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世上最貴的葡萄酒,也許一錢不值

1985年,一瓶1787年份拉菲在倫敦以10.5萬英鎊的價格成交,作為當時全球成交價最高的葡萄酒,這項紀錄被它一直保持到2000年。直到今天,網上還有些地方錯誤的寫著這還是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

不過,這瓶酒背後的傳奇、迷霧、欺詐和詭譎,卻遠不只是一個「最貴」就能講完的。

01|神秘的酒窖

1985年夏天,巴黎的一隊裝修工應屋主要求整修一座老房。在打穿一堵牆後,工人發現牆背後居然還有扇門!就這樣,一座塵封多年的酒窖被發現了。

這種秘密酒窖在法國並非孤例——好酒如命的法國人在二戰投降後為了防止納粹洗劫,砌死了不少酒窖。相應的記錄也被銷毀,只存在擁有者的記憶里,等著戰火消弭再次開啟。有的主人不幸亡故,秘密失傳,讓後來無心買入地產的人撿了大便宜。

特別的是,這座老房裡的神秘酒窖中的藏品實在驚人,據發現的人說無數波爾多列級名庄的傳奇老酒充斥其中。為了評估酒款的價值,房間主人聯繫了自己的朋友——一位德國音樂發行人,葡萄酒收藏家哈迪·羅登斯多克(Hardy Rodenstock)。

哈迪·羅登斯多克(Hardy Rodenstock)

哈迪先生回憶說,他走入酒窖那刻,最先注意到的是幾瓶手工吹制,歪歪扭扭的瓶子。他拭去其中一瓶上厚厚的黴菌和塵土,漏出了褐綠色瓶身上銘刻的三個單詞,年份「1787」,名稱「Lafitte」以及縮寫「Th.J」。宣告著這是美國開國元勛和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的個人藏品,一瓶1787年份拉菲(拉菲在十八世紀時寫作Lafitte)。

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這位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也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酒評家和收藏家,將波爾多葡萄酒分級的第一人。正是在1787年這個夢幻年份,托馬斯·傑弗遜第一次遊歷了波爾多產區。

傑弗遜日記中記錄的波爾多葡萄酒排名與68年後1855官方評級對比,來源:Thomas Jefferson on Wine一書

這樣褐綠色的手工酒瓶還包括其它一些一些十八世紀的波爾多名庄,比如木桐古堡和滴金酒庄……單是這些酒的價值就已經超越了人們概念中其它任何酒窖的藏品。

據哈迪·羅登斯多克先生所說,房屋的主人擔心自己的身份曝光後會給酒窖的所有權帶來不必要的紛爭,於是委託他代為出手這些在人類歷史和葡萄酒上都有非凡價值的珍品。

02|一步登天的哈迪先生

1985年的12月5日下午,第一瓶傑弗遜珍藏,1787年份拉菲出現在倫敦佳士德拍賣行。佳士德的酒水部門主管,一代業界傳奇,葡萄酒大師 Michael Broadbent 為這瓶酒做了評估。由於1787年份的傑弗遜藏品太過罕見,他品嘗了哈迪·羅登斯多克提供的那座酒窖里其它一些十八世紀的酒款。根據經驗,Michael Broadbent認為這批酒保存妥當,品質絕佳而且仍然可口。另外,他還諮詢了歷史學者和古董鑒定人員,覺得這瓶酒的確應該來自傑弗遜的時代。

Michael Broadbent

第一瓶拉菲葡萄酒以1萬英鎊的價格開拍,2分鐘後,Michael Broadbent 宣布交易成功——福布斯集團當時的副總裁Christopher Forbes以10.5萬英鎊的價格拍下了這瓶葡萄酒。他財大氣粗的表示「至少(傑弗遜收藏的葡萄酒)比林肯被刺殺時攥著的歌劇院望遠鏡有意思,而福布斯集團連那副望眼鏡都買了」。

故事還沒結束,商業大鱷離場後,權威葡萄酒媒體Wine Spectator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東土豪以更合理(也就是便宜不少)的價格買下了其它兩瓶1787年份傑弗遜藏品。

拍賣之後,哈迪先生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的座上賓。他精通盲品、見聞豐富、慷慨大方,是酒會上的紅人。除了拍賣外,他還定期用那座酒窖里的珍藏舉辦令人咂舌的奢華品鑒會。1998年,他舉辦了包括1784年份在內,125個年份滴金垂直品鑒,成為了歐洲酒界的傳奇故事。那些支付了不菲的門票的貴賓們,花了7天才品嘗完這些佳釀。而哈迪先生還慷慨的邀請了當時最有影響力的酒評家們免費出席這樣的活動,更近一步抬升了自己在社會上的知名度。

品鑒會上的一瓶1787年份滴金(Chateau d』Yquem)

好人緣又盆滿缽滿的哈迪先生,眼看就要藉助這樣戲劇化的際遇名利雙收的寫入歷史了,然而故事本身卻向更加戲劇化的方向努力了一把。

03|劇情突變

伏筆埋在1988年,那一年通過其它中間商,一位來自美國的億萬富豪以50萬美元的總價從其它幾個中間商手中買入了4瓶傑弗遜藏品:1784和1787兩個年份的木桐(那時候叫 Branne Mouton)與拉菲。

比爾·科克(Bill Koch)

這位富豪酒是全球最大非上市公司,美國科氏工業集團創始人Fred Koch的兒子比爾·科克(Bill Koch)。和很多再創業的美國富二代一樣,他和他大哥Frederick R. Koch選擇離開了家族企業自己闖蕩。在把繼承的股票以8億美金套現後,科克先生勤勤懇懇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能源帝國。

1983年,比爾·科克先生開始投身美術品和葡萄酒收藏中,那時候就立志打造全世界最豪華的葡萄酒收藏。因為入行早,又有足夠資本,他的藝術品投資都回報不俗。此外,他還經常在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將自己的藏品向觀眾展示(曬)。

畢加索《給畫商的肖像畫》,是比爾·科克(Bill Koch)從他80年代初購買的一副畢加索早年畫作的夾層里無意找到的。

2005年,比爾·科克希望在波士頓精品藝術博物館展出包括那4瓶傑弗遜藏品在內的一批個人收藏。博物館工作人員按規章向科克先生要求每件展品的鑒定文件。

比爾·科克(Bill Koch)手中的四瓶傑弗遜收藏

在這些酒被買下17年後,科克先生突然意識到,手中沒有任何東西能證明這些酒曾經屬於過傑弗遜。實際上,除了最初福布斯買下的那一瓶酒有佳士德酒水主管 Michael Broadbent 的背書外,其它任何一瓶傑弗遜收藏都沒有書面的權威證明。

犯難的科克只好找到關於傑弗遜生平研究的權威機構,美國傑弗遜博物館尋求幫助。很快,長期致力於研究這位美國國父生平的博物館館長答覆了科克先生——

「這四瓶酒和傑弗遜本人應該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我們認為所有所謂的『傑弗遜珍藏』應該都不曾屬於過傑弗遜。」

04|葡萄酒收藏界第一冤大頭

2014年,在一次電視台採訪上,比爾·科克先生公開承認,自己是個「冤大頭」(fake wine sucker)……如果你熟悉現代一些著名的假酒案件,比如魯迪·科尼亞文(Rudy Kurniawan)、雷內·迪恩(René Dehn)、Eric Greenberg…你會發現每個事件追溯下來,裡邊都會有一位不幸上當的比爾·科克先生。

科克先生向記者展示一批他購買的各種假酒

而在他的上當史里,這可能是震撼最大的一次。他本意只是希望證明他購買的酒與那瓶福布斯博物館裡的傑弗遜藏品出自同一批窖藏即可,沒想到卻被相關領域的專家斬釘截鐵的否定了。

美國媒體宣稱比爾·科克有一種其它億萬富豪極為罕見的品質——他能承認自己錯了。在電視採訪里,他解釋說因為童年總被人愚弄,他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別人賣假貨給他。另外,除了收藏名酒外他還有一個開銷更大的愛好——打官司,而且是不計代價的。

為了搜集起訴哈迪先生的證據,他高薪組建了自己的偵探隊伍,著名偵探、退休的蘇格蘭場警長、軍情5處在德國的前特工……外帶一大票葡萄酒專家。據帶隊的FBI退休探員估算,光是砸在隊伍身上的傭金和調查費就超過100萬美元,是那4瓶假酒價格的一倍。

比爾·科克(左)和葡萄酒鑒定專家莫琳·唐妮(中)以及Koch的首席律師舉著買來的假酒合影。莫琳·唐妮目前是北美最權威的假酒鑒定專家之一。圖片來源Drinking Wine @facebook

一開始,科克先生只是打算找哈迪制假的證據,但他重金砸出的偵探小組高速挖掘出了更多被塵封的往事。原來,早在1985年秋天,佳士德的Michael Broadbent就曾經諮詢了美國傑弗遜博物館,當時館長就給出了否定意見:

傑弗遜的日常賬本,信件,銀行證明以及他在法國期間的海關記錄,從來沒有提到過什麼1787年份的葡萄酒。而且,很難想像如果傑弗遜真的有這些酒,在巴黎期間所有去他家做客的好友個人紀錄中都沒有留下嘗過的痕迹,哪怕是最親密的那些朋友。

由於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並不懂得品鑒、葡萄酒釀造和陳年等細節,他們提出的反對意見在葡萄酒大師 Broadbent 眼中顯得邏輯不通。再加上沒有直接否認這些酒屬於傑弗遜的證據,他們的說辭和哈迪·羅登斯多克以及其它收藏家的意見一起被放在 Broadbent 的桌面上時,就顯得無比單薄了。文化和地域的鴻溝,就這樣隔開了歐洲酒評界和美國歷史學界。

當然,在科克先生開始調查後,也很有錢的哈迪·羅登斯多克先生也沒有閑著,任何為比爾·科克作證的顧問和專家幾乎都被他以誹謗的名義起訴過了。

根據這個故事為藍本寫出的小說《億萬富豪的醋》,不過英國的發行商出版後,也被哈迪·羅登斯多克起訴誹謗而下架。全球其它地方仍然正常發售。

05|真偽判明

在科克先生的偵探團里,負責牽頭的前FBI探員Elroy對證據的搜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團隊里前軍情5的手下在德國意外挖到另一段關於羅登斯多克先生的質疑——早在1991年,德國的一位收藏家Frericks就因為一瓶1787年份傑弗遜拉菲真偽問題與羅登斯多克發生訴訟。這位收藏家委託實驗室將酒進行碳14鑒定,發現這瓶酒里有一半以上來自1962年之後的酒液。法院當時判決羅登斯多克敗訴。

波爾多大學的工作人員在對一瓶老酒進行碳14監測

但隨即,羅登斯多克也委託另一位科學家鑒定,結果針對性的相反,羅登斯多克手中的報告稱「沒有任何酒液是1962年之後的」(但沒有給出具體年代)。隨後,他反訴那位收藏家誹謗他……幾番攻訐,最終兩人庭外和解。

Elroy據此相信,羅登斯多克是個造假者,那些葡萄酒必然有假。為了避免被羅登斯多克故技重施,他選擇把寶押在不用開瓶,但更為昂貴的輻射檢測方式上。2005年底,Elroy攜帶4瓶價值50萬美元的葡萄酒,前往法國進行銫137監測。

銫137是人工核試驗產生的輻射物,只存在於1943年,人類掌握核裂變之後的環境里。如果是在那之前密封裝瓶的酒液,則無法測出。羅登斯多克本人也前往試驗現場圍觀。最終結果讓Elroy大失所望,4瓶傑弗遜收藏里沒檢測到任何銫137。也就是說,瓶子里的酒的確來自1943年之前。但究竟是1787還是1942,沒人知道。

顯然就算是假酒,那些酒本身也已是非常古老的珍品。失望的Elroy回到美國,就在他重新將酒瓶送回酒窖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新的疑問——如果這些酒是假酒,既然酒液無法證明,上面的簽名會不會漏出破綻?

這些刻痕最終成了決定性證據

2006年初,他聯繫到了FBI的工具專家,通過在一塊同樣來自18世紀的玻璃上反覆試驗和比對痕迹,他們證實,酒瓶上的字跡和截面不可能來自那個時代雕刻玻璃的銅質玻璃刀。那些粗細勻稱,運筆流暢的字跡,卻與小型電鑽或者牙鑽刻畫玻璃留下的痕迹驚人的吻合——換句話說,雕刻這些酒瓶的工具,是那個時代不可能存在的電動工具。

2006年,科克先生在曼哈頓地方法院以詐騙罪將哈迪·羅登斯多克告上法庭。羅登斯多克到最後都沒有出場,他寫信給法官堅持自己無罪,聲稱美國法院無權判決他這個德國人。同時,他發布了大量的聲明,駁斥所有比爾·科克的言論。在他缺席的情況下,法院不得不再三延遲這次案件的審理。

至今,由於哈迪·羅登斯多克拒絕前往美國受審,這場訴訟至今一直沒有結果。

06|事後的影響

哈迪·羅登斯多克如到今天都沒有回應美國法院寄來的傳票。他仍舊熱衷通過媒體駁斥比爾·科克的說法。但到今天為止,他拒絕再拿出任何一瓶傑弗遜葡萄酒用於鑒定。他也一直拒絕透露背後發現酒窖的那家人,酒窖在巴黎的實際位置。甚至於至今他都沒有公布當時究竟發現了多少傑弗遜葡萄酒,30多年來,他的措辭一直都是「一打左右」。

由於存在匿名交易和私人渠道,市面上究竟有多少傑弗遜葡萄酒仍然無人知曉

佳士德酒業的 Michael Broadbent 以及同一時代的很多德高望重的酒評家都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有的人甚至從此一蹶不振,黯然退場。大眾並不在意這些酒連科學儀器都無法準確判斷年代,對他們來說,這些靠品鑒吃飯的人能把如此昂貴的酒弄錯,就足夠成為話柄了。

而這瓶一度創造歷史的最昂貴拉菲,現在還在福布斯博物館裡展示著。到今天,我們還是不知道這瓶酒究竟是無價之寶,還是一文不值。

除了比爾·科克外,其他收藏傑弗遜葡萄酒的億萬富豪都沒有提出訴訟或者鑒定需求。也許真像媒體宣稱的那樣,比爾·科克有一種其它億萬富豪身上極為罕見的品質——他能承認自己錯了。沒準不是因為他招騙子,而是因為那些賣酒給其它億萬富翁的騙子還都混的很好。

據他所說,買假酒已經讓他損失了超過500萬美元。而打假訴訟的費用,則這個數的5倍。從這方面看,他確實喜歡打官司。

上周,比爾·科克大爺宣布說自己酒窖里的頂級佳釀實在喝不完了(大約4萬多瓶),他委託蘇富比拍賣行出售其中約2萬瓶葡萄酒,全是80年代以來他入手的稀世珍品……不知道這位傳奇冤大頭的藏品,到時候有沒有人敢買。

「打官司的樂子,你們這幫窮人不懂」

推薦閱讀:

好看的酒標想收藏,這樣撕就對了
艷陽下的托斯卡納,你要的詩和遠方這裡都有
葡萄酒新手完全指南
可以介紹一下雪莉酒嗎?
酒標的故事:我不只是葡萄酒的顏值擔當

TAG:葡萄酒 | 土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