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曾志豪就器樂法對樂思的回收利用

  • 本文所提及的音樂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P-rye7LSsn

在貝多芬和蕭邦的時代,諸如奏鳴曲和敘事曲等曲式對具體樂思的回收利用方式多見於轉調。然而,若僅有轉調的話、也未免太單調。不同於傳統奏鳴曲對樂思在轉調後的純粹繼承與循環演奏,蕭邦的敘事詩在每次重新演奏一遍樂思時、都會在過渡環節與節奏情感方面做出變動。以上這些都只是從作曲的角度來充分回收利用固定的樂思。

到了曾志豪的時代,曾志豪從器樂法的角度豐富了一個樂思的可利用方式。先以小型樂器陣容入手、用中低音域的中景樂器組來演奏一個主題,然後將樂器陣容突然擴大、且突然換用高八度的不同類型的前景樂器組來重複演繹主題(例:《子巧出擊》,見本文隨附 Youtube 地址的 05:26-08:03)。以此般手段「喚醒聽眾心中莫名其妙的特定類型的記憶、情感、心理狀態」的手法,可以稱之為「呼感」。

曾志豪在《穹之扉》&《仙劍奇俠傳六》這兩作當中所參與的作曲與編曲足以體現曾志豪對樂思的多種回收利用方法的嘗試與融合,哪怕這樂思不一定是曾志豪寫的。就「呼感」而言,前後樂器陣容不一定非得是明顯的規模差異、還可以是在可選的轉調之後重新設計全新的打擊樂器。更有甚者,用以回收的單位不一定非得是樂思、還可以是完整的音樂主題(例:《妖焰噬魂》,見本文隨附 Youtube 地址的 15:12-18:42)。與此同時,曾志豪成功地將這些技巧與 Hans Zimmer 獨特的的器樂分層習慣進行融合(例:《夢歸華胥》,見本文隨附 Youtube 地址的 08:03-10:06,竊以為是在向 Hans Zimmer 的《Exodus》致敬、但曾志豪融入了更多樣的呼感手法)。

這還只是筆者目前的初步發現,回頭我再看看曾志豪在這段時間內的曲式變化。

# EOF.

推薦閱讀:

學習爵士作曲會影響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嗎?
【誤導向】旋律別整太複雜!
你的名字 配樂分析(一)
參加音樂、美術等創作比賽(考試)有什麼高分妙招?

TAG:编曲 | 作曲 | 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