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散不了場的純愛青春片
電影跟時尚一樣,總是一陣一陣的,可青春片這陣風卻好像怎麼也刮不停。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不知道你看了沒,聽說很多少女在後半場哭成淚人,下決心要照著徐太宇的樣子找男朋友。
台灣只有兩類電影:青春片與非青春片。——楊德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劇照
不是很清楚楊德昌導演的這句話是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說的。這當然是個討巧的說法,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劃分為兩類。但即使是兩類,也還是要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青春片?顧名思義,講「青春」的片咯。那什麼是青春?廣義上的青春可以是成長、是變化。《重慶森林》算不算青春片?我說廣義上算是。
但今天要聊的青春片是嚴格意義上的青春電影,是發生在學生時期的故事、是青春期的懵懂和躁動。青春電影也分很多種,最近流行的不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或《壞孩子的天空》這類殘酷青春片,而是講初戀、講青春期對愛情的理解,姑且稱這類片為純愛青春片吧。
《等一個人咖啡》 ? 劇照
台灣純愛青春片的元素很明確:壞學生捲起短袖袖邊的制服、廣播里標誌性的「到訓導處報道」、聯誼時抽鑰匙騎機車、去海邊郊遊在沙灘寫字等等。以上這些你都可以在《藍色大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或是《我的少女時代》里找到蹤跡。
而大陸青春片則不同。一方面因為大陸各地學校的管理風格不盡相同;另一方面升學壓力大,除了讀書也實在沒什麼郊遊聯誼的課餘項目。可畢竟都是學生愛情,在描述青春期暗戀與追求時的小心與曖昧這點上,兩岸是相通的。
如果說兩岸的青春片要表達的東西類似,我們為什麼總在吐槽大陸的青春片卻對台灣的青春片頗為買賬呢?
謝謝你喜歡我。我也很喜歡當年喜歡你的我。——《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劇照常在影評里看到這樣的句子:「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但從來沒人告訴我們什麼才叫「有誠意」。在青春純愛片的範疇里,我認為的「有誠意」是:一個真實不做作的故事、幾個青澀不刻意的演員和一些朦朧有迴響的瞬間。
放眼看去,大陸青春片的故事「真實不做作」的能有幾個?大學時期背著 Diorissimo 和 Miss Dior 做著總編助理卻賠不起一個杯子的那種片就不提了,即便是處處心機留下諸如申奧成功、巴西世界盃這樣明確記憶點的《匆匆那年》,故事也是老套得令人乏味。
《匆匆那年》 ? 劇照(我個人是挺喜歡彭于晏啦,無奈他似乎一直接不到什麼好片子 o(╯□╰)o)
怎麼樣判斷一個青春純愛片的故事合不合格?除了故事本身的邏輯性要合理,可以試著把主角抽離出學生身份看還成不成立,如果成立,它就只是一個生硬安插於學生時代背景下的爛俗愛情故事。表現青春的殘酷,或許一場戲劇衝突強烈的群架即可,何必要讓主角們在車禍、墮胎、出軌這類事故中死去活來。
很多純愛青春片的導演似乎弄錯了一件事,這類影片的目的不是把觀眾帶回一個時代,而是把觀眾帶回一種感覺,第一次奮不顧身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藍色大門》
《青春派》 ? 劇照
再來說「青澀不刻意的演員」,青春純愛片的選角很重要。三十好幾的演員,何必要逞強去演學生戲呢,不如老老實實像秦海璐那樣在《青春派》里演一位盡忠職守的班主任。最近的大陸青春片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勉強算是質量過關。楊子珊的演技雖稚嫩,但也算是演出了些玉面小飛龍的樣子。
純愛青春片找些新鮮的面孔有助於觀眾產生代入感。而且學生時期的裝扮還是乾淨、樸素為好,那種燙著大捲兒戴著美瞳出鏡的女演員還是別湊熱鬧了。與網紅臉女演員相比,桂綸鎂可以說是自帶青春片氣質。男友戴立忍導演曾在採訪中評價她是「台灣青春片祖師奶」。
很長一段時間裡,桂綸鎂都逃不出《藍色大門》里孟克柔的影子。影片里,陳柏霖在籃球館追著桂綸鎂一遍遍地問:「那你為什麼讓我吻你啊?」成為讓我印象深刻的瞬間。類似這樣的瞬間對於一部青春片而言彌足珍貴,它們是幫助觀眾找回純真的引線。
徐太宇送林真心回家一路上的欲說還休、沈佳宜走在鐵軌低頭問柯景騰:「你喜歡我什麼?」,這些瞬間你我都曾經歷。其實青春片並不需要多大的野心,能勾起觀眾記憶里學生年代的小曖昧已足夠。比起大陸青春片的導演們,多年製作偶像劇的陳玉珊似乎更明白觀眾想看什麼。
最後,做了一期主題為熱門青春片原聲的電台節目,點擊即可收聽。
寞茉時間荔枝FM / 網易雲音樂 / 企鵝FM 搜索「寞茉時間」訂閱電台節目微博:@寞茉時間
個人微博:@Momolog微信公眾號:momoshijianfm推薦閱讀:
※《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卜冠今自帶內增高演技,年度驚喜就是她了
※國產青春片新走向:除了青春×犯罪,還能怎麼拍?
※大陸青春電影和台灣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為什麼青春片熱衷於墮胎,逃課,打架,分手,奔跑……←_←?真是夠了,導演和編劇到底是怎麼想的?
※你的青春欠一個余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