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之難題:由英國脫歐公投想起的

歐洲分裂也已經有很久了,古羅馬帝國滅亡以降,不曾出現統一的中央政權。各大國勾心鬥角,一次次演變形成今日之版圖。具體過程不必細談,總進程是逐漸聯合直至統一。

國家與社會的統一,深層次的推動力是生產力的進步。交通設施的進步讓人能夠超脫地理環境的桎梏,各民族和種群之間密切交往,生活習慣,語言文字趨向同一化,最後國家意識建立,人民用同一顆心臟跳動。歷史大勢客觀存在,細化後就成為政治家外交家所努力的方向,主要導圖如下:

首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領導核心和強敵環伺的外交環境。領導核心必須存在,只有一個國家為上。其他國家都得無條件服從領導核心,基本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倘若每個國家的話語權都相當大,獨立性又相當強,就難以有所作為。正如當今歐盟。歐盟僅是盟約而已,尚不能及邦聯制。在需要各國通力合作的「大工程」上行政效率極其低下。

然而,就像曲折的歐洲一體化進程本身一樣,作為「歐洲工程」的伽利略計劃在從政治雄心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利益紛爭的掣肘。早在計劃啟動之初,歐盟各國就圍繞如何分攤啟動費用齟齬不斷。由於德國和義大利在「誰當領頭人」的問題上互不相讓,伽利略計劃一度面臨擱淺的危險。

這一問題解決後,伽利略計劃很快又陷入新的危機。按照原計劃,伽利略系統應由以歐洲航天局為代表的公共監督機構和由私營企業組成的一家聯合母公司共同開發,後者享有為期20年的伽利略系統開發運營特許權。經過複雜而艱難的招投標程序,歐洲航天局選定了8家空間行業集團,包括歐洲最大的航空航天和軍工企業、空中客車公司的母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法國泰雷茲公司和阿爾卡特-朗訊公司、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義大利機械工業投資公司、西班牙AENA公司和HISPASAT公司以及德國電信公司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組建的聯合企業(TeleOp)。根據雙方2005年12月簽訂的合同,各參與企業應在2006年底以前結束有關特許權分配協議的談判,並組建一個單一的聯合母公司並任命一位可代表各企業做出最高決定的公司總裁。但隨後的進展卻讓人大跌眼鏡。

由於各企業遲遲未能就伽利略系統開發階段的利益分配達成內部妥協,歐盟委員會負責交通事務的委員雅克·巴羅本月14日同時致信歐盟主席國德國、歐洲議會以及8家公司,警告各方務必認清伽利略計劃所面臨的危機並呼籲各方加緊行動。信中沒有說明造成工程進度一再延誤的具體責任者,但據有關人士透露,許可權分配協議談判受阻的直接原因是西班牙HISPASAT公司對任務分配提出了更多要求,包括得到已經分配給法國、德國和英國公司的工程項目,在本國增建地面控制中心以及獲得更多系統運營權。此外,一些參與方還對未來的伽利略系統能否給歐盟帶來足夠利潤產生疑慮。巴羅的發言人承認,由於上述問題的存在,伽利略系統實現商業運行的時間已經被推遲到了2011年甚至更晚。

歐盟在2002年決意開發「伽利略計劃」,與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對沖,準備在2012年發射30顆衛星定位全球,但是迄今為止不過發射了2顆衛星,其它的發射計劃都在無休止的爭鬥中擱淺了。不久的將來,這2顆衛星又會失效,那麼「伽利略計劃」還能有什麼成果值得考察?與之對比的是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發時間比歐盟要晚不少,但是已經發射出4顆試驗衛星和16顆導航衛星,共20顆,已經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服務。一對比就顯現出巨大的差距出來了。盟約制的聯盟與單一制的國家相比,行政效率太低。

——《對「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的綜述》

其次是強敵環伺的外交環境。說服安逸慣的老百姓放棄自己的部分權利,接受國家對其生活的管控非常困難。如果對敵國入侵的恐懼不能壓倒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企圖建立較為集中的統一體前景渺茫。統一如同浴火重生,不經「火」的洗禮,很容易遇到瓶頸,空費勞力而無所得。持續數年的戰亂和一兩代人缺衣少食的經歷是鳳凰涅槃的必由之路,而不可能為人輕易的接受。唯獨強敵環伺,外敵入侵之時,人民才可能把屬於自己的很多權利奉獻給國家或集體,加強中央集權。

上述兩個條件達成,民意基礎就會緩慢建立。社會自身的穩定性和排斥性是比較強的,如大洋上的巨輪一般,改變其前進方向困難而費力。政治家好比舵手,用自己的本領遇見潛在的危險,及時掉轉船頭。但轉舵與實際方向的轉變還存在著「滯後性」。改革不是一日之功,非有幾年幾十年才能逐漸看清其作用和意義。今日歐洲社會的「滯後性」很強。領導核心德國雖然存在,俄羅斯也經常用「核大棒」嚇唬人,轉向速度也極為緩慢。更不用說德國不過擁有較大的話語權,而俄羅斯全然喪失原蘇聯時期的威風八面。人民無法從內心裡認同不接受統一就會滅亡的觀點,言辭演說再美妙也改變不了。

這裡,我們拋開實際現狀不談,單分析理論。

打下民意堅實基礎後,社會需要的就是等待。受到統一思想影響者會逐漸走上國家中堅位置,此刻即是完成統一的關鍵時期。國家社會渴望某一位傳人出現,在他帶領下完成既定的統一大業。可以這樣形容:「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偉人的作用類似於「東風」。倘缺少了他,歷史進程也會最終實現,但還要再等待不少時間。我們可以參考德意志統一進程。

柏林大學吸引了大批大批的德意志傑出的學者,他們在大學裡積極傳播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和民族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在掌握世界一流的科學知識的同時,能夠不斷地受到進步思想的熏陶,在他們的影響下,柏林大學成為普魯士以及整個德意志民族愛國運動的思想中心。對於統治階層需要的這種鼓勵人民的這種精神不斷從各個層面折射出來。促進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崛起和民族情緒高漲。德意志的民族主義這時開始覺醒。而德意志的民族主義是分二步走的,先是文化民種族主義然後是政治民族主義。

首先提一下「民族主義」,所謂民族主義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礎上的一種思想觀念,它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對本民族的一種熱愛與忠誠,是對本民族統一、獨立和強大即生存和發展的追求和理想。[16]德意志的民族主義在一大批知識分子的探尋下,找到了德意志的自己民族文化和意識。德意志的知識分子希望能夠讓這種民族主義升華到另外一個層面形成整個民族的愛國意識,喚醒國民,抵制侵略。在大批知識分子的倡導下,德意志人民的意識開始由文化民族主義向政治民族主義轉變。

——《拿破崙戰爭對德意志統一的影響》

長期分裂的德意志由普魯士完成統一,在德國的統一過程中,俾斯麥無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並以堅強的意志果斷地去實施和完成這個目標;二、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決策能力去推動國家目標的實現,善於調動和利用國內外的一切積極因素來為達到自己的目標服務,運用靈活多變的外交手段來加速其目標的實現。

——《俾斯麥在德國統一中的作用》

回看歐洲可以看到,歐盟達不到上述條件。領導核心德國實力遠不能讓周邊國家俯首帖耳,其二戰戰敗原因導致核武器和戰略性進攻武器不能擁有,難以有效投放力量。外交上,向外派兵也很容易讓人想起納粹德國的所作所為,引發抵觸情緒。

外交環境客觀上於歐洲不利。東方巨熊蘇聯威壓下,各國感同身受,聯合障礙較小。而今,俄羅斯實力遠不及當年,無力有效反擊歐盟的侵犯。僅有的兩張牌要麼是能源,要麼是核武器,遠不及蘇聯的「鋼鐵洪流」和「灰色牲口」帶來的恐懼感。

民意基礎尚不存在。今日的「政治正確」並非不正確,問題在於這樣的問題不能討論,不可以辯證思考這些觀點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就非常危險了。人類對宇宙公理的探索遠未至至善至美的境界,早早地固步自封必然自取滅亡。保護弱小,某種意義上甚至會出現有悖於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基本原則的傾向。每個人生命都是無價的,殺人犯就不能判處死刑,因為極少數學生經不住試卷上的大叉,單詞拼寫錯誤只能批改為「創造性拼寫」!如果社會不能教會孩子最基本的單詞拼寫,註定要垮塌滅亡,而不會因此興旺發達。

缺乏領導核心,強敵環飼,民意基礎的三點條件,傳人不可能出現。時代特性與他的理想,與他所擅長的方面不相配,自然無法創造大業。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說》)

PS:這次我開始準備期末考試的時間可真早啊(暴露學渣本性)。從上篇至今已經三周了,大家是不是等的有些急了呢?27號考完,就繼續推進。


推薦閱讀:

2016年12月4日義大利公投,會不會放出又一隻黑天鵝?
義大利也玩公投?這個世界太瘋狂
伊拉克庫區談判的籌碼正在被層層擊破……
英國通過公投來決定是否脫離歐盟是民主的體現還是執政者甩鍋?
英國脫歐公投是民粹主義的縮影嗎?

TAG:英国 | 欧洲联盟EU | 公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