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本每個中國設計師必讀的經典書籍
版權聲明:本文僅限臧大為知乎專欄發表,禁止轉載
如何才能使得自己成為一個更有優秀的設計師?除了不斷地欣賞大師作品,臨摹教程,不斷的實踐之外。系統的閱讀設計方面的經典著作也是必要的一個方法。本文集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幾個設計經典書單的精華,適合希望在設計之路上有所成就的朋友參考閱讀。
1. 設計幾何學:關於比例與構成的研究
松果、鮭魚和人體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有各種自然比例規律,這些規律為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作品、甚至全部作品,提供了基本出發點。《設計幾何學:關於比例與構成的研究》作者金伯利·伊拉姆揭示了這些具有啟迪作用的自然系統中數學與美的神秘關係。她帶我們進入了神奇的幾何領域——黃金分割、完美的比例和斐波納契數列,用平實的語言表達晦澀難懂的數學。自此,從揚·奇科爾德的海報到巴塞羅那椅到大眾公司新款甲殼蟲汽車,通過這些作品,伊拉姆向我們展示了設計背後是多麼的對稱、有序和視覺平衡。《設計幾何學:關於比例與構成的研究》用它的細節簡圖,不僅解釋了測量科學怎樣提供信息,甚至創造自然界和藝術作品中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這些技術在我們自己的設計中創造美。
2. 平面設計師必修9堂課
對於想要設計出有意義的作品,同時又不會失去自己的靈魂或者產生經濟損失的設計師來說,《平面設計師必修9堂課》是一本非常實用且具有啟發性的設計師指南。
本書介紹了設計師應具備的專業技能、如何找工作、如何經營工作室、設計思想和全球發展趨勢等內容,包括社會責任感、社會道德以及數字文化的興起。還有對8位頂尖設計師的訪談。這是一本對想要開創自己事業的年輕設計師有幫助的書,也應該是所有設計專業的學生應該閱讀的書。3. 字體故事:西文字體的美麗傳奇
4. 品牌識別設計:給整個品牌化團隊的重要指南(第4版)
無論你的目標是激活一個現有品牌還是發布一個新品牌,都可以從本書中已經驗證的、普遍適用的五階段流程來實現,五階段流程的作用是放大差異、激發認知,以及建立品牌先鋒。從研究和分析到品牌策略,從設計開發到品牌標準,從發布到管理,《品牌識別設計》是全世界的品牌建設者進行整個設計流程的必備參考。
本書為全面升級的第4版,提供了對社交媒體、移動設備、全球市場和虛擬品牌以及apps和視頻這類新興工具的當前趨勢的洞察。書中30多個全新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全球最佳案例和成功的世界級品牌,從IBM到星巴克到Santos Brasil。5. 塑造和突破網格:平面設計布局研究
對於以任何媒介工作的設計師來說,毋庸置疑,版式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元素。有效的版式對傳達至關重要,並且使終端用戶不僅為新穎的設計所吸引,還能使其易於消化信息。對於設計工作,推倒條條框框和打破陳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在設計師之間湧現出的對理性結構的違反早已點燃了一場持續50多年並且還在繼續的辯論。這種傾向常常以犧牲條理性為代價,但是直覺構圖法已催生了一些平面設計史上最有意思和最激動人心的設計作品。
《塑造和突破網格》是一本內容全面的版式設計著作。本書提出,為了有效地打破基於網格的設計的規則,首先必須理解那些規則,並清楚如何將它們應用到真實的設計項目之中。6.建築師與設計師視覺筆記(原著第2版)
7. 現代設計史(第2版)
《現代設計史(第2版)》是作者大衛·瑞茲曼積八年之功寫作的關於西方設計史發展的集大成之作。這部涉獵廣泛、富有洞察力的著作,縱覽了18世紀至今的實用藝術和工業設計,不僅從縱向闡述了各個設計流派、各種設計風格的演變過程及其代表作品,而且從橫向探討了設計和生產、消費、科技、商業之間盤根錯節又變動不居的關係,甫一出版,便受到頗多讚譽。又經過七年,作者在原書基礎上進行了大幅修訂,擴充了相當多的內容,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全新的、引人注目的專題,包括:更新並擴展了參考書目、大事年表和推薦書目。擴充了關於當代設計的部分,增添了最新的內容。每章的時裝和織物設計,都增加了大師的例示,如薇薇恩·韋斯特伍德的作品。更多地把設計品和室內設計聯繫起來,而不是把其當成單純的「物品」,以促進關於生活方式和使用者體驗的討論。追蹤了設計領域最新的流行趨勢和觀點,包括數碼技術、微型化、安全性、可回收性、信息性和交互性。《現代設計史(第2版)》裝幀精美,圖文並茂,配有實例圖片577幅,其中有302幅彩色插圖,為設計專業的師生及對設計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而形象的歷史角度的展望。
8. IDEO,設計改變一切:設計思維如何變革組織和激發創新(蘋果第一支滑鼠的設計公司,創新工場李開復鼎力推薦)
《IDEO,設計改變一切:設計思維如何變革組織和激發創新》不是寫給設計師看的書,是為追求設計思考的組織及個人打造的藍圖,協助將設計思考這種以創意解決難題的做法,帶進生活、組織、產品和服務,為社會整體和企業發掘新的替代方案。
設計思考的價值不只局限在創意產業,或負責產品設計的工作者。事實上,用設計思考來解決需要多方考慮的抽象問題時,往往能發揮強大的功效,例如提升顧客對旅館的經驗感受,鼓勵銀行客戶存更多錢,或為公益廣告鋪陳感動人心的敘述。設計思考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以解決各樣的議題與關懷,從如何在開發中國家遞送乾淨的飲水,到如何提升機場維安和微額融資的效率等等。在《IDEO,設計改變一切:設計思維如何變革組織和激發創新》中,享譽國際的創新設計公司IDEO總裁蒂姆?布朗,帶領我們認識「設計思考」。這本洋溢著活力、能夠啟發靈感的指南,是每位迎接今日挑戰以創造明日機會的人不可或缺的寶典。9. 色彩聖經:20世紀色彩潮流
10.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第3版)
11. 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傳
《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傳》是首本聚焦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夫的傳記。喬納森在英國學習了傳統的工業設計理論,致力於將設計與生產過程相結合,並結合自己對於設計的理解,形成了獨有的喬納森式的設計理念。他將這套理念帶到了蘋果,幫助喬布斯在最艱難的時期完成了復興。每個人都認為蘋果的核心在於喬布斯,但鎂光燈背後的喬納森才是蘋果走出困境的關鍵先生。
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設計初衷、追求簡潔、鍾愛白色、提高科技產品的親和力,這些都是喬納森灌輸給蘋果公司設計部門的新元素。他與喬布斯的想法不謀而合,並自始至終得到了喬布斯的大力支持。二人默契配合,最終將蘋果從一家單純的設備生產上改造成了一家以設計時尚配件的新公司,並贏得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尊重和狂熱崇拜。從這一點來說,喬納森不僅改變了蘋果公司,改變了整個設計行業,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喬布斯的去世對於蘋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最明顯的表現在顧客對於蘋果最新設計產品的詬病上,但這一錯誤的「心理定勢」基於一個錯誤的認知:iPhone和iPad不是喬布斯設計的,而是喬納森領導的團隊設計的。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也因為有了喬納森,才能在後喬布斯時代繼續煥發出新的生機。12. 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內容簡介:全球重量級作者一致推薦!如果一年只能讀一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快思慢想》!慢慢讀,反覆讀,跟著他踏上美妙的心智探索之旅。
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康納曼灌注五十餘年研究功力,推出人類社會思想史上,第一本全面深度剖析大腦思考運作的「思考聖經」。不僅可能改變你的思維方式,甚至改變你的工作、生活與人生。Amazo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年度選書認知科學權威洪蘭教授「六親不認、迫不及待想把它譯完,介紹給讀者看」、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專文推薦!英文版上市一年,至今仍穩居Amazon認知心理類Top 1、決策類Top 3、企業管理類Top 7、銷售總榜Top 100《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大力推崇──《快思慢想》是人類社會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媲美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包括《蘋果橘子經濟學》、《為什麼你看不見大猩猩》、《推力》、《別讓科技統治你》、《大腦決策手冊》、《快樂為什麼不幸福》、《語言本能》「快思」與「慢想」是我們腦中的兩位主角。它們大部分時候是朋友,有時是敵人,更常一起並肩打仗!我們何時要相信直覺?何時要對抗直覺與偏見,召喚所有理性出來打仗?我們總以為能駕馭自己的思考,事實上,人們的行為常常受到未知因素所影響。我們對思考的機制充滿假設與誤解,又很依賴直覺的感知和記憶,常常做出因個人偏見導致的錯誤決策。如果你希望自己更聰明、更冷靜,就要學會掌握「快思」與「慢想」的遊戲規則。康納曼介紹了很多有趣的經典行為實驗,披露思考的捷徑、替代、偏好、框架、錨點等效應。不僅讓我們對大腦的複雜與非理性恍然大悟,也指出我們在什麼情況下該相信靈光乍現,什麼時候該三思而行,該運用哪些技巧來避免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考偏誤,以及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閱讀本書就像是一趟心智突破之旅,康納曼有如一位稱職的導遊,沿途為我們解說思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系統1(直覺式思考)和系統2(邏輯式思考)這兩個主角在各種心理劇碼中如何搭配分工。「這是快思的系統1,它很情緒化,依賴直覺,見多識廣又很會聯想,擅長編故事,系統1能迅速對眼前的情況做出反應。但它很容易上當,以為親眼所見就是事情的全貌,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這是慢想的系統二,它動作比較慢、擅長邏輯分析,系統1無力解決的問題,都丟給系統二處理。它雖然不易出錯卻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判斷結果。」
康納曼重新詮釋了決策與判斷、風險、幸福和財富的關係,推翻了經濟學對人的決策是理性的假設,更首度披露「直覺偏見」和「邏輯捷徑」如何在不知不覺中,決定了我們自以為愜意的生活與社會樣貌,也將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13. 創新公司:皮克斯的啟示
14. 通用設計法則
不論是舉辦營銷活動、設計海報、籌劃博物館展覽、設計計算機遊戲,還是更複雜的控制系統的設計,我們看到的最終設計作品實際上是諸多設計領域裡的概念與實踐的融合。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能做到對這些領域全部精通,因此設計師要設計一個作品,就要在各領域不斷搜尋和借鑒。
而本書是首部跨越各專業領域的設計著作,圖片豐富,使用方便。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解說設計概念,且配有將概念用於實踐的圖示實例。從「80/20法則」、「意元集組」、「娃娃臉偏見」、「奧卡姆剃刀」、「自相似性」到「講故事」等通用法則。讀者可從這125條法則中,快速地吸收寶貴經驗,避免致命錯誤,開啟更多、更好的溝通與創意。這本重要的設計法則書已經成為設計領域的經典作品,是設計師、工程師、建築師,以及正在學習設計專業的學生的必備工具和實用寶典。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通過這本書看懂設計的門道,培養出判斷「好設計、好物件、好視覺如何好」的眼光與能力。15. 設計反思:可持續設計策略與實踐
16. 設計心理學2:如何管理複雜
17. 設計心理學1(增訂版):日常的設計
如果在旅館裡弄不清楚怎麼開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灶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
諾曼博士在《設計心理學(1日常的設計增訂版)》里,始終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將認知心理學和行為學等多學科的方法導入到設計之中。一方面諾曼博士從多個角度分析,更新了大量的案例提醒設計師關注,並找到人們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諾曼也試圖將大眾轉變為優秀的觀察者,不僅能觀察到糟糕的設計,也慢慢學會欣賞優秀的設計。將優秀的設計原則與優秀的觀察能力結合起來是非常強大的工具。在《設計心理學》增訂版里,諾曼博士增添了超過一半的內容,每章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訂和補充。特別是增加了兩個全新的章節。即第六章「設計思維」和第七章「全球商業化中的設計」。在這兩個章節里,諾曼博士從兩個角度討論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諾曼法則、設計面臨的挑戰、顛覆式創新與漸進式創新的優劣以及設計的未來。諾曼還在個人主頁開設了Mooc課程,邀請業內專家逐章講解本書內容。18. 超越LOGO設計:國際頂級平面設計師的成功法則(第2版)
David Airey, 是享譽世界平面設計師, 在本書中, David與大家分享了其職業生涯中關於設計品牌標識的諸多技巧與心得,包括如何跟客戶達成協議,需要關注設計綱要的哪些細節,客戶會認可怎樣的優秀設計,等等。在最後,他還精心總結了31條設計實戰秘訣,這些秘訣同樣適用於其他平面設計領域。
19. 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這本書篇幅短小,但引人入勝。書中彙集了100個有趣的人類認知常識,並密切聯繫設計實際。每個常識都獨自成章,結合生動的示例,且中間貫穿著最新的科學研究,結尾附有即學即用的設計小貼士。保證你讀後深受啟發!
20. 顧客為什麼購買(升級版):新時代的零售業聖經
21. 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
獲得合適的產品需要吸引並管理一批新的有技術悟性的員工,《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是一本實用、易理解的指南,並教你如何做到這一點。
22. 設計工作室生存手冊
當今是設計師們大展拳腳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或資深設計師更願意創業,經營著屬於自己的設計生意。而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你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激情和努力?這僅僅是基礎!加上知識與技術呢?還不足以讓你成功!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經營,這樣才能讓你走上專業設計之路。
《設計工作室生存手冊》作者經營著一家叫作Mule Design Studio的設計工作室,雖然規模不大,但若以「工作體面、收入不錯、受人尊敬、樂享設計」來界定「成功」的話,他確實做到了,並在邁向成功的路上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而對於有志於將設計作為自己事業的人們以及經營設計工作室的讀者來說,本書理念簡單、腳踏實地、適用性強,極具現實的參考價值。23. 五天學會繪畫(第22版)
24. 管理你的每一天
固化的工作模式、不明確的工作目的、煩人的瑣事、過多的零碎訊息,會吸走我們的潛力,無法有效管理自己,從而使得我們無法做真正重要的事,在前行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障礙不斷。
本書則針對新時代下的這些問題,精心收錄了20位企業界、創業界頂尖人士的工作和自我管理之道,從建立穩固的工作模式、增強專註力、駕馭工作工具、瑞華創意思維四個方面,告訴我們如何建立穩固的工作模式、強大內心、理清目標、隔絕不斷湧入的信息、在混亂中找到重點,並空出時間做真正應做的事。《管理你的每一天》內容涵蓋習慣的力量、人際交往、專註力、互聯網自我營銷、駕馭蜂擁而至的信息、時間安排、創意、激發大腦潛能;以及自我傾聽、告別拖延症與完美主義、訓練心智、自尊等。其涉及領域廣泛,養分充足,是一本能真正為自己的未來帶來重大影響的理想讀物。25. 重來2:更為簡單高效的遠程工作方式
26. 怦然心動:情感化交互設計指南(修訂版)
27. 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Web和移動可用性設計秘笈(原書第3版)
《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Web和移動可用性設計秘笈(原書第3版)》第1版在2000年出版以來,數以萬計的Web設計師和開發工程師都已經從可用性大師Steve Krug先生的指導中受益,幫助他們理解直覺導航和信息設計的原則。這是一本在可用性領域最受寵愛和推崇的書籍之一,幽默風趣,充滿常識,而又超級實用。
28. About Face 4:交互設計精髓
29. 互聯網產品設計
30. 簡約至上:互動式設計四策略
31. 網站情感化設計與內容策略
32. 認知與設計:理解UI設計準則(第2版)
33. 原動畫基礎教程:動畫人的生存手冊
34. 設計中的設計(全本)
35. 色彩構成
36. 藝術的療效
37. 偉大創意的誕生:創新自然史
38. 人人都在曬,憑什麼你出彩?:玩轉社交網路的10堂創意自修課
39. "偷"師學藝:1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創意秘籍
在這個電子時代,《"偷"師學藝:1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創意秘籍》無疑是本鼓舞人心的創意書籍。作者擷取了十大方法,幫助讀者挖掘自身藝術靈感,啟迪他們開啟創意生活。沒有什麼是一塵不變的,所以要接受改變帶給你的影響,從別人的工作方法中鍛煉自己,學會綜合、反思並且找到自己思考的方法。隨時把握自己的興趣,因為很有可能你的興趣會成為你一生的工作。要跳出那些老套想法,(相反,你應該轉而)寫一本你自己想讀的書,拍一部你自己想看的電影。最後,學會做生活的智者,遠離那些抱怨、不要讓自己每天的生活一塵不變,讓自己坐擁一方空間、讓思維馳騁,讓創意無限,並且敢於充分發揮想像力。
40. 解密平面設計的終極法則(版式設計原理+配色設計原理)
推薦閱讀:
※做影視美術行業五年,現想轉行,人生困惑迷茫中,請前輩及朋友們多指教!?
※特贊專訪 | 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卓 -- 從三宅一生到明治牛奶,用設計溫暖人心
※平面設計中的用戶體驗,實例分析身邊案例,好壞源於細節。
※這樣的漸變用PS怎麼做出來?
※Final!你的作品集是否就差一個「把話說明白」的設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