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教育中的競爭?

請注意,小扎手裡的書名。

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很多人非常討厭這個預言式的廣告詞,因為這加重了家長的焦慮,最終倒霉的是孩子,獲益的是各類輔導、培訓機構。n

但如果沒有這句廣告詞,父母的危機感和焦慮感是否就能減輕呢?n

不會的,世上除了死亡和納稅是不可避免的,競爭也是不可避免的,競爭必然會引發人的危機感和焦慮感。n

從進化論的角度,億萬年前競爭就已經存在了,比人類誕生還要早的多,所以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時,就已經讓他捲入了各種競爭。無視競爭並不能避免競爭,就像無視死亡並不能避免死亡。n

接下來我要說的不是大道理,而是一套你不知道的思維方法。n

喬布斯的心智工具

說到死亡,很多人會恐懼和焦慮,極力的避諱不去談論這個話題。為了避免過度焦慮,人類還發明出迷信和宗教來減輕這種焦慮感。n

我非常喜歡喬布斯看待死亡的正面心態,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說:n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但是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一代,給新生代留下空間。

喬布斯並沒有把死亡看成壞事,而是從進化的角度非常正面的接納死亡。相較於編造死後世界的幻象,這種正面思維也可以有效的減輕焦慮感,平和的看待死亡。n

但是,喬布斯並沒有停止在正面心態上,喬布斯還利用死亡設計了一套思維習慣,來升級自己心智。n

他利用死亡設計出了一個決策工具,幫助他從眾多的目標中篩選出最重要的目標。

「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幫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東西。你有時候會思考你將會失去某些東西,「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這些想法的最好辦法。你已經赤身裸體了,你沒有理由不去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n

他還設計了一個測試工具,每天對自己進行測試。

當我十七歲的時候,我讀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一個印象。從那時開始,過了33 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當答案連續多天是「No」的時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n

請注意這套習慣工具的順序:

  • 先利用進化的視角看待死亡,用正面心態來接納死亡、弱化焦慮;

  • 再利用「即將死去」從繁多的選擇中去掉那些表面重要的目標,篩選出最核心的目標;

  • 最後利用「最後一天」來檢驗每天做的事情是否偏離了目標,以便做出修正。

喬布斯用這套習慣工具對心智系統進行升級,工具的內核雖然仍是恐懼和焦慮,但經過良好的設計,這個內核完全在理性的掌控之下,為理性提供服務。n

我也一直使用這套心智工具,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拿出「喬布斯習慣工具」來幫助自己理清頭緒,做出重要的決策。(注意,這個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特別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人。)n

常人總是抱怨:「我們怎麼可能避免死亡!?」,他們的思維跳不出限制,認為自己擺脫不了死亡的控制。n

但喬布斯相反,他控制死亡所產生的情緒,通過設計新習慣來讓它們為自己的理性服務,而不是反過來被它們所操控。

既然死亡都能用來升級心智,那競爭當然也可以。n

競爭所塑造的思維習慣

其實家長、老師一直在有意和無意的設計競爭工具,來讓自己的孩子產生驅動力。n

「兒子你太聰明了,你是最棒的,你有這方面的天賦!我就知道你是個天才!」n

這是通過「榮譽獎勵」,來給孩子自信心,希望他做的更好。n

「小紅今天表現不錯,老師給你一朵小紅花!」n

這是也是通過獎品,來引導孩子正確的做事。n

有人說,這不是鼓勵嗎?怎麼能是競爭呢?

當你給孩子「聰明、最棒、天賦、天才」的榮譽時,同時也給了他壓力,他不能丟掉這個榮譽。如果別人的表現比他好,他就會去競爭,保護或奪回屬於他的榮譽。n

當你獎勵小紅花時,沒有小紅花的小朋友,就會羨慕嫉妒恨,下次一定要拿到小紅花,與別人競爭。n

對於被獎勵者,獎勵是快樂的,但這種快樂持續的時間很短。在更長的時間裡,他是緊張、焦慮的,因為會面對很多人的競爭,要去捍衛和奪取自己的榮譽。n

當我們貧窮時,總是夢想搶走富人的財富,但當我們搶來財富時,我們天天生活在被窮人搶走財富的恐懼里。n

獎勵的內核其實是焦慮,人們為了擺脫焦慮就必須競爭。n

考試排名、座次排名、獎狀獎金甚至回答問題,都是老師手裡的獎勵工具,想得到獎勵就必須競爭。n

這不挺好嘛?這樣競爭有什麼錯嗎?有壓力就有動力啊!

這都是自私的競爭,因為這種競爭只關注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關注點都是與別人為敵,因為別人是造成焦慮的原因。n

我要比別人強,我要戰勝別人,我要奪回屬於我自己的東西。n

我內心並不希望別人好。n

別人做的好,我就不以為然;別人強大,我就會煩惱;別人有而我沒有,我就嫉妒。n

所以這種競爭是鼓勵自私的競爭,是少數人受益而多數人失利的零和遊戲。n

在競爭中失利往往會導致失落,為了擺脫和補償這種情緒,很多人就會去嘲笑、諷刺、挖苦、凌霸別人,很多優等生都有過被差生欺凌的經歷,在知乎上那些對人冷言惡語的人其實也是。n

為了彌補競爭中的自卑和失落,還有人會尋找一些外在成就替代榮譽,炫臉、炫富、炫衣服、炫化妝、炫包包、炫紋身、炫女友、炫暴力、炫抽煙喝酒,用炫耀所帶來的虛榮重建信心。n

競爭失利者的內心極度空虛,急需要別人的認可來填補巨大的空洞。競爭所帶來的痛苦遠大於它所帶來的快樂。很多扭曲的審美觀、消費觀、榮辱觀、人生觀,其實都是為了擺脫競爭所造成的痛苦,很多人的一生都在掙扎和互相傷害。n

競爭塑造了我們的思維習慣,而我們的人生被這種習慣所掌控。n

看到這人有會說:「我們怎麼可能避免競爭!?」,他們的思維跳不出限制,認為自己擺脫不了競爭的控制。

想一想前面所說的喬布斯案例,我們可以像喬布斯一樣,通過設計新的習慣工具讓競爭為理性服務,從競爭的惡夢中醒來,而不是被競爭反噬。n

類似於喬布斯的方法,我們先用接納的心態來弱化競爭,減輕競爭所造成的焦慮感,這樣才能便於控制。

弱化競爭的同時,尋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好奇心逐步替代競爭成為主要的驅動系統,減少焦慮情緒的出現。n

然後利用競爭來設計新的思維習慣,例如把與別人的競爭,變成與自我的競爭,把個體競爭轉化為團隊合作的競爭。

用接納來弱化競爭

作為個人可以這樣思考:n

首先接納競爭所產生的焦慮感和危機感,這都是正常的人類本能,沒有競爭就沒有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高級人類智能,所以這些焦慮感和危機感都是敦促你完善自己,你可以藉助他們來實現心智的升級。n

但是被競爭情緒所操控的人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例如嫉妒、嘲笑、炫耀,這就走向了競爭的反面,因為這些只是試圖讓對方變弱來減輕自己的焦慮,而自己的心智沒有任何提升。n

儘管我不去競爭,別人也會來和我競爭,但我不會犯他們的錯誤,被競爭所操控。我不怕競爭,我參與競爭是為了完善自己。成績都是暫時的,只有成長是永恆的。發現自己不足是最好的事,因為我又能大幅改善自己了。

我和別人不同的是,我是理性的,我能有意識的控制競爭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我會利用這些情緒為自己的理性服務。n

作為家長可以這樣思考:n

首先接納自己在教育時的焦慮感,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快速進步、超越他人,如果落後,孩子可能失去信心和機會,這是人之常情。n

提高速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油門踩到底,透支孩子的氣力來獲得一時的領先;另一種是不斷的給發動機和系統升級,讓孩子在不斷完善中長期增速。n

大部分家長在使用第一種方法,用競爭來給孩子施加壓力,試圖用孩子的表現來證明自己教育的成功。但這些都不是長久之計,會讓孩子自私和價值觀扭曲。我們家長不能用孩子終生的痛苦,來換取自己一時的成就感。n

我們不去關注一時的表現好壞,我們關注他能否從學習探索中獲得更多樂趣和好奇心,我們關注孩子能否從自我掌控中獲得幸福感,我們關注他能否從自我成長中獲得自信心。n

我們也讓孩子參與競爭,但目的不是證明比別人強,而是測試自己成長了多少,我們還有哪些地方有薄弱的地方。表現不如別人是最好的機遇,可以更有針對的完善自己。n

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學生,都應該意識到,人生沒有輸贏,人生就是探索。

在此基礎上來接納競爭心理,並清醒的認識競爭可能的副作用,儘可能把競爭作為成長的手段,而不是驅動力的來源。n

對競爭保持好奇

最好的驅動力是好奇心,這是副作用最小的動力來源。關於好奇心我會在後面的文章里詳細的介紹,這裡主要講如何利用好奇心在競爭中獲益。n

競爭可以提供大量的懸念,而懸念可以激發更多的好奇心。n

我們可以對競爭對手好奇,好奇競爭對手如何去做,他們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他們的經驗和教訓都是提升心智的好案例。n

我們可以對競爭本身好奇,什麼樣的競爭是良性競爭,什麼樣的競爭是惡性競爭?在不同競爭模式下,人們如何越變越好、又如何越變越差?造成這些現象背後的根源是什麼?n

我們可以對設計競爭感興趣,如何設計競爭的遊戲規則?如何讓競爭者在競爭中最大的釋放自己的潛力?如何讓大家都能從競爭中獲益?n

我們可以讓孩子觀察和推演競爭的過程,然後在競爭中體驗自己的心態和成長過程,觀察他人的表現,找到自己應對競爭的策略,用競爭來鍛煉自己的心態掌控力和應變能力。n

保持一種超脫於競爭的觀察角度,可以提高孩子對競爭的掌控感,培養對自我的好奇心和發現競爭中的規律,在競爭中成長而不是被競爭所掌控,這也是對競爭的弱化。n

自我競爭

有一個領域非常適合競爭,就是面向自我的競爭。n

競爭會激發好勝心,給我們動力,讓我們迎接各種挑戰。但是和強大的對手競爭,經常會在挑戰中失利,嚴重打擊我們的自信心。因為對手和我們的差距非常巨大,儘管我們已經用了全力,但還是差距很遠,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戰勝他們,這時候就會陷入習得性無助,放棄了繼續努力。n

但是如果把競爭用在自己身上就不一樣了,我們對自己知根知底,不會有巨大的差距感。我們關注當下的自己,讓當下去挑戰過去,從每天的進步中獲得掌控感。n

獲得掌控感的關鍵是不給自己打雞血,不要定過高的目標,不要對自己太狠,否則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一敗塗地。推薦閱讀《如何通過心智自動化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習得性無助就是長期獲得不了控制權,過強的對手、過高的目標都會擊垮自己,陷入習得性無助。所以寧可制定一堆「小確幸」的小目標,也不設計一個宏偉漂亮的大目標。

不求速勝,不求大勝,只求日拱一卒,今天比昨天好一點,這些才是幸福感的來源。推薦一部紀錄片《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成功心法就是在每天重複的工作中,從不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一定要比上次更好才行。

養成每天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改善習慣,這是成功率更高、適應性更強的心智升級方法。n

團隊合作的競爭

競爭還有一個非常龐大的應用領域,就是團隊合作。n

表面上看競爭和合作是衝突的,但是只要設計好遊戲規則,競爭和合作可以完美的結合,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合作下的競爭是人類社會能夠發展出高度文明的核心驅動力。n

合作是更高層次的競爭

在地球生物億萬年的進化史中,個體之間的競爭最終會被群體合作的競爭打敗,群體會逐漸融合為更高形式的複雜個體,來面對競爭的挑戰。n

例如n

  • 單細胞進化為多細胞生物,就是細胞之間形成了合作關係。
  • 動物進化為社會型動物,例如蜜蜂、螞蟻、狼群和人類,就是動物之間形成了合作關係。

低層次的個體競爭最終會讓位給更高層次的團隊合作,因為通過合作可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博弈策略完全逆轉,這是質的躍遷。n

個體競爭時,人際關係都是競爭者,我們希望別人越弱越好,這樣我們才可以獲得更多資源。n

組團競爭時,人際關係從競爭者變成合作者,我們會從希望別人變弱,變成希望別人變強。因為夥伴的能力越強,整個團隊所能爭取到更多的資源。n

但是合作也是極其複雜的,任何團隊內部都不是簡單的合作,而是各種力量的競爭和博弈。人類花費了數萬年的時間來研究如何合作,宗教、歷史、經濟、管理、法律等學科中大量的工作都是在研究「如何才能構建更好的合作關係」。n

在現代教育里,我們在個體競爭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卻在更高級的團隊合作上缺乏最基本的訓練。n

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因為很多人在職場上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缺少合作、溝通能力,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無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協作關係。n

所以關於合作的教育,也將是我們後面論述的重點。

綜上所述

  • 競爭導致焦慮感和危機感,過去我們的生活被競爭所操控。

  • 喬布斯來接納死亡,設計了思維工具利用死亡,來給自己的心智升級。
  • 我們也可以接納競爭,並設計思維工具利用競爭,讓競爭幫助我們升級。

即使我們改變不了應試教育,我們仍然有很多方法讓孩子健康成長,不要悲觀,人生沒有輸贏,人生就是探索!

版權聲明

  • 本文來自微信公共帳號:張英鋒

  • 版本:0.1版(非正式版)

  • 可以轉到個人朋友圈,但公眾號轉載本文必須得到作者授權


推薦閱讀:

當你最好的朋友成功了,你是會祝福還是會嫉妒?
???
一個行業,如何才能避免惡性競爭?
計算機專業中軟體編程方向的同學之間天生就註定了要相互競爭嗎 ?
為什麼世界總是有兩個對頭的公司或者產品等事物?

TAG:应试教育 | 竞争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