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移動互聯網+轉型的一些猜想(1)

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移動該如何在這樣的浪潮中取得不敗之地,我覺得是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思考的。在我看來,我們現在需要面對的只有一個問題,創新。而創新很多時候並非是創造,而是將以往存在著的不完美不完善的產品和服務推陳出新。

互聯網行業任何時候都在講產品體驗和技術驅動,好的產品是能夠說服人的,iPhone便是一個我們熟知的例子,而技術驅動方面,我們平時能夠直觀的體會到的是Adobe,在數字媒體方面一直是行業的標準。褚橙的成功很多人說得益於它出色的營銷模式,我並不這麼認為,有多少人了解過褚時健果園裡頭每一顆果樹的間距,土壤的改良,施肥的頻次,肥料的配方等等種植橙子的細節,如果你去仔細了解,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覺得它是一顆「勵志」的橙子。前不久有這樣一個新聞,大量的中國消費者坐著飛機去日本搶購馬桶蓋,我們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這個事情的發生?互聯網解決不了土壤的問題,解決不了馬桶蓋的品質問題,我們現在最頭疼的問題並不是互聯網帶來的,當我們的產品推廣不利的時候,先別想是不是營銷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人員投入的不夠,先想想我們的產品怎麼樣吧,互聯網解決不了讓二流產品變得一流。

我們現在對於互聯網+的理解似乎真的就是互聯網加上傳統行業。

互聯網加購物有了電商,淘寶京東。互聯網加打車有了打車軟體,滴滴,快滴。

互聯網加線下服務有了團購,美團,糯米。

可是這些互聯網+產品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呢?

是不是任何行業應用了互聯網這一強有力的工具就能夠成功呢?

互聯網+不是方法論,並不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簡單相加,在我看來,而是運用互聯網思維的一種全新的產品形態。

產品形態需要我們去創新

創新很多的時候並不是要我們去發明創造,而是把原本已經存在的不完整的產品做完整,把不完美的產品做得完美。摩托羅拉發明了手機,諾基亞做好了手機,蘋果創新了手機。這才是互聯網+的思維。

目前移動在互聯網運營方面的策略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別人有,我也要有,別人賺大錢,我也要去分一杯羹。拋開體制因素來談,這是一個欠妥的策略。多元化戰略固然好,但也要根據公司身處的具體環境而言,

馬雲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我今天是90後重新創業,前面有個阿里巴巴,有個騰訊,我怎麼辦?第一點,我如何利用好騰訊和阿里巴巴,我想都不會去想我會跟它挑戰,因為我今天我的能力不具備,心不能太大。

而移動呢?前面有QQ、微信,我們有飛信。前面有優酷、愛奇藝,我們有和視界、咪咕視頻(我根本搞不懂為什麼會有兩個視頻軟體)。前面有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我們有和地圖。前面有QQ音樂,網易雲音樂,我們有咪咕音樂。前面有淘寶、京東,我們有彩雲優品。前面有微信支付、支付寶,我們有和包(和包對於移動來說應該是目前轉型的一個機遇,我後面會詳細說)。跑在移動前面的產品還有很多很多,而我們也有很多很多的產品與之對應,與之挑戰。平心而論,移動的這些產品有哪一個是能夠和目前互聯網企業的產品較勁的?較勁都談不上,哪裡來的競爭?就拿我們平時使用時間較多的地圖應用來說,我這裡暫且不說各個應用定位怎麼樣,導航怎麼樣,地圖信息豐富或是不豐富,我只想說和地圖,你好歹先把手機的解析度適配了再拉出來和別人比。

那麼在這樣的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創新?

創新一定需要一個前提,便是需要去構建一個閉環的移動生態圈,任何產品和服務都不會是獨立的,都將為這個生態圈所服務。

一、充分發揮管道的價值

1,

免費+訂閱模式。

我們都知道蘋果的成功一方面是產品本身,另一方面則是其海量的應用資源。而絕大部分優秀的應用目前都是基於免費+訂閱模式。這個模式簡單的來說就是給你免費下軟體,免費用一部分的功能,但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功能或者服務,你就需要付費。例子有的是,手機遊戲一般都有生命值的限制,沒有生命值你就需要等待生命值的恢復才能繼續玩下去,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付費購買生命值或者遊戲道具,給你更好的、不中斷的遊戲體驗。

移動為什麼不可以呢?

我在這裡開開腦洞,試想,我們沒有了和視界、咪咕視頻,我們與愛奇藝合作,推出一個移動愛奇藝套餐,這個套餐下用戶可以無限制的觀看愛奇藝的視頻,但是我只給你看模糊畫面的視頻,如果你想看高清的畫面,好,我這裡有一個愛奇藝套餐升級包,50一個月,便宜賣給你。如果你看著高清的畫面卻忍受不了煩人的廣告,那麼好,我這裡愛奇藝會員半價,10月一個月,便宜帶走,愛奇藝的會員我也幫著賣了,雙贏啊。

你可能要說了,我們在虧本啊,無限制的觀看視頻我們可是要少收入多少的流量費啊?再說,無限制的觀看視頻對我們的4G基站該是多麼大的壓力啊,基站能夠承受這麼大的負載么,如果加大基站投入豈不是虧損更大了。

別急,如果我說客戶無限制的觀看視頻所產生的流量費由愛奇藝來支付,那麼你怎麼看我腦洞出來的這個套餐?你肯定還要說,愛奇藝為什麼要來承擔這筆巨額的流量費呢?當然,具體的數據我也沒有,但是道理是這麼一個:視頻網站的競爭目前來看是非常激烈的,誰能拉鋸更多的用戶誰就有話語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影視節目只能在固定的視頻網站播放,如果有我們這麼一個無限看套餐,你們猜測會有多少的用戶聚集,會為視頻網站帶來多少的流量(不是移動那個流量),用戶和流量加在一起會為視頻網站帶來多大的收入?你說它願意不願意?

2,

對,這就是區別於以往的後端付費模式,將以往流量經營的前端收入轉向後段,由內容提供商支付管道費用,消費者免費或者訂閱使用。這樣的做法美國運營商AT&T早已在嘗試和推廣,我記得前些年聯通還推出過微信定向流量包,還有一些銀行為了推廣自己的手機銀行也在做定向流量包,移動自己也有和視界的定向流量包,但我認為,後段付費一定需要和前端的內容消費做結合。那麼和地圖也就暫時不需要存在了,我們將會有地圖套餐,購物套餐,等等定向的套餐。這也正好轉變了移動流量經營的思維模式,從讓客戶用更多的流量,轉為教用戶怎麼去用流量。其二,後端付費與訂閱模式的有機結合將大大的提高用戶素質,用訂閱的方式人為的設置消費門檻,自然客戶滿意度就上來了。同樣是開車,多花錢開賓士的總比少花錢開奧拓的要滿意。

3,

深挖管道的價值。前面的問題,無限看視頻會不會對我們的基站帶來巨大的壓力?不可否認,移動目前就是一家傳統的管道運營商,到底該如何去深挖管道的價值呢?我們都知道,4G網路的理論值為100Mbps,如果運用載波聚合技術可以達到330Mbps。那麼這麼快的網路,如果你只是拿來做簡單的網頁瀏覽的話,和用10Mbps或者50Mbps的網路打開同樣的網頁,時間上可能相差個那麼零點幾秒,可是這零點幾秒對於使用者的感知來說,幾乎是沒有區別的。

你們一定猜到了我要說什麼,對,將帶寬的概念引入到移動互聯網當中來,你平時只是看看網頁、聊聊微信的話你選個帶寬低一些,費用相對便宜一些的套餐,你如果是前面說到的視頻無限看套餐,那麼我給你的帶寬就想對更大,以保證你看視頻的需求。現在來看,基站的壓力還有么?除非你這個基站下面全都是無限看視頻的用戶,那樣的話投資加個基站又何妨?

再接下來,對於傳統套餐而言,如果這個月你已經用完了套餐內的所有流量,移動是不是應該限制你的速度呢?一方面可以防止網路資源的過度消耗,另一方面限制了超出部分的帶寬,相對時間內就會產生更少的流量,用戶滿意度又來了。國際上很多運營商例如O2、Verizon都有這方面的措施,以前移動不做,可以說是4G市場不成熟,沒必要,放在現在來看,我覺得限速已經變得很有必要了。前面有人說,通過臨時訂閱模式實時改變家庭寬頻的帶寬,據我了解,這項技術已經是中國電信的專利。那麼對於4G甚至以後的5G網路限速技術,移動還在等什麼呢?

免費+訂閱模式,後端付費挖掘管道價值,轉變先前推著客戶用更多的流量到教客戶怎麼用流量,先將自己的強項做得更強,到時候等自己真正強大了再去進軍互聯網內容領域,以退求進,何嘗不可。

二,存量經營

1,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iPhone升級計劃,類似融資租賃的方式,按月付iPhone的購機款,或者與運營商合作,類似移動的後付贈機活動,直到下一代iPhone上市,你就能免費更換一台新的iPhone。(原文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new Apple Upgrade Program)

移動的後付贈機活動在我看來無非就是拿成本換用戶保有,從來帶來更多的用戶粘性收入,這確實是一個對於消費者和運營商雙贏的策略。可是,移動的後付活動存在著種種弊端,首先,後付手機相對低端。終端的品質一般你也就不要妄想去換來高品質的用戶。套機套利的情況太嚴重。其次,後付協議期過長。舉個栗子,iPhone 6S全後付的活動協議期為三年,這意味著該用戶需要以每個月300+的保底消費一直用這台6S用到iPhone 8上市(假設iPhone 6S->iPhone 7->iPhone 7S->iPhone 8),自然而然的,用戶當然會覺得是你移動在束縛著他。

還是腦洞,假如我們轉變思想,從iPhone升級計劃來找找靈感,我們和華為談談來搞一個Mate升級計劃那該會是什麼樣呢?

客戶小動參與了這個活動,以每個月200元的保底消費拿到了一台Mate7,協議說,你用好我移動的號碼,每個月至少消費200元話費,那麼這台Mate7就是你的了,等到了Mate8上市,你可以拿著這台Mate7來找我,把Mate7還給我我給你一台新的Mate8,至於到時候Mate8的保底消費是多少我們到時候再商量,對了,你可得愛護好這台Mate7啊,到時候退回來如果是壞的你可要賠錢的喲。小動屁顛屁顛的拿著手機回家了。有的人要問了,退回來的舊電話我們怎麼處理?別怕,我們把收回來的舊手機退回給廠家,該拆零件的拆零件再利用,該翻新的就翻新,便宜拿出來賣。我這裡說的翻新機是廠家按照相應的標準翻新手機,並非我們平時所說的假貨、水貨,你們可別看不起翻新機,成功的例子還是蘋果,你去蘋果的在線商店看,翻新機的價格可誘人了,蘋果換了外殼,消過毒,對於消費水平達不到的消費者來說,動心么?

然後呢?你以為沒有然後了么,才不是。小動每個月無論如何都要用夠200元的話費,要是用不夠的話移動還是要扣走他200元的,那麼該怎麼用呢?

說到這裡,門道大家都懂了吧,首先來個168和家庭,通話時間有了,流量有了,家裡頭的固定寬頻有了,再然後,前面說的那個愛奇藝套餐疊加一個,手機那麼好不看電視劇浪費了。你猜,小動這個客戶接下來的一年對於移動的看法會是什麼?我只猜得到他肯定在盼著明年Mate8上市了。還有,如果我是小動,我只會乖乖的呆在移動,看我的電視劇,玩我的網遊,其他運營商我暫時不考慮了吧。小動的朋友聽說他撿到了這麼大一個便宜紛紛開始朝著移動營業廳跑。

接下來要放大招了,按著我的腦洞來,會有很多很多的小動變成我大移動的死忠,腦殘動(想想還是怪激動的,哈哈)。按目前市場來看,數量龐大的移動用戶在互聯網+的浪潮下該如何轉化呢?

先寫這麼多,後續再更。。。
推薦閱讀:

從咪咕參加MWC,再看中移動泛娛樂的五大布局
給外界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移動?
酷站推薦 - ioteams.com - IOTEAM | 中移物聯網開放平台部研發團隊
北京移動的網路故障體現了其網路的緊繃狀態
中國移動實名制認證霸王條款?

TAG:中国移动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