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小龍蝦的正確姿勢——附贈龍蝦夜釣不完全指南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蜥遊記團隊 蔡波 朱弼成 文冠男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又到了一年一度光膀子嘬龍蝦的季節,這個時候,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每當夜幕降臨,人群便開始蠢蠢欲動,這是在遼闊的華夏土地上一場自發的紅色狂歡。從花臂金鏈大哥到幼兒園小正太都聚集在全國各地犄角旮旯的夜市大排擋,一起揮汗如雨,挑燈夜戰,氣氛一片歡樂祥和,欣欣向榮。

與我們隔海相望的美帝人民其實才是嘬龍蝦的鼻祖,圖為路易斯安那小龍蝦節,每年這個時候,至少要吃掉30000磅小龍蝦,相當於三分之二個波音747

伴隨著這股赤色的熱潮,釣龍蝦作為一項充分體現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健身娛樂活動,開始自然而然地風靡起來。涼涼夏夜,一竿,一筒,一網,三五成群,沿著小河溝、池塘、湖、護城河一路「掃蕩」,每人一晚上收穫一兩斤小龍蝦,第二天和著辣椒大蒜下鍋爆一爆,想想也是有點小激動呢。說到這裡,一定有寶寶要問了,這種野外的小龍蝦究竟能不能吃?除了食品安全問題,這樣大量的人為捕捉,會不會破壞它們的野外種群,對環境產生不好的影響呢?

創作這篇文章,就是為了給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一些背景知識,以期共同進步,共創美好未來。

小龍蝦究竟是個什麼蝦?

小龍蝦是近年來我國常見的淡水類甲殼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也叫紅螯蝦或淡水小龍蝦。和其它螯蝦一樣,小龍蝦也有螃蟹般的螯足,但它們的螯足上有著更為突出的棘突,頭胸甲上的棘突也特別明顯,所以在氣勢上勝過很多螃蟹。追溯其老家,其實在墨西哥北部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區域,因其肉質鮮美,被廣大吃貨追捧,後來被廣泛引入到美洲其它地方,以及歐洲和亞洲,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它們很快得以在世界各地紮根。

全身暗紅色,鉗子(螯足)上有紅色棘突(作者拍攝)

小龍蝦們喜歡平緩的溪流和靜水生境、沼澤、溝渠、泥沼和池塘等地方,尤其是富有植被、落葉等環境。它們白天躲在洞穴里,黃昏出來覓食,晚上就開始各種嗨皮了——這也是為什麼釣龍蝦運動要在晚上進行。

當水溫在21-27℃時最適宜其生長,一旦溫度低於12℃它們就不怎麼長個了——這也是為什麼吃龍蝦活動多在夏季進行。

小龍蝦好可愛啊,去菜場買兩斤放生讓它們自由可以嗎

不,可,以,啊!

作為典型的底棲和雜食食性動物,小龍蝦以昆蟲、幼蟲、碎屑等為食,喜食動物源性物質,同時也會取食各種水草與藻類。對於當地魚類、甲殼類、蝌蚪和水生植物等而言,小龍蝦其實並不十分受歡迎。它們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又因其取食植物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產生災害性破壞。

由於克氏原螯蝦食性很雜,抗病性也很強,還可能攜帶螯蝦瘟疫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該真菌是IUCN 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曾使得歐洲的本土北歐螯蝦(Astacus astacus)從常見種變成了易危種。

克氏原螯蝦對於水質的要求並不高,在一般的水體中可以活的很好,每年至少繁殖3-4次,一次約產卵500-2000粒,3-5個月就能重達1兩;在一定鹹度、低氧氣、極端溫度和污染的水體中也能活下去。胃口好,身體倍兒棒,生長速度也很快,再加上強大的繁殖力,克氏原螯蝦很快成為了全球範圍知名的外來入侵種,對一些敏感生境有很大破壞作用,此外,它們還喜歡在堤壩上築穴,引發灌溉用水的流失,對田地造成破壞。

小龍蝦捕食農業友好動物(黑斑側澤蛙蝌蚪),被抓了現行(作者拍攝於成都市東湖公園)

總之,凡是有小龍蝦的水域,其中的生物多樣性都會顯著降低,農業和漁業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施主,千萬不要放生啊!

而吃貨們,現在是體現你們積极參与生態文明建設、保家衛國的時候了!

究竟是誰把小龍蝦帶到中國的?一開始就是為了吃嗎?

在1927年,日本人從美國夏威夷少量引進了克氏原螯蝦,目的只是作為牛蛙的飼料,隨後該蝦很快「攻佔」了日本。大約在1929年,小龍蝦又經日本流入到了中國的南京。這也是「小龍蝦是日本人二戰時期為了消滅屍體引進中國」的謠言源頭,實屬無稽之談。別的不說,拿小龍蝦消滅屍體,也太費時費力了吧?

為啥小龍蝦這麼受歡迎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吃小龍蝦。從2009年開始,全世界小龍蝦養殖產量就在50萬噸以上。產量最大的是美國,其次是我大吃貨國——中國。中國在2003年的產量就超過了5萬噸,到2005年增加到8萬噸,產值超過3.03億美元。從中國出口的小龍蝦主要以熟食為主,什麼蝦尾、蝦仁、蝦醬、整隻蝦、辣粉蝦等,主要銷往歐洲、北美、日韓和東南亞等市場。

為什麼小龍蝦能受到食客們的歡迎——因為它們的肉質緊實,尾巴上寸把長的肉,在食客的眼裡,其鮮美程度無可比擬。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很高,佔總體重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還不到0.2%,且肉質易消化,此外,蝦肉富含鎂、鋅、碘、硒等多種重要微量元素。小龍蝦殼富含蝦青素,經過深加工後,提取的殼聚糖、蝦青素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廣泛運用於生物、醫藥、食品、化工等工業領域。

麻辣小龍蝦(作者拍攝)

野生的小龍蝦能吃嗎,吃多了會重金屬中毒身亡嗎?

「小龍蝦生活在污染的水體中,吃垃圾,富含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這些都是真的嗎?小龍蝦確實能夠適應各種污染環境,但這並不代表它們就喜歡待在很髒的地方。其實小龍蝦之所以能夠「扛」下來,要得益於它良好的排毒減毒機制。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小龍蝦能把重金屬聚集轉移到外殼,然後通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這種耗費能量的過程,使得小龍蝦不怎麼長肉,較難儲備能量去繁殖。其實它們最喜歡乾淨水體和新鮮食物,這樣才會個頭大,繁殖多。市面上的小龍蝦,就基本是大個且肉厚的。並且國內小龍蝦出口量很大,能夠通過國外的食品檢驗關。所以,不用擔心重金屬。很多關於小龍蝦的謠言也被很多有責任心的科研人員闢謠多次了。所以,你就不用擔心這些了,該吃吃!不吃怎麼能體現廣大吃貨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忍飢挨餓積累起來的愛國情操?

如何科學地食用小龍蝦?

作為資深吃貨,怎麼能不了解內部構造呢?話不多說,請看圖。

圖片來自imgarcade.com/1/crawfis,經作者加工

我們吃的部分主要是腹部,也就我們常說的尾部。此外,大的螯足裡面也有肉。整個螯蝦里就算有重金屬(含量並不一定超標),它也集中在我們不會吃的蝦鰓、內臟和蝦殼中,肌肉中的含量幾乎為零。吃的時候只要注意:熟透、去頭、去鰓、去蝦線。蝦線就是腸。逮住尾巴中間的尾節,順著蝦體一扯,就能輕鬆去除蝦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徒手剝殼——如果沒有吮指頭那一步,還能叫吃小龍蝦嗎?

去掉頭胸甲的小龍蝦(作者拍攝)

下面附上真人體驗後總結的野外捕捉指南:

1.選個湖或者塘(南方大部分公園湖裡應該都有這貨)

2.準備一個網兜,一根一米長的竿(綁上繩子,繩子拴上動物內臟);

3.黃昏時開釣;

4.找池塘邊小洞或者亂石堆、亂草堆,甩桿把內臟放過去勾引它出來,等它用鉗子夾住內髒的時候,輕輕把它們拖到合適的地方,然後用網兜起來就是;

5.有時候能用手就不用竿,用竿一定要有網;

6.心平氣和,被狡猾的蝦耍了也不要罵娘;

7.善打持久戰,充分利用小龍蝦貪吃的特點,消耗敵方體力;

8.注意安全,小心落水;

9.實在抓不到可以去菜市場買兩斤;

10.拿火鍋底料炒,味道不錯。網上也有很多攻略。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我們的味蕾越來越不快樂,靈魂也是
吃掉一隻優秀的小龍蝦,就抓住了南京的夏天
小龍蝦原來是一種外來侵入物種
太愛吃小龍蝦了!一衝動我跑了趟盱眙……
如何看待瑞士通過的「活煮龍蝦違法」法案和歐美西方國家的各項「人道屠宰法案」?

TAG:龙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