件通訊中,當問起為什麼會創辦Robot Wars時,他的回答充滿了美式幽默,但也飽含辛酸。

這是索普提供的他今年拍攝的照片,並表示他不喜歡拍照,這張是他還算滿意的。

Maker Or Die

或許就是對Thorpe創客人生最好的詮釋

機器人大擂台

從2004年至今已經停播了12年

今年他們將要重回舞台


推薦閱讀:

2017上半場:最具科幻級的10個科學成就

TAG:机器人 | 科普 | 童年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