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施一公:支持年輕人構建中國科學的未來 | 問卷調查
題圖:饒毅(前左)、施一公(前右)在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工作會議上。攝影/郭海軍
編者按:
青年科研人員是我國科研界的主力軍,卻長期面對職稱、科研、收入等多重困境,自嘲是「科研民工」。早在2011年2月14日,饒毅、施一公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公開呼籲支持年輕科學工作者以及博士後和研究生。但迄今為止,我們仍然時常看到對他們困窘狀態的公開報道,發展現狀似乎並不樂觀。他們大多沒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空間,缺少科研資源,生活清貧,部分青年教師陷入教學和科研兩難境地。他們背負民族科技復興的希冀卻步步難行。
45歲(含)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員的發展現狀到底如何?面臨哪些問題?希望解決哪些困難?知識分子聯合自然出版集團、中科院物理所、科學人、科研圈、科學松鼠會、知社學術圈發起本次問卷調查,希望能得到大家支持。請根據您個人的真實情況和想法填寫,我們會根據調查數據儘快推出相關分析報告。
點擊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現狀調查即可參與調查並有機會獲贈精美禮物,感謝您的支持和時間。
撰文 | 饒毅(《知識分子》主編、北京大學講席教授)
施一公(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責編 | 李曉明
● ● ●
支持年輕人構建中國科學的未來
中國的科技教育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對這一點大家有廣泛共識。但如何完善,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認為,完善體制的目標是鼓勵創新和更好地培養人才,從而全面提升我國的科技競爭力,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促進作用。完善體制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輕人,特別是那些獨立生涯起步不久、相當於國外助理教授時期的年輕科學工作者,以及當代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博士後和研究生。
縱觀世界科教歷史,年輕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幾乎所有學科,許多重要的原創性工作都是由年輕人做出。支持年輕人,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年輕人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所在,年輕的科學技術人才將決定我國能否在一、二十年內真正在科技領域全面與世界領先水平接軌,這是我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
在中國大力強調支持年輕人尤其重要,習慣上講究師道尊嚴、論資排輩,在一定程度上對年輕人的成長起到了負面作用。很多優秀的年輕人不敢挑戰學術權威,不敢在導師面前展露自己的睿智和獨到見解,過於崇拜學術大師而妄自菲薄。這些阻礙了年輕人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此外,對於年輕的獨立研究員來說,很多人面臨著嚴峻的起步環境∶在資源上不僅要與自己的同齡人競爭、還要和比自己出道早幾年、十幾年的人競爭。
在美國,有多個專門支持年輕科學家的基金,比如Pew Foundation和Searle Foundation,都要求申請人擁有獨立實驗室不超過三年。而我國則缺少類似的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傑出青年基金,本意是支持年輕科學家的成長,但在評選時往往是年齡接近上限(45歲)、已經擁有獨立實驗室多年的科研人員勝出,而那些剛起步、亟需支持的年輕科學家則很少機會。
我們認為,對年輕人的支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尚未獨立的博士生和博士後提供良好的個人待遇,使他們在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於科研訓練;二是為剛剛起步的年輕獨立研究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使他們最大程度地專註於科研創新。
幾年前,鑒於研究生待遇偏低,海內外五十多位教授曾聯名建議國家增加研究生補貼。國家有關部門很快付諸行動,大幅上漲了對博士生的補貼,引起非常好的社會反響。然而,對比國外的博士生和博士後,我國的待遇依舊偏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解決,比如提高研究生補貼、博士後工資在科研經費中的支出比重,等等。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起步階段的年輕人在有些單位已經實施,但尚未在全國普及。我們希望中國的主要研究院所能夠提高年輕獨立研究員的待遇、增加對他們的經費支持、給予較好的工作條件,使他們不用為了經費疲於奔命,耗費大量時間。同時設立嚴格的評審制度,優勝劣汰,有效地以科研能力來選拔和支持人才。
支持年輕人,要著重學術潛力,既不能搞平均主義,也不能以是否出過國為標準。一些國內培養的青年科學家,其水平甚至優於國外名校的博士。對於年輕人的支持,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要允許在支持過程中不斷觀察、定期評審,再決定是否繼續支持。
青年學者的成長離不開高年資學者的支持。我們應該多與青年學者交流,激勵他們勇於突破,追求國際上的卓越。掌握一定範圍和資源者應該積極提供給青年做學問的天地,在評審中公正和客觀。我們對年輕人不能求全,而主要是看學術能力,寬容一些無關原則的方面。比如特別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容易有脾氣、甚至頂撞行政上級,這種情況在科學史上屢見不鮮,理應寬容對待。
建立支持年輕人的體制也是改變中國學術風氣的關鍵舉措之一。當年輕人能夠以學術實力獲得支持,就無需再花時間拉關係,從而改良風氣、凈化學術環境。我們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增大對於優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國家加大對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的投入,使其成為定期評估後可以延續的經費,擴充以人才為評審基礎的經費項目,在具體做法上可以參考德國的馬普學會或美國的HHMI。
堅持長期支持年輕人,定會出現令人驚喜的結果。年輕人是中國科學的希望;支持年輕人就是構建中國科學的未來。
互動有禮
為感謝大家的支持,本次調查活動的發起方「知識分子」將提供《辛酸與榮耀》簽名版50冊,「科研圈」將提供《環球科學》2016年5月號20冊,「自然出版集團」將提供《Nature》第一期重印本20冊,「科學人」將提供紙質筆記本與筆30套作為互動禮品。點擊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現狀調查或長按二維碼參與問卷調查即有機會獲贈。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
推薦閱讀:
※又見張鋒:基因修飾技術再現新突破
※饒毅:國產博士的記錄
※「煙霧纏繞的巨龍」:量子力學與延遲選擇實驗
※鄧鋒:中關村和矽谷之間差了幾條街?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