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工作槓桿率:賣得更貴與賣出更多次

作者:師北宸(正陽新媒體首席內容官)

去年我寫過一篇《如何把1小時用出10小時的效果?》,談的是工作槓桿率的問題。所謂工作槓桿率,用一句話講清楚即:

如何將你的單位時間用得越來越有價值?

這句話隱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

1. 將每一份時間賣得更貴

2. n將每一份時間賣出更多次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如果你能將自己的1小時從賣100元逐漸提升到賣2000元、5000元,這是一種提升單位時間價值的方式。不過這種提升時間價值的方式還是會有天花板。在美國,醫生、律師、諮詢等行業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是因為這些行業在單位小時內能售賣的價值相比其它行業幾乎是最高的,相比醫生,在律師事務所如果能做到提成律師、合伙人級別,還能有利潤分紅,加上分紅會有更大的收益。不過這個收益依然處於將單位時間賣得更貴的範疇,每份時間收益依然位於預期範圍之內,有可見的天花板。

想讓自己時間售賣的效率突破「天花板」的售賣方式,來自第二種。即:將每一份時間賣得更多次。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能將一份時間多次賣的可能性被限制得很少,而且收益也相當有限。比如單位時間投入固定但有可能產生無限次售賣的方式是:出書和出唱片。對於寫作者和唱作者而言,寫書的成本和專輯的創作、錄製成本固定,隨著時間推移,收益越來越高。但紙質書和物理唱片(磁帶、CD等)有物理成本,紙張印刷、排版、運輸、銷售,也有固定的成本,所以除了創作者以外,書和唱片的「無限收益」的可能性仍然被極大的限制了。

在個人電腦與互聯網出現以後,一份時間被N多次售賣的阻礙被削平。最早突破障礙的,是與技術最接近的產品:軟體在前互聯網時代,在很多行業,即便是對技術要求很高的領域,技術性工作很少成為被主流社會尊重及主流人群渴望從事的行業,在比爾·蓋茨、Paul Graham上學的時代(1970、1980年代),技術宅、過於愛讀書的學生會被別人叫做Nerd,Nerd既有「書獃子」的意思,還有「討厭的人」的意思,可見這並不是一個表揚別人的詞,把一個人稱作「Nerd」意味著這個人只會讀書,ta雖然擁有高智商但是沒有魅力;而美國主流更喜歡那些橄欖球打得好的人,在華爾街與知名律所供職更能獲得尊重和令人羨慕。比如《從零到一》n的作者Peter Thiel在斯坦福讀的就是法學院,從斯坦福法學院畢業後,他在最高法院做了一年書記員,並成為兩個法官職位的候選人之一。如果選擇成為法官,他這一輩子也是不用發愁的。在個人電腦與互聯網普及之後,比爾·蓋茨、史蒂夫·沃茲尼亞克、馬克·安德森、保羅·格雷厄姆(PaulnGraham)、拉里·佩奇、馬克·扎克伯格等等這些由技術出身並締造了最有競爭力的科技公司,讓技術人員成為社會最受尊重的職業之一。美國律師平均年薪11-12萬美元,矽谷程序員平均年薪也能達到這個水平。

個人電腦成就了微軟這樣的軟體公司:一張可以無限複製的光碟能賣幾百美元,這時候光碟雖然還有物理成本,不過相比於售價,物理成本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到了互聯網,軟體、信息的傳輸成本已經接近於零,這時候如果你提供的作品(產品)正好能擊中大部分人的痛點(需求),那麼你的產出能迅速規模化,形成網路效應——最典型的例子是Google、Youtube、Facebook、微信等互聯網上形成黑洞效應的產品。

Google、Facebook或微信的例子告訴我們開發一個產品所能達到的高度:幾年內達到數千億美元市值。這些案例有點極端,且是團隊合作的產物,它其實是多個槓桿率結合以及多次迭代的結果(在公司經營中,安迪·格魯夫管它叫「管理槓桿率」(managerial leverage),下次再專文講述管理槓桿率的話題),這個案例涉及了多個層次。舉這個極端的案例是為了說明一件作品(產品)所能達到的高度。

那麼對於個人而言,一份時間賣出N份怎麼實現?途徑有很多:寫非時效性的不可替代性的文章(或書)、公開課與公開演講、出唱片(如果你是歌手)、開發一個實用軟體、投資……等等。

寫文章一定要寫時效性不強且不可替代性強的文章我以前在門戶工作,門戶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通過內容吸引海量流量,然後銷售部門基於流量賣給廣告主實現廣告收入。要想吸引最多的流量,就需要用最低的成本製作出用戶最關心的內容。那麼哪種內容成本最低而且吸引流量效果最好?——答案是新聞。

很多人對新聞極有熱情,但我自己做新聞的時候覺得這件事兒完全沒有成就感,因為新聞的性質決定了我每天提供的絕大部分內容都在隨時間流逝而價值急劇衰減,當我將新聞發出去的那一剎那,是這項任務的價值頂點,每過一個小時,它的價值都在流逝。跟熱點現在已經成為社會化營銷中的一個固定套路,可是如何在熱點中真正成功吸引讀者注意,並能在熱點之後還能被人記住,其實並不容易,大概只有不到1%的內容才能冒出來。如果你去仔細分析那些爆款文章,大都是有多年寫作經驗並善於捕捉熱點和受眾情緒的寫作者。

但如果你有自己長期關注和研究的領域,並在這個領域持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的話,一開始你獲得的關注可能不高,只要你持續產出,每一篇文章都會隨著時間給你帶來收益。隨著你寫的文章的數量的增加以及隨著時間的積累,你獲得的影響力收益都在增加,並且是一個複利式增長。現在時不時都會有讀者因為看到我以前寫的文章特意找到我的微信告訴我說:「你寫的xx文章很好」或「xx文章特別有啟發」。上個月我去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我認識的人大概有三五十位,結果有四五個人告訴我說:「你減肥成果不錯啊,最近在朋友圈/xx微信群里還看到你寫的那篇減肥的文章」。其實那篇減肥的文章是我一年前寫的,微信公眾號上健身減肥的內容那麼多,我完全沒想到一年後我的那篇文章還在傳播。

我雖然遠遠稱不上知名作者,但這些反饋總會驗證我經常說的那句話: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寫作是最典型的單篇文章的時間成本固定,但收益隨時間累加的事情。

出唱片和寫文章一樣,甚至比寫文章還要賺,因為很多歌手可以靠一首歌掙個五年十年沒問題。當然了,一篇文章可沒這個效果,寫東西至少得寫出一本書才行……

公開課與公開演講也是高工作槓桿率的事情大概在三四年開始,斯坦福、MIT、哈佛等大學公開課開始在國內流行,大概從十年前開始,TED視頻在國內從科技圈小範圍流傳到現在廣泛傳播,哈佛教授邁克爾·桑德爾甚至從常青藤走到了中國公眾,成為學術明星(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他是一個「知識型網紅」)。在智能手機逐漸普及、移動網路速度提升且資費逐漸下降的大環境下,高質量的公開課與公開演講的自傳播力也越來越強。

在創投領域,無論矽谷還是北京,有一個趨勢非常有趣:早期的創業者越來越多加入了投資人行列,這是為什麼?其實投資也是一個高工作槓桿率的行當。在這個領域,因為需要的資金門檻比較高,大家往往會冠上一個「高風險」的名號。其實寫作與公開課難道就不高風險嗎?前兩項工作資金成本極低(甚至是0),但仍然有時間成本呀。你很難保證說,我寫了幾篇文章就一定會火,時間成本也是一種風險,只是因為時間是「免費」的,大家潛意識裡不會把它當做風險。

投資也一樣,你很難說投資的項目一定都會成。但投資的高槓桿體現在:你保持對某一個領域的研究與人脈的積累的同時,可以同時投資多個項目。而創業,在同一個時間周期內,你只能專註於一個項目。LinkedIn創始人及投資機構Greylock的合伙人Reid Hoffman的一條重要投資理念是:投資那些有網路效應的公司。這讓他做出了Paypaly、LinkedIn這樣有網路效應的互聯網產品,並投資了Facebook、Airbnb、Instagram、Pandora、Dropbox、Tumblr、Medium等具有網路效應的項目。所謂的網路效應,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網路的價值呈幾何級數增長。

有時候很多人會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的可取之處在於你得將自己的時間投入到高槓桿率的工作中,才能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省出來的時間幹啥?該看片看片,該玩玩,哪怕用來發獃也行啊。反正別瞎忙。

背景鏈接:

如何把1小時用出10小時的效果?

我如何在兩個半月成功減肥20斤?


推薦閱讀:

時間一點也不公平,快的人和慢的之間不存在平等
讓時間站在你這邊 | Stephanie
Scalers:我們關於時間的認知偏見
《我的前半生》:有本事為過去買單的人,才有未來

TAG:时间 | 效率时间编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