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談妄想症

前言:在網路社區涉獵久了,難免會見到一些網友根據部分文字描述隨意地給人貼上「bipolar」「妄想症」「精神分裂」的標籤。鑒於這種情況,我決定選擇性地翻譯一些典型案例。這些案例都修改了病人的個人信息,但是癥狀和診斷都是真實的,希望能夠起到科普作用,更重要的是,減少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諸多誤解。案例均來自DSM-5 Clinical Cases, Amazon.com 有售,ISBN 1585624632。

【本專欄所有文章翻譯自DSM-5臨床案例集,DSM-5 Clinical Cases,作交流、科普所用,請勿隨意對號入座。如認為自己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了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請及時就醫】

案例2.4 思維控制

作者:Rajiv Tandon, M.D.

譯者:Simbelmyne(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大士俊樹,年齡23歲,是一名來自日本的工程系學生。一名教授對他的不規律出勤感到擔心,推薦他去學生心理健康診所看看。在和教授解釋為什麼成績下滑時,大士桑告訴教授他被放在公寓里的「竊聽設備」和「思維控制機器」分散了注意力。

大士桑一開始對精神科醫生持保留態度,但表示終於有機會在一個還沒有被竊聽的房間里說話了,他為此鬆了一口氣。他說,癥狀於3個月前出現,彼時他剛剛從日本回到美國。他覺得問題的苗頭是在他進教室的時候,同學用奇怪的方式打噴嚏和笑了一下。有天下課後,他看到兩名陌生人站在他的公寓外面,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在那裡。

大士桑表示,他第一次發現公寓被竊聽是在那兩個陌生人出現一周以後。看電視的時候,他注意到播音員在委婉而尖刻地評論他。在看Fox新聞時這種感覺尤其強烈,他認為Fox新聞因為他「非凡的智力」和將來成為日本首相的計劃專門針對他。他相信Fox新聞想讓他「發瘋」,把保守想法灌輸進他的腦袋。他們在他的公寓里安裝了極小的思維控制設備以達到這個目的。

大士桑變得愈發警惕,導致睡眠越來越不規律。他害怕學校和公寓樓里的所有人,認為他們都「有所企圖」。他變得內向,不再去上課,但能夠保持飲食以及個人衛生。

他否認有過度興奮或狂喜的情緒。他說每天的精力「還可以」,思維清楚,除了「他們想給我灌輸想法的時候」。在最近回日本的期間,他承認有幾個小時感到非常恐懼。那段時間內他「抽了很多大麻」,開始聽見奇怪的聲音,而且認為朋友們在嘲笑他。回到美國之後,他否認抽大麻或使用其他毒品,平時也不喝酒。他表示沒有其他的幻聽或者幻視經歷。

大士桑的叔叔是他在本地的監護人。在與叔叔取得聯絡後,他表示大士桑是一個健康、聰明、有些害羞的男孩,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精神病史。他說大士桑的父母非常疼愛而且支持自己的兒子,就是父親「可能有一點嚴厲」。家族病史中沒有任何重大精神病史。

在檢查中,大士桑穿著得體,非常配合,精神運動正常。他說話前後通順,有重點。他表示自己的情緒是「害怕」。他的情緒表現範圍和機動性都正常。他否認有內疚、自殺或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想法。他堅信自己一直被監控中,自己的公寓里有「思維控制」設備。他否認有幻覺。他的認知功能大致在正常範圍內。他對自己堅信的事似乎沒有看法。

大士桑的化驗結果均正常,頭部電腦斷層掃描無異常,尿檢未檢出任何藥物。

診斷:妄想症,混合型

討論

大士桑符合妄想症的診斷標準。標準要求有一個或更多妄想,持續一個月以上,但不能有其他精神病性(psychotic)癥狀。大士桑的妄想內容大多為迫害型,與監控設備有關。他的癥狀還包括關係妄想(同學打噴嚏、對著他笑)、迫害(「想讓我發瘋」,監控設備)以及思維插入(「想給我灌輸想法的機器」)。他符合「混合型」標籤,因為他被針對的原因是自大想法(他「非凡的智力」和成為日本首相的計劃),但他沒有躁狂症的其它癥狀。

我們也要考慮其他的精神障礙。由於病情持續了3個月,不符合短暫精神病性障礙(癥狀不超過1個月),也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癥狀不得少於6個月),但符合精神分裂症樣精神障礙(癥狀在1-6個月之間)。但是,精神分裂症樣精神障礙所要求的第二個癥狀(如幻覺、陰性癥狀或混亂)在大士桑身上並未發現。在DSM-IV版中,僅憑一個古怪妄想(思維插入)即可符合類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癥狀標準。但在DSM-5版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中,古怪妄想已經不再受到特殊對待。

大士桑並沒有躁狂或重度抑鬱癥狀,可排除雙相情感障礙(伴精神癥狀)、重度抑鬱症(伴精神癥狀)或分裂情感性障礙的診斷。

鑒於大士桑最近吸食了大量大麻,我們需考慮毒品導致的精神障礙。在吸食可導致精神錯亂的物質(大麻,可能混入其它物質,例如苯環利定)後,他的癥狀迅速出現,所以大麻可能是激發物質,大士桑將來應該遠離。但是,DSM-5特別規定在停用毒品大量時間後(例如一個月)如果癥狀維持存在,我們可以排除毒品導致的精神障礙。

推薦閱讀:

Cermolacce, M., Sass, L., & Parnas, J. (2010). What is bizarre in bizarre delusions? A critical review. Schizophrenia bulletin, sbq001.

Nordgaard, J., Arnfred, S. M., Handest, P., & Parnas, J. (2008). The diagnostic status of first-rank symptom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34(1), 137-154.

Tandon, R. (2012). The nosology of schizophrenia: toward DSM-5 and ICD-11.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5(3), 557-569.

Tandon, R., & Carpenter, W. T. (2012). DSM-5 status of psychotic disorders: 1 year prepublication. Schizophrenia bulletin, 38(3), 369-370.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社恐?
《100個瘋子99個天才》九、牆角的女人
弗洛姆:愛情是一門技術活
怎樣擁有客觀全面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某個瞬間,總是控制不住你自己?

TAG: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