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的降臨:榮耀者大諾斯

寫於摩尼後1800年主誕日,以殘經為脈絡深入講講摩尼教教理。

題圖水晶周圍的文字為敘利亞文,意為「摩尼,耶穌基督的使徒」。

「當救世主的教會登峰造極之際,我的使徒傳教期開始了,這就是你們所詢問我的;從那以後,聖靈——真理之靈降臨了,這就是在這最後的世代來到你們當中的這一位。就像救世主所說的:當我離去之際,我將派遣聖靈給你們。」——克弗萊亞,12-14

《殘經》雖為殘本,但殘缺之處並不算多,其要理得以完整體現。三份唐代文獻中,儀略以概括為主,下部贊以讚美為主,以教理為主的只有殘經一份。凈風創造十天八地,暗魔創造人類,凈風以世界鎖魔,魔王亦以肉身鎖光明。慧明使從明尊處化現,化五施於人身,御十二法相滅罪,通顯三大光明日摧伏魔尊,反鎖魔性於明性之中——殘經所講教義大致如此。

「宍身本性,是一爲是二耶?一切諸聖,出現於世,施作方便,能救明性,得離衆苦,究竟安樂?」

提問者是摩尼的弟子末阿馱(Mār Addā)。末阿馱是摩尼所傳十二使徒之一,傳道於羅馬帝國東方行省,足跡遍及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和底格里斯河。殘經以阿馱向摩尼二問開宗明義,點明核心,殘經所講即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第一,肉身的「性」是什麼,人類是一性的還是二性的?第二,所有的使者、一切光明聖者,他們是如何拯救「明性」的?

針對這兩個涉及到人性和明性的問題,摩尼並未直接給出解釋,而是簡要概括了一下世界的創造。雖然阿馱所問是人類而非世界,但人類與世界是不可割裂的。

「即此世界未立以前,淨風善母二光明使,入於暗坑無明境界,拔擢驍健常勝□□□大智甲五分明身,策持昇進,令出五坑。」

這段文字所論述的是之前提到過的凈風拯救先意的過程。先意以五明為甲,自引明軍出征暗界,卻被暗魔所擊敗。凈風善母二神進入暗界,將先意救出,五明卻被暗魔所吞噬,所謂「放入五坑」,使五明五暗相混合,企圖化明為暗,將其融合進暗魔之中。「其五類魔,黏五明身,如蠅著蜜,如鳥被黐,如魚吞鉤。」

凈風所要拯救的不僅是先意,而且是先意所召的五明;然而,五明已經被暗魔的邪濁污穢所污染。至高聖者的殿堂是不容許一點污穢存在的,五明必須回歸初始的純凈態,才有希望得到解脫。凈風為了進一步拯救五明,率五大守護者降臨暗界與暗魔戰鬥,造出十天八地,三衣三輪,三災四院,業輪日月,以及天地萬物——組成這個世界的所有要素,除了人類。凈風創世的時候並未把人類考慮進去,因為就這個世界本身而言,已經足夠完成明界的兩個目的了:第一解脫光明,第二束縛暗魔。「如是世界,即是明身醫療藥堂,亦是暗魔禁繫牢獄。」

「禁五類魔,皆於十三光明大力以爲囚縛。其十三種大勇力者,先意、淨風各五明子,及呼嚧瑟德、 嘍卟德,並窣路沙羅夷?。」凈風用十三種光明力來束縛五類魔,這十三種力量是世界的根基,也是此世之光明的本質。這十三種力量分別是先意五明子,妙風、明力、清凈氣、妙水、妙火;凈風五明子,持世明使、十天大王、地藏明使、降魔勝使、催光明使;呼嚧瑟德、 嘍卟德;窣路沙羅夷。「呼嚧瑟德」、「 嘍卟德」都是帕提亞語音譯,在漢文中也被意譯為「說應」、「喚聽」。我們之前已經提過,摩尼教中的「概念」並非是純粹的文字,「概念」本身具有確切的象徵意義。當凈風來到暗界拯救先意時,他先對先意作出呼喚,先意被其所喚醒,對凈風作出應答。這種「呼喚」和「應答」產生了說應、喚聽二神,也就是之前談過很多次的「救贖」與「解脫」。這兩個神的本質就是明界拯救的兩種方式——依靠上界的力量得救和依靠自身的力量掙脫束縛。最後一種光明力量「窣路沙羅夷」,亦被稱為「具足丈夫」「直意盧舍那」,我們稱之為「光耀柱」。光耀柱與日月並稱為三大光明力,是人類靈魂上升明界的途徑,其本質為受難耶穌之光明十字架,靈魂由光耀柱上升,經日月二宮而歸於上界天堂——當然,人類尚未誕生,此時的光耀柱還沒有承擔這些功能。光耀柱是凈風利用最後的純凈光明所造的產物,在人間最直觀的投影就是銀河。

既然光明被邪靈所吞噬,那麼不如用創造世界的方法將光明反化成囚禁暗魔的牢獄,並在世界的演化過程中逐步使明暗二元分離——這是凈風創世的最初目的。然而正如之前所說,摩尼教的神靈並非是全知全能的。創造世界並不能一勞永逸,因為暗魔也採取了反制手段——創造人類。「即令路?及業羅泱,以像淨風及善母?,於中變化,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大世界。」「路?」「業羅泱」即是男女二相之暗魔,亦為人類之始祖,亞當夏娃由其所生。

殘經中對於亞當等事語焉不詳,但從其他文獻資料中我們可以略知一二。亞當起初被造時神智昏聵,「苦切禁縛,廢忘本心,如狂如醉」。明界為了拯救亞當,派光明耶穌施加拯救,將榮耀之智慧施與亞當——即所謂的智慧之果,也就是慧明聖使。當亞當清醒過來之後,他詛咒了給予其肉身的魔王,並努力尋求自己的救贖,在死後終於上升明界。我們要認識到,在摩尼教中有這樣一種模板的概念:世間所有的光明都由明尊流溢而出,明尊的本質是五聖光明的模板,先意的獲救是亞當的模板,而亞當的救贖則是整個人類救贖的模板。明界是如何救贖亞當的,也將如何按照這種方式拯救人類。殘經以下的內容就是具體說明亞當獲救的過程,也就是所有人類應當效仿的對象。

「魔見是已,起貪毒心,以五明性禁於宍身,爲小世界。」人類本身並不是獨立的存在,人類與世界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繫;世界是明界束縛暗魔的方式,人類則是暗界束縛光明的創造。天地萬物是大世界,人類肉身則是小世界,人類的一舉一動無不與世界緊密相關。

世界是物質性的,是罪惡的,那麼人類肉身也自然不能倖免,更何況肉身是暗魔的直接創造。摩尼教所說的「地獄」,與暗界有著本質的區別:地獄不在暗界,也不在世界之外,人類肉身就是地獄。「一切魔男及魔女,皆從肉身生緣現。又是三界五趣門,復是十方諸魔口。一切魔王之暗母,一切惡業之根源。又是猛毒夜叉心,復是貪魔意中念」「食肉衆生身似塚,又復不異無底坑。枉煞無數群生類,供給三毒六賊兵。佛性湛然閉在中,煩惱逼迫恆受苦。貪婬饑火及先殃,無有一時不相煑。」

明界既然以十三種光明力束縛暗魔,那麼暗魔仿照明使創造肉身,自然也要以十三明力為模板,運用十三種暗力束縛光明。暗魔將風、光、空、水、火五種光明,禁錮在筋、脈、骨、肉、皮五種肉身中,從中化出怨、嗔、淫、怒、痴五種罪性。五種肉身,五種罪性,再加上貪、欲二魔,饞毒猛火,正好是十三種無明暗力,對應著五種光明、五大使者、說聽喚應、光耀柱這十三種光明聖力。

暗魔用十三種暗力將光明束縛在肉身之中,將明性的五種思維轉化為暗性的五種思維,使五明忘記了自己的本源;「猶如有人以衆毒虵,編之爲籠,頭皆在內,吐毒縱橫;復取一人,倒懸於內。其人爾時爲毒所逼,及以倒懸,心意迷錯,無暇思惟父母親戚及本歡樂。」五明的混亂體現在人類的行為上,則是貪戀世界與肉身之樂,為慾望所牽纏,乃至於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回歸明界的目標。

五明既然已經化身為人類靈魂,不再是過去的光明形態,那麼明界的拯救目標也就變成了接引人類靈魂回歸明界。回歸明界自然要有途徑:「淨風造二明舩,於生死海運渡善子,達於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樂。」凈風造出日月,用以接引人類靈魂;暗魔亦仿照凈風,造出兩種暗船,惑亂心智,將靈魂拖入輪迴之中,並最終送入暗界。顯然,僅僅在世界之內的拯救是行不通的,要使得靈魂得救,就必須深入更深的層面——直接深入靈魂的底層,毀滅暗魔的十三種力量,並以光明取而代之。然而正如前文所說,摩尼教的神靈並非獨立的個體,他們只是明尊特質的一種體現而已;要完成這個目標,就必須依靠一位直擊靈魂的存在。

「若有明使,出興於世,教化衆生,令脫諸苦」,這位使者就是人類靈魂的嚮導、明界的智慧所在、一切使者的本相、一切教會的守護者——慧明聖使。慧明聖使是「智慧」這個概念的化身,其本身並無一定的形象;而在拯救亞當的時候,「智慧果」就是這種拯救的體現。所謂「耶穌摘智慧果給亞當吃下從而獲得智慧」這種譬喻,就是耶穌引導著智慧之力深入亞當的靈魂,進而化罪為聖的過程。耶穌將亞當的創造者束縛起來,驅走他身邊的諸多邪使,將亞當從昏睡中喚醒。亞當於是向自己的創造者發出詛咒:「詛咒吧!詛咒我肉身的創造者,詛咒我靈魂的束縛者,詛咒奴役我的逆賊!」

然而,亞當的救贖並未結束。他仍然被邪靈所誘惑,與夏娃生下了賽特,成為第二代人類——也就是說,對於人類自身的拯救,僅僅依靠十三種光明聖力是不夠的。光明聖力被無明暗力所束縛,不能發揮其本來的作用,那麼此時就需要一種外力來激發其本身的光明特性。

當慧明-大諾斯進入亞當身體時,慧明先以其自身的智慧之力斬斷了束縛在五明相上的暗魔之力,使五明得以解脫;之後慧明又以解脫法、救贖法降服了貪慾二魔,將其禁錮在肉身之內;飢魔火本為阻礙光耀柱所設,卻被慧明反用做熔煉五聖之火,將纏繞在人身上的罪惡一一焚盡。從此,舊日為暗魔所束縛所迷惑的人類,我們稱之為「故人」;得到了慧明加持、洗脫罪惡、回歸本性的人,則稱之為「新人」。這一點和保羅的思想很類似:「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以弗所書 4:20-24 和合本)」摩尼的思想受到了保羅、馬克安的巨大影響,並視保羅為耶穌的真使徒,從這種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保羅思想的印記。

對於暗魔從五暗相中化出的怨憎、嗔恚、淫慾、忿怒、愚痴五罪,慧明則以五施應對。慧明從自己的五種聖體——光明的相、心、念、思、意中,化出憐憫、誠信、具足、忍辱、智慧五施,加持在氣、風、明、水、火五種光明之上。說應喚聽二神,從聖法中再次將智慧賦予人類。

然而,正如對於亞當的拯救無法一蹴而就一樣,慧明的拯救工作時時面臨著暗魔的反撲。人類的肉身是暗魔的造物,暗魔隨時可以藉助肉身喚醒被慧明封印的無明暗力,從而使人類再歸混沌。「惑時故人與新智人共相鬭戰,如初貪魔擬侵明界。如斯記驗,從彼故人暗毒相中,化出諸魔,即共新人相體鬭戰。摩尼教的二元不僅僅存在於明暗二界的永恆鬥爭中,更存在於人類自身之中,因為人類肉身就是小世界,就是整個大世界的縮影。舊人與新人,主性與客性,肉身與靈魂,暗相與明相——種種衝突無不如此。人類自身舊人與新人的鬥爭,就是明暗二性的鬥爭。「如其新人不防記驗,廢忘明相,即有記驗:其人於行無有憐愍,觸事生惌,即汙明性清淨相體;寄住客性,亦被損壞。」如果人類一時之間忘記了光明本性,暗魔的邪噁心念就會從肉身中浮現出來,將新人本體污染,對應的外部表現就是種種負面行為。肉身由貪魔主動造出,因此稱為主性;靈魂被迫束縛在肉身中,終有回歸之日,因此稱為客性。暗魔自五暗念中化出五罪,慧明從五體中化出五施,時時與之對抗。正如明暗二界的鬥爭遠未結束一樣,人類自身邪念與聖念的鬥爭也永無止境,只要人類存在,自身的鬥爭就不可避免。因而摩尼教的行為比起其他宗教而言柔和得多;摩尼教徒知道,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絕對正義或是絕對邪惡的人,任何一個人都處於永恆的矛盾之中,用宗教進行黨同伐異根本毫無意義。

「如是五種極大鬭戰,新人故人,時有一陣。新人因此五種勢力,防衛惌敵,如大世界諸聖記驗。憐愍以像持世明使,誠信以像十天大王,具足以像降魔勝使,忍辱以像地藏明使,智惠以像催光明使。爲此義故,過去諸聖及現在教,作如是說:出家之人,非其有礙,宍身相戰,乃是無礙。諸魔毒性,互相鬭戰。如此持戒清淨師?,類同諸聖。何以故?降伏魔惌,不異聖故。」

這一段經文的含義則揭示了摩尼教的一個重要的神學觀念:我等與父同質(consubstantiality)。

「如此持戒清凈師等,類同諸聖,降服魔怨,不異聖故」說明了一個本質——明尊與人類靈魂有著同樣的神聖實體。正如奧古斯丁所記述的那樣「因為靈魂是善的,上帝是善的源泉,靈魂必然從上帝而來,源泉與產物之間有著實體性的關係」。靈魂受到慧明的呼召,喚醒了自身的意志——這種意志不僅僅是人類自己的意志而且是明尊的意志——在這種時刻,靈魂在本質上真正成為了明尊的一部分。一個真正的摩尼教徒雖然崇拜明尊,崇拜一切光明使者,但他內心知道這些神靈與他是一體的關係。人類從來就不是神的造物,也不是神的奴僕,更不必要理會邪神的命令;摩尼教徒所信仰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心。明界的明尊與內心的明尊別無二致。明尊對人類的拯救是無代價的,明尊不需要人類的崇拜;甚至摩尼教這個概念都沒有真正存在的必要。摩尼教的存在只是明尊拯救人類的一個途徑而已,但如果在更大的層面上——在無限的空間和時間,在更大的尺度上,在超越一切的角度來看,如果有更為全面的拯救方式,那麼我們這個世界的摩尼教存在與否又有什麼區別呢?要記住,摩尼教的神從來就不是全知全能的存在,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是暗界入侵光明、光明應對入侵、暗界反制光明、光明再挫敗暗魔的過程。因而摩尼教的消失,又安知不是暗界的又一個暫時勝利呢?

對於摩尼教的觀點,叛教者奧古斯丁從各種意義上提出了質疑。奧古斯丁認為摩尼教對超越者的崇拜是一種變相的偶像崇拜,甚至比異教徒的偶像崇拜更令人反感,因為他們至少還崇拜有形的實物;參透所謂「真理」的能力是上帝的恩賜,摩尼教徒沒有被給予這種恩賜,因而他們才對舊約吹毛求疵;靈魂是從上帝的自由行動所產生的,因為上帝的至善,靈魂才具有善的屬性,摩尼教徒的同質觀是一種庸俗的唯物主義;他堅持他「屬靈的、恩賜的」觀念,並由此反對摩尼教「無相的、自由的」神學思想。這些論點自然不可能完全將摩尼教的理論擊敗,但卻成為大公教會反駁摩尼教思想的基礎,並在未來——藉助不平等的辯論和與世俗高度結合的政治手段——將羅馬-非洲形式的摩尼教從西方基督教世界完全消滅。

————————————————————

感覺一時半會寫不完,拆成兩篇寫吧。


推薦閱讀:

通過佛教了解到印度教後改信印度教是什麼樣的一種體驗?
佛教里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這三個宗派有什麼區別?現在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旁遮普人和錫克人是什麼關係?
如何看待「墮女嬰,嬰靈轉世為男嬰,導致葯娘」的說法?
藏傳佛教的四皈依如法嗎?

TAG:宗教 | 摩尼教明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