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人應當如何遷善改過?
幾年前,我在豆瓣看到有人淘了本民國女大學生日記,毛筆豎寫的,有小楷,有行草。得主把每頁都拍成高清照片,發在網上,並打了出來。可能得主對書法不熟,有些草書不認得,就用了空格代替,還有些地方釋讀錯了。我讀了幾頁,覺得有趣,心想何不幫他把空缺補出來呢。於是花了將近一下午,釋讀出大部分空格,並校正了訛誤,以評論的形式發了上去。晚上吃飯時想,得主會很感謝我吧。回來打開電腦,點開網頁一看,他編輯了正文,把我的釋讀悉數加了進去,並刪掉了我的評論。
不久前,我去蘭州出差,回來寫了篇文章。有讀者評論,說我腦子進屎了,有什麼資格對蘭州說三道四。我心想,又碰到人身攻擊的了。但沒過多久,一位蘭大畢業的朋友也轉了,評論道:「人一光輝就胡說」。我問他哪裡胡說,他回復我四個字:「他者,俯視。」
一個人批評你,可能是偏見,兩個人都有類似的看法,就要琢磨琢磨了。
其實,我對蘭州挺有好感。以前給媒體寫稿,最喜歡的編輯就是《讀者》和《女報》的。後來,《讀者》的編輯離開蘭州去深圳定居,這次,他特意交待好幾位同事向我問好,她們請我吃了牛奶醪糟雞蛋等小吃,讓我十分感激。
不過,文章里想誇一樣東西並不容易。寫風物人情的城記,適合黑而不適合捧。要聽表揚的話,看宣傳片就好了,文章寫成主旋律就廢了。我寫廣州、寫中大,都是這個路數。
但這就容易引起誤解,傷害到人。有人不能容忍和自己有關的一切事物被別人黑。有人就比較容易容忍,別人說「總部設在駐馬店」,我就嘿嘿一笑。不過,我對蘭州的喜歡,確實是葉公好龍、愛屋及烏的喜歡。我並不想生活在蘭州,我感嘆蘭州太閉塞了,當你沒打算掩飾這種情緒的時候,別人就會憤怒,會覺得你的感慨透露出了優越感。
每個人都有摯愛的事物,被你輕易否定了,不罵你罵誰呢?很多時候,愚蠢不是因為腦子不夠用,而是因為自私,不能顧及他人感受,不太留意別人的尺度。一不留意,就會僭越。
我當初給那位日記得主的留言,大概也是如此。人家辛辛苦苦整理好多天,被你挑出許多錯誤,還公開地曬出來,豈不是太不給人情面。
但在這種不給情面中,也暗含著一種肯定,就是把對方當作一位願意接納錯誤的人。本來,不認得草書並不是多丟人的事情,只是沒有學習過而已。但有人會覺得,被別人指出錯誤,就公然暴露了自己的所短。知乎上,很多人的高票答案被評論者指出有錯誤時,總有人會悄悄修改而不加說明。
我昨天也犯了個錯誤。我最近準備流通的《宋儒曰》是先把網上的文本摘到文檔里再校對,就有很多訛誤。我讀到《宋元學案》朱熹小傳中的一句話,「少依父友劉子羽寓建之崇安」,就想,朱熹的老師是劉子翬,建州崇安人,這裡大概寫錯了。翻書核對,發現書上也是劉子羽,就想:原來中華書局的編校也會如此粗心!
這時,正好收到川大曾海軍老師的微信,解答我向他請教的一個問題,我就順手拍了照片發給他,並說校對真不是容易的事云云,並問他這裡是否有誤。很快,他轉給我李秋莎老師的回復:「不是,確實是劉子羽。劉子翬雖然是朱子的老師,但當時照顧朱子母子的是劉子羽。」
我心下大慚。什麼叫強不知以為知呢?我這種就是。自己不熟,卻喜歡臆斷,真是一大毛病。我有這種毛病很久了,看一樣東西,總是喜歡挑錯。看起來似乎是多聞闕疑,其實還包含另一重心思,就是喜歡從挑別人的錯中找到自己的優越感。
很多人這樣。有些領導,你說東好他偏偏說東不對;你說西好他又說西不對。總之要把你訓一頓才高興。還有一些詩詞圈的人,喜歡挑別人作品出律的地方。詩的格律很簡單,挑出來也容易。但詞不一樣,詞牌很多,一般人也就記得熟悉的幾個。別人寫篇《哨遍》,他能指出某個並非句和韻的地方平仄錯了。這說明什麼呢?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確實非常厲害,能清楚地記住許多詞譜;還有一種是,他是專門沖著挑人錯去的,有意查了詞譜,好假裝成前一種。這就比較糟糕了。
批評是講究分寸的。別人拿一篇文章,誠懇地請你批評,你指出問題是合宜的。明知別人發文章是等贊的,你在下面幽幽地來一句「文氣稍弱」,就有些不知趣了。曾經有個朋友,讓我說出他的一個缺點,我照直說了,他很生氣,不大理我了。
子游講,「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佛教里,通常是弟子開口問了,佛陀才回答;弟子請求住世說法,佛陀才不入滅。佛陀不會整天追在弟子屁股後面教誨他。而孔子批評樊須,也是在他出門之後。這裡面都有極為考究的善巧功夫。
之所以要善巧,是因為初機不易接引,因緣未足,遷善改過之心還不強烈。如果真的願意遷善改過,暴露出過失未嘗不是好事。
要不是我昨天暴露出錯誤,就不會認識李秋莎老師。她身上有明顯的朱子門人氣質,十分難得。照佛教的看法,一個人做什麼事,造什麼業,就會受生到何種環境,濡染何種氣質。我雖然粗讀朱子,在現實生活中,卻還沒有遇見過考亭氣質的人。
在互聯網圈和媒體圈裡,你會發現一萬個人中有這種氣質的人一個也找不到,都是些不吹會死、不裝會病、成天刷存在感和抖機靈的。加上秋莎老師微信的時候,我朋友圈裡的人紛紛在刷盯盯的道歉信。而她簡短的幾句話,則讓我想到八百多年前朱子門下的雍容風儀,不禁肅然讚歎。因為過失曝露,得以接近善知識,也是福報。
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王路
公眾號:i_wanglu
新書《唧唧復唧唧》
推薦閱讀:
※你讀過的最令你感動童話或者故事?求原因?
※有哪些令你非常厭惡的文章標題模式?
※這種叫什麼文體?
※如何寫出一篇好的評論文章?
※美國大學為何也像國內大學一樣追求CNS?
TAG: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