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蛙」的生存迎來「冰川期」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蜥游紀科普創客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隨著冬季的到來,峨眉髭蟾(zī chán)的繁殖季節也悄然而至。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區之一的青藏高原東緣,也叫華西雨屏帶,擁有眾多珍稀物種。一種特別的蛙類——峨眉髭蟾就誕生於此。它有著非常特殊的「鬍子」,以及鬼魅的眼神,模樣十分可愛。然而就在峨眉髭蟾分布最集中的四川峨眉山,它的種群數量正在嚴重下降——「鬍子蛙」的生存迎來了「冰川期」。
峨眉髭蟾簡介
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俗稱「鬍子蛙」、「角怪」,隸屬於角蟾科髭蟾屬,模式標本產於四川省峨眉山,為中國特有珍稀瀕危兩棲動物。
早在1938年,我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劉承釗首次發現峨眉髭蟾,並最終於1945年定名了這一物種。峨眉髭蟾晝伏夜出,白天多隱藏在石下、腐爛植物堆或土穴中,繁殖季節進入水域。主要以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為食。峨眉髭蟾的天敵很多,主要是蛇,其他的像猴子,狐狸,鷹,野貓,黃鼠狼等,有機會也會捕食峨眉髭蟾。
目前,峨眉髭蟾被發現分布在四川的華西玉屏帶、貴州東北以及雲南、湖南、廣西個別地方,分布區分散而破碎。
圖1雄性峨眉髭蟾(蔡波拍攝)
神奇的「鬍子」
每年到了繁殖季節,雄性髭蟾上頜邊緣會長出10~16枚黑色角質刺,而雌性的相應部位為橘紅點——「鬍子蛙」和「角怪」的俗稱也由此而來。然而繁殖期一過,這些「鬍子」又會自動消失。
如此神奇的「鬍子」究竟有何作用呢?
這個謎底直到2011年才被科學家揭示。研究發現這些特別的角質刺主要用於雄性打架。繁殖期間,雄性長出的這些角質刺,就像雄鹿的角,它們為了領地和雌蛙,在溪谷中打鬥。「鬍子」還有另外一個作用:築巢。雄蟾會選擇水流平緩、砂底且有較大石塊的地方築巢,並在此等待雌蟾的到來。
圖2雄性峨眉髭蟾的「鬍子」(蔡波拍攝)
有趣的水下鳴叫行為
在苦苦等待雌蟾出現的這段時間裡,在陸地上生活的峨眉髭蟾會選擇在水下鳴叫的方式呼喚雌蟾。儘管雄蟾沒有聲囊,但它們能發出低沉的「咕—咕—咕」鳴聲,鳴聲分為廣告鳴叫和求偶鳴叫兩種。彷彿在向雌蟾告知自己的方位,又彷彿在向雌蟾吟唱情感,誰說它們就不懂浪漫呢?
一夫多妻,還是一妻多夫?
不管是一夫多妻還是一妻多夫,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然而研究人員卻發現,峨眉髭蟾同時存在這兩種婚配製度。為什麼會這樣?原來峨眉髭蟾的婚配製度受當時雌性與雄性數量比例的影響,而峨眉髭蟾的雌雄性別比例每年都呈現出波動性變化。
父愛濃濃
絕大部分雄性兩棲動物在成功交配後便溜之大吉,對蛙卵不聞不問,護卵任務由雌性完成。然而,我們卻在峨眉髭蟾身上看到了濃濃的「父愛」。雌蟾在產卵前才進入產卵場與雄蟾配對產卵,雌蟾產卵完畢即離水上岸,雄性則會一直待在自己築的巢穴里照看蛙卵,寸步不離。峨眉髭蟾的卵在巢穴中安靜地完成孵化,直到蛻變成蝌蚪。
「蛙魚」蝌蚪
峨眉髭蟾蝌蚪晝伏夜出,以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蟲為食,體大而壯,身體呈棕色,有不規則淺色斑塊,全長可達100毫米——因此常被當地人誤認為是「蛙魚」,還曾經被旅遊區餐館大量撈取食用。蝌蚪發育非常緩慢,變態期長達3年左右,至少要越過兩個冬天才能完成變態,長成成體則需要4~5年。變態期的蝌蚪各系統都未發育完善,因此對環境極為敏感。這些都是導致該物種瀕危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3峨眉髭蟾蝌蚪(陳奕名拍攝)
科研價值
峨眉髭蟾成年體長59~89毫米,雄性比雌性稍大,這在兩棲類中有點「反常」——兩棲類中90%的雌性比雄性個頭大,因而髭蟾也常被用於研究兩棲類的雌雄差異。由於繁殖方式和習性的特殊性,峨眉髭蟾具有重要的分類學地位和科研價值。2000年該物種就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然而,峨眉髭蟾的保護現狀讓人堪憂。早在2005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就已將其列為瀕危(EN)等級,如今這一珍稀物種在其模式產地四川峨眉山已瀕於絕滅。在2015年,環保部與中科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兩棲類》中再次將峨眉髭蟾評估為瀕危物種。
鑒於峨眉髭蟾目前的瀕危狀態,我們希望能從專業角度對我國珍稀兩棲動物峨眉髭蟾進行科普和宣傳,引起公眾的關注,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
如果您打算去四川西部和貴州東北部旅遊,希望您能拒絕並制止捕捉峨眉髭蟾,拒絕食用峨眉髭蟾蝌蚪,拒絕森林砍伐,監督當地污染和生態破壞情況,關注河流生態環境,為峨眉髭蟾的保護盡一點微薄之力,幫助它們度過這次生存的「冰川期」。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探索微觀世界的神器——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
※升級的微生物「軍團」:除雜草、煉酒精
※張雙南——什麼是美?
※腦洞大開,充氣太空站不是夢
TAG:中国科普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