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觀世界的神器——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引言: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EricBetzig、StefanW.Hell和WilliamE.Moerner,以表彰他們在超分辨熒光顯微鏡領域做出的貢獻。超分辨熒光顯微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超分辨有什麼優點,起到什麼作用,怎樣實現超分辨?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圖1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生命科學都做些什麼

每個生物個體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以身高170厘米的小明為例,他的手部表面覆蓋著皮膚(組織),皮膚由細胞組成,細胞內含有細胞核(細胞器),細胞核的核仁里含有遺傳物質DNA(分子),分子是化學過程和生命過程的最小單元。生命科學從微觀層面觀察生命過程,大到組織和細胞,小到蛋白質、DNA、RNA等化學物質,通過研究它們在生命過程中的變化,揭示生命的物質基礎和基本現象。從尺度上來說,組成小明身體的細胞平均尺寸大約幾十微米,而最大的分子——蛋白質的尺寸只有幾十納米,相當於他身高的1/10^7。

孔子告訴我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細胞和分子這麼小,想要看到它們,需要顯微成像技術的幫助。

圖2 將人放大數百萬倍,「看到」另一個精彩的世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盲人摸象與隔岸觀火——原子力探針顯微與光學探針顯微

顧名思義,顯微成像是一種觀察微小物體的手段。原子力探針和光學探針是兩種常用的顯微技術,前者就像盲人摸象,利用一個微小的探針接近樣品,通過反饋的作用力來實現觀測,這種觸摸的方式只能探測樣品表面,還會對脆弱的樣品造成損傷,不適用於觀察生命過程;相比之下,光學探針顯微就像隔岸觀火,把探測用的光束打到物體上,通過收集透射或者反射光的方式來進行觀測,對樣品的影響很小。

圖3 兩種常見的顯微鏡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提高光學顯微的成像效果,以便從複雜的細胞組織中提取出自己想要的細節,科學家還採用了熒游標記的方法,在細胞中加入特殊的熒游標記物,這些標記物在特定的光照下,有的發出紅光,有的發出綠光,而且每種熒游標記物都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只與細胞中既有的特定分子結合,然後發出熒光。熒光成像大大提高了光學顯微成像的對比度,還幫助科學家分辨細胞中的不同結構。圖中所示是牛肺動脈內皮細胞,細胞核呈現藍色,線粒體呈現紅色,微絲呈現綠色。然而光學顯微也有自己的缺陷——就像用望遠鏡看天上的星星,即使再先進的、口徑再大的望遠鏡,也沒法看清所有星星;顯微成像的分辨能力也受到光學成像系統的限制,這種限制來自於光的衍射,因此被稱作衍射極限。

圖4牛肺動脈內皮細胞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墓碑上的公式——衍射極限

波動性是光的基本特性之一,由此產生的衍射效應始終困擾著包括顯微、望遠在內的光學成像系統。德國物理學家ErnstAbbe發現了顯微鏡的衍射極限,並將公式刻在自己的墓碑上。這裡我們不去詳細分析衍射極限的成因,只需要大家知道這樣一個結論:由於衍射極限的存在,顯微成像系統的照明光只能在樣品上形成有限小的圓形光斑,被稱作艾里斑;同樣地,樣品上的分子只能在成像相機上形成有限小的圓斑。從成像的角度來說,衍射極限影響下的顯微成像系統只能分辨有限小的細節,一般在200納米到300納米之間。

前面已經說過,細胞的直徑大約幾十微米,想要研究細胞內的生命過程,至少要能看清細胞器才行。傳統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用來看細胞還馬馬虎虎,對細胞器就只能看個大概,沒法滿足生命科學研究的需求。近年來,科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實現突破衍射極限的光學顯微成像,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超分辨熒光顯微鏡。超分辨的實現途徑很多,有結構光照明(SIM)、受激發射損耗(STED)、光激活定位顯微(PALM)、隨機光學重構(STORM)等,限於篇幅我們只講獲得諾貝爾獎的兩種——StefanW.Hell的受激發射損耗(STED)和EricBetzig、WilliamE.Moerner的光激活定位顯微技術(PALM)。

圖5 衍射極限限制了顯微鏡的分辨能力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果殼網

管中亦可窺豹——受激發射損耗顯微鏡

傳統光學顯微鏡採用寬場成像的方式,照明光一次照亮整個成像範圍,然後用相機對整個成像範圍進行曝光成像,一次獲得整幅圖像。「管中窺豹」型的掃描成像則有所不同,照明光聚焦在樣品上,形成一個極小的光點——也就是所謂的「管」,每次只對光點對應的區域進行成像;當我們改變光點的位置,使它依次掃遍整個樣品,也就獲得了一幅完整的圖像。有人要問了,即使採用「管中窺豹」的方式,每次聚焦的光點依然受到衍射極限限制,系統分辨能力比起所謂的寬場成像沒有提高,掃描過程又增加了系統的複雜度,不是自找麻煩嗎?StefanW.Hell的回答很簡單:只要設法縮小「管中窺豹」的「管」,就能提高系統的分辨能力,實現超分辨。

通常的熒光成像是這樣的:熒光分子在吸收了照明光(或者叫激發光)A之後,會在很短的時間持續發出熒光B。掃描成像系統的分辨能力取決於A在樣品處的聚焦光點大小。Hell找到了熒光的開關——第三種光C,在C的照射下,熒光分子即使吸收了激發光A,也沒法再發出熒光B。Hell讓開關C同樣打在樣品上,形成一個四周亮、中心暗的「麵包圈」,「麵包圈」中心的暗區域比艾里斑還要小;然後把麵包圈套在艾里斑上,就像在「管」的出口又加了一個小孔,使「管」的直徑大大減少,也就提高了整台顯微鏡的分辨能力。

圖6 「麵包圈」限制了激發光A的有效範圍

「我只看到星星」,「我看到了銀河」——光激活定位顯微

熒光分子是熒光樣品的最小發光單元,由於衍射極限的限制,在相鄰的兩個熒光分子同時點亮時,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光斑,但如果每次只點亮一個分子,就可以通過光斑,計算得到熒光分子的準確位置。

EricBetzig和WilliamE.Moerner採用的就是這樣一種方法,如果說STED技術核心是「擦除」,那麼PALM技術的核心就是「定位」:Moerner發現存在光D可以「打開」熒光。通過控制D的照射劑量,保證每次只有少量熒光分子處在打開狀態;當熒光分子在開與關之間切換時,整幅圖像中的熒光信號就會像銀河中的星星一樣亮暗閃爍,只要進行足夠多次的開關和成像,就可以組合出整個樣品的圖像。

圖7 溶酶體膜在不同顯微鏡下的成像結果。(左)傳統光學顯微鏡成像;

(中)光激活定位顯微鏡成像;(右)放大的光激活定位顯微鏡成像。

圖片來源:果殼網

集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交叉學科的勝利?

作為光學發展史上的重大進步,衍射極限的突破顯然是一個物理學問題,三位科學家以化學方法為工具,突破衍射極限並摘走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此受益最大的則是生物學。更有趣的是,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物理學出身,因此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可以稱得上是交叉學科的重大勝利。

隨著超分辨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國際上主流研究方向已經由系統本身轉嚮應用,幾大顯微公司也紛紛推出各自的商業化產品,但空間與時間、成本與性能的博弈還在持續,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仍有進步的餘地。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升級的微生物「軍團」:除雜草、煉酒精
張雙南——什麼是美?
腦洞大開,充氣太空站不是夢
外骨骼是如何幫助人類實現「能量翻倍」的

TAG:中国科普博览 | Nobelpriz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