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繪本如何好」微視頻第五集
孩子在看繪本時,爸爸媽媽也需要了解甚至學習繪本。
兒童節前,我們先給大人奉上一份禮物:由台灣出版人郝廣才老師出鏡,與大家分享好繪本究竟好在哪兒?其中真是門道多多,學問多多,樂趣多多。
這份禮物共有八集,每集十分鐘左右,最長的一集有半個多小時。本次播放的是該系列的第五集。
讀庫微視頻第59話:「好繪本如何好」之五 http://v.qq.com/cover/k/kmmrv7xir4rmh15.html?vid=d03021c2w13
「好繪本如何好」微視頻第五集
進入故事的第一個畫面,正如文字所寫:「寒冷的黑夜,冰雪凍結了一切。狂風吹過大地,捲起漫天白雪……」繪者以一棵枯樹為視覺的主導,巧妙地利用枯枝和風雪形成的橢圓螺旋,焦點在山頂的房子,窗戶透出一個人影。
巨人出現在門口,把村裡的小孩都趕走。這時視角拉高,用巨人的陰影闡釋負面壓力。窗邊一角站著「春天」,形成三角的互動關係。隔頁的圖用近乎單色的暗色調,呈現巨人心裡的陰暗面,箱子的金屬邊在暗色中特別明亮,和巨人睜大的瞳孔呼應,再搭配畫中的人物眼神,同樣是三角構圖。畫面外緣採用三角形,往右縮小,盡頭為窗戶,象徵巨人的心往狹窄處走,安排得十分巧妙。
再將色調降到黑白,只有巨人為「春天」做的木馬是鮮紅色。強烈對比下,更突顯「春天」的心情沉落到底。隔頁用文字留白的部位,分隔巨人與春天,成為別有意味的版面設計。
這本書的主線是「春天」,孩子多半以這個角度來進入劇情,伏線則是巨人。巨人與春天並不完全對立,自私的時候是相對,有愛心的時候就相合。所以讀者能同時體會巨人的心情變化,對巨人也產生特定的認同。
本書的關鍵除了故事,還有整個布局,布局縝密可以形成很強的音樂性。孩子通過繪本觀察每一個細緻的動作,從而培養他一種「細緻」的概念。無論他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會心細如髮,但只有心細,沒有結構的概念也不行,大的小的都照顧到,才會理解欣賞的門道。
什麼是「繪本」?什麼是「好」的繪本?如何「閱讀」繪本?
本書援引諸多備受肯定的好繪本為例,透過犀利風趣的文字、精闢獨到的剖析,帶你進入繪本中的桃花源。
《好繪本如何好》微視頻的前四集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和第四集
推薦閱讀:
※「還我漂漂拳」與「面目全非腳」
※媽媽就是平日生活里的英雄夢想
※不滿即不足
※就像你不再謳歌呼吸和飲食
※《輻射》之父談《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