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擔心的絕不僅僅是蘋果這個季度的營收增長

清晨醒來,iPhone 的通知中心幾乎被同樣一個消息佔滿了:蘋果公布第二季度財報,連續 13 年的季度性營收增長中止。

儘管看空蘋果的盈利表現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但一下子被數個新聞客戶端同時提醒到這件事情還是挺震撼的。從 iPhone 6 和 iPad Pro 開始,蘋果公司的新產品就已經開始步入了小幅修改的周期,用尺寸、顏色和更高的硬體規格進行排列組合。到了 2016 年,iPhone SE、iPad Pro 的 9.7 英寸版以及 MacBook 突然增加的玫瑰金色,都是絕佳的例證。

在這樣的產品組合之下,Tim Cook 顯然不可能有 Steve Jobs 那樣的風采。很多人歸咎於他的演講技巧、個人魅力,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廚子」。這個外號某種意義上算得上是「恰如其分」,Tim Cook 之前大量的運營經驗使得他更擅長把準備好的食材煮成美味的菜肴,而非是那個擁有扭曲現實立場的鍊金術士。

是的,兩個人更本質的區別在於一個創造,一個運營。我們不知道 Tim Cook 手上還有多少 Steve Jobs 留下的圖紙未被打造成金光燦燦的產品,並公之於世。但顯然,如果僅僅是延續現有路線走下去,蘋果的增長將從過去巨大的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需要和實力越來越強勁的 Android 廠商爭奪換機用戶和新興市場。壟斷地位一旦失去,利潤一定會下跌,高企的估值倍數也會隨之而去。

更加危險的是顛覆者可能從從來沒有被注意到的地方鑽出來。我們已經看到 Blackberry 的迅速衰落,也看到新一代科技產品公司 Tesla 的迅速崛起。

上面是 Google Trends 提供的 BlackBerry / iPhone / Tesla 三個關鍵字的搜索量,被放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軸上。你大概應該理解,這三張圖代表了三個產品(Tesla 的確不是一個產品名稱,但是不妨礙我們的討論)所處於的不同生命周期。又由於三家公司的產品線其實都相當集聚,這三個趨勢很可能也代表了三家公司的趨勢。

就像 Ben Evans 在 Mobile Is Eating the World 裡面用連續四頁幻燈片所展示的過去一個世紀中,Railways / Steel / Computerization / Software 四個單詞在 Google Books 中的索引量也呈現了奇妙的相似性。

就像 Crossing the Chasm(是的,我反覆的引用這本書)中的創新擴散曲線。

蘋果如果沒有在造車,那就真的太愚蠢了。但即便已經開始造車,考慮到漫長的研發和量產周期,很可能也是在趕一個晚集。在蘋果的創新管道(Pipeline)里,一定還有數個正在緊鑼密鼓準備的新玩意,當然它們很可能永遠都不會被外界所知,或者如同當年的 Newton 一樣成為收藏者家中落滿塵土的藏品。但這就是所有創新驅動的企業共同面臨的宿命:真正偉大的創新幾乎就是機緣巧合的隨機事件,一旦發生,你就擁有十年的黃金年代;而復現那一次的靈光乍現則需要相當於第一次創新十億倍的投入,而很有可能未見成效。

在每年出版的大量商業管理類書籍中,退休 CEO 和商學院教授們儼然是當年的煉丹道士,爭先恐後的提出百年老店基業長青的藥方。而我擔心,如果 Ray Kurzweil 在《奇點臨近》一書中提到的創新速度加快的事情是真的,恐怕這些藥方真的就只是心理安慰劑了。

更新

寫完文章的時候,發現中文媒體也都開始跟進這個消息。看了一圈評論,覺得大家對單個季度的盈利表現反應過度了,畢竟要考慮到上個季度是聖誕季。所以我也對標題稍作了調整,表明我的觀點更看重的是長期創新能力。

推薦閱讀:

小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
朗新科技到底怎麼樣?
有誰知道聚光科技這家公司嗎?複雜嗎?
新銳|張長河:從國家隊骨幹到網路安全護法
2022年全球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會是誰?

TAG:苹果公司AppleInc | 创新 | 科技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