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著給孩子找好學校,這些你想到了嗎?
名校和家長,誰成全了誰?
我問一位曾在北京最好和最差中學都任過教的同學,名校和普通學校的區別在哪裡?她沉吟了一下說,唯一的區別就是學生。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的硬體條件,名校和普通學校的差異都不明顯。名校的學生本身的素質就很高、人生態度樂觀向上,老師稍稍一點撥就出成績;而普通學校的學生素質就差很多,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學生大有人在,老師怎麼努力都是白搭。這是她在最爛中學轉去最佳中學後的感受,當然在兩所中學,她都是最佳班主任,但出的成績卻相差十萬八千里。可見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家長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這讓我想起我在北京兩所幼兒園的經歷,一所幼兒園是標榜「愛和自由」理念的私立幼兒園,我們暫且稱它為「土豆園」,托費較貴,家長的社會經濟地位和教育水平較高。一位老師私下裡跟我說:「這些孩子的知識太豐富,說的好多事情我都不知道。不知道他們腦子裡在想些什麼。」這位老師是幼師畢業,在工作中常常覺得困惑,不知該如何引導孩子。後來這位教師去了一所主要招收打工子弟和城市貧民子女的郊區幼兒園,我們稱它為「地瓜園」,以後,跟我說:「這些孩子就笨多了。」這些孩子個個都有紅撲撲的臉蛋兒和可愛的笑容,然而在個性獨立(當然這所幼兒園更強調服從)和認知方面照前面那所幼兒園差了一大截。
「土豆園」的孩子說起話來都像「小大人」,因為有豐富的口頭語言,能更加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一個3歲的女孩,跟我說:「老師,你幫我(給妙脆角)撕一個口唄,撕一個小小口,不然妙脆角就不脆了。」他們通過親子閱讀和多媒體了解了超越自己生活經驗的事:一個5歲的男孩邊搭積木邊給我講「神戶大地震」,不但詳盡介紹了事件的時間、地點、經過,還用積木給我演示了一下地震發生時的情境。他們在閱讀和玩耍上專註的時間更長,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心;對自己的情緒的認知和掌控更好,比如能精確描述自己的情緒狀態,並提出解決方法。當然這所幼兒園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處在同一水平,也有不少孩子有自己的問題,但總體對比,兩所幼兒園還真是相差不少。跟「土豆園」的家長座談,發現他們都會刻意培養孩子的專註力、自理能力、注重親子閱讀,關心孩子的在園表現,比如詳細地詢問孩子和小朋友相處和自理方面的情況,尊重孩子的意見。可見孩子表現的背後是家長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水平。
多年前,一位好友受邀到一位大老闆家裡去當家教,這對夫妻有四個孩子,最大的在上初中,最小的在上小學三年級,個個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行為表現遠遠低於自己同齡人的水平。這位爸爸曾經慷慨地揚言,哪位老師能把自己的一個孩子送進清華大學,就在清華園附近買一棟樓送給他(海淀區,值多少錢,算算)。這位父親從來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不知如何跟孩子相處:孩子書包里的零花錢永遠是一沓一沓的,孩子們卻用錢來收買朋友;他花錢給孩子請最好的家教老師,上最有名的名校,但改變不了孩子成績倒數的事實。這位父親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這位父親不知道其實他沒有發揮作為父親最主要的功用。
家長的功用是什麼?
大概沒有一位家長會否認自己應該指引孩子踏實正直地做人、積極進取。但實際落實的情況怎麼樣呢?在每一天中,你有多少時間陪孩子一起度過呢?你陪伴孩子的效果如何,孩子喜歡和你在一起嗎?你知道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嗎?各式各樣的父母成長課程會告訴你該怎麼做,但是你能做到嗎?你有問過自己除了缺乏兒童心理和教育的知識之外,是什麼使你讀不懂你的孩子嗎?
在我是一個孩子、感覺自己不被理解的時候,我總想將來我要做一個「好」的媽媽、「好」的老師。而當我兼具這兩個身份之後,我發現我還是沒能讓女兒和學生滿意,因為想重新體會童心,太難了。我的腦子裡充滿了各種計劃、時間壓力、「不這樣就會那樣」的強迫觀念,罕有時間和精力蹲下來,傾聽女兒的心聲,或者不敢傾聽女兒的心聲,聽了如果做不到怎麼辦?她說媽媽我想和你玩,可是我累得只想睡覺;她說媽媽我想有好多朋友,我告訴她說要謙讓友愛才能交到朋友;她說我現在就想吃巧克力和棒棒糖,我說你要再長大一點……這些事情平凡而瑣碎,卻決定了當他長大一些以後還願不願意聽你的話、受你的引導。只有這個關係親密而鞏固,我們為孩子做的一切才不會白費,比如上名校、買學區房。
有位女兒很出色的老爸,說自己的女兒從小到大上的都不是名校,但她在哪兒都是最好的,因為她有一位每天陪伴自己的老爸,這位爸爸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這讓我想起了母校的一位教授,他女兒是我省的高考文科狀元,上課時我們採訪他怎麼培養的,他說他年輕時有段時間不得志,沒有實際的工作可做,每天在家帶孩子,所以他女兒的學習習慣和專註力特別好,上學以後從來不用人操心,他還據此指出學前教育極其重要,我們學前教育系的同學將來都大有可為。這讓我想起鄭淵潔,他的兒子小學退學以後,他以皮皮魯為主人公編寫了全部的中學教材自己在家教孩子。這幾位爸爸的做法未必我們未必能效仿,但是在忙著給孩子送名校、進補課班的同時,能否提醒一下自己,我們有沒有放棄父母陪伴和引導的職責而被末倒置呢?
河合準雄在《孩子與惡》一書中寫道:
富裕起來以後,日本人擁有了以前從沒有過的方便和舒適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然而為了維持這種狀況,需要持續努力地工作,心思都花在了怎麼掙錢上,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越來越少甚至很難悠閑地跟家裡人一起吃吃飯。其次為了息事寧人經常會用金錢去解決需要花心思對待的問題。比如說,老是沒有時間跟孩子們在一起聊天啊、玩啊,為了彌補這些虧欠,給孩子買很多不必要的零食、玩具等。等或者給孩子買一些很貴重的東西。從表面來看這種狀況好像是愛孩子愛得過分了―樣,其實孩子根本沒有感受到愛還有人說不要太嬌慣孩子,其實既沒有「嬌」更沒有「愛」,只不過用物質把孩子埋起來而已。
在我們全力打拚、為孩子購置學區房的同時,想想這些提醒吧。
—— 本文原載於青禾旅讀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再見虎媽,什麼是她的成功配方?(下)
※大家在坐飛機時有沒有遇到特別熊的孩子?
※如果朋友帶孩子來你家玩,他的孩子很喜歡你孩子的玩具,那這個時候要怎麼做?
※《我不是潘金蓮》的委屈,孩子都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