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又要換總理了?

世 界 說

黃 郁 山

發 自 新 西 蘭

5月8日, 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宣布解散兩院,於7月2日重新舉行大選。這種情況被稱作「雙重解散選舉」,是澳大利亞自1987年以來首次出現。

不過,這更可能是特恩布爾利用「雙重解散」制度的弱點,進行的一次權力遊戲。利用一個備受爭議的議案,激起民意,鞏固自身岌岌可危的總理地位。但特恩布爾的權力遊戲並非絕無危險,玩不好,便會「引火自焚」。

△ 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

雙重解散制度預期和現實的差距

雙重解散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制度。一般情況下,澳進行選舉時,所有下議院議席都需要重選,但上議院議席只需要重選稍多於一半的席位。但在雙重選舉中,上下兩院每一個議席都需要重選。

這項機制的原意是把有爭議的議案交給人民裁決,但現實中,卻往往淪為政客煽動輿論、擴大權力的工具。

雖為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的聯邦制和政治制度設計卻處處有美國影子。和美國一樣,澳大利亞下議院的議員人數根據人口分配,而上議院議員人數則在各州間平均分配。但澳大利亞的憲法制定者們在參考美國案例時,也同時意識到了上議院選舉所使用的比例代表制將使得政府很難在兩院同時過半,從而引起立法機構癱瘓。澳大利亞所獨有的」雙重解散」制度從而誕生了。

澳大利亞憲法第57條規定,當眾議院通過的提案在參議院被兩次否決,總督得同時解散參議院和眾議院。

4月18日,澳大利亞上議院(參議院)第二次駁回了恢復設立澳大利亞住房與建築委員會 (Australia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mmission, ABCC) 的議案,給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提供了舉行雙重解散選舉的借口。

△ 澳大利亞國家議會大樓

在紙面上,這一制度存在著種種精妙之處,保障了這一機制只有在兩院真正陷入僵局時才會被啟動。同時,也保障了基於大眾民意的下議院權利。 雙重解散這一機制的原意正是,將上下院所無法解決的爭議交付人民以選舉的形式裁決。

但現實情況卻完全相反,澳大利亞總共經歷了六次「雙重解散」,沒有一次選舉真正將被阻攔的議案作為選戰焦點。反倒是澳大利亞政治歷史的種種悲喜劇和重要事件,往往伴隨「雙重解散」發生。

「雙重解散制度」成權力遊戲的工具

對現任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來說,雙重解散更為現實的作用是,給時任政府擴大權利,使其得以沒有限制地推行自己的政策。因為這一機制並非強制性的,時任政府更可以把借口保留起來,待到民意高漲時再使用。若反對黨控制上議院,而時任政府似乎又有廣泛民意支持時,雙重解散對政府是一項十分有誘惑力的機制:上院幾乎會肯定屢次否決爭議議案,而民意又保證自己又能獲得更大優勢。

政客們利用「雙重解散」的弱點,玩弄民意與選票,歷史上早有先例。1975年,當時在野的馬爾科姆·弗雷澤(Malcolm Fraser)所領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控制著上議院並屢次連續兩次駁回政府提案。1975年弗雷澤看準民意,在上議院駁回了政府預算,導致政府癱瘓。憲政危機中,總督出人意料地解除了總理的職務,而讓下議院中佔少數的弗雷澤任看守總理。作為政府總理,弗雷澤迅速以上議院屢次否決法案——也就是他自己政黨所否決的法案為理由宣布雙重解散,並獲得了選舉勝利。當然,不用說也知道,選舉勝利了之後用以雙重解散借口的法案就再也沒人提了。

△ 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

而這一次給特恩布爾提供雙重解散借口的法案其實歷史已久,也並非是政府迫不及待必須要通過的政策。爭端議案中要求恢復的澳大利亞住房與建築委員會 (Australia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mmission, ABCC) ,源於2005年的霍華德政府,產生這一委員會的最初目的為解決「建築業中廣泛的違法和違規行為」,並降低頻繁罷工所造成的生產力流失。但工黨政府上台後迅即廢除了這一協會。2013年選舉前,挑戰時任執政黨工黨的自由黨和國家黨聯盟總理候選人阿博特再次提出要恢復這一協會。在阿博特當選後兩個月內,重新設立協會的提案就被提交議會。

然而,上任時宣稱要帶領政府走向新方向的特恩布爾,撿起阿博特的舊法案給人以心口不一的感覺。實際上,在該法案被否決前,特恩布爾手上已經有兩個被上議院駁回兩次的法案,宣布雙重解散並不需要此次借口。

△ 爭議中的澳大利亞住房與建築委員會議案

促使特恩布爾採用「雙重解散」的更大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去年9月上任之後,特恩布爾的民調就在穩步下滑。當今年2月政府重新引入該法案時,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的民調優勢已經縮小到了兩個百分點。特恩布爾在引入法案時就威脅若法案不通過將會雙重解散兩院。在上議院架構並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這一舉動無疑是給雙重解散找一個合理並且能夠挑起輿論的理由,緊咬工黨和工會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根據澳大利亞憲法要求,下一次選舉必須在2017年1月前進行,實際上和特恩布爾所威脅的7月選舉時間差距並不遠。但雙重選舉可以給提前選舉提供一個合理借口,以免將選舉拖至民調可能更低的年底。全部重選上議院亦可以給自己提供的更多的機會。

權力遊戲的陷阱

不過,如特恩布爾這般的政客們即便處心積慮,也會有一不小心玩火自焚的時候,歷史早有前車之鑒。在經歷8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後,時任自由黨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和他領導的政府民意持續低迷。但出人意料的是,自由黨-國家黨政府在1982年12月的一場補選中獲得了勝利。受此鼓舞,弗雷澤以之前上議院所駁回的十二項議案為藉口雙重解散,試圖在工黨更換黨魁,選出極受歡迎的鮑勃·霍克前打個措手不及。可沒料到的是,就在他宣布雙重解散前幾個小時,反對黨工黨悄悄的選舉了鮑勃·霍克為黨魁。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弗雷澤就這樣不明就已地給自己挖了個大坑,而霍克最終成為了澳大利亞在任時間最長的工黨總理。

△ 前工黨總理鮑勃·霍克

迄今為止,特恩布爾已公開宣布將會在7月進行雙重解散選舉,但並不會在新一年預算案公布前正式解散議會。也就是說,他還給自己留有變卦的餘地,或者用財政預算案再次爭取民心,以期在選舉前提高民調。種種政治算計是否最終能收穫預期利益,或者成為澳大利亞政治史中另一出自戕案例,時間終將會提供答案。

- END -

【如需引用、轉載請聯繫世界說】

世界說-知乎專欄

為你提供國際資訊和全球故事

和你一起生活在別處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globusnews

推薦閱讀:

所有富人都是不道德的,這種說法對嗎?
一篇關於女權主義的隨筆
德國商人是如何主宰北歐的?地球知識局
菲律賓也有特朗普,但他已經鎖定總統之位了
假如被 ISIS 抓了,應該如何逃跑?

TAG:澳大利亚 | 政治 | 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