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夜晚,適合讀點危險的故事
我是李靜媛,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也是女性懸疑小說的愛好者,致力於發掘優質的懸疑小說,我編輯過的比較知名的懸疑小說有《別相信任何人》《消失的愛人》,還有最近登頂亞馬遜2015年度暢銷書榜首的《火車上的女孩》。這本書的版權競爭尤其激烈,我們最終搶先拿下簡體中文版權。
《火車上的女孩》採用心理驚悚的情節設置加上婚姻家庭的故事主線,被媒體譽為希區柯克的《後窗》與《消失的愛人》的完美結合體。瑞秋每天早晚在固定時間搭乘通勤火車上下班。她熟知火車會在同一盞信號燈前停留,讓她得以透過車窗,窺見路旁15號住戶的後院。她對這戶人家的生活漸漸痴迷,甚至給男女主人分別取了名字:傑絲和傑森。在瑞秋的想像中,他們是一對情投意合的璧人,恩愛甜蜜的夫妻。直到有一天,瑞秋從車窗里看到了15號住戶異常的一幕……這本書極為適合在地鐵、火車的密閉空間中閱讀(非常推薦試試),可以一邊體會移動的速度,一邊跟隨小說情節,心跳不斷飈速,繼而後背發涼。讀了這本書,或許你再也不敢向外張望車窗外的異常風景。 去年《消失的愛人》在國內大熱,很多人把它稱為讓人不敢結婚的電影。《火車上的女孩》也是同樣的女性情感主題,在懸疑驚悚的情節主線下,探討脆弱虛偽的婚姻關係——「每一對夫妻,都曾試圖忠誠不二,但最終,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敗露無遺。」或許,這是比謀殺案更令人恐懼顫抖的事實。
這幾本書有個共同點,都以女性為主角,都是懸疑題材,都以婚姻家庭為主線。這裡有可怕的謀殺,有心理驚悚的設置,有高智商的鬥智斗勇,也有謊言和真相的對峙,背叛與出軌的橋段,讓人看完之後出一身冷汗,甚至對情感產生懷疑,感到深深的失望。
看懸疑小說的感受,絕對不亞於看後宮劇。舊時女子,如果不進宮的話,就可以躲在蘭閨里綉一輩子的花,與世無爭,相夫教子,舉案齊眉,只要溫良恭儉讓,大致可以安穩過一生。而宮中環境之兇險複雜,處處是圈套,陷阱,螻蟻喋血,女人要想站穩腳跟,就得練會全套武藝,作為保護自己免於傷害的武器。
懸疑小說帶給人一種共鳴,讓女人從中讀到自己的影子,獲得些安慰。更多的還有啟發。真實生活,遠比小說中更殘酷。出軌也好,背叛也好,欺騙也好,原本就是生活中的常態。懸疑小說雖有加工虛構,但你我的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充斥著謊言。我們要學會的就是分辨它,做好各種心理防備,及早打消不切實際的幻想,揣一顆聰明糊塗心,應對意外打擊。
懸疑小說里,藏著人生的大悲大喜,也有洞見和智慧。哪怕單純為了練腦力,長見識,也值得好好讀一讀。
描述你的閱讀口味,目前的心境等等,我可以推薦適合你讀的懸疑小說,也歡迎就某一本懸疑小說進行交流,關於《火車上的女孩》《別相信任何人》《消失的愛人》大火的原因,看點,也都歡迎問我。
沙龍實錄
玲瓏沙龍App用戶@amma
《火車上的女孩》適合坐火車的時候讀,有沒有適合度假的時候讀的懸疑小說推薦呢?
答:剛才提到希區柯克,我順便想起他的另一部經典作品,《蝴蝶夢》,這也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很巧,也是英國女作家的作品。《蝴蝶夢》的故事背景,氣氛,都適合在度假時讀,能夠感受到那種英倫莊園、海灘的浪漫與神秘。永遠灰濛濛的天空,雨燕蹁飛,惆悵舊歡如夢,法國小旅店的偶遇,慢鏡頭的述說,這種緩緩道來的調調,配合著度假時百無聊賴的心情,真是天衣無縫。
玲瓏沙龍App用戶@鱷梨
這本書我有印象,也算是今年亞馬遜年度暢銷書單的黑馬?打敗了哈珀·李的《設立守望者》,塔那西斯·科茨的《在世界與我之間》,龍珠也提到這本書被評論為《消失的愛人》和《後窗》的結合體,相比這兩部作品,《火車上的女孩》最為獨特的地方在哪兒呢?
另外好奇這本書對於女性心理的描寫如何?
答:《後窗》是希區柯克的經典心理懸疑電影,個人感覺比《電話謀殺案》《愛德華大夫》更緊張刺激。媒體把《火車上的女孩》與《後窗》做類比,可能是因為這兩部作品都是描寫主人公通過窗口窺視陌生人的生活,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異常,驚悚故事由此開始。
每個窗口都是一齣戲,窗外的人日復一日地在生活,而窗內的人在貪婪地旁觀,由於沒有深入到窗外人的生活,坐在車廂(房間)里的人,只能看到平靜的表面。他們聽不到那些激烈的對白以及內心的活動,只能用眼睛看,遠遠地看,看到的全是甜蜜的表象。
《火車上的女孩》比《後窗》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女主人公瑞秋的偷窺,只是一閃而過。她每天坐通勤火車往返,火車在同一時刻停在同一個站台,於是她眼中的景象,幾乎是一模一樣的,15號住戶的男女,滿臉幸福,溫馨,依偎著吃早餐,一派和諧。這和她後來看到的「異常」畫面形成強烈的反差,也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原來,所謂的幸福,是如此虛假,不堪一擊。
《火車上的女孩》講的不僅僅是一個恐怖的謀殺案件,比謀殺更恐怖的,是涼薄的人心,是背叛和謊言。
《火車上的女孩》和《消失的愛人》都是那種讓人看後對婚姻產生質疑的小說,對男人的善變揭露得比較深刻。男人出軌似乎是天性,防不勝防,《消失的愛人》中的女主角顯然是高智商女性的代表,她使用各種高妙複雜的手段,設計,報復,把丈夫耍得團團轉。而《火車》的女主角相比較而言要普通平庸得多,她失婚,失業,生活糟糕得一塌糊塗。她無法放下過去,走不出失敗的陰影。她肥胖,頹廢,每天用酒精來麻痹自己。她的心態,更接近現實生活中,那些擠在悶熱擁擠的地鐵中的芸芸眾生。女人面對情感的無常變化,往往沒有那麼理智,步步為營,工於心計,這些只存在於虛構的幻想中。所以,《消失的愛人》更像一齣戲,一出鬥智斗勇的戲。而《火車上的女孩》是還原,還原了大街上失意落魄的你我她。
玲瓏沙龍App用戶@圍脖小兔
《火車上的女孩》,前不久閨蜜推薦的,碰巧這裡看到。非常難得的佳作,故事結構精巧,人物描述精闢。今年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榜首,據說好多人一開始看好《五十度灰》,同為刻畫女性的作品,龍珠怎麼看這兩部小說,更喜歡哪個?
答:《五十度灰》沒有看過,無從比較,不過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到底我們是更願意看誇張的,還是與自己相近的,純看個人好惡。生活得無風無浪,平凡幸福的人,大概更希望從書里讀到刺激的情節,來填補真實世界的空虛乏味。
作為圖書編輯,有時也很懼怕過於狗血的劇情,怕讀者會說是陳腔爛調,煽情老套。反而更樂於向讀者推薦那些情緒不太濃烈誇張,溫和平實的,這樣更容易讓人相信。比如《火車上的女孩》,你讀完只會頻頻點頭,嘆一聲「真的是這樣」。
真實的生活,永遠不缺乏大喜大悲,匪夷所思的故事,人人命運不同,人人的故事蕩氣迴腸。一個優秀的小說作者,窮盡一生,都未必能盡述一二。
玲瓏沙龍App用戶@GaryWong
龍珠提到的好像都是歐美作品,亞洲有類似的作家推薦嗎?還有就是,歐美的故事敘述和中國或者日本的比起來,有什麼特點?
答:亞洲作家裡推薦東野圭吾和湊佳苗。兩位的《白夜行》和《告白》,算女性懸疑小說中的佳作。日本作家與歐美作家相比,因著文化差異,前者所塑造的人物,陰鬱,扭曲者居多,小說中多盛產壓抑的靈魂,冰冷,絕望,黑暗,救贖,是他們的主題。亞洲人內斂,心思更縝密,善惡是非分明,作者更多投入私人感情,恩怨愛恨,百般糾纏。而歐美人性情外露,奔放,從無藏私,情緒大鳴大放,往往讀起來更快意恩仇。
玲瓏沙龍App用戶@Elly象
我要看!特別喜歡這種懸疑的。瓏主覺得懸疑小說和電影比優勢在哪裡?通過電影了解一部作品確實快捷,但是比如消失的愛人,感覺有些細節刻畫不清楚導致有跳躍感,而且表現出來的感覺和導演的風格有很大一部分關係。還有這本書已經出版可以購買了是嗎?
答:如果可以的話,懸疑類作品,盡量還是看小說,而不要看電影吧。小說是文字表達,更著重心理刻畫,這是電影無法呈現的。演技再高明的演員,也只能通過一些喜怒哀樂的平常表情,來傳達人的七情六慾,這比起文字的豐富意境,終究會差很多。
而且電影有時間際制,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段里,要想把推理懸疑主線層層推進,太考驗導演功力,希區柯克之後,幾乎無人能超越,能夠在平靜的畫面中營造出緊張的氛圍,讓觀眾連呼吸都變得困難,從頭到腳發涼,這不是靠幾個嚇人的鬼臉,尖聲怪叫,所能達到的境界。
我認為好的電影,應是淡淡的,情緒十足的電影。故事講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觀眾引入情境中,無法自拔,讓人看了心曠神怡,感動莫名。
這樣的電影,像好的短篇小說,美麗而輕描淡寫,引發觀眾共鳴。
想要尋找推理的樂趣,一定得從書中獲得。一環扣一環,欲罷不能。當中夾雜著個人的猜測判斷,還要剋制住好奇心,不去翻到最後看結局,這種閱讀體驗,多麼美妙。
《消失的愛人》,原著與電影,各有千秋。電影是升華。原著篇幅過長,將近500頁,讀起來著實吃力。而大衛?芬奇的改編,讓這部小說綻放出應有的光彩,他的個人特質,也為作品加分。如果想了解劇情之外,男女主人公更細膩的心理鬥爭,還是建議大家讀一下原著,雖然長,但的確好看。
PS:《火車上的女孩》圖書已上市,在各大網站以及書店都能買到,希望你喜歡。
玲瓏沙龍App用戶@kidyanjin
這本書的節奏和翻譯怎麼樣?外文類的難免翻譯腔,看不下去,不知道這本如何?
答:《火車上的女孩》是由三個女人的日記組成的,坐火車通勤的瑞秋,瑞秋前夫的現任妻子安娜和失蹤遇害的梅根。日記體一大好處就是避免了情節的啰嗦,往往直奔主題,沒有太多細節描寫,讀起來很有劇本感,能讓你一口氣看完。目前已經收到很多讀者反饋說,看這本書不得不熬了通宵,因為根本停不下來。還有人看書坐地鐵坐過了站(友情提示:我國地鐵路線還不夠長,不足以看完一本小說,看此書請勿過度沉迷。建議乘坐三小時以上的高鐵時隨身攜帶閱讀,時間剛剛好)。
至於你擔心的翻譯腔,這本書是沒有的。譯者恰好還翻譯過《別相信任何人》和《消失的愛人》,有女性懸疑小說翻譯的豐富經驗,而且編輯也做了精心的文字潤色,保證閱讀的暢快淋漓。
其他五星推薦的女性懸疑小說
1.《利器》
吉莉安·弗琳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脫軌的時候。我的第一次是妹妹去世那天;第二次則是舉起刀的晚上……
13歲那年,卡蜜兒最疼愛的妹妹久病過世,就在同一年的夏天,她找到了解放生命痛苦的出口--她上癮似的,無法自拔地用尖利的器具在自己身上刻字,唯一完好無缺的部位是上背部一小塊皮膚跟她貌美的臉龐。
18年後,在三流報社擔任記者的卡蜜兒,極不情願地奉命回到故鄉追蹤兩起女童兇殺案件。遭到謀害的女童被發現時牙齒都被拔光,腿毛被刮掉,塗上口紅。兇手殘忍的手段,讓整個小鎮陷入極端的恐慌,居民們個個人心惶惶。
就在卡蜜兒一步步深入探究兇殺案件的真相時,卻也不小心挖掘出埋藏在自己家中的駭人秘密。而這個秘密所揭露的真相將她逼到了生命的邊緣,迫使她身上唯一僅存的完好皮膚也即將難以倖免於自殘的刀口下……
2.《不速之客的自助餐》
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
真切的案件、幽微的人心——「推理小說黃金階段」最後一位大師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的短篇小說,結構精巧,文字凝練,幾乎全都取材自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然而,其背後隱含著的,卻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動機和人性。
3.《絕技》
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
考克瑞爾探長隨團外出旅行,孰料遇人不淑,幾名旅伴都是各懷心思。當他們遊歷聖胡安海盜島時,竟有一名遊客無端被害。經過調查,團內其他遊客都有著看似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唯獨探長例外。而一本錄有眾人資料的筆記本的出現,更使探長「榮任」警方眼中的首席兇嫌。
無天時、無地利,復無人和——且看我們的探長如何勘破真兇,拆穿這縝密的謀殺布局!
4.《時間的女兒》
約瑟芬·鐵伊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但是這個女兒從不輕易撩開面紗。這是一部十分獨特的歷史推理小說。擅長研究面相的蘇格蘭場探長格蘭特因摔斷腿住院,不能下床,卻因此根據縝密的推理,偵破了一樁四百年前的謀殺案:英王理查三世,究竟有沒有為了保住王位,而派人殺害據說被囚禁在倫敦塔內的兩名小侄兒。
5.一先令蠟燭
約瑟芬·鐵伊
清晨,一處旅遊勝地的海灘上,橫陳著一具女屍。當地警察查明死者身份為英國當紅明星史雷小姐。是晨泳時不慎溺斃,還是遭遇謀殺?蘇格蘭場探長格蘭特前往探索,憑藉具特有的智慧和耐心,從死者身前龐雜的社會關係中尋找線索,展開推理,逐漸撥開迷霧,使案情水落石出。推薦閱讀:
※第18章 吉普賽人來自何方
※第26章 他在我腦子裡
※第41章 爸爸媽媽
※懸疑推理愛情故事《花》第一章
※睡前靈異恐怖故事《背後》第七章 瘋女人不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