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看英國脫歐

英國脫歐的結果被主流媒體描述成為一個愚蠢之極的錯誤。中國媒體幾乎眾口一詞地藉此嘲諷英國民主的失敗。一個被廣泛引用的事例是,脫歐結果出來後,Google 上「歐盟是什麼」成為了熱詞,這被看作一群連自己在幹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綁架了國家未來的例證。而至於需要在多少時間裡多少搜索量即可登上熱詞榜其實大多數人沒有概念,輕易地把這個現象作為英國人不知道歐盟是什麼的證據顯然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早已有專業可信的調查機構做過這樣的數據統計。

「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是一個長期跟蹤歐洲各國對歐盟民意的調查,距今已經超過40年的歷史。在他們數十份調查報告里,關於「歐盟(歐共體)」的認知程度,英國民眾知曉度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接近80%;年青一代英國人生長於歐盟,對這個組織更加熟悉——我們知道,在脫歐公投中,青年人留歐的支持率是非常高的。

然而,高知曉率並不能帶來高認同率。我們看一下從1974年開始英國人對歐盟的認同率:

1974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英國在地理上從來都在歐洲,但英國人,至少英格蘭人似乎更看重國家身份而非歐洲大陸身份。記得我在澳大利亞讀書時,有一門課的教授是一個英國人,四五十歲。上課的內容我已淡忘,但那一幕我印象太深了——他翹著二郎腿,靠著椅背:「他們歐洲是那樣的,但我們英國人不這樣。」

和宗主國同氣連枝的澳大利亞同學彷彿也對歐盟沒什麼好感。在一門關於研究「國際組織」的課上,有一次討論的組織是歐盟。當時法國同學在台上慷慨激昂地宣揚歐盟大一統理念,結果被底下好多澳大利亞同學從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各個方面輪番質疑,說得法國學生快沒詞了。最後是個德國同學解圍:「儘管歐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挑戰,但大家不要忘了歐盟建立的初衷——為了終結數百年來直到二戰無休無止的戰爭,創造永久和平。至少,現在歐洲在發生戰爭是『不可想像的(unthinkable)』。」

沒錯,無論歐洲如何衰落,歐洲一家的理念如何理想主義卻遙不可及,能夠終結戰爭已經是歐盟功德無量的事了。

英國脫歐不是民眾的頭腦發熱,而是擁有從大學精英到普通民眾,長期民意基礎最後的集中爆發。在四十多年來,英國對歐盟的認同度低於歐洲平均水平,甚至長期處於歐盟國家墊底的位置。如果把英國脫歐視作民粹主義洶湧而起的結果,那最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時隔那麼多年後這樣的民意才體現出來?當年為什麼英國要加入歐共體呢?

從1945年到1975年這30年間,三屆英國政府不斷地向英國人推銷歐盟。原因有三:

  1. 英國已經衰落,而當年歐共體的六個成員國經濟發展強勁,其貿易增長速度遠超英聯邦國家。

  2. 團結穩定的西歐國家是對抗前蘇聯的基礎。同時,美國也在敦促英國加入歐共體。

  3. 不被邊緣化。一個英國外交部的前常務次官回顧申請加入決定時說,我們的思路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不抓住這次機會,我們將淪為一個邊緣的歐洲小國。」

這裡的「我們」指的是英國的精英階層,就像如今從英國到歐洲到美國的幾乎所有主流大報上眾口一詞對脫歐的憂慮,都反映出知識精英們的想法。也許他們是對的,但他們是否考慮過民眾的意見呢?在50多年前沒有:1962年9月英國內閣會議紀要上寫著:「民意正表現出懷疑的態度,非常危險,需要糾正。」40多年前也沒有:蓋洛普調查發現大多數英國民眾希望收回加入申請。於是在1975年1月,英國政府動用了大量資源拉票,獲得想要的支持票,接著再次將民意拋諸腦後,自始至終沒有好好地告訴民眾英國入歐的原因。

如今呢?沒有了冷戰威脅,多了難民問題;沒有了經濟強勁,多了歐債危機的歐盟,對英國民眾還有多少實際的吸引力?在「歐洲晴雨表」最新的調查中,英國人對歐盟最滿意的兩項是:歐盟國家之間的和平(51%);人、商品、服務的自由流動(44%)。即便這兩項,也低於歐洲的平均水平(55%,57%)。如果我是英國人,我恐怕也不會太擔心脫歐:歐洲在發生戰爭已經「不可想像」;英國護照也足夠好用了(比起中國來),有關稅也不是世界末日不是?

如果說能夠作出留英決定的蘇格蘭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能輕易斷言作出脫歐決定的英格蘭人就是一群蠢貨。真正失敗的是精英階層,他們必須吞下數十年來在「英國-歐盟」問題上傲慢自大的苦果。


推薦閱讀:

怎麼一不小心英國就退歐成功了呢?|換個姿勢看熱點
英國根據Art. 50退歐,Art. 50到底是啥?
【歐洲視角】 脫歐跟中國的關係,法國媒體怎麼看
媒農的脫歐角度指南

TAG:英国脱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