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魯白:沒有原創,高科技的發展只是一句空話

《知識分子》主編、清華大學教授魯白正在演講

| 編者按 |

今年,國務院頒布《中國製造2025》規劃,強調未來十年我國經濟發展中創新驅動的重要性。

12月14日,《知識分子》主編、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受邀參加2016網易經濟學家年會2025科技展望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探討未來創新科技如何更好地向產品和商品轉化,高等院校與企業家在創新驅動的浪潮中應該怎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以下為演講實錄,略有修訂。

整理 | 彭雯

我的演講題目是《科技創新與投資》,這是一個我平時很少講的話題。這次演講分為兩個部分,我將分別闡述在今天的「雙創」,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中國的高等院校和企業家在科技創新當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高校和投資人分別可以為科技創新做些什麼。

- 瑕瑜互見:科技創新的進步與挑戰 -

首先,我想談一談科技創新在中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進步,又存在著哪些問題。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對於高科技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一項統計表明,2000年到2010年中國對R&D(編者註:Research&Development,研究與開發,國際上通常採用R&D活動的規模和強度指標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投入增加了5倍;另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於科技的基礎研究的投入也以每年百分之十幾的速度成長了30多年。

中國科技的投資量,儘管跟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國家對高科技的投入正在逐年增長,這是中國明顯的進步。

由此帶來的是產出的增加。中國的科研論文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二,儘管我們在重大的科學發現以及突破性的技術方面,還跟發達國家存在相當大的距離,但數量上已經頗為可觀。專利方面,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儘管專利的實用率還和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個進步,是我們對人才的培養。中國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可能是世界第一了。最近幾年以來,也有大批各行各業的「海歸」回到中國,積极參与祖國建設。

第四,是舉國上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雙創」的浪潮使得上至政府,下至百姓和企業,都意識到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瑕瑜互見,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問題,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科技成果的轉化率相當低」。在創新創業領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說法:「死亡谷」。一項高科技的創新從研究到開發,再到技術轉讓和產品上市,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最後還要通過商業化才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創造發明在很早期就已經「死掉了」,還有一些好不容易走到了產品階段,卻由於不能被市場或消費者接受而導致最後「死亡」。「死亡谷」在整個高科技創新領域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在中國,這個現象尤為嚴重。

高科技創新領域的「死亡谷」。圖片來源:魯白演講PPT

高科技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行業,國家、企業和創業者對此一定要有一個清醒認識。但是,大家對科技創新還是充滿了期望。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中國未來50年的發展,依靠的不是消費,也不是服務,或者說不僅僅是靠消費和服務,而是有原創的高科技的產出。

- 高校能做什麼?缺陷,經驗與策略 -

1.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三大缺陷

讓我們回顧一下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一般來說,一項科研成果最後能夠進入市場,要經過5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形成科學的假說,並對這個假說進行驗證,包括最後新的概念的形成。新概念形成後,要有一系列技術的研發和突破,這就是第二個階段,即技術開發。第三階段是要產生所謂的樣品(prototype),要變成一個有用的實物。而樣品不等於產品,只有在解決了大規模生產以及一系列技術問題後,才變成一個可以賣的產品,這是第四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從產品變為商品,這需要有一定的市場接受度。

在這一整條研發鏈上,有兩個部分需要特別注意——資本和人才。

成果轉化的第一大缺陷是缺乏早期研發的投資。國家對於科研的資金投入相當大,但政府資金往往投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即概念和技術層面。當進入樣品階段後,風險資本、社會資本,包括PE(編者註: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投資)都蜂擁而來,而後當樣本變成產品進入市場後,企業和金融市場,都會對這個研發買單。

但是,這裡缺少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從概念到完成技術開發後,從這一步到做出樣品,變成一個可用的實物,這部分研發的投資是相當弱的,這部分投資政府不太重視,風險資金又覺得為時尚早,也不願意投資,所以,早期研發的投資是三大缺陷之一。

早期研發的投資是三大缺陷之一。圖片來源:魯白演講PPT

第二是人才團隊配置的缺陷。我國的科研人才是比較專一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不太具備市場的觀念或企業生產的認識,而在市場做產品的企業界人士又缺乏對科研的了解。

所以在這當中需要一座橋樑,不光是物質的橋樑,更是人才的橋樑。這需要有行政執行、運營,金融財務、項目管理、法律等等各方面的人才,只有通過這種人才的橋樑,才能夠把一個科學發現,一項技術突破,有效地連接到產品開發這個環節里去。

第三大缺陷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我們從事科研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必須經常考慮到其所做的研發,是不是有競爭力的創新,能不能會對產品對市場產生影響,我們需要具有市場觀念和企業家精神的科研人才,才能做出市場也能接受的產品和商品。

2. 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高校,研究所如何應對「死亡谷」,如何更好地應對科技成果轉化的三大缺陷,大家都在思考,探索,我所在的清華大學也做了很多努力。個人認為,我們可以有三個方面的應對。首先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大學,特別是一流大學,是最容易國際化,也是最開放的一個地方。舉例來說,過去幾年清華大學做了相當大的努力,其中包括「請進來」,「走出去」——向世界各國高科技創新創業的代表性企業和人物學習請教。比如以色列是在世界上創新創業做得相當成功的國家,《創新的國度》作者Saul Singer對此有比較深刻的解讀;全球公認的高科技創新的企業,比如Facebook、Apple、Linked-In,都有其獨特的創新文化。這些活動大大增強了創新教育意識。

通過多年的討論、學習、思考,明確了我們需要有創新創業素質的人才。那麼,這些人才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我個人總結了八大特質。

第一,創新創業的人才需要有遠見和清晰的願景,清楚地知道將來要做什麼樣的產品和企業;

第二,對自己所乾的事情充滿了激情,有相當的自信,並且要有一定的堅持力;

第三,他們是意志堅定,百折不撓,遇到困難不輕易退縮的人;

第四,有一定的冒險精神,還要有一定的危機處理化解能力;

第五,對於變化的環境有相當快速的靈活性跟適應性,也就是所謂的「street smart」;

另外,他們所做的科研或產品,要具有相當的創新性,要與眾不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住腳;

第七,必須要有相當的領導力,能夠鼓動他人,號召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努力,還要跟別的行業交流溝通,所以溝通協調的能力以及組織能力也相當重要;

最後是專註和執行力,不光要有想法,有幹勁,還要有能力把概念和想法變成可操作的任務並將其按時完成。

3. 新形勢下的高校定位與策略

創新創業是實踐的東西,很難在課堂上教,所以企業家精神需要在干中學。清華大學幾年前創立了x-lab,由經管學院發起,我們醫學院也參與了。

它鼓勵學生,包括畢業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把創新創業的壁壘降低,為有創業項目以及有創意創新想法的學生提供輔導跟支持,包括學校教授提供的工作場地,各院系老師們的技術支持,天使基金、風投提供的資本支持,以及校友、企業家、清華科技園的對創業團隊的指導和幫助,這樣就幫助解決了許多創新創業經常遇到的困難。

x-lab發展蓬勃,幾個月前的統計顯示,現在已經有400多個培育項目,200多個公司,60多家公司得到融資。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有了一些反思,校園裡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部分學生滿腦子想創業,不能安心學習了;有一些老師和教授認為研究生做科研是第一位的,需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集中精力做科研。更多的人覺得如果很多學生為賺錢而去開公司,創業,會把學校的治學風氣搞亂了。

在一系列的反思和討論後,大家認為在「雙創」的大環境下,我們對自己的目標,對高校的科技創新要有新的定位和策略。

首先,大學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我們並非鼓勵所有的或大部分的學生都去創業,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我們要系統的灌輸創新創業的精神、技能和想法。

另外,我們的高校,要能培養出一些新時代的創新創業的領袖人物,一些具備前文所述的八大基本素質的,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家。

第三點非常重要,高科技創新最關鍵的是原始創新,要有很高的科技壁壘,才能有別於社會上一般的創新。

所以高校的創新要有自己的特點。在美國,一流高校如斯坦福、MIT往往是教授發起創立高科技的公司,教授的學生參與的組建和初創,接受風險投資開始運作,很多現在鼎鼎大名的公司,至少在生物科技領域,都是教授,而不是學生創造的。

第四點,儘管我們不希望很多學生都出來創業,但我們需要在學校里灌輸所謂的企業家精神,也就是創新力和領導力。

4. 高校創新需要新思路和新模式

大家可能都知道「孵化器」,地方政府或高校提供場地,收取很低甚至免費的租金,提供各種服務,如法律,財務,政府報批等等。孵化器內有儀器設備,有稅收上的好處,希望通過吸引風險資本孵化高科技公司。

這種孵化器模式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原創從哪裡來?我們的科學研究,科研項目的原創是在教授們的實驗室里,而目前教授以及學生關心的是怎麼樣發表論文,而不太關心研究能不能轉化,是不是能最後進入高科技的產業。

所以我們必須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轉化變得容易一些,使創新創業的壁壘下降。經過與有遠見的企業家,投資人及做過孵化器的人士的反覆討論,我們發展出了「二級孵化器」的做法,希望在教授自己的實驗室內,增加早期培育的環節。學校可提供公共技術平台,提供專業內經過多年培養的技師還有研究生,實驗場地,等等,支持鼓勵早期研發。

高校創新需要新思路和新模式。圖片來源:魯白演講PPT

在早期培育環節,企業家可以做一部分的投資,這個投資風險相對來說高一點,很多項目可能會失敗,但在這個階段所需要的資本是相當小的。我們有一些校友想要捐贈做公益,有一些人希望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一棟樓上,有一些人希望支持貧困的學生,但也有一部分的企業家、投資人希望他們的捐贈能夠起到更大的效應。

我覺得捐一部分錢來培育早期創新創業項目,其意義遠遠大於捐其他項目。當然,早期研發不能僅僅靠捐贈,地方政府的資助和學校自身募捐,都是支持早期項目培育的方式。

我們也希望企業家們以「企業家導師」的身份能夠參與到早期研發中,這是一個在國外已經被證明了的一個相當有用的做法。我們將成功的企業家請回學校與教授、學生交流溝通,幫助他們使自己的項目更接地氣,更適合轉化,更能接近市場。

在這個孕育著很多項目的早期培育環節中,當然有相當一部分會」死掉」,但不好的項目死的早,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存活下來的項目,再進入孵化器,成功率相對來說會比較高。

除了教授和實驗室,第三方也是創新的另一個來源。比如我們和斯坦福合作,他們有一些非常好的原創的想法和項目,通過合作可以進入我們的孵化器,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變成高科技的公司;也可以跟海外的孵化器合作,還可以通過專業的管理公司引進第三方的創新。

總而言之,我們需要的是具有原創性的,有高技術壁壘的研發項目。如果沒有原創,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就缺了源頭。

- 企業家與投資人能做什麼? -

最後,我想給企業家、投資人提一些建議。很多投資人和企業家都在問我問科學家: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如何?哪一個項目前景會比較好?人工智慧和幹細胞要不要投資?而我們一些科學家則非常不願意對科技進行預測或預言,即使做了,也不一定有實質性的意義。

我想借用美國前總統JFK(編者註:約翰·肯尼迪)的一句話來回應:Ask not what the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 我改一下:不要問科學家可以為你做什麼,問一問你可以為科學、為科技創新做什麼。

以下是我給企業家和投資人的五點建議:

第一,要與科學家交朋友。科學家整天在大學,在實驗室,而企業家,投資人整天在市場,這兩種人很少有交流。我希望投資人和企業家能夠跟科學家交朋友,一方面企業家、投資人可以關心科學研究的進展,這本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科學家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另一方面,是幫助科學家思考,他們所做的部分研究中,是否考慮過應用的價值,是否可以轉化,能否形成產品,市場能否接受。

第二,要支持科學共同體。科學共同體就是一部分專業相同,興趣類似的科學家的鬆散聯合。科學共同體會有關學科領域的事情,像轉基因食品,霧霾這樣的話題,更有話語權,更願意與社會溝通,更願意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作為一個共同體,言論會比較綜合,平衡,更有權威性,不那麼偏激,比較有共性。

比如《知識分子》就是這樣的平台,我們組織了很多科學家,通過每天發表原創的科普以及和科技政策、科學研究有關的文章,與社會、企業家和投資人互動。另外,「未來論壇」也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論壇理事包括企業家如李彥宏,投資人如徐小平等,論壇還會邀請科學家分享科學的最新進展。如果投資人、企業家都積極地支持科學共同體,會給我們的科技創新帶來新的氛圍。

第三,扶持早期研究的轉化。如之前所說,早期研發存在一段資金空白階段,即完成技術開發到做出樣品階段。這一階段十分重要,沒有這一環,我們的原創就不能轉化,不能進入可開發的產品或商品。如果完善了早期投資,就會使得我們的科研更容易進入市場。

另外,企業家導師制度能很好地幫助科學家和學生創業,企業家導師由有經驗的企業家和投資人擔任,與科學家交朋友,向他們提供建議,共同探討哪些科研朝哪個方向走,能比較容易地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第四,推動科技體制的改革。現在在科技領域,科研基金的分配改革是非常熱門的話題,我們希望能夠由政府官員為主導的分配方式向以科學家為主導的分配方式的轉變,因為相較而言,科學家更能把握我們科技的發展方向。

除此之外,科學家和科學成果的評估方式也亟待改革。現有的評估方式比較機械,就是評分算數,這是一個不太需要動腦筋的評價方式。我們希望我們的科學研究的重點在於解決了哪些重大的問題,我們的技術開發的落腳點在於究竟能否對經濟和社會有衝擊力,能否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假如說讓企業家和投資人都參與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科技創新會更上一層樓。

最後一點,也是我們創辦《知識分子》的願景之一——促進科學文化的改善。企業家跟投資人可以參與多種創新創業的教學和活動,改變急功近利,單純追求論文數量或分數的行為,幫助逐漸建立和培養企業家精神,提高領導力和創新性。

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人共同關注科技創新,有更多的人一起推動科技創新向市場和產品的轉化。

謝謝大家。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刊物和機構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事宜:zizaifenxiang@163.com。

《知識分子》由饒毅、魯白、謝宇三位學者創辦並擔任主編。關注請加微信號:the-intellectual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推薦閱讀:

呼籲給予本土青年科技人才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王志珍、羅暉:女性科學家的職業夢想需要家庭支持、社會鼓勵
饒毅、施一公:支持年輕人構建中國科學的未來 | 問卷調查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