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電力行業的思考

中國的電力行業未來發展如何?或許是個大話題。我先以英國的電力行業作為樣板來分析吧,畢竟英國的電氣化和工業化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英國電力行業的回顧

英國電力行業大概自上個世紀50年代(二戰以後)開始擴張,到70年代初接近飽和。

英國電力行業鼎盛時期是在60年代,今天的英國電網基本上是那個時代完成的。在這個最鼎盛的60年代里,英國的變壓器設計師匠心獨運,設計出了適合自己國家系統的新式變壓器—整合系統變壓器 (integrated system transformer),並根據此制定了一套變壓器行業規範。於此同時,各個電器生產商(EE, AEI, GEC, FERRANTI等)開始產業擴張和兼并。其中,英國通用電器公司(GEC)在60年代中後期兼并了英國電器公司(EE)和聯合電器工業(AEI)。

可是,好景不長。到了七十年代,隨著英國國內(這裡指不列顛和北愛爾蘭)電氣化的逐漸完善,英國國內市場也日趨飽和,各個電器生產商為了生存只好投入到海外業務,主要是前殖民地國家的電氣業務(那些國家剛剛獨立需要建設)。於是,英國通用電器公司(GEC)和曾經生產出世界第一台商用電腦的電器巨頭FERRANTI在海外業務中又度過了大概10多年的美好時光。

這個狀態直到1980年代中期,伴隨著部分電器生產商又一次遇到了層出不窮的財政困難,又一輪產業整合開始了。Dundee的BONAR LONG生產廠先賣給了挪威的一家公司,然後輾轉在80年代末期又被新成立的ABB收購,至於,FERRANTI和GEC分別掙扎到了1993和1999年破產。百年老店FERRANTI的部分業務被公司轉讓,英國通用電器GEC被法資企業ALSTOM收購。縱觀八九十年代,英國優良的電器製造企業基本上被外國收購。與此同時,電力企業也由國營的中央發電董事會CEGB被拆分成了一個大的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幾個配電公司,以及若干個發電企業和售電公司。英國電力行業實現了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的分離。

20世紀英國電力行業的歷史告訴了我們,當一個國家在電氣化的時(1950-1970),它的電器製造商會擴張產業。一旦電氣化完成(1970年代),電器製造商為了消耗過剩產能會選擇對外產能輸出。當產能輸出乏力,企業生存就遇到了重重財政問題,這些財政問題最終會導致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英國電氣產業的調整。這輪產業調整的當然是由撒切爾夫人為代表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帶頭的。在這段時期里,往往會有層出不窮的減薪、裁員。據說,英國大學電氣學院的一些老師就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產業調整期間從工業界轉行入職的,他們的學術造詣使得他們熬過了八九十年代英國電力行業的蕭條,並且迎來了新世紀里英國留學生的黃金時代。相比之下,那些住在經濟適用房(council house)的英國失業工人(包括電力工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就不是那麼幸運了。

英國人慶祝撒切爾夫人的死亡(圖片來自網路)

2016/04/02

中國電力行業的思考

中國目前電力行業已經實現了發電與其他三項輸電、配電和售電的分離。未來電改是否朝著英國的方向走,實現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的完全分離,拭目以待。但是,可以預料的是,當一個國家逐漸完成電氣化的同時,這個電力行業應該會面臨產能過剩等問題。以下是本人對這一幕出現時候的預測:

1. n電器設備生產廠和電建集團

這兩種企業應該是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最先受到衝擊的企業。受衝擊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訂單減少,從而導致年終獎降低等。為了擺脫困境,各個企業可能會對海外進行產能輸出,就像英國上個世紀那幾個電器巨頭那樣。只不過,中國不同於英國,沒有一個類似於英聯邦的政治經濟體系帶來的穩定的海外市場。因此,海外產能輸出的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就算中國有幾個友邦,那幾個小國能否大範圍的吸收這個超級大國電力的產能也得畫上一個問號。更何況惡鄰居相伴(參考中國在緬甸的水電投資以及中泰高鐵項目)。所以說,未來若干年,隨著國內電力行業的飽和,各個電器設備生產廠和電建集團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應該會加劇。在競爭中,掌握國際領先或壟斷技術的企業才能順利佔領國內外市場。

2. n發電集團

其次受到衝擊應該是發電集團,受衝擊的體現是年發電量減少,從而導致電力企業運營虧本。在這一背景下,各大發電企業可能會競爭上網(向國網調度爭取發電份額)。同時,各個企業(如果有能力的話)也許會用金融或行政手段(對內的)來壓低原材料價格,從而壓低發電成本(我感覺國內的發電企業目前沒有這個能力去做空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部分因為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心不在中國)。如果競爭上網和降低成本還是虧損,剩下的路只有降薪裁員(這一幕在英國的八九十年代發生過)。

3. n國網公司

要知道電力行業作為能源行業,其蕭條往往伴隨著鋼鐵、石化等耗能企業的蕭條。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的企業面臨蕭條,財政赤字增加。改革,可能會盯上國網這塊蛋糕了。至於怎麼改,會不會走英國模式(全部民營化,以及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四大板塊完全拆分),筆者認為作為把持國家經濟命脈的能源行業,在那條路上即使走也不會太遠。也就是說,未來不太可能完全像英國完全民營化,很能部分民營化,即「抓大放小」,把部分虧損子企業(某級單位)售給民資企業或地方政府。然後民資企業或地方政府成立公司,再改組裁員或者返聘(種種辦法吧)。至於哪個單位會被拋棄,國網內部(尤其是財務部門)應該最了解吧。但是,一個基本的判斷是,如果一個地方設備(姑且認為是電能樞紐變壓器吧)通過負荷的經濟價值低於維護這個設備的成本之時,這塊電網就很可能是國網公司的負資產。例如,某變電站年流過負荷只值1000萬,但是人員和設備維護成本高達1200萬,這個變電站運營對網局來說就不經濟了。於是,網局會不會把這個變電站賣給地方政府或其他民資呢?事實上,在計算資產價值時,資產重要性和出售成本(包括經濟和政治成本)也是考慮因素,具體起來就太複雜了!

說了這麼多,有人擔心目前國內電力行業產能過剩,目前會不會出現筆者說的以上幾種情況? 答案是「不會」。因為就目前來看,電力產能過剩似乎是暫時的,等這幾年經濟寒冬熬過去,電力行業應該還會有若干年光景。至於若干年後,等人口深度老齡化和經濟停滯出現,我們這代電力行業工作者應該會面臨上個世紀末英國所遇到問題吧。在此,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2016/04/08


推薦閱讀:

風電對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中等工程水平陷阱
電建具體是指什麼,具體內容包括哪些,目前的行業概況是怎樣?

TAG:电力 | 电力体制 | 能源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