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做Android MD風格的APP?

前言

Material Design在2014年發布的時候,就引起了互聯網界的一片讚歎。

然而,因為Android手機廠商都深度定製了ROM,而且MUI、Flyme、氫OS等都與谷歌的設計風格相去甚遠,所以似乎並沒有多少APP願意按照Android原生的規範來做。

相關的文檔和參考資料可以參看: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 中文版

最近突發興趣,下載了Google自家的幾十款APP逐一研究,發現原來Google的親兒子們的設計都還挺統一的,基本按照Material Design的思想走了下來,設計上簡明輕快、清新自然。

那麼,如果有機會,我們該如何快速地打造一款Material風格的APP呢?讀一遍規範基本瞭然於心了,如果懶得讀文檔,可以參考以下六點總結:

一,左側抽屜導航

左側的抽屜導航,是Material Design結構上最鮮明的特點,優點是易擴展,也方便適配到Pad、電腦等大平台上。

但是抽屜違背了「所見即所得」的原則,藏起來的入口使用率會大受影響(幾年前曾在前東家做過設計Test,將一款APP從底部導航樣式改為抽屜導航,結果數據你懂的)。

總之,雖然抽屜結構經典,但選用時應該慎重,常用的功能、高頻操作的入口都盡量不要放入抽屜。

二,簡單點線面,自然分割

Material Design強調有厚度的面,具體可以閱讀設計指南中的《組件》章節,裡面有詳細的卡片、紙片、按鈕就、表格的設計介紹。

給我的感受就是:將界面中本來虛無的元素,附上現實生活中的立體感,用它們之間真實的位置關係來強調層級,而不是用一條條線一分為二。元素間的分割非常自然,避免為了分割而加上線條或顏色。

三,抽離重要操作到button

打開一款Material Design的APP,最顯眼獨特的莫過於Floating action button(懸浮響應按鈕)。

將頁面中最關鍵的操作聚焦在一個亮色的按鈕上,放置於屏幕非對陣的位置,這一控制項與iOS的差異化非常明顯。

似乎有了這個button,感覺一下子就有了呢:)

四,頁面有厚度,元素層級

Material的環境是三維的,所有的元素都有厚度。有一張非常非常關鍵的圖,我將其翻譯為中文如下:

五,觸控漣漪,過渡轉場

設計指南中對動畫的講解也很多,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兩點:觸控漣漪,過渡轉場。

其實轉場動畫iOS用的也很多,所以還是觸控漣漪更有代表性,哈哈。

Google Meterial觸控漣漪—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NDE0NTk0OA==.html

六,一致風格的圖標

「Each icon is cut, folded, and lit as paper would be, but represented by simple graphic elements」這是文中原話,「每個圖標都像真實紙張一樣被裁剪、摺疊和點燃,而用一些簡單的圖形元素來表現」。可以從Google家的這些APP的logo中看出來:

後記

Google家的APP中,個人體驗時覺得一些尤為不錯,現列舉出來,有興趣的可以下載體驗。

Inbox:好評的郵箱,不多說

Google日曆:小清新,感覺比iOS設計感好

Art@Culture:藝術欣賞,很美的APP

Primer:精彩視頻推介

Snapseed:美圖,說實話這個APP做的挺酷,但學習成本太高。

Play報亭:最近一直登錄不上去了,碼蛋

Google相冊:類似日曆

最最後,附兩個鏈接:Sketch資源官方750枚圖標

——

Best wishes!

Thank you for reading!

推薦閱讀:

教你一小時完成摺紙效果插畫
幻燈片中多媒體的那些事兒
提升設計師手繪能力的建議
Logo設計中的字形搭配

TAG:设计 | MaterialDesign | 交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