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和銀行業的革命就在眼前嗎?

--《鍊金術的終結/The End of Alchemy》

嚴格而言,英格蘭銀行(英國的中央銀行)前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的新作《The End of Alchemy》不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關於中央銀行、金融危機、宏觀經濟學革命、銀行監管改革的大眾普及讀物。默文·金1991年加入英格蘭銀行,最初擔任首席經濟學家,2003年-2013年擔任英格蘭銀行行長,2013年去職後轉赴美國紐約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擔任教授。

本書語言繁複啰嗦,有些道理反覆出現闡述。儘管正文總篇幅達到370頁,但乾貨可能在200頁左右。作者介紹的關於中央銀行的前世今生、貨幣和銀行業的作用、何為銀行業的鍊金術、對金融危機的反思和應對之道等都有點意思。比較有新意的大概是以下三點。

1. 如何終結鍊金術?

銀行的經營模式本質上把短期、低風險的存款轉化為長期、高風險的貸款,即期限轉換和風險轉換,左手是流動性很差、存在一定違約可能的貸款,右手是流動性很好、被大眾視為無風險的存款,銀行一方面創造企業和個人所需要的紙幣,另一方面賺取上述轉換過程中的利差,這就是鍊金術。銀行的「大而不能倒」體現在兩個側面,一是其儲戶人數眾多,金融機構間的關聯關係也很複雜,二是它為經濟的運行提供基本的支付、結算等服務。一旦銀行經營出現大的風險,任其倒閉對經濟危害很大,因此買單的往往是納稅人。於是就有一些銀行利用其「大而不能倒」的地位,肆意擴張資產負債表,把期限和風險的錯配做到極致,間接促成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

默文·金認為加強銀行監管的核心是要終結銀行的鍊金術,使銀行失去製造泡沫的能力。現有的關於銀行監管改革的建議一個是把傳統吸儲的銀行和主要從事投資業務的銀行分開,二是大幅提高對銀行的審慎監管要求,比如提高資本充足率,強化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引入流動性覆蓋比率等。默文·金認為這些都難以達到目的,比如在資本充足率的計算過程中,風險加權資產的計算就有問題,因為它只考慮了正常情況下債權違約的概率,沒有考慮極端情況,計算也過於複雜。他建議採用由中央銀行擔任「全天候典當鋪」(Pawnbroker for all seasons, PFAS)的模式,中央銀行對所有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資產逐類進行評估,設置抵押折扣率(haircut),只要金融機構以該類資產作為抵押向中央銀行申請獲得流動性,中央銀行就應按照(1-haircut)的比例提供。金融機構以其資產作為抵押可獲得的流動性總額不得高於其吸收存款的總額。

這一方案看上去可以使銀行吸收的存款全部對應中央銀行提供的流動性,解決了儲戶擠兌的問題,並且抵押折扣率的設置使銀行失去了期限和風險轉換的能力。但這一方案有幾個問題,一是由中央銀行對資產逐類進行評估,其複雜程度不亞於風險加權資產計算;二是中央銀行對抵押折扣率的設置也是基於日常的違約損失率,同樣無法考慮極端情形;三是這樣設置後銀行也失去了信用創造能力,全球將可能陷入貨幣供應的不足,實質上回歸了金本位;四是這一方案未解決不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的問題,如美國在金融危機期間對AIG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救援。

2. 宏觀經濟學如何革命?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讓普羅大眾開始置疑宏觀經濟學家們,為什麼這麼大的經濟危機你們完全沒有感覺?默文·金認為是傳統的經濟學模型有問題。

目前主流的宏觀經濟學方法一般假設經濟主體有理性預期,如DSGE模型中消費者要最大化其存續期的累積折現效用,這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阿羅和德布羅意對一般均衡存在性(看不見的手)的證明上,70年代由羅伯特·盧卡斯等在真實經濟周期模型(Real Business Cycle)中引入宏觀經濟學,新凱恩斯學派也採用了理性預期的假設。理性預期的假設非常嚴格,經濟主體需要知道未來乃至無窮期會有什麼狀態(state),還要知道每種狀態出現的概率是多少。這一假設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現實生活中充滿了激進的不確定性(radical uncertainty),20年前的人顯然無法預期iPhone和特斯拉的出現,2008年前的絕大部分人也無法預期金融危機的出現。默文·金說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其動態性和不可預期性。

理性預期不成立,可考慮的一個替代者是行為經濟學,如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但其缺陷是不方便模型化,理論很漂亮,卻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默文·金建議建立理性預期之外的模型來分析經濟問題。經濟主體面對激進的不確定性時,其反應不是效用最大化,而是遵循一個前定的、簡單的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y),這在經濟學模型里體現為模糊的(fuzzy)預算約束。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各國消費者都勒緊褲腰帶、減少消費,這並不是他們在危機前根據當時所掌握的信息做出的效用最優化選擇,而是在激進的不確定性出現後,他們對世界的認識發生了變化,並用勒緊褲腰帶這種方式加以應對。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想法,但仍有其問題,比如模糊的預算約束很難模型化,最後還可能繞到行為經濟學上去。此外,經濟主體對世界的認識變化後調整其行為,似乎有現成的模型可以代表,與理性預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兼容。

3. 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默文·金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本質上不是由於銀行業的高風險經營,而是世界出口國和消費國間長期積累的不均衡。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短期內應對危機、穩定總需求是有必要的,但要使全球經濟遠離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則需要主要經濟體克服「囚徒困境」,一起設計減少甚至消除不均衡的改革方案。可惜的是,這方面幾乎沒有進展。如果全球主要經濟體間的不均衡遲遲得不到恢復,下次的調整和危機就可能更劇烈。

4. 幾個有意思的事實

本書還記述了幾個頗有意思的事實,讀來頗有啟蒙之感,轉述如下:

1918年11月,德國的1金馬克值2.02紙馬克,但到了1923年11月,1金馬克就值1萬億紙馬克了。

幾乎沒有國家可以趕上瑞士的記錄,瑞士自1880年以來,平均通脹率僅為每年2.2%。

英國前十大銀行的總資產超過了英國GDP的450%,其中巴克萊和滙豐銀行資產都超過了英國GDP。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英國銀行批發性融資來源的平均期限減少了2/3,美國銀行減少了3/4。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英國銀行業總資產中高流動性資產的佔比就從1/3下降至不足2%,美國銀行業的這一比例則降至不足1%。

從2009年銀行危機結束至2015年,全世界對銀行共處以高達3000億美元的罰款。

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是1668年成立的瑞典Riksbank,而成立後一直存續到現在的最古老中央銀行則是英國的英格蘭銀行,1694年為幫助戰爭融資成立。

一戰爆發後,英格蘭銀行為了應對銀行業兌付危機,持有了占銀行業總資產20%的票據,這些票據是所有票據餘額的1/3,佔英國GDP的5.3%。

美元誕生於1786年8月的大陸會議,日元誕生於1871年的明治政府,英鎊的起源已無從考證,但在1707年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聯盟法案生效後成為英國的法定貨幣。

歐元區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貨幣聯盟。1866年,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和瑞士成立了拉丁貨幣聯盟(Latin Monetary Union),西班牙和希臘於1868年加入。受此啟發,瑞典、丹麥於1873年創立了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Scandinavian Monetary Union),挪威兩年後加入,該聰明直至1914年瑞典宣布放棄金本位後才解體。到目前為止,所有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貨幣聯盟都陷入了困境。

英格蘭銀行從1694年到2009年的315年間,從未將其政策利率降至2%以下,這一記錄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被打破。
推薦閱讀:

高效閱讀+記憶術+導圖讓閱讀大大超乎意外!
新書《宛如昨日》連載五:深夜來客
徐賁:只有認識到人性的黑暗,才能知道光明在哪裡
神奇的書《S.》的閱讀體驗是怎麼樣的?

TAG:经济学 | 阅读 |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