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燃燒專訪 | 坐,來聽於嘉聊聊 家庭、籃球和他的嘉友跑(下)
體重曾經上百公斤的於嘉,現在卻是素食主義者。籃球和跑步都是他的最愛,如果讓他二選一,他會如何取捨呢?
(續前)
跑步,生活和家庭
作為一個敬業又顧家的大忙人,於嘉是如何讓自己每天擠出時間跑步的?
「我不需要激勵自己,我挺愛跑步的。」他回答,「我實在想不出來:如果你不喜歡,怎麼堅持到最後?除非為了謀生。」
他說自己是個非常投入的運動愛好者,什麼運動都喜歡,從學生時代就是這樣,「你不太能在寢室里找到我」,但他覺得他那一代男生大多如此(他今年36n歲,1998年上大學——杭州商學院外貿英語專業),課餘時間不是在操場、籃球場,就是在圖書館,窩在寢室里的不多,不像現在這麼多。
對於當今的宅男,於嘉難以理解:大學時代「是你最自由、最沒有壓力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多讓自己的身體狂野狂野么?在這方面,咱們這兒的孩子跟美歐日韓同齡人相比差一大塊。作為一個體育媒體人,我真的挺難接受的」。
不過,雖然喜歡運動,2002年他參加工作後,體重還是迅速上升,到2004年聖誕節已經超過100公斤。「那是因為不懂事,老喝酒,吃大肉,熬夜,作息不規律……以為這樣牛X。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這其實還挺正常的,它代表著行業的一種風氣。」他解釋說。
後來他開始健身減肥,但真正養成跑步的習慣,是2009到2010年的事——「一點都不早,但起碼趕在所謂的跑步大潮到來之前。那時候跑特清靜,不像現在那麼躁,那麼煩」。
現在於嘉的體重穩定在75公斤左右,跑步已經不再是為了減肥。「我跑過那麼多馬拉松,看過很多從來沒見過的城市,看過同一個城市不同的狀態,像那個法國小村n庫隆,還因為跑步去了北極,這些地方以後應該不會再去了吧。所以我覺得這挺好的,我挺幸福的,挺感謝自己媒體的身份。在這些美景面前,人總是特別渺小。能n意識到這一點,對媒體人是很好的一件事。因為媒體人太浮躁,特別是我們這一行,會有優越感,挺招人煩的。」他感慨道。
當年喜歡喝大酒、吃大肉的於嘉,如今已經完全不碰紅肉。他透露自己是先吃素,後跑馬;吃素不是為了減肥,而是因為2012年母親病重,他許了個願:只要她能康復,自己就不吃肉。
他並不覺得吃素會導致蛋白質攝入過少,影響體能恢復:「不會啊,(身體)特別好,越來越好,早知道早不吃肉。」他屬於蛋奶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有時也會跟家人一起吃點魚,當作一種補充,但不會吃太多。
家裡人沒有跟他一起吃素,「我給她們做肉。我做飯還挺好的。我經常做,但不是每天都是我做,因為我時間不能保證」。
在n跑步裝備方面,於嘉對跑鞋沒有特別講究,只是「極其反對輕薄快」,原因是「我沒這本事。我跟別人說就是:您少跟我說原始人光腳跑步,能拿現在的社會跟原始n的社會比嗎?我給你撒一堆釘子或玻璃碴子,你也光腳跑去?不可能啊。我覺得就是回彈、減震、支撐這三樣,你把這三樣做好了,我覺得就是好跑鞋」。
於嘉希望能多和家人一起跑步。事實上,2013年他在布拉格跑的第三個馬拉松,就是和太太一起去的,她參加10公里組。回來以後,才知道她當時已經懷孕。不過,太太平時不跑步,因為她是朝九晚五的國家公務員,不像他這麼自由。
兩歲半不到的女兒也願意跟他們一起跑,尤其是特別喜歡追他,最長的一次足有七八百米。「你想一個兩歲多小姑娘,追一個三十多歲的大老爺們,等於在田n徑場追兩圈,挺厲害的。她就是一門心思想追上爸爸,就特別努力,真的是挺好的。希望她將來能喜歡跑步,因為確實能讓生活改變好多。」
今年的武漢馬拉松,於嘉背著女兒跑了四百米——不是在終點,而是中途經過水果湖他太太娘家時;「全家老小都來看你,這是多美妙的一事兒」。如果有合適機會,他也想用童車推女兒參賽。
愛燃燒(愛燃燒 - 運動不止於夢想),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請點擊下載愛燃燒APP
成立「嘉友跑」,主要為公益
2014年紐約馬拉松,是於嘉跑最慢的大滿貫賽事,完賽時間5小時09分。原因是一周前他剛在北極圈完成一場半馬和一場全馬,狀態不是特別好,「所以想不如給人當私兔」。
那n次他為跑團隊友鄭璐帶跑。鄭璐是NBA中國公共事業部負責人,年輕時曾在紐約生活、工作,孩子也在紐約出生,懷孕期間還在哈德森河畔跑步,所以對紐約非常n有感情;紐馬之前她一直在忙NBA中國賽的公益方面事務,既要聯繫學校,也要組織NBA球隊,特別花精力,因此參賽時狀態特別不好。
「最後鄭璐大姐安全完賽了,挺好的,我自己也挺開心的。以後有機會再去跑成績唄。」不過對於嘉而言,紐約馬拉松有一個麻煩:11月初的比賽日經常在NBA和CBA開賽之後,要請假不太容易;「等我退休再說吧。我相信我退休了還能跑。他參加的大滿貫比賽都不是走報名、抽籤流程,而是接受慈善組織邀請,「都給需要幫助的人捐了錢,而且我的成績還不錯,不丟人,所以這事不挺好的嗎?總比那些純屬自己娛樂跑步的人強吧?」
每次他捐助的慈善事業不是同一個,例如波士頓的受益者是聾兒——NBA球員雷阿倫(Ray nAllen)的母親介紹的,她也跑了;倫敦則與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是姚明牽的線——他和倫馬冠名贊助商維珍公司的老闆布蘭森(Richard nBranson)一樣,都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WWF)的常任理事。「我們經常免費主持他們的公益活動,所以他們對我還挺好的」。
要拿到WWF提供的倫馬名額,需要支付100英鎊報名費,外加募捐1900英鎊。於嘉便「先籌款,不夠就自己掏唄」;「反正我自己也好,我們跑團也好,經常干這個事。我們覺得別沒事老傻跑,應該做點好事。你能心無旁騖、輕鬆自在地跑步,也知道要回饋社會。」
他的「嘉友跑」跑團2013年成立後,第一季是給希望小學捐鞋子,捐助對象是16所希望小學和一所殘障兒童小學,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區,四川的多一些,因為姚基金做這個項目時,正好趕上北川地震,就以此為契機。
第一季他們做到讓這17所小學的所有孩子都有一雙童鞋、一個書包和一身衣服。後來跑團也做一些其他活動,比如支持姚基金的希望小學籃球季。
跑團募集來的款物,「都毫無保留、無償地交給姚基金,姚基金派代表接收,有公證處的人在場見證,以免出一些什麼問題」,於嘉透露。
「嘉友跑」現在每周活動一次,地點是國家體育總局田徑訓練中心,那裡除了室外田徑場,還有一個田徑館,下雨時可以進館練。不過於嘉不經常去,因為平時要等工作結束,周末要陪孩子。
籃球、體育明星和馬拉松
於嘉打籃球的歷史比跑步長,中學時代一直是校隊隊員,大學畢業後又一直以解說籃球比賽為職業,因此有很深的籃球情結。如果讓他在兩個愛好中二選一,他會捨棄哪個呢?
「我現在沒辦法,孩子太小了。過去兩年里,我對她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特別大,所以我沒辦法打籃球。我們朋友約球的時間基本都是晚上7點到9點,正是n孩子最需要我的時候。我離不開她。離開她不到10分鐘,我就開始想她。在手機沒信號的地方,我看她的照片能過一兩個鐘頭。所以我沒辦法,只能選擇跑步。」n他解釋說。假如沒有這個限制條件,他可能會繼續打籃球,將跑步作為一個輔助訓練手段,因為以前他就是這麼做的。
在於嘉認識的籃球明星中,姚明「現在也跑點步了」,但更多仍以游泳為主,因為他超過150公斤的體重和腳骨里的鋼釘不允許他跑太多。
2014年10月,姚明還發起並參與「2014要跑-24小時城市接力賽」,在北京龍灣森林公園跑了兩圈7公里;「濮存昕老師陪他跑了一圈,我們團的鄭璐大姐陪他跑了一圈」。
於嘉寫過書的林書豪「不是太跑步」。總體而言,籃球明星跑步的不多,「現在很多球員因為對爆發力的重視、對肌肉密度的需求,一般很少跑長跑,因為長跑消耗太大,人會沒勁,不利於對抗。可以理解」。
不過,身高216公分、體重124公斤的已故球星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生前跑過馬拉松,還參加過撒哈拉超馬,儘管最終未能完賽——跑到第四天,他在野外昏迷,但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他已經跑了三天,每天一個馬拉松,總里程超過120公里。
於嘉曾在馬拉松賽道上遇見一些其他項目的體育明星。2014年他跑波士頓馬拉松,NFL超級碗冠軍隊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明星外接手格隆科斯基(Rob Gronkowski)也參加了。
「當然他跑得很慢,因為身體太龐大了,能堅持跑完我覺得已經很了不起,真的很佩服。他肌肉密度太大了,體重特別大,而且必須有一定比重的脂肪,否則沒法抗撞。」
去年在倫敦馬拉松,於嘉「妄圖超過一下巴頓,結果沒超成。人家還是挺快,我那次多少有點時差影響」。F1英國賽車手簡森巴頓(Jenson Button)是個馬拉松業餘高手,2015年倫馬跑出2:52:30的亮麗成績,大幅刷新2:58的原PB。
於嘉印象比較深刻的是,2014年他參加紐約馬拉松時,NBA組織一支23人的隊伍接力。NBA總裁亞當蕭華(Adam Silver)跑3英里,其他人跑1英里。
「跑衝刺那一棒的是著名的「穆大叔」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他特別興奮。他跟我私交特別好,還跟我說:我那一瞬間找到了博爾特的感覺。這個就要當笑話聽了,因為他那樣跑跟走沒什麼區別。」
蕭華也是個長跑愛好者,在接受於嘉採訪時,說自己馬拉松能跑310左右。他的公寓就在中央公園旁邊,經常在中央公園跑步。
得知於嘉是馬拉松愛好者,蕭華「非常開心,他從來沒聽說過中國有主持人跑馬拉松。其實跑馬拉松的主持人不止我一個,我們這兒(央視5)的尤寧和張盛都跑過全馬」。
其他中國同行的成績顯然沒有於嘉好,但他自謙說:「人家沒那麼喜歡這個運動,覺得枯燥。我比較喜歡,因此也受益匪淺,所以就跑得挺多。這純粹是個人愛好問題。」
高手主持人看馬拉松轉播
在事業上,於嘉的經歷只能用「一帆風順」來形容。
2000n年3月,還在念大二、年方19歲的他參加可口可樂公司與央視合辦的全國NBA解說員大賽,從上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後優勝者之一,代表央視前往加n州奧克蘭(Oakland,網路百科誤作「奧特蘭」)解說第49屆NBA全明星賽,並因此被央視看中,畢業後直接進體育頻道。
「我沒走什麼彎路,沒經歷過什麼大的挫折。我們領導對我還挺有好感的,他說這一行反正做不到大富大貴,但是你如果有志於此的話,也挺好的。我確實挺喜歡的,我熱愛我的工作。」他坦言。
目前正值休賽期,於嘉工作量不大;賽季他每周要解說6場比賽。雖然上班時間不算長,但他們沒有周末和休假,排班時讓你半夜零點到兩點上班,「沒什麼跟你商量的,也不算加班,你有困難自己解決,因為你簽的就是不定時工作日」。
於嘉主持的《NBA最前線》獨家專訪杜蘭特
雖然會有這種情況,但他仍不覺得沒車不方便:「不是還有滴滴打車嗎?還有跑步。夜裡其實挺好跑步的,夜裡跑北京特舒服。原來我挺喜歡夜跑,後來因為孩子的事,夜跑就少了。」
於嘉說自己經常看央視的馬拉松轉播,因為它經常會跟他的NBA比賽衝突,或者前後銜接。
大滿貫比賽央視買過倫敦和波士頓馬拉松的轉播權,但只在5+轉。他自己沒有5+,想看就跑台里看去。
筆者問他對央視的馬拉松轉播是否滿意,他指出:「全世界的馬拉松轉播都有固定模式,因為轉播時間有限,除非波士頓馬拉松炸後一周年做成特別節目,其他少有個n性化的;我認為應該個性化,但各電視台的轉播模式是不能個性化、杜絕個性化的,這就是問題。能不能解決或者有什麼辦法解決,我覺得這對世界來說都是課題,n不只是央視的。」
他曾與解說馬拉松的同事聊過,「我覺得人家也有人家的苦衷,因為就兩個半鐘頭,你轉什麼呀?你能挑選的範圍很小。馬拉松轉播成本很高很高,除了轉黑人和後面的業餘選手,你還能轉什麼呢?沒什麼可轉嘛」。至於央視馬拉松轉播中,當地解說員似乎有些急於推銷城市的現象,於嘉認為這也可以理解:「不然呢?我們去一個地方跑馬拉松,如果不看城市的話,我們在哪跑有區別嗎?在操場上跑幾百圈不也行嗎?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他自己只客串過一次馬拉松解說——去年的合肥馬拉松,他和安徽一個文化專家搭檔。他對自己的評價是說得「太體會化」,因為只有他跑過馬拉松,經常忍不住會越扯越遠,不得不踩剎車。雖然那是很有意思的經歷,但他將來可能不會參與太多馬拉松解說。
於嘉的成功依靠的顯然不完全是運氣。對於他擁有的「夢幻」工作、家庭和愛好,他都同樣熱愛、投入,付出很大努力。態度當然也很重要。言談中他自然流露的積極樂觀(他最常說的三個字是「挺好的」)與謙和誠懇,對採訪有問必答,毫無名人架子,這一切應該就是為他吸引來事業和人生成功的引力場。?
————————————下一篇預告:" 黑練,Rule yourself "————————————
愛燃燒(愛燃燒 - 運動不止於夢想),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微信公眾賬號:iranshao
微博賬號:@i愛燃燒
騰訊視頻:愛燃燒
欲了解更多愛燃燒媒體資訊、馬拉松賽事報名、跑步訓練計劃 請點擊下載愛燃燒APP
推薦閱讀:
※數說NBA第33周:談談總決賽,不說第一人
※【快船VS爵士】G4:意外因素主宰的系列賽,快船把握不住的機會
※NBA 進攻能力最強的現役球員是誰?
※經典復讀:誤解依舊,「答案」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