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里會誕生出「心靈」嗎?阿爾法圍棋、《終結者》與《阿凡達》的隱秘關聯

人工智慧具體的技術層面我是外行,不懂。這裡僅從最基本的原理層面展開,做一些猜想。

人機圍棋世紀大戰,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阿爾法圍棋)連勝三局,提前戰勝李世石。雖然我更關心的其實是「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技術,更準確地說是關心什麼時候能造出以假亂真的蒼老師~(@^_^@)~,但見證歷史,心裡還是很激動滴!

這幾年來人工智慧高歌猛進,今天算是又樹起了一座里程碑。這不禁又讓人有點擔心起:人類在未來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奴役?

畢竟,無數科幻片已經教育我們,如果放任AI發展,人類將要被AI虐成狗:

連X戰警都會被AI虐成狗:

在各種科幻片里,我待AI如初戀,AI虐我千百遍。

1.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但仔細琢磨一下這個問題,就不禁要繼續問下去:我們怕的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工智慧呢?

如果未來的人工智慧只是像今天的阿爾法圍棋一樣,只是還要厲害上幾百倍,比如說,100個人類世界冠軍疊起來也下不過它——我們會害怕這樣的人工智慧嗎?

好像不會。我們其實不是怕人工智慧「聰明」,而是怕它「長了心眼」。 我們害怕的,其實是人工智慧里最終誕生出了「心靈」。會「計算」不要緊,會「算計」就可怕了。我們不是怕人工智慧變聰明,而是怕人工智慧變成「」,人有好有壞,而我們不知道人工智慧是好是壞。

2.問題:人工智慧里會不會誕生出「心靈」?

那麼問題就來了:人工智慧里到底會不會誕生出「心靈」?在未來,人工智慧會擁有跟人類一樣的自我意識嗎?他會跟人類里的聰明人一樣,有一天忽然仰望星辰,吟誦出「茫茫不可曉,使我長嘆喟」的詩篇嗎?

我覺得答案是:終有一天,會。因為雖然現在的阿爾法圍棋在實現智能的具體演算法上,與人類大腦實現同樣的事有天壤之別。但在最基本的原理它與人類大腦實現智能的途徑其實是一致的!沿著這條途徑發展下去的話,機器「心靈」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這條實現智能的途徑是什麼呢?

我們不妨看一看人類自己,人類的智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3.微觀的愚蠢里怎麼可能誕生出宏觀的智慧

這裡有一件看上去挺悖論的事情:人的大腦毫無疑問擁有這個星球上最強的智能,可是如果你把大腦打開來看,卻又會發現組成它的主要物質——神經細胞所能做的事其實非常愚蠢,無非就是通過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傳遞激活或者抑制的信號,相當於一個個僅僅可以發出0和1這兩個信號的發生器。

於是,這就構成了一個悖論:宏觀的智能是怎麼從微觀的「愚蠢」里湧現出來的呢?

4. 液態金屬機器人的CPU在哪兒

在科幻名作《終結者2》里,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與他的對手T1000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兩種智能機器人。

在T800的頭部有一塊CPU,它相當於人類的大腦,T800的各種動作和反應都由這塊CPU指揮。在《終結者2》的一個加長版里,有一段公映版刪除掉的情節:因為不信任T800,女主角莎拉康納騙他取出這塊CPU,想要毀掉它。在這段鏡頭裡,可以看到CPU一旦被取出,T800就徹底癱瘓了。

可見,T800機器人是一個由中樞集中指揮的系統,CPU就是這個中樞。中樞一旦失靈,整個系統就崩潰了。

而他的對手T1000就完全不一樣。T1000全身都是由類似橡皮泥的液態金屬組成,把他的頭剖開也不會在裡面找到CPU以及其他任何功能部件。甚至他的頭被T800一拳打爛,也完全不會崩潰,而是從身體另外一個地方重新長出一個頭來。

那麼T1000如果有CPU的話,它會在哪裡呢?

答案藏在詹姆斯.卡梅隆的另一部作品《阿凡達》里。

5.《阿凡達》里的樹精

《阿凡達》里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設定:科學家發現潘多拉星上的所有樹木都是通過根部相連的,它們會通過根部的化學信號來傳遞信息。

離奇的是,這個由樹木組成的龐大網路居然生成了智慧——「愛娃」。

咦?這不就是樹成精了嗎?

這跟我們大腦里發生的事何其相似。

單顆樹木本身的構造相對來說十分簡單,即便能夠它能發出一些化學信號,信號複雜性應該是非常低的,可能也只是一些類似0、1這樣要麼激活、要麼關閉的電信號而已——正如我們的神經細胞。

但是,如果把這些最簡單的0、1信號以網路的形式聯結在一起,它們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矩陣,像這樣: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點線性代數的知識,就會知道,矩陣是有計算能力的:

輸入×矩陣=輸出

這意味著,當你把一個輸入信號呈現給這個矩陣時,矩陣就會計算出一個與你的輸入信號並不相同的輸出信號。

換句話說,矩陣會對刺激做出反應

這是什麼?

這,就是智能啊。

《阿凡達》里「樹精」愛娃的智慧其實就是這樣產生的。一顆顆笨得要死的樹只要通過一個足夠龐大網路連接在一起,比每棵樹本身聰明千百倍的智能就會在這個網路中產生。

6.全身都是CPU

所以,如果《終結者》的T1000有CPU的話,他的CPU其實不在任何一個局部,而是分布在全身。只要他身上的每一個金屬粒子可以產生簡單的0、1信號,數量極其龐大的金屬粒子聯結在一起,就會產生出強大的計算能力。

這樣看來,與T800那樣的中樞管理系統不同,T1000並沒有一個中樞管理系統,這個系統中的每一個單元都只貢獻了整體計算能力中一個極小的部分,它們平行地相互連接而成的網路才構成了整體的計算能力。

這種去中心化的系統叫做平行分散式系統

7.大腦內部其實空無一物

奇妙的是,人的智慧其實也就是這樣產生的。人腦就是一個平行分散式系統。 美國哲學家和認知科學家丹尼爾·丹尼特說:「如果你仔細看看大腦內部,就發現裡面其實空無一物。」[i]

的確如他所說,人腦中的每一個神經細胞比潘多拉星上的樹可能還要愚蠢幾百倍,它們真的是只能夠向和它們連接的其他神經細胞發出激活/抑制這樣最簡單的0、1電信號。

8.智者就是千百萬個相互連接在一起的盲流

如果每一個神經細胞都愚蠢至此,高度發達的智能怎麼可能附著在它們之上?

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單看每一個神經細胞雖然都愚不可及,但它們的數量太龐大了,大腦中大約有860億個這樣的神經細胞,比這個數字更加驚人的是,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可能達到100萬億個[ii]!

於是大腦中無數個神經細胞發出的0、1信號就組成了一個龐大到不可思議的矩陣,在如此龐大的矩陣中當然完全有可能產生出驚人的計算能力。這種從龐大的連接中湧現出來的計算能力就是人類的智能。智者其實就是千百萬個相互連接在一起的盲流

9.為什麼即便腦袋被門夾了,你也仍然是你

這種平行分散式系統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它的魯棒性特別好[iii]。魯棒就是強壯,也就是系統是不是夠「皮實」。

中樞控制式的系統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中樞一出錯,整個系統就崩潰,這就是《終結者2》里T800的CPU被取出後的狀況。而擁有平行分散式系統的T1000就不會這麼脆弱,它是一個特別皮實的機器人,身體上任何一個小部位發生一點變化都不會影響它的生存。

人的大腦也是如此。大腦中的細胞經常發生死亡和更替,還會因為疾病和創傷受損,不過只要不是大面積損傷,大腦的功能就不會整體性地崩塌,作為一個平行分散式系統,它的魯棒性相當之好。

這是因為大腦的絕大部分功能都不是只由非常集中的幾個腦細胞貢獻,而是分布在數量相當龐大的一群腦細胞組成的連接中。這一群腦細胞中的少數幾個受損,並不會引起這群腦細胞整體功能的大幅改變。當一個矩陣足夠龐大的時候,改變矩陣中的一兩個值並不會改變它的計算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被腦袋偶爾被門夾一下,你也仍然是你。

10.「你」就是一個矩陣

整體來看,《終結者2》里施瓦辛格的T800當然更像是人類,因為它全身上下看上去有各種模擬人類的身體器官和組織。但如果只從大腦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其實更像T1000。T1000的思考能力並不存在於他身上的任何一個金屬粒子中,而是存在於它們的網路連接中。

同樣地,人的靈魂也並不存在於哪一個腦神經細胞里,靈魂存在於無數腦神經細胞的網路連接中。

「你」在哪裡?你就在腦細胞的神經衝動組成的龐大矩陣里。

你是不是偶爾會疑惑自己有可能像《黑客帝國》里的人類那樣活在一個矩陣(Matrix)里?不用想得那麼遠了,「你」本身就是一個矩陣

11.機器意識:並非只有大腦才能成為心靈的載體

因此,我們可以回答本文一開始提出的疑問了。從前面的分析就不難推測出,「意識」的載體應該不會僅僅局限於生物性的大腦,理論上它可以從任何足夠龐大的平行分散式系統中湧現出來。

既然智能存在於神經網路中,類似神經網路的平行分散式系統就應該是可以模擬出智能的。事實上,阿爾法圍棋這個人工智慧就是一種「人工神經網路模型」。

這種「人工神經網路模型」就是在計算機里模擬出類似大腦神經元的簡單計算單元,然後再定義出把它們連接起來的網路[iv]。它早已被大量應用在很多領域用來智能地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了。 阿爾法圍棋背後的深度神經網路就是它最新穎的成果之一。

再發展下去會如何呢?

在《黑客帝國》第三集(The Matrix Revolutions)里,救世主尼奧開始發現Matrix里的程序也是具有類似人的思維和感情的,甚至發現一直以來幫助人類的先知其實也只是一個程序而已,這讓他開始思考靈魂是否只屬於人類。

這其實就是本文開頭提出的疑問:靈魂的載體必須是有機體嗎?

從前面的分析來看,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模擬人腦的系統最終實現,那麼所謂「機器意識」的出現就是必然的。靈魂的載體總有一天會不止僅限於有機體。

12.銀河思想者

劉慈欣寫過一篇非常出色的短篇小說《思想者》,他在其中「對意識的載體」做出了我所見過的最詩意和最宏大的想像。

小說里的天文學家無意中發現宇宙中的恆星能響應另一顆恆星發出的光線,它們能把另一顆恆星光線中的某種閃爍複製之後再發射出去。而這正像是我們大腦里的神經細胞通過放電來傳遞信息。

而銀河系內有上千億顆恆星,即使每顆恆星都只是一個像神經細胞這樣只懂通過放電來激活或抑制的蠢物,只要它們相互之間可以用這種方式傳遞信號,這上千億顆恆星就可以組成一個足夠龐大而複雜的系統——沒錯,正如我們的大腦。

所以銀河系竟然是有意識的!

只不過,由於最接近的恆星之間也往往有幾光年的距離,人的神經元只需要一瞬間就可以傳遞完成的信號在銀河系尺度上卻是以年為單位。

在《思想者》臨近結尾的部分,劉慈欣這樣寫道:

在他們上方,星空依舊。

「『他』在想什麼?」她突然問。

「現在嗎?」

「在這34年里。」

「源於太陽的那次閃爍可能只是一次原始的神經元衝動,這種衝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大部分像蚊子在水塘中點起的微小漣漪,轉瞬即逝,只有傳遍全宇宙的衝動才能成為一次完整的感受。」

「我們耗盡了一生時光,只看到『他』的一次甚至自己都感覺不到的瞬間衝動?」她迷茫地說,彷彿仍在夢中。

「耗盡整個人類文明的壽命,可能也看不到『他』的一次完整的感覺。」

「人生苦短啊。」

「是啊,人生苦短……」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她突然沒頭沒尾地說。

「什麼?」他不解地看著她。

「呵,我是說『他』之外全是虛無,『他』就是一切,還在想,也許還做夢,夢見什麼呢……」

仰望著星辰的,

除了我們,

也許還有星辰們自己。

文:瘋狂鑽石(魏知超) @魏知超

參考文獻:

[i] 凱文·凱利. (2011). 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pp. 63). 新星出版社.

[ii] Jonathon Keats. The $1.3B Quest to Build a Supercomputer Replica of a Human Brain. The $1.3B Quest to Build a Supercomputer Replica of a Human Brain

[iii] 郭秀艷, 唐菁華, & 楊娜. (2007). 人工神經網路模型在心理學研究中的運用. 應用心理學, 12(4), 333-339.

[iv] 郭秀艷, 朱磊, & 魏知超. (2006). 內隱學習的人工神經網路模型.心理科學進展, 14(6): 837-843

本文改寫自我2014年出版的心理學科普書《迷人的假象 (豆瓣)》中的「量子心靈」一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亞馬遜、京東、噹噹上找到它。

————————————————

歡迎關注我的音頻節目公眾號「心理朋克」(ID:psychpunk),·我們立志做一檔最魔性的泛心理學音頻節目。

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等音頻平台中搜索「心理朋克」訂閱我們的節目,每周一、周四更新。


推薦閱讀:

2017 年度 AI 和深度學習大事件回顧
微軟沈向洋等人長文:從Eliza到小冰,社交對話機器人的機遇和挑戰
《深度工作》| 釋放大腦天性
使用 Python 開始你的機器學習之旅

TAG:人工智能 | 神经网络 | Alph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