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居里夫人談起的「管漏現象」:學術領域的女性人才都去哪兒了?
小友(微信號:yosumn)說:最近發生的南方日報實習生被奸事件反映出了女性在職場和學校內的部分現狀,也折射出了社會中相關意識的淡薄和防範機制的不成熟:公司和學校本應承擔保護者的角色,然而在這些事件中,它們顯然沒有。
這些問題因公眾事件被放在聚光燈之下而得到了重視,不過仍有許多其它的問題與誤解長久以來被忽視,甚至被泛化為常識。
前陣子Olay的廣告《一個女人一輩子要聽多少次「不要」》中,有好幾位女性都出鏡分享了自己曾聽過的「女性選文科就好了」、「女生不要離家那麼遠」、「女生工作那麼拼幹什麼」等等評價。相信很多女生從小耳邊就有這些嗡嗡嗡的聲音。那身為女生的你,是否慢慢變得對數學物理有些許恐懼呢?
【友心學院】柯晗和你談談性別自我探索 http://v.qq.com/boke/page/n/0/4/n0311l07vh4.html
而你有沒有想過,或許這些都只是偏見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在學術領域中很容易出現的性別不平等,以及形成的背後機制。
管漏現象
故事先從一百年前說起。
居里夫人可謂是女性學者中的先驅者: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原子能時代開創者之一、第一位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二十世紀最有聲望的女性之一……
事實上,在皮埃爾(居里夫人的丈夫)當選院士後,一個當地報刊發表了一篇居里夫人「訪問記」,稱她為丈夫的成功而高興,而且宣稱女子的唯一心愿就是幫助丈夫工作。這個報導第二天就被居里夫人否認。其實,他們二人之中,皮埃爾較喜歡動手,而居里夫人則承擔更多動腦的角色。但當時的輿論界卻將居里夫人描繪成配角、助手。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即便女性地位早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女性學者在學術領域仍然面臨著重重的障礙。
2014年,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Stephen J. Ceci和Wendy M. Williams、堪薩斯大學的經濟學家Donna K. Ginther和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Shulamit Kahn分析了他們自2000年開始從各個學科收集的數據。結果顯示,女性在對數學要求較高的專業領域(GEEMP)中佔比仍然相對較低。
在2011年,女性僅佔GEEMP(地理科學、工程學、經濟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等)學士學位獲得者中的25%。
並且在GEEMP中,女性僅占終身制副教授的25%-44%,在正教授中僅佔7%-16%(NSF 2010 Survey of Doctorate Recipients)。而在非數學高要求的科學領域(LPS),如心理學、社會科學這樣領域,情況則略有不同。女性在終身制副教授中分別佔66%(心理學)、45%(社會科學)和38%(生命科學);在正教授中,這一比例分別降低到了35%、23%和24%。女性在大學本科生、副教授和正教授中的比例
或許,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很明顯的現象:
任何一門學科中,隨著學術生涯越往高處走,女性所佔的比例變得越來越低。
「每個人要走的路,都是自己選的。」這是電影《葉問》中的一句台詞。大家小時候一定被大人問過諸如「你將來想幹什麼?」這樣的問題。從那時候開始,你便開始規劃自己未來職涯發展的藍圖。
【通向金字塔頂過程中的人才流失】
有人很形象地將一個學者的學術生涯比作水在一個很長的管道裡面不斷地流啊流。因此,諸如上述這樣在學術生涯半途發生的人才流失便被稱為「管漏現象」(leaky pipeline)。目前,研究者們通過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等多重研究角度,試圖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
1)經濟學角度:相對優勢
經濟學家認為每個個體,在衡量多種選擇的利弊之後,會選擇從事相對產出最大的工作。並且,市場中隱形的手會根據相對優勢和產出,平衡市場中的供給與需求。
2)心理學角度:社會慣例
相比之下,心理學則更多通過社會慣例、隱形的和顯性的偏見、刻板印象以及生理上的性別差異來解釋兩種性別在各個領域中存在的差距。
事實上,這兩種機制互相影響彼此。
舉個通俗一點的栗子,物理學。心理學機制中的社會慣例會告訴人們,因為物理學對於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高要求,它或許更適合男性。這些社會慣例直接使得從事物理學的女性越來越少。並且,這樣的慣例也使大學物理系在招生時存在著偏好、物理研究所在招募時存在著先入為主的觀念,一系列的因素最終削弱了女性在物理這門學科中的相對優勢。
經濟學的機制此時便發揮了作用:更多的女性,她們起初可能並不相信這樣的慣例,但在理性地衡量了各種選項的相對優勢之後,還是選擇了物理學之外的行業,進一步減少了從事物理學的女性,又反過來增強了最初的社會慣例,形成了惡性循環。
同時,無論是相對優勢還是社會中存在的刻板印象,都會影響個體的職業期望。布魯克斯和貝茨(1990)的研究證明了大學生對成功踏入某一領域、找到工作並得到晉陞的期望,在他們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佔到12%-41%。
而且,男性對傳統上認為適合男性的職業有更高的期望,而女性則對傳統上認為適合女性的職業有更高的期望。因此,在學術領域,女性對自身在諸如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對數學高要求的科學領域(GEEMP)的職業期望可能會影響她們的職業選擇與發展。同時,男性對自身在如社會科學這樣的非數學高要求的科學領域(LPS)中的職業期望也會相應的影響他們的職業選擇與發展。
菲茨傑拉德(1995)的研究關注了女性的職業選擇所受到的限制。他指出:正是社會中對不同職業的刻板印象和女性自身在職業期望上的妥協,共同影響了女性的職業選擇,造成女性在社會中某一些職業中比例下降。
【是什麼令學術工作如此獨特?】
值得一提的是,學術工作和普通工作也有著一些區別。
學術工作的一些特點讓其對學者的要求極其苛刻。其中之一便是:學術工作中充滿了超負荷的情況,並且這種負擔又不同於其他工作。
卡爾韋克(1970)曾在這方面進行過研究。他這樣舉了個栗子:一個餐廳經理可能始終要面臨各種各樣新的要求,但是TA知道如何將發生的事情很快解決,因此TA在工作時的超負荷成都相對較小。然而,學術工作通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有產出:進行試驗、實地調查、著書,這些都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處理完的事情。因此,韋克便認為,學術工作通常伴有較高的超負荷情況。
【何為學術領域真正的性別平等?】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最表層的含義:
平等的報酬
平等的獲得工作和得到晉陞的機會
免受性騷擾
然而,學術領域的性別平等並不止這些。因為女性和男性在生活中並不完全相同,而工作和生活也並不是分開的。如果我們對學術成功、對優秀學者的標準是偏向男性的,那麼女性在這樣的評判準則下仍然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例如,我們傾向認為一個優秀的學者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術工作中,這樣的標準看似公平,但是如果有一部分學者因一些外在因素,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樣的標準(比如,她們必須承擔照顧子女的責任),那麼這樣的標準本身就是不平等的。而現實中,這樣的弱勢人群大多是由女性組成的。
因此,換而言之,在一個本就不平等的標準之下,即便讓學者公平地競爭去達到這個統一的標準,即便最後的結果看似公平,他們達到同樣的成就所做出的犧牲、付出的努力、甚至是所受到的壓力將是完全不相等的。
男女有別不在能力。
【男女理科能力真的先天不同嗎?】
要找到管漏現象背後的原因,我們必須要解答這個上面問題。
曾有這樣一種論調:胎兒期時男性荷爾蒙的水平會造成空間處理能力和數學能力上的性別差距。然而,研究發現那些胎兒期時男性荷爾蒙水平異常高的女孩並不總具備很高的數學能力以及空間處理能力(Hines et al., 2003)。
事實上,早在1974年,斯坦福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艾莉諾?麥考比(Eleanor Maccoby)和卡羅爾?傑克林(Carol Jacklin)便分析了之前的幾千例研究,他們得出結論:總的來說,沒多少數據支持傳統的男女有別觀點。20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也宣布:「人類大腦無法分成『男腦』和『女腦』兩類。」
更多的研究表明,這樣的差異很可能是後天造成的。
【養育過程中的差異】
有些腦洞很大的科學家考慮過這樣一種假設:會不會是電子遊戲提高男孩的空間處理能力呢?如果是的話,那麼我們只需要為女孩設計類似的遊戲就可以了。
一些研究的確表明,在2-4歲時玩過空間遊戲(如捏黏土)會對4歲半時的數學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一次更近的研究中(Grissmer et al., in press),一種將3D設計轉換成為平面圖的遊戲成功地將一些能力較差的兒童在Woodcock-Johnson Applied Problems and KeyMath–3 Numeration tests上的表現從32%(即高於32%的兒童)提高到了48%,將他們的視覺空間能力從33%提高到了47%。或許,正是這些「男孩」玩具增強了空間認知能力。
【社會偏見影響深遠】
英國心理學家科迪莉亞·法恩在其著作《Delusions of gender》中試圖揭示那些被認為是生理差異導致的,但其實是由社會偏見導致的性別之分。
她從科學角度闡述了人腦的可塑性,並以此說明了腦部特徵對於環境的依賴性。她同時解釋道,心理定勢,作為一種對過去經驗進行分類歸納並以此指導行為的心理機制,使我們從小對性別社會角色產生先入為主的暗示觀念,對我們的性格和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些跨出自己性別角色的人很可能會面臨嘲笑。
同時,書中還提到:將學生分為兩組做同一套理科試卷,如果實驗人員告訴學生女性更擅長做這套試卷,那麼這些學生中的女生真的會成績更高,高過男生。然而,如果反過來,實驗人員告訴學生女性不太適合做這套試卷的話,那麼這些女生的表現便會不如同組的男生。實驗人員的話降低了他們對自己成績的預期和自身的努力程度。當我們心中相信某一項任務對自己很難的時候,那項任務就真的變難了,職業中的刻板印象亦是如此。
【行為榜樣】
女性在早年生活中的行為榜樣會影響她們在將來如何對待職業(Hackett et al., 1989)。比如,女性如何處理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們母親在家中和在家外是如何做的。
在學術職業生涯中,女性不可避免地要處理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很多女性博士都曾因家庭的原因而早早結束了自己的學術生涯。如果學術機構能夠積極面對這一問題(比如提供日托服務),或許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管漏現象的發生。
引用一句諾拉?S?紐康姆(Nora S. Newcombe)的一句話:「這其中可能有生理機制的影響,但相對人類的潛能來說,這根本沒那麼重要。」
只要我們能意識到當下的許多偏見,並不把這樣的錯誤傳授給子女,那或許我們的下一代就能在一個更平等的世界中成長。
小友(微信號:yosumn)說:現代社會普遍認為,男性比女性在學術領域上擁有更強的能力;也有很多人覺得女性不應該去讀碩讀博,甚至不應去學習去工作,趕緊結婚生子,勤儉持家,過主婦生活就好……
面對這些女性可能會覺得不喜歡、不公正、沒道理的對待,女性應該如何反駁、回應或行動?
「溫柔且猛」的認知科學留英美女博士、強大獨立的行動楷模柯晗,教我們向那些無聲的欺侮溫柔地刺上一刀!點擊這裡,小友邀你參與這場屬於獨立女性的派對!
-end-
本文由友心人原創出品,轉載前請閱讀友心人(微信號:yosumn)《點這裡閱讀轉載須知》,如需加入白名單,請提供微信公眾號ID。
作者|朱禹同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高二學生,熱衷於心理學、寫作和弄亂桌子
參考文獻:
1. Lotte Bailyn. 「Academic Careersand Gender Equity: Lessons Learned from MIT.」 Gender, Work and Organization(2013) Vol. 10 No. 2
2. Gasser, Courtney E.; Shaffer,Katharine S.. 「Career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Academia: Traversing the LeakyPipeline.」 Professional Counselor (2014): 332-352
3. Ceci, Stephen J., et al."Women in Academic Science: A Changing Landscape." Psychological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5.3 (2014): 75-141.
推薦閱讀:
※在非蓄意撒謊的情況下,到底是意識騙過了自己,還是行為欺騙了別人?二者有先後順序嗎?
※王寶強離婚會對美國大選有何影響?
※小城的孤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