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活動真不是春運,不服來辯
本文轉自:大自然愛好者微信平台
也許你早已聽說過,每年有超過100萬頭黑尾牛羚 (角馬)、15萬頭斑馬和35萬頭瞪羚,從原本散居的坦尚尼亞塞倫蓋蒂草原南部,不約而同地輾轉來到鄰國肯亞的馬賽馬拉草原。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也許你也早已聽說過,北極燕鷗每年從加拿大北部靠近北極圈的繁殖地遷往南極洲南部近海,然後再返回繁殖地,這麼往返一趟平均要飛行超過7萬公里。在北極燕鷗長達三十多年的生命中飛行的路程將超過240萬公里,足以往返月球5或6次。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也不是這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也許你已經參加過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春運………………(哪來這麼多廢話!!
(圖片來源於網路)
好好好別著急,小編這就切入主題。今天咱們來聊一聊地球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活動——浮遊動物的垂直遷徙。
浮遊動物的垂直遷徙
1
浮遊動物是一種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只能「隨波逐流」的動物類群。它們沒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極其微弱,不能作遠距離的移動,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動力。
(圖片:http://edresource.nmns.edu.tw)
浮遊動物的身體大小多在2μm和20mm之間,種類極多,從低等的微小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櫛水母、輪蟲、甲殼動物、腹足動物等,到高等的尾索動物,其中以種類繁多、數量極大、分布又廣的橈足類最具代表性。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外,也包括階段性浮遊動物,僅僅在生活史中的某些時期以浮游生物的狀態出現,如底棲動物的浮游幼蟲和游泳動物(如魚類)的幼仔、稚魚等。
2
浮遊動物具有一種普遍的晝夜垂直遷徙行為,顧名思義就是在白天和夜晚待在不同的水深,可以稱得上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活動。
憑什麼說它是規模最大的呢?
(圖片:Kim S. Last)
首先,參與遷徙的動物數量最多,僅浮遊動物中的橈足類的個體數量就可以超過全部大型海洋生物的個體總數,一些以浮遊動物為食的魚類也會尾隨其後;其次,遷徙發生的範圍最廣,浮遊動物在全球水層中——無論是在淡水還是海水的淺層和深層,均有分布;最後,遷徙活動的頻率最高,以24小時為周期,白天游向深海,夜晚重新回到海面,循環往複。
(圖片來源於網路)
3
如此日復一日地遷徙,浮遊動物們圖個啥?其實就如同所有動物們的遷徙(除了春運!)一樣,僅僅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吃飽肚子和逃避被吃是浮遊動物們遷徙的主要動力。可供浮遊動物們食用的餌料(主要是些比它們更小的動植物)多分布在日照充足、養料豐富的海洋表層,但是身在食物鏈底端的浮遊動物們也不得不擔心一個問題:白天時海洋表面掠食者環伺,危機四伏,沒準兒自己還沒吃飽先給大魚塞了牙縫兒。此外,長年生活在深海的浮遊動物,也會被白天海面的紫外線和可見光傷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此,逃避掠食者和光線的浮遊動物白天潛藏在海洋深層,直到夜晚無甚光照視線不佳時才返回海洋表層覓食,接近天亮時再重新游向深海。一些以浮遊動物為食的魚類尾隨其後,以小魚為食的大魚也緊跟而來……於是每天一次的大規模的垂直遷徙就這樣發生了!
儘管原理簡單,浮遊動物的遷徙活動將海面的二氧化碳和營養物質帶入貧瘠的深海,在海洋物質循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小小的浮遊動物,竟然引起了地球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活動,超越了角馬和候鳥,也超越了春運的中國人………超級不可思議啊對不對!水下世界還有更多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圖片來源於網路)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
喜歡別忘記點贊哦~。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微信訂閱號: TNC_China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推薦閱讀:
※回歸原始,重返伊甸--對現代生活的反動
※假如你發現了讓你停止衰老的藥物(配方),該毀滅還是自己偷偷使用?
※百科不大全·動物篇(2)·刺胞動物門
※Eww好黃啊!這個黏黏的東西是什麼?
※敢問這位羚羊 你的臉能再奇怪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