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個人經歷流水賬。小女子一枚,不能反應建築或者交互行業。

建築轉行qq群:526542968。群里有成功轉行人機交互,計算機和金融的小夥伴們,還有一些業內轉行的人。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UX未來qq群:261193629。

群只是一個平台,我很少說話。但是大家討論的很熱鬧,希望平台給大家幫助。

原文分界線————————————————————————————————

前言:

一直以來都想把我轉系的故事寫下來。既是自己的回憶,也是可能對一些迷茫的人有所啟發。知乎上長期以來不斷有知友加我,自己也建了一個小群供大家交流。現在留美工作身份終於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也是該寫下這個故事,作為拖延已久的公眾號第一篇了。

這篇文章算是我的回憶,主要講是如何邁出轉系這一步的。對於轉系的一些難易將在其它篇章介紹。現在我在矽谷一家軟體公司做設計師,工作不累,薪水尚可。

我還年輕,見識不足,很多見解僅為個人見解,不值得推敲。若有言語不妥之處,還請見諒。也可提出,我予以糾正。我相信有人深愛建築,或者這方面頗有成就。這只是我的流水賬,目標看官就是對建築沒那麼熱愛的想轉系的或者對前途迷茫的。各位大神,若來光顧,還請勿跟小女子計較。拜謝!

正文:

那麼,從哪裡說起呢?我是老四所畢業的,12年到了美國。因為11年密歇根大學建築排名第一,加上本科恩師一直對密大很是推崇,於是便去了密歇根大學讀建築碩士。密大,是我待過最寒冷的地方,也是最溫暖的地方。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腳印,和乾淨天空中映襯的星光。我想有一些回憶,應該單獨寫出來。

美國的建築系是很忙的。在UCLA交流過,那裡的老師說,we are poor, no money, no sleep, die early. 我又貪玩,於是有時候就是周末出去跟小夥伴玩,晚上再熬夜。通宵也是常常不可避免的。於是,學建築真的是有些毀容的。而且,我學的很是不開心。我一直是理科生,邏輯思維強,對藝術始終是觀賞而不褻玩的。本科老四所的教育也是格外踏實,基地人流肌理紋脈都是要充分考慮的。在密歇根跟過一個老師,簡直痛苦的不能行,老師長得有點像愛因斯坦,頂著一頭爆炸頭,跟男生說話時候髒話不斷,平常說話也是不太客氣的,並不是很有耐心。他像一個藝術家,抽象的思維和無厘頭的評語。在他看來,建築設計是要玩的開心,人流什麼的不太重要。而我,卻偏偏是最重視pedestrian flow的。建築,最重要的是人對空間的感受,而所謂的玩概念,我總是嗤之以鼻。UCLA的同學也跟我吐槽過,說老師讓他怎麼怎麼改方案,他問老師why, 老師說, I do not know, I just think it is interesting. 心中一萬頭某種馬奔騰而過。然而,你並不能defend你的design,因為你推敲方案的時候,也只是憑藉自己的想法。縱使可能考慮了個交通,但那都是一些大方向上的,很多中等細節你都無法defend,於是老師一句I think it can be interesting if you do it like this,你也無話好說。建築師總是個人意識太強。而我覺得自己有點格格不入,一些東西無法證偽,讓我覺得不科學。本科恩師曾跟我說過,建築是一個服務行業,服務的就是甲方和用戶,不是多高大上的。我深以為然。玩體塊玩概念,渲染圖弄的多好看,實際上呢?天津有一片區域就請了德國設計師做的,我回國時候,爸媽指著那片樓說,全是大方塊,感覺路都被擠窄了。建築師常常抱怨,不懂建築的住戶就喜歡歐式風格,一邊抱怨著住戶和甲方不懂行,一邊自詡著高大上,一邊使勁算著容積率排著平面圖從之前的模型拷貝體塊copy paste出來一個新的小區模型。為什麼要拚命算容積率呢,因為出房率高,甲方才能賺錢,才願意給設計費。為什麼還是歐式風格呢,因為你做個黑白性冷淡體塊,用戶不買啊,甲方不懂設計他懂市場啊。說到底,都是經濟一部分。建築是不可或缺的,建築師不是。建築師這個行業不可能消失,但是什麼時候繁華可是看天命了。老到火玫瑰,新到致青春,是太美化了這個行業。就像紐約的做金融大數據的礦工們,說的多高大上,加班加到死,身份解決不了那只是你不知道(不是所有都這樣)。所謂放棄華爾街高薪工作回國發展,有多少是因為銀行不給綠卡,h1b工作簽證到了期。扯遠了。我是一個極其鄙視雞湯和裝的人。我承認有人真心熱愛建築設計,比如那個爆炸頭老師,玩的真心開心,然而我只是個普通人。

13年那年暑假回國去了一個蠻牛的院實習,是大院底下的事務所,有最好的資源和人才。有個阿姨做飯,真心好吃。能進這個事務所的人,也算是建築行業的頂尖人才了。所長沒有架子,也蠻辛苦。我們趕一個國際投標,應該是我做過的最好的項目。我一邊感嘆著學長學姐們的天分和努力,一邊也唏噓著每天都要加班。我趕國際投標,有時加班到九十點也就罷了,但這似乎是員工常態。記得第一周大家非常自然的說周日加班,我卻很驚訝的樣子,原來這個事務所是默認單休的。臨走時候,項目負責人拉我到天台上聊天,我叫他師兄。他說你還回國嗎?我就實話實說,要回來的,我戀家,出國只是鍍金。他抽口煙說,能在外面就在外面吧。我說國外建築年薪才四萬,他說那也比國內強呀。他說國內壓力大。具體說了什麼,時隔久遠我也不記得了,只是記得他一直說能留在外面就在外面吧,回來太累。是蠻累的,對於我這麼懶的人來說。朝九晚五,畫畫彈琴健身旅行,還要有充足的睡眠,這似乎在這個行業是奢侈到不該想的事情。也許,從那個時候,我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而我只是個想過小日子的女生。歲月靜好,這個詞用的再濫了,也是我心底最安穩的期盼。

回到密歇根,約了一個CS博士聊天,問有沒有可能轉繫到CS,他說這個不太現實啊。然後他說他女朋友專業其實蠻適合我的。我問是什麼呢,他說是HCI。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專業,後來的一系列劇情,讓我隱約覺得冥冥中自有天意。突然想到一個朋友跟我說,他是信命的,原來我也有點。當歲月無常,曾經的自己想不到現在的境況,能可控的也許真的不是很多呢。於是,我又去跟他女友聊,去看了那個項目,說是如果我double major,多修一年也就畢業了。然而跟爸媽商量,卻被極力否定了。爸媽說的也有道理,我在建築這行做的不算差了,家裡又是做這方面的,怎麼也都餓不到我,國內行情又還好,沒事為什麼冒這個風險。於是我竟也不去多想了。密歇根是個大農村,日子安安穩穩無聊的晃悠晃悠的也就過去了。14年3月份我拿到了一個工作offer, 在拉斯維加斯,我不想去,但是學姐說你熬一年,拿到工作簽證再跳槽很容易的 (事實證明這是個自欺的話啊,此學姐已經被我忽悠到了轉系的道路上了),加上爸媽極力勸說我有工作先接著,我又懶散,眼界狹隘,於是也就接下了。申請了OPT簽證(這又是一大失算,直接導致我後面無限坎坷)。後面我又投了無數建築公司,然而並沒有更合適的offer。於是也就不做他想了。行業不好,什麼都是白搭。一種無力感,就是大家都在水裡游泳,只是你這邊水速是負值,於是任你多努力前行,絕對值還是在後退的。大環境不好,無限拉低你的可能性。目光全在畫圖上,眼界也很窄。閨蜜是學EE的,常常來我家跟我同床共枕做做指甲。那天她來,說工作定了,在矽谷,年薪X萬。她還吐槽了一家公司,說那家公司居然只肯給六七萬一年的薪水,「六七萬誰去啊?!」這句話我到現在都記得,當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假裝專心做家務,敷衍過去。因為拉斯維加斯一年只給不到四萬。讓我如何接話?同學們紛紛找到工作,有時候在飯桌上會談到待遇,這時候,大致是我覺得有點灰頭土臉的時候。原諒我如此世俗。我自小是大院兒里有名的聰明,又努力,然而開獎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回報最少的。不免不平衡的。「建築要享受行業本身給你帶來的幸福感,而不是待遇給你的幸福感。」這是知乎上一句有名的回答。原諒我沒有這麼偉大。只是個平凡的姑娘而已。干一定的活,拿相應的錢,不爭不搶,業餘時間有自己的生活。這樣簡單的生活其實也是蠻奢侈的吧。

14年六月,應閨蜜約,去她矽谷的家住一些日子。這大概是我生命的一個轉折。跟一個朋友打電話,他說他有一個同學在從建築轉IT方向,問我有沒有興趣見一面。於是我就跑去三番去見那個同學了。素未蒙面,約在三飯一家中餐店,那裡的蒜蓉生蚝很好吃。妹子在紐約學建築設計,轉了項目,暑期來三番實習,做點設計,寫寫html。她說,你知道嗎,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有個叫MHCID的項目開放第二輪申請,你要不要申請試試?大概人生在某些點,是會遇到貴人的。然而那時候我卻沒有意識到她就是我的貴人。因為實在無聊,矽谷沒有車,寸步難行,回到家,就提交了一份申請給那個項目。是的,這是我申請的唯一的一個項目,也就是我最後我奔赴的那個前程。值得一提的是,MHCID那年之所以開放第二輪申請,是因為項目才第二屆,advisor沒有足夠的錄用經驗,導致估算不足,錄用的人很多開學前反悔了,導致經費即收到的學費不夠,所以不得已重新開放申請。這個窘境卻是給了我機會。15年我密大建築碩士的一個能力蠻強的好朋友想申請MHCID卻被decline了,只好去了伯克利。然而這些當時我也是不知道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傻人有傻福。

14年7月,我終於不情不願的到了拉斯維加斯。朋友幫我安頓了一下,買了一個一萬塊錢的二手寶馬做交通工具。燥熱的拉斯維加斯,每天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六點工作時間,周五三點半下班,加班費1.5倍。然而我還是討厭加班,一天下來真的很累。每天的期盼是小區的游泳池,每天跟住在隔壁的妹妹一起去游泳,她懶得很,總是只泡spa。我很開心有個同齡人,她在準備辦難民簽證。是的,拉斯維加斯房價極為便宜,很多人過來辦難民簽證和生孩子的。在這裡,嫁人換身份,假裝基督徒被迫害的,大多都是這種。竟是沒有幾個是大學畢業的,隔壁妹妹可能是三本,已經是我見到學位最高的了。這讓我感到絕望。正巧有個朋友來拉斯維加斯出一個月的差,於是我每周末都去找他,山東的漢子十分直爽,很是談得來,算是我拉斯維加斯乾燥的天氣中一絲慰藉。這個時候,我也收到了華大的錄取通知單。那麼問題來了,我該不該去上學。國外的學費還是貴的,然而我更擔心的是我的身份問題,OPT一旦終止就沒有了,公司又給我申請H1b,是否應該等一年再說?

工作並不開心,每天被迫加班。大部分時間,用來畫分析圖,管我的是一個中國女人,總是讓我把分析圖要畫的不同尋常,畫出花兒來,每一個要不同風格。於是我不斷加班。然而我卻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我對形式化的東西總是不感興趣。這種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給甲方看一個不同風格的圖冊,對我而言是浪費人生。我總是覺得用戶更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做界面設計的時候就覺得多嘗試不同風格也是好的,因為那本身就是產品本身,是被用戶直接使用的。如我一般懶惰的人,開始在七點左右就背包離開公司,這導致了那個女人強烈的不滿,因為組裡還有另外一個妹子任勞任怨的賺這份加班費。於是她找我談話。我提到h1b四月份申請的問題,她說你求求老闆,老闆人很好的,你好好表現好好求他,就給你申請。我笑呵呵的,心裡卻想,你逗我嗎 我接offer時候說的好好的給申請的呢!又一想,申請h1b是我EECS朋友的標配,到我這裡還要「求求老闆」,也是心下一凄。回程的路上極其疲憊,開著我的小紅,困的要死。向右拐的時候,突然發現車前有一對老夫婦,緊踩剎車!然而卻是嚇得我一身冷汗。這要是撞到了,我這輩子就交代了。那一刻,我覺得我有點受夠了。我在室外的泳池裡來迴轉圈,有時候跳躍。我在spa氤氳的空氣看不到未來。這裡的接觸到的人,大都高中沒有畢業,而我卻想要談笑有鴻儒。在這裡,我今天是這樣,明年的今天還是這樣。一點成長都不會有,只會在時光的消耗中磨平銳氣,忘記方向。這真是最可怕的。我給密大的好友打電話,他說,去西雅圖吧,不要荒廢了青春。偏巧那個好友就是一直很喜歡西雅圖的,我又一直視其為兄。在煲了若干個電話粥之後,我知道,是我決定的時候了。

我給學校發了郵件準備去入學,我跟房東說了我打算離開,我準備好了辭職,卻決定等到忙完這周的圖冊再走。一周加班後,我鼓足勇氣跟老闆說我要走了。後來那周好像沒有給我工錢。但無所謂了。我歡騰地奔向我的小紅,在拉斯維加斯的陽光下,它曬得燙人,有點樹蔭的車位我是肯定不能停的,要留給老闆和那個女人。我回頭看看那個事務所,其實他們的設計還是不錯的,在美國大多數都在做無聊的remodel項目的情況下,這裡還能做做公建。老闆其實還是個蠻好的老闆。那個女人呢,也不壞,只是被壓迫的同時壓迫著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也有點可悲而不自知。行業不景氣所致。我問了international center, 他們說OPT停了還是之後有可能能拿回unused time的,不過幾率很小。我停了OPT。父母再也不反對我的決定,他們說,你自己選擇的自己要負責。誰也不能為你負責。我說好。

工作一個半月,終於有心情逛逛這個賭城。我對賭完全沒有感覺。於是專註的看了show. 拉斯維加斯的show真的是藝術。O show, Zumanity, fantasy, blue man等等。看了水show 看了火show. 看到我覺得可以說再見的時候。

我去檢查了車,跟洛杉磯的學妹聯繫好,跟矽谷的朋友聯繫好。這,就是做了決定,風雨兼程的第一步了。那一天陽光很好,我下載了很多歌曲,房東阿姨給我做了路上的便當。我開往洛杉磯,一路唱著歌。接上學妹,沿著一號公路看懸崖看海邊看Seal看小鎮。那是我第一次開長途。那一次,我篤定著希望。西雅圖在等著我,在那裡又是一個篇章。

後序:

這大體是我如何決定轉系的心路歷程。是的,14年下半年建築行情開始呈現頹勢,而我在14年中旬轉走,說來竟也是命運幫了我。到現在我慶幸自己的選擇,父母也不再有顧慮。

至於如何轉的,遇到過什麼困難,建築設計和人機交互又有多少相通之處。以及一些常見的問答,我之後會寫其他文章進行陳述。

每個人做出轉專業的決定都是很艱難的,敢於邁出那一步的人少之又少。我的故事若是過於流水賬,還請各位看官見諒。每個人有自己的故事和那些堅定的瞬間。我只希望我的故事能給大家些許啟發或者鼓勵。


推薦閱讀:

出國選老闆都跟正教授大牛,那誰跟助理教授?
「第四期選校日刊」南加大的「魔力」 - 讓USC「紮根」擇校備選表
直播:從美國人的角度解讀北美留學Data項目面試及申請
爸媽都沒有讓我出國留學的意識可是我很想留學,該怎麼勸說他們?
PharmD,PHD,和Master?

TAG:北美留学 | 建筑 | 转专业 | 人机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