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子是個偏心眼兒?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寒木釣萌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在前面《核電站與燒火做飯有什麼不同》這篇文章里,咱們說到了聚變的原理,即原子核之間的結合導致質量虧損,從而產生巨大能量。那麼核電站裡面的裂變反應,也是因為釋放結合能的緣故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那分明是鈾原子的分裂呀,別急,咱們這就詳細說來。

有一個核子他叫小明

有這麼一個核子,他叫小明。雖然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但是呢,小明一開始絕對是個質子,很簡單,中子這傢伙最怕孤獨了,當他單身時,整個人就衰得不行,平均壽命也就15分鐘左右,確切地說大約14分42秒後,這個單身漢就會衰變成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還有一個反中微子。而質子則不同,用長壽來形容他都顯得不恰當,因為他的壽命大於2.1×1029年,宇宙的年齡也才138億年左右呢。

不扯這些了,反正小明一開始是一個質子就是啦!

話說,有一天,小明到處瞎逛,結果他遇到了另外一個小明,顯然,他也是獨自闖蕩宇宙的質子,為做區分,暫時叫他小華。同性相斥,這在哪兒都是成立的,本來,他們兩個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因為他們之間的排斥力太大(都帶正電),但是很不幸,他倆在一顆恆星的內部,也許是一顆中等質量的恆星內部,那裡溫度高極了,所以小明和小華的速度極快,兩人迎頭高速相撞,結果就粘在一起啦,而膠水是一種叫做核力的厲害傢伙。

圖1 粒子熱運動劇烈程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強

小明和小華粘在一起後,如小明所願,小華不再是一個質子,他變成一個中子了。這把小明高興得,他把小花抱得緊緊的,小花是小明給她重新取的名字。

此刻,小明和小花組成了一個新家——氘(dāo)核。

小明說:花花,我發現,自從跟了你後,我的體重減輕了一點兒。

小花說:我也是的我也是的!可能是……咱們結合時產生了愛的火花,火花帶走了你我的一點兒體重吧。

小明說:嗯嗯,鐵定就是這個原因啦。

小明小花的小日子過得很幸福,他們的願望是就這麼倖幸福福地過一輩子,直到滄海桑田,宇宙毀滅。然而,他們這個願望只維持了1萬年。

有一天,一個不長眼的質子,他硬生生插了進來。

「真好!」那個撞進來的質子說,「現在我們組成了新的家庭,氦3!哦也!」

小明和小花對看了一眼,沒有說話,只是嘆了一口氣。

良久,小明說了一句:奇怪,我的體重又變輕一點兒了。

小花說:我也是。

那個質子也急忙說:我也是,我也是!

但是小明和小花還是沒有搭理他。

好幾萬年又過去了。

有一天,他們這個叫做氦3的家庭,又在高速中撞到了另外一個氦3,咔嚓一聲,如電閃雷鳴,之前的那個質子被撞飛了,還有另外一個質子也被撞飛了。現在這個新家裡面有4個核子,分別是小明和小花,還有另外的一個質子和中子。這個新家叫做氦4。

小花:明明哥,咱倆現在是阿爾法粒子家的一部分了。唉,我的身體變得更輕了。

小明:別傷心,我聽說,中等質量的恆星,聚變產物主要是氦4,所以咱倆應該不會再換新家了。

然而,小明錯了,很多萬年後,他們又成了碳原子核家的一部分,後來又成為氧原子核家的一部分。最後,他們又成了鐵原子核家的一部分。

小明:哎呀呀,搞半天,咱倆不是呆在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里呀!

小花:是大質量恆星!自從成為鐵核家的一份子後,我又變輕了好多好多!

小明:花花,你別難過。我聽說,在大質量的恆星裡面,只要產生了像鐵原子核、鎳原子核的時候,我們基本上就不會再變換新家了。

小花:為什麼呀?

小明:因為,假如我倆從鐵原子核家搬到鈾核家,我們的體重就會變重一點兒,而我們身體質量變大的話,需要能量的注入才能完成。否則,咱們怎麼變重呢?

小花:對對對,我也想起來了。

小明(拍了一下腦袋):不好!我忽然想起一事,如果兩個鐵核不能再通過聚變產生能量的話,那那那……誰來頂住這顆大質量恆星自身的引力坍縮?

小花:啊?!

…………

就在小花的驚叫聲中,一個更大的聲響出現了,這也許是宇宙大爆炸以來,小明和小花聽得最大的一個聲響了。

…………

朦朦朧朧中,小花醒了過來,一看小明還在身邊,心裡那個踏實感,真是難以言表。

小花:剛才怎麼回事?

小明:超新星大爆發!

小花:我們在哪裡?

小明:一個更大的家,鈾核里!

小花:難怪,好多好多家庭成員,真擠呀。不過還好,我的體重增加了一些呢。明哥哥,你說咱倆總是在換新家,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呀!

小明:我們這個家叫做鈾235,他的半衰期是7億多年。假如有一堆鈾235,那麼經過7億年後,會有一半發生衰變。

小花:7億年!太好了,咱倆終於可以穩定一段時間了。

…………

…………

好多億年又過去了,小明和小花親眼看見無數的鈾235發生了衰變,但他們所在的這個家還沒有,小明和小花感到很幸運,他們害怕再換新家,因為那樣的話,他們就有可能要分開了,這是一件多麼讓人傷心的事,在這浩渺的宇宙,分開即永別。

小明和小花身在超新星大爆發後產生的一片廣袤無邊的分子雲里,也就是星雲。後來,附近又發生了好幾次超新星大爆發,結果,在某個地方,星雲開始收縮,密度開始升高,在那核心的地方,一個新的恆星正在誕生,它就是後來人類叫做太陽的恆星。

小明和小花沒有成為太陽的一部分,因為他們的家,鈾235質量比較大,不像那些氫分子雲,引力一吸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了。他們圍繞那個後來叫做太陽的恆星盤旋,在盤旋中,他們跟隨好多億萬噸的鈾、鐵、硅等共同組成了一個後來叫做地球的行星。

有一天,小明推醒了熟睡中的小花。

小明:小花小花,地球行星誕生了一種叫做人類的生物,他們智慧非凡。

小花:有多非凡?

小明:你知道嗎,他們找到了我們的鄰居家,也就是鈾238,它的半衰期是44.68億年。

小花:這個我也知道呀,沒啥了不起的。

小明:但你知道嗎,他們利用鈾238的半衰期測出了地球的年齡啦!

小花:啊,怎麼測的?

小明:很簡單呀,就像一大串葡萄,假如每隔10天就會有一半的葡萄爛掉,只剩下葡萄核的話。那麼數一數剩下的葡萄核就知道這一大串葡萄到底存在多少時間了。假設一串大葡萄原來有100粒,過10天後只剩下50粒,再過10天剩下25粒,人類數一數那一地的葡萄核,就知道這串大葡萄大約存在20天時間了。

小花:人類真聰明!我忽然愛上他們了,真的。

小明:還有還有哦,人類也喜歡上我們了,他們在一個叫做核電站的裝置里利用我們,為他們獲得源源不斷的能源。

小花:什麼!怎麼利用的?

小明:你知道的,100億噸鈾235,要經過7億多年才會有50億噸發生衰變,只剩下50億噸。而現在,人類找到另一個加速鈾235裂變的方法了,只要用一顆像你一樣的中子轟擊咱們這個家,鈾235就會分裂成大小差不多的兩個中等質量的新核,併產生巨大的能量。

圖2 通過中子轟擊鈾235產生裂變,釋放出能量和更多中子

小花:這真是一個奇蹟,難道人類也通曉,我們核子在不同原子核里時的質量變化?真有這般聰明?

小明:真的,他們全知道啦!每個核子組成像鈾這樣的新家時,核子損失的質量並沒有在那些中等質量的新家多。

小花:等等,就是我們從鈾核家搬到鋇原子核家的時候會變輕,他們連這也知道啦?

小明:是的。

小花:聰明的人類,你們居然如此性感!

…………

平均結合能

小明和小花的故事講完了。咱們再來看看裡面的涉及的原理。

一個原子屬於什麼元素,中子說話不管用,只有質子說了算。

圖3 氕、氘、氚原子示意圖

在氫元素中,原子核里只有一個質子的叫氕(pie)原子;由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組成的叫做氘(dao)原子,由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的叫做氚(chuan)。氕、氘、氚都是氫元素,它們互為同位素。

氕原子核裡面只有一個質子,它除了跟電子結合外,再沒有別的了,但是氘和氚不同,它們都是由2到3個核子組成。我們知道,多個核子結合成某原子核時會釋放核結合能,如果咱們把這個結合能除以原子核中核子的數量,就得到了平均每一個核子的結合能。問題來了,同樣一個核子,它在組成氘核時結合能大一些呢,還是組成氚核時結合能更大一些?答案是後者。

圖4 平均結合能示意圖

如上圖,橫坐標是核子的數量,從1到270;縱坐標是各種元素下的平均結合能,能量單位是兆電子伏。

可以看見,氚( H3)的平均結合能在2.8兆電子伏左右,而氘(H2)只有1.1兆電子伏多一點。氫的下一位元素氦,從圖上可知,He4的平均結合能很高,He4(讀作氦4,其原子核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α粒子。)是太陽或者比太陽質量小的恆星中的主要聚變產物,在太陽的核心裏面,4個自由的質子(也就是氕原子核)經過幾個步驟,最終融合成氦原子核(α粒子),平均每秒鐘大約要有3.7×1038個質子結合成為α粒子,並釋放出極其巨大的能量。太陽產生的能量只有22億分之一傳到了地球,雖然分得很少很少,但就算這樣,太陽每秒鐘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500萬噸煤。

鐵峰頂

圖5元素平均結合能峰頂為鐵元素

鐵元素處於最高位置附近,也就是說,56個核子共同組成鐵原子時,平均每個核子釋放的結合能最大,比鐵還重得多的那些元素,其平均結合能是逐漸降低的。只有那些大質量恆星,它們核心才可能產生鐵元素,而大質量恆星的內部如果開始生成鐵、鎳等元素時,那麼就可以宣告恆星的末日到來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聚變時,能量的獲得是由質量虧損得到的,虧損的質量越多獲得的能量越大,所以我們能肯定,別看同樣都是核子,它們可偏心得很呢,當它是在氘核裡面時,因為平均結合能小,所以每個核子質量虧損的也就少,換句話說就是比較重一些,而在氦核中時,因為平均結合能要大得多,虧損的的質量也就大得多,所以核子要輕一些。

因此我們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某元素的平均結合能越大,那麼這個元素中的每個核子就越輕。

前一代恆星送給地球的寶貴禮物

表面上,核電站利用的是鈾核的裂變,而太陽上的產能方式是核與核的聚變,給人的感覺,這似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能源。然而,當我們深入核子,以及核子在不同原子核裡面的質量變化,就會發現,無論是太陽的核心還是在核電站的堆芯,它們獲取能源的方式無非是利用了核子的「偏心眼兒」——1個核子從鈾核家搬到鋇核家時,質量變輕,這跟1個核子從氘核家搬到氦原子核家時質量變輕是一樣一樣的。

大質量恆星內部聚變生成鐵、鎳等元素時,不能再通過更進一步的核融合產生能量,也正因為此,恆星內部再也沒有足夠能量抵抗恆星自身的引力從而向內坍縮,於是便有了超新星大爆發,並再次產生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給那些中等元素融合成重元素助了一臂之力,鈾得以生成,那麼反過來,當鈾核再次分裂成中等質量的兩個原子核時肯定要放出能量,這就是核電站裡面每天都在發生的反應。

顯而易見,地球上的鈾元素是那些大質量恆星犧牲時的最後產物,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所用的核能全都是來自前一代恆星送給地球的寶貴禮物。

原子很小,一根頭髮的寬度大約是100萬個碳原子連起來的長度。而一個小小的鈾原子裂變後產生的能量甚至可以移動一粒小沙子。如此誘人的能源,怎能不讓人神往。2009年,美國人均耗電量1460度,而我國在2010時,人均耗電量只有364度。美國正在運行的核電站有100多座,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因此,關於核電站,我國的數量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多。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失眠後工作效率降低,誰是「元兇」?
專家解讀:麥加踩踏事件背後的恐慌心理
別算了!星座和性格沒關係

TAG:中国科普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