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病友,要不要來一粒膠囊(房)?

作為開房狂魔,同時也作為資深窮人,住過各式經濟型酒店及青旅,其中有 一種名為膠囊或太空艙的產品,自己也有關注過這塊案例,借這篇文章簡短說一下。這裡只說短住型旅館,不提長租,長住產品請參考@丁丁王的這篇試試7.5平米的小公寓 - Hello Metropolis - 知乎專欄。(多圖)

說到底,不管是做成膠囊(Capsule)還是做成什麼睡眠盒子(Sleepbox、Cabin)都是把睡眠這件事做成了一個微型的「Unit」,為旅遊住宿行業提供了一個模塊化標準化解決方案。而膠囊和盒子相對於傳統酒店(尤其是傳統經濟型酒店)都有一個共同點:單位面積更小,建造成本更低,複製效率更高。同作為標準化產品,膠囊旅館和睡眠盒子相對於傳統經濟型酒店來說更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為極短住宿(也可以理解為小時房)創造了一種新的形式。

膠囊酒店以及睡眠盒子現在比較常見的有三種形式:

A. 集裝箱改造(small box in big box)

B. 模塊化定製(capsule & cabin)

C. 區塊內聯排(fixed pod in line)

下面先看幾個案例:

A.1 Capsule by Container Hotel位於吉隆坡2號國際機場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2

A.2 HOME | SLEEP BOX HOTEL THAILAND, 內設五種不同房型,主要區別在盒子大小上

A.3 英國SNOOZEBOX HOTEL(snoozeboxhotel.co.uk/),加長版集裝箱式單元房房車,製造方為A. Smith Gt Bentley Ltd, Coachbuilders, Specialist Vehicles(與SONY,BBC,SUPER SPORT以及多家國際醫療救助組織有密切合作)。

B.1 napcabs,以獨立箱體為單位全自動服務,箱體外立面可作廣告位,慕尼黑機場已投入使用

B.2 芬蘭睡眠膠囊品牌GoSleep(加了蓋兒的豪華版按摩椅,內設電源介面及USB等設施),現已在7個國際機場可以體驗,在迪拜機場已經看到過。

B.3 ArchGroup出品的Sleepbox,顏色及尺寸可定製,可以抱團也可以做獨立盒子散在各處

B.4 9h ninehours|ナインアワーズ|公式サイト,每個capsule里配有松下特配的弧形中央控制面板。現已在京都、成田空港及仙台有店。題圖中的店就是這個品牌的門店照片。

C.1 高野山ゲストハウス Kokuu(コクウ),Alphaville出品(高野山ゲストハウス ? Project ? ALPHAVILLE Architects ? 京都の建築設計事務所アルファヴィル一級建築士事務所),純木構建築,聯排箱式床位,設有三種房型(單人capsule,雙人上下鋪,雙人大床)

C.2 FHAMS インテリアと建築のデザイン出品的TamaHotel Phnom Penh Tower,這家酒店是個非常酷炫的綜合體,內部功能分區、各房型配給比例以及建築和室內設計都非常棒,建議看下官網,該店店內設有餐廳、酒吧、娛樂區、開放辦公區等以及5種房型,除了Compact房型是作為獨立houses in house存在之外,其餘的都屬於正常房間。Compact房型為標準化設計的獨立小木屋,每棟小房子里被布置成了Loft式樣。

看完案例圖現在來說上面幾大類作為商業項目來說的優劣勢、劣勢解決方案以及合作方向:

  • 優劣勢概述:

A. 優勢:建造成本低、複製效率高、靈活機動性強(尤其是案例A3和B1、B2)

B. 劣勢:單位面積小、通風光照差、住宿條件簡陋(上述所有案例的共同特性)

  • 可開發及已有合作方向:

A. 時效性較強的可移動旅遊住宿市場

與國際夏令營、大型行業展會、音樂節、狂歡節等節慶日及體育賽事合作,案例A3中的SNOOZ與眾多足球俱樂部的青訓項目、方程式賽車及大型草地音樂節有密切合作,詳情可參見官網

B. 極短時間歇住宿市場

大型交通樞紐(大型國際機場及客流量極大的火車中轉站)及大型探險型森林公園臨時休息站,參考案例A1、B2、B3,另外就是大型災害之後的安置房和急救站(比如地震後出現的成片的鐵皮房

C. 作為ShowRoom與體驗室與潮流品牌合作PR開發市場

這裡可以參考案例C2和地產學報專欄里的一篇文章零售臨時店,可不僅僅是潮流而已 - 地產學報 - 知乎專欄以及有沒有人了解西安機場睡眠盒子(蜂巢)? - Juliana Yang 的回答,把空間的功能不僅是局限在accommodation上,而是把空間賦予其他層面上的意義

D. 一系列快閃活動及體驗活動的參與者容納器

比如台北的夜宿海生館,這裡還可以和一系列博物館、天文館及社團組織合作

E. 傳統青旅

另外,由於這些場所作為獨立的Unit對於外界的防禦能力普遍都偏差,所以除了要注意解決通風透氣隔熱保溫等一些列作為小空間存在的通病之外,與放置在建築內的Unit相比,放置在室外的Unit還需要注意到對自然界不確定因素的防禦以更好地為盒子做好防損措施。除了像案例B3中那樣設置隨盒保護罩之外,也可以提前圈地做個大金鐘罩。下圖金鐘罩里的是 YHA Eden Project (powered by Snoozebox)里的舞台和展示館部分不是客房,只是做個參考(蠻像水立方。而那些放置在室內的Unit集合體則需要比傳統酒店更加註意整個大單元的動線設計及功能分區,對於空間流動性的要求相對更高。

最後說兩句題外話,這些大大小小的capsule也好cabin也好box也好,其實都是微縮的建築與空間,相比那些大型傳統酒店建築來說舒適度確實會被犧牲較多,但他們的靈活機動也是傳統大型建築所給不到的,所以並不能說這些東西是一無是處,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和設計的優化,微縮空間在使用上的舒適性、安全性以及用途的多樣性上都會有進步。

另外,換個角度來說,任何大型建築其實也是微縮的單元空間拼湊而成的,而傳統酒店並不應該把自己的空間功能固定化在Accommodation和F&B上,模塊化多元化使用和與外方更加開放的合作越來越是未來酒店的發展趨勢,不僅對於酒店本身做軟品牌和輕資產運營有極大的幫助,也為非常多的老舊酒店產品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參考澳大利亞新興酒店品牌Ovolo Hotels在澳大利亞兩家用工業廠房和漁船碼頭改造的綜合體酒店。如果所有的設計師都把舒適度的衡量全部怪罪於空間的尺寸上,那買不起豪宅住不起奢華套房酒店的人是不是都應該去死?

2016/04/26 補充:關於評論里普遍反映到的隔音問題,相對便宜的酒店或者這種睡眠盒子隔音效果都相對較差也是成本上決定的。相信有機會接觸過酒店施工圖的朋友都知道牆體和樓板施工的複雜性,隔音效果的好壞和牆體及樓板的厚度以及建材選擇都是息息相關的,而隔音施工時候所需要用到的厚配混凝土板、隔音減振墊、隔音氈、吸音氈等一系列建材及施工工藝都不是慈善機構捐款給你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在大部分情況下適用於所有產品,酒店產品中舒適度和安全性也是一樣。對於不同類別的旅遊住宿產品,每位經營者和設計者只能在自己能力範圍預算範圍內把舒適和安全做到相對而言最好的平衡狀態,在成本本身不高、更多時候是針對超短時住宿市場的情況下要達到事事完美的狀態是非常困難的。在這裡也提醒像我一樣睡眠質量奇差的各位,如果在出行時候不得不選擇一些價格相對經濟實惠的酒店請盡量提前自己預備好隔音耳塞。非常歡迎各位分享入住體驗和想要討論的疑問,但希望各位評論時候不要重複已有評論和觀點。

感謝你有耐心讀到這裡 :p 本人與文內提到的所有店家均無利益相關,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在該問題下也有同步:膠囊公寓會不會被推廣?你願意入住膠囊公寓嗎? - Juliana Yang 的回答,文章里另外補了一些案例。


推薦閱讀:

如何客觀評價國外的義工旅行以及國內的打工換宿?
成立青旅的必要條件和技能?
開青旅還是精品酒店?
青旅男女混住沒出過事么?
窮游途中住青旅還是小賓館?兩者該如何選擇?

TAG:青年旅舍 | 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