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守獼猴」看「留守兒童」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編者按:
春節臨近,罕見的寒潮也無法阻擋在外務工人員返鄉的腳步。辛勞一年的他們終於能夠回到家中,與分離已久的孩子們團圓。這令人又一次想起「留守兒童」這個沉重的話題。在不少孩子厭煩父母每天從早到晚的嘮叨時,中國還有接近6000萬留守兒童,只有在短暫的春節期間,才能享受父母的懷抱。長期缺失父母陪伴的他們,可能都忘記了怎麼撒嬌。本文將通過一個對個體早期發育的研究,充分說明陪伴的重要性,關愛留守兒童。
2015年6月9日,貴州畢節4名留守兒童服農藥自殺,中毒身亡。4名兒童是兄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僅有5歲。其實,類似的悲劇並不罕見。我們時不時會聽到這樣的報道,未成年留守兒童被多次猥褻;留守兒童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結果由於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由於受他人引誘和教唆,留守兒童過早地輟學而走上搶劫殺人的犯罪道路……
關於留守兒童的負面案例層出不窮,令人揪心,發人深省。據統計,中國留守兒童數量已達6000萬之多,並且這個數字仍在逐年上升。一方面,這些孩子們因從小得不到適當的照料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心理損傷和人格缺陷;另一方面,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情緒及心理的發育存在更多的問題,他們在長大之後更容易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令人欣慰的是,社會各界給予留守兒童的同情及關注越來越多,除了經濟上的資助,許多從事心理方面工作的志願者亦在四處奔走,努力為留守兒童增添福祉。更為根本的是,國內許多科學工作者將研究重點集中在個體早期的發育環境,以期為我們幫助留守兒童指明更加準確的方向、提供更加有效的對策。
1.t早期逆境的心靈烙印之深遠
看到這裡你也許要問了,為什麼關注早期發育環境?早期發育環境如何影響人的發育,尤其是情緒和心理發育?這些研究又具有哪些現實意義呢?換句話說,這些研究能夠使我們得到哪些啟發,如何指導我們幫助留守兒童呢?
下面我們將對以上問題進行逐一解答。
一個人的成長及發育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遺傳因素的影響當然是深刻的,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但本文計劃跳出遺傳因素的框架,重點關注環境因素。這是因為在肯定遺傳效應的前提下,環境因素是我們可以為之努力並做出改變的因素。
「環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俗語表達的中心意思都是環境對個人的重要影響。
其中,發育早期的環境因素尤為關鍵。我們可以通過對人類的近親——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進行的科學研究,來了解為什麼要強調「早期」二字。需要說明的是,與人類不同,獼猴成長的過程,公猴不太參與,所以本文中,獼猴實驗的結果強調的是母猴在小猴發育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人類兒童成長過程中,父親也扮演重要角色,雖然本文更多地強調母親的角色,但事實上父親的重要作用同樣應該被重視。
實驗獼猴在出生後,由於其母猴奶水不足等原因與母猴分離,與年齡匹配的同伴一起人工飼養3個月,而其它獼猴則在出生後3個月之內被母猴撫養,之後它們的飼養條件並無差異。
2~3年後,與出生後頭3個月被母親撫養的獼猴相比,與母親被迫分離獼猴的壓力管理能力降低,哪怕是受到極其微小的環境因素干擾,它們都會坐立不安,焦慮煩躁。
另外,2~3年的正常社會生活看上去沒有消除早期母嬰分離的影響:這些獼猴缺乏與其它獼猴的社會來往,而且焦慮行為大大增加。這些證據都揭示了早期的不良生活經歷(我們稱之為早期逆境)對於個體的心理發育產生負面、長期的影響。
坐在一起進行社會交往的猴子
獨自坐在角落中的猴子
事實上,對於人類而言,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最為關鍵的3年,是剛出生後的3年。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如同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著從外界感知到的各種信息。
中國古人有雲,三歲看老。意思是一個人的性格在3歲的時候已經初見端倪,這種性格特質將會一直持續至成年乃至一生。
這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及其團隊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長期的跟蹤實驗。研究對象是當地隨機選取的排除了遺傳因素的1000名3歲的孩子。經過全面的調查,研究者將孩子們的性格分為5種不同類型:自信型、適應型、沉默型、約束型和不安型。
23年之後,科學家們再次對這些人群及其家人做了訪談調查記錄。研究發現,兩次得到的結果非常相關,也就是說,3歲的言行可能預測其成年後的性格。所以,對於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在出生後的頭3年。這也是我們一再強調早期發育環境的原因。
2.t早期逆境的心靈烙印之尋根
那麼,早期發育環境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發育和成長的?
我們可以通過早期環境對腦結構和腦功能的影響來了解這個過程。腦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神經元之間通過細胞表面突起的結構,即「突觸」進行聯繫。多個聯繫結點形成腦網路,從而行使相應的腦功能,使個體表現出各種行為和心理活動。
剛出生時人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後3年之內,突觸數目快速增加;突觸數目的增加是腦功能網路形成的基礎,同時也具有活動依賴性。換句話說,接受外界信息刺激輸入越多,突觸就越活躍,從而就更容易形成腦功能網路。而腦功能網路決定著我們的智力、情商和性格。
我們對獼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母嬰分離造成的行為異常,即上文提到的「缺乏社會交往」和「焦慮行為增加」,在獼猴大腦中亦存在相應的腦結構及腦功能網路的異常變化,這些變化與外在的行為變化直接相關,為行為異常的追根溯源提供了非常關鍵的證據。
在出生後3年內這個階段,孩子接受的正面感覺性刺激越多,腦網路越傾向於讓人充滿正能量的發育,越有利於將其大腦塑造成正面、積極的大腦;相反,如果接受的感覺刺激不足,那麼由於突觸活動大大減少,腦網路的數量匱乏,發育嚴重滯後。甚至,如果接受的負面感覺刺激較多,例如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孩子感覺自己是被忽視的,那麼腦網路將傾向於衝動、負面的發育,導致個體在處理問題時沒有理性可言,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試想,如果孩子處在一個無所刺激、感情淡漠的環境中,大腦如何能夠得到充分健全的發育?
3.t早期逆境的心靈烙印之消弭
但事實上,中國大部分留守兒童處在無所刺激、感情淡漠的環境中,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所面臨的現狀。
一方面,很多家庭為了提高物質收入水平,年輕父母雙雙選擇出去打工,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孩留給家裡的老人照顧,而多數老人雖然疼愛孩子,卻只想到滿足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很少與孩子進行互動與溝通,根本談不上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感覺刺激。就這樣,孩子一生當中最佳的發育時機被白白浪費了。
另一方面,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事實上,其中的關鍵在於,母親作為監護人與孩子形成的情感紐帶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孩子與生俱來有種被遺棄、被忽視的恐懼,如果與母親分離,孩子會長時間處於一種焦慮不安的狀態,這是非常糟糕的負面刺激,對於大腦發育及情緒發展是很不利的。
相反,如果及時給予孩子充分的感覺刺激,他們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與母親分離帶來的焦慮心理。這在我們另一項的研究中已經得到證實。我們對出生後與母猴分離的小猴進行了及時的正向干預,如增加視聽觸嗅覺的刺激、安排固定實驗人員對其進行溫柔的撫摸和玩耍。干預持續了半年之後,我們發現這些經歷過出生後母嬰分離的猴子行為不再異常,與母猴撫養的猴子相比並無差異,說明正向干預是有效的,能夠逆轉其社會行為和焦慮行為異常。
有鑒於此,為了促使與母親分離的留守兒童更好地成長,撫養者的努力應該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減少負面刺激的輸入。也就是說,在孩子3歲之前,母親盡量不要與孩子長時間分離,這樣能夠非常有效地減少孩子內心的焦慮,大大降低發育的不利程度。如果條件不允許,母親和孩子不得不分離,那麼在外地的母親也請多給孩子打打電話,不論孩子是否會說話,母親打電話僅僅是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這是作為母親的基本責任,而孩子對於自己內心的表達是需要耳濡目染的,如果家長自己尚且缺乏對孩子情感的表達,孩子如何能夠回應家長?
其次,如果在分離期間尚有其他固定的、為孩子所熟悉的監護人特別關愛嬰兒,能夠滿足其心理發育的需要,二者能夠逐漸形成穩定的依戀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緩解其由於分離造成的焦慮心理的,這就要靠家裡的老人了。但是我們想強調的是,最主要對孩子負責的應該是家長,而並非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即便老人相當樂意幫忙照料孩子,那也並非老人的義務。
另外,增加感覺刺激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在孩子3歲之前,盡量讓其多與外界接觸,豐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各方面的感覺經驗,這樣不僅僅能刺激其大腦感覺區的發育,同時,許多以感覺輸入為載體的情緒輸入,尤其是正面情緒輸入亦能夠使得大腦負責情緒和心理的區域得到正常發展。
當然,這些科學證據如果不加以普及,那麼其發揮的作用必定是極其有限的。如何普及重視兒童心理教育的觀念,使得父母們充分重視孩子的情緒和情感,這其中不僅僅涉及到科學人的責任,更值得每位社會人深思。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未來式醫療會帶來何種體驗?
※遠方不僅有詩和理想,還有新能源汽車!
※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斑鱉接受人工授精,它會滅絕嗎?
TAG:中国科普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