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 and the City:「剩女」經濟學(上篇)
文 | 劉倩
「剩女」這個詞這幾年大行其道,通常指的是高學歷高收入,在適婚年齡未婚的城市女性。每當講起這個口水話題,賣菜大媽和計程車司機們都是長篇大論慷慨激昂頭頭是道。但以科學嚴謹的態度來討論這個問題的,卻少之又少。
中國到底有沒有」剩女」現象?大家印象中的「剩女」,其「剩」是源於女性數量大於男性,還是兩性婚配選擇預期的失衡?如果是後者,問題出在女性的挑剔還是男性的不懂欣賞?「剩女」經濟學希望引用經典經濟學的相關文獻並結合中國人口普查數據,在大家茶餘飯後的討論中添加一些數字和科學的佐料。
經濟學分析都有前提條件和假設。說起「剩女」,言下之意是欲婚而不達,被剩下是不快樂的事情。但是,首先經濟學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效用是不可以直接對比的(interpersonal comparison of utilities)。類似「A君是否比B君更開心」是個無法比較的偽命題——我們可以說A君比自己平日更開心或沮喪,但不能跟別人比。一個人無法拿自己的主觀感受來鑒別ta人的感受效用方程,所以說另一個人如何「幸福」或者「可憐」,這就是個相對偽命題。簡單的說,就是你怎麼知道ta過得不比你看到的好呢?
所以當七大姑八大姨好心勸一個妙齡女子及時成家的時候,她們沒有想到單身的自由,例如那些說走就走的旅行。同樣,單身男士看著被老婆管的服(ke)服(lian)帖(ba)帖(ba)的已婚男友時,他們又怎能體會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那份甜蜜溫暖。所以外人的勸說,雖然出於好心,但是過分地勸,就不僅僅是羅嗦,而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別人,而且可能會產生多餘不必要的壓力。此時的關心,就變成了自私的愛。
第二個前提是大家都希望結婚。婚姻有幸福和不幸之分,由於每個個體對幸福和婚姻的定義不同,有的效用方程里是柴米醬醋油鹽茶,有的效用方程更偏重琴棋書畫詩酒花,這裡不深入定義。
第三個前提是效用排列:1)幸福的婚姻 > 2)單身 > 3)不幸的婚姻。通常大家對「剩」字爭論的一個重點就在與此——很多討論的「剩女」是被動態,但有相當多的情況是理性的「剩女」,即認為跟某戀愛對象共同進入婚姻殿堂帶來的效用預期不超過自己單身的狀態,也就是2的效用高於3,此時這個「剩」是主動態。這篇文章更希望解釋的是從單身到幸福的婚姻,即從2)到1)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說「剩女」是個全球現象呢?勞動經濟學文獻里有一篇經典文章是Lena Edlund於2005年發表的《Sex and the City》。Edlund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發表了一系列很有影響力的跟性別經濟學相關的文章。大家對Sex and the City的名字應該非常熟悉——沒錯,是美國HBO的那部電視劇,後來還拍成了電影。不過文中的sex指的是性別。
Edlund的文章提出並解釋了一個前人很少關注的問題——全世界大都市裡普遍都是女性數量多於男性,而人類正常性別比都是男性數量更多才對。這是篇概念清晰、文筆流暢、數據處理乾淨漂亮的文章,並且對所謂的「剩女」現象提出一個經濟學的解釋。
文章開篇舉出歐洲和美洲的47個國家裡,農村裡25-34歲的青年人都是男人數量多於女人,而在城市裡女人卻多於男人。下圖表裡可見:大部分城市的農村男/女比例>1,也就是男性數量更多,而城市裡比例<1,即女性更多。也有少數農村小於1和城市大於1的個例,不過都來自於整體的男女比例失衡,同時相對比例來講,依然是城市女性比例更高。
Edlund對這個城鄉趨勢提供的經濟學解釋是,城市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這裡男性工資平均要高於農村工資。而女性來到城市,看中的不僅僅是更好的就業機會(勞動力市場),還有更好的婚姻機會(婚姻市場)。
在進入理論討論之前,Edlund加入了一段關於婚姻市場的討論,這是在當時這方面文獻里的一個很「前衛」的討論:古羅馬有言,「Mater semper certa est, pater est, quem nuptiae demonstrant」。意思是母親的角色是確定的,而父親的角色是由婚姻決定的。所以在婚姻不存在的情況下,事實上只有一個家長——母親。婚姻給父親了一個名正言順的頭銜,讓男人有了享有孩子和監護孩子的權利,同時他要為婚姻進行支付。Edlund解釋說「婚姻可以看作是男人跟女人交換資源,從而獲取當父親權利的一種交換合同」。
的確,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看,女人是更佔有優勢的性別。因為女性有子宮,才能繁育下一代。同時卵子比精子更稀缺,女人生育的機會成本更高,所以男人只有取悅了女人,才能取得交配權和繁衍權。
在這個前提下,平均收入更高的城市會吸引更多女性來找尋勞動力和婚姻市場的機會,增大女性的數量和提高「剩女」的可能性。Edlund用瑞典289個地區的25-44歲人口數據來做實證數據研究,結果證明了猜測——當一個城市的平均男性收入越高,相對應當地的女人數量就越比男人多。
當然,導致男女比例變化的要素很多,所以Edlund為保證研究的嚴謹還包括了許多「控制變數」。簡單說控制變數就是對性別比例這個結果有影響的、除了男性工資之外的因素,例如當地人口聚集程度(女性可能就是更偏愛大都市的生活,有更多的戲劇演出,有更多的博物館等等),某地區是否有軍隊或特殊產業(導致當地的性別比例特殊)等。加入控制變數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考慮了所有其它可能影響結果的問題之外,僅僅只看男性工資這件事情本身對性別比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經濟學裡最經常說的一句話——「當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對經濟學沒那麼感興趣的同學慎入下面幾段:
經濟學經常講的一個問題是內生變數。我們說因為男性工資更高,所以女的數量多。但有沒有可能因果是相反的?因為女的數量很多,導致當地勞動力市場里男性勞動力相對供給不足,所以男性收入更高?換句話說,不是工資水平的差異導致了性別比例的高低,而是性別比例的高低導致了工資水平的差異?簡單說就是A導致B,還是B導致了A?
事實上,B是不能推出A的。就好像說紐約的警察很多,同時紐約的犯罪率很高。可以說是犯罪率高導致市政府要加強警力,而不是警察太多以至於罪犯們人數也多。
處理內生變數的方法很多,Edlund用了一個robustness check(穩健性檢驗)來檢驗。用這個檢驗是想看我們的這個結果——如果只看25-34歲這些勞動力市場和婚姻市場都比較穩定的人,結果是否會不同,或者說是否還會是現在穩定的結果?Edlund巧妙的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做了一個檢驗,只看大斯德哥爾摩郡裡面的26個小市政地區。有可能某個小地區的男性數量特別低,所以當勞動力供給不足的時候這個地區的工資就高。不過因為這些地區都在一起,相互之間交通便利,所以可以認定它們之間是一個共同的勞動力市場,所以這時候各地區的工資水平可以最大限度的排除性別比例的影響。
在較好控制了以上變數的條件下,Edlund研究結果還是得出同樣結論:當工資水平高的時候,這個地區的女性比例還是更高。這就是個很成功的穩健性檢驗。)
Edlund的文章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關於「剩女」現象的經濟解釋,那就是大都市裡女性數量大於男性,是因為女性願意到大城市既追求更好的勞動力市場,也追求更好的婚姻市場的結果。「剩女」既是個全球現象,也是個經濟現象。
本文首發於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作者劉倩為經濟學人集團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國研究主管兼全球經濟研究部總監。經濟研究之餘她對性別問題十分關注,近期創辦了《性別經濟學》微信公共賬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任職機構無關。
預告:
「剩女」經濟學下篇會跟大家分享中國的數據和故事
——中國人口比例如此失調,還有「剩女」嗎?婚姻市場上的供需關係不均衡,到底是女性太挑剔還是男性不懂得欣賞?我們能做些什麼?《知識分子》由饒毅、魯白、謝宇三位學者創辦並擔任主編。關注請加微信號:the-intellectual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推薦閱讀:
※7個類地行星首次被發現;馬的進化成謎 | 每周科技播報
※董事會正其清名,戴海龍復職副校長 | 天普大學「人事地震」再續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