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移動直播的大爭之世:內容差異將成破局關鍵

在網紅經濟和直播平台的風口之下,這兩年直播平台發展迅猛。從早期的YY,到後來的虎牙、鬥魚,再到現在的花椒、映客、NOW直播,直播平台在資本推動下迎來了全面爆發。

全面狂歡背後,更多的還是虛假繁榮

直播很火,從秀場到電競直播到全民直播只用了兩年。直播按照內容可以分為遊戲直播、賽事直播、電競直播、美女直播間等各種形式層出不窮,但真正讓直播大熱的還是移動直播概念的興起。

移動直播使得直播門檻迅速降低,用戶只需一部手機就幾乎可以完成直播的全部過程,而在資本的助推下,彷彿一夜之間,移動直播平台便「百花齊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知的116個直播APP當中有108個獲得融資,知名直播平台的融資2014年約7.9億元左右,而2015年增長到了23.7億元,增長率在300%左右。截止2016年5月31日,國內網路直播平台高達250家,直播用戶數量已超過2.4億人。

在粉絲經濟和視頻直播的風口下,很多平台都想儘快抓取紅利、快速掘金變現。然而,在野蠻生長的背後,大多數直播平台現階段都在靠融資過活。直播平台很燒錢,這個行業需要燒錢幾乎是共識,無論是寬頻流量還是邀請主播,沒有資金根本玩不轉。其實對直播平台來說,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商業模式問題。主播說白了就是流量變現,這也是為何在過去兩年興起這麼多平台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VC的追捧正在讓創業者不得不提前透支盈利,不求更早盈利只求燒死對手,佔得市場第一。但直播模式本身沒有任何社交性,對人群沒有任何黏著力。一旦競爭進入白熱化,流量成本勢必會增長迅速升高,主播和平台的分成比例也會越來越高,平台的生存空間則會被進一步壓縮。資深互聯網觀察人士、評論人陽淼也表示,直播市場最終的玩家數量不會太多,成本和盈利模式預示了,很可能一切歸於大佬,甚至連垂直領域都機會不大。

BAT入場,直播百團大戰將提前結束

縱觀直播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發現這和當年的微博、團購非常類似,在這個市場規模超過百億的領域裡,創業公司不斷湧現,巨頭也在摩拳擦掌。可以預見,一場競爭慘烈的燒錢大戰即將上演,直播領域肯定也會迎來重新洗牌,最終一二百家直播平台會像當初的團購和微博之爭一樣,絕大多數平台會死掉,大部分應該熬不過2016年底。

如此激烈的競爭下,高額的寬頻成本以及不成熟的商業模式無疑會壓垮很多小玩家。而最可怕的是,在直播儼然已成風口的背景下,BAT三巨頭又再次集體殺入。騰訊對直播可謂望眼欲穿,光騰訊自己的直播產品就不下五款,遊戲+體育直播這是騰訊押寶的兩大領域。

百度則藉助愛奇藝在視頻領域既有的流量和用戶優勢順勢殺入直播領域。阿里則依靠優酷推出了直播平台來瘋。BAT三巨頭有著巨大的流量優勢,他們很多時候並沒有創業公司那般高額的流量獲取成本,而在簽約優質內容和主播資源上,三巨頭無疑也擁有巨大的資金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直播領域很可能難逃被BAT三分天下的格局。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移動直播雖然湧現出了上百個直播平台,但當騰訊推出移動直播NOW直播時,其在很短的時間就上升到移動直播領域第四的位置。背靠QQ和微信的海量用戶,坐擁移動端第一大用戶池。NOW直播即使上線較晚,但其起點已經遠超映客為代表的中小直播平台。

誰能笑到最後?內容差異化或將成為關鍵

與早期的視頻網站發展類似,直播平台頭部內容稀缺已經成為關鍵,而正因為直播方式相對簡單,優質內容呈碎片化,使得用戶粘度極低。因此,垂直屬性更強、差異化更明顯的直播平台容易吸引特定標籤的用戶群體。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行業需要為用戶提供更為專業的內容。而如何搶下優質的直播資源、開發多元化盈利模式,將直接決定這場直播行業戰役誰能笑到最後。

NOW直播和IP的泛娛樂結合或許能夠為行業未來發展一個很好的借鑒。6月7日,根據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玄幻電視劇《擇天記》發布會通過NOW直播的網友現場直播,並且 NOW直播還專門根據劇情為《擇天記》定製了專屬禮物。藉助NOW直播的關係鏈和定製禮物功能,《擇天記》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潛在受眾,與粉絲進行互動從而發揮出更多的價值,還能藉助直播的熱門概念進行更多多元化嘗試。而NOW直播則藉助《擇天記》的優質內容,可以將其固有的粉絲吸引到平台上。直播和IP結合之後,爆發的巨大潛力令人矚目。

映客和韓國偶像組合Bigbang則是內容差異化的另一個案例。直播平台普遍缺乏參與感,明星自帶巨大粉絲資源,能輕而易舉引發傳播效應,「洗粉」效果立竿見影。 映客通過全程直播Bigbang演唱會不僅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同時還通過贈送演唱會門票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營銷之路。

花椒則嘗試與在線旅遊平台途牛合作,並推出了《超級自由行》和《牛大嘴》兩檔旅遊節目,鬥魚則開始嘗試將直播與教育結合起來,並推出「魚教魚樂」板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還有很多,在內容表現出高度同質化時,越來越多的平台開始在著手構建直播生態。

平台的核心競爭力終究要回歸到內容本身。就整個行業來看,目前的直播平台內容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光靠網紅的顏值和一些「打擦邊球」的低俗內容終究只是一種快消品,不可能成為市場主流。在未來的比拼中,如果後續內容輸出不能填補用戶的需求,一旦用戶流失將會大大增加單個用戶的引流成本,最終難免陷入反覆「燒錢」的輪迴。從這個角度來看,只有不斷提供優質內容才能讓自己真正站在風口之上。

推薦閱讀:

喧囂過後的直播下半場 語音直播成圖書宣發新陣地
從0到1,半年「俘獲」4000萬印度用戶的Bigo創造了奇蹟
老外們的直播沒有磨皮美白,也沒有觀眾注水
從NOW直播的異軍突起,看群雄割據的直播江湖
從直播類型數據對比鬥魚和熊貓

TAG: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