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精神分析篇(一) | 俄狄浦斯情節與弗洛伊德
偶然控制著我們,未來的事又看不清楚,我們為什麼懼怕呢?最好儘可能隨隨便便地生活。
——《俄狄浦斯王》經典台詞
1.
心理學筆記第4篇,先來講一個希臘神話故事。
俄狄浦斯的父親是一個國王,他背負著一個殘酷的詛咒:會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真夠悲催的)。所以剛生下來的俄狄浦斯就被拋棄在荒山裡,卻頑強地活了下來(主角光環)。這時他得到一個神諭,說自己會「弒父娶母」(感覺眾神在玩這一家子)。所以,他離開了他以為是親爸親媽的養父母的家鄉,卻陰差陽錯來到了自己親生父母的所在地。其時此地有一隻名為斯芬克斯的女妖發神經似的要過路人回答一個無聊的謎語: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的動物是什麼。無人能解開謎語(都什麼智商),而答不出就要被吃掉。這時,俄狄浦斯和他父王都準備來挑戰一下這個有獎猜謎遊戲。他倆在路上遭遇,一言不合俄狄浦斯就把他親爸給手刃了,當然,他並不知道那是他爹(壁咚,系統提示俄狄浦斯主線任務①「弒父」完成)。俄狄浦斯順利猜出了這個弱智謎語(謎底是人),女妖斯芬克斯羞愧自盡。完成支線除妖任務的他被推舉為此地的國王,並按照習俗娶了喪夫的王后,也就是他親媽(壁咚,主線任務②「娶母」完成)。最終得知真相的俄狄浦斯悲憤不已,但是底比斯人並不嫌棄這位他們非常愛戴的國王。故事的結局是俄狄浦斯刺瞎自己的雙眼並將自身永遠放逐。
2.
先把悲劇帝俄狄浦斯王放在這晾一會兒,一會兒講到和他有關的內容再說。
在了解了有關大腦的基礎知識之後,我們接下來要花些時間來寫一寫兩位當之無愧的心理學巨咖——弗洛伊德和斯金納,以及他們偉大的精神分析理論和行為主義理論。為啥要說他倆,因為他們創立的這兩大理論,在心理學上適用範圍相當廣闊,試圖對心理學的一切做出解釋。而心理學大部分理論的應用範圍與之相比,都相對狹隘。也可以這麼講,入門心理學,先要了解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家耳熟未必能詳的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理論。
3.
弗洛伊德其人
弗洛伊德(1856—1939),史上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
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高產學者,同時也是一個癮君子。他曾獲得過諾貝爾醫學獎提名,卻最終因為愛因斯坦而未能獲獎,因為愛因斯坦在給評選委員會的意見信中寫到「請別把獎項頒發給弗洛伊德,他不配獲得諾貝爾獎,他不過是個心理學家」。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許改天會寫篇花絮,聊聊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的恩怨情仇。
他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同時也有一些遭人唾棄的觀點,例如陰莖妒忌論。
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
弗洛伊德理論的核心,也是最有價值的觀點,是一系列關於人類理性的主張,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對無意識(又稱潛意識)理論的發掘和探究。
無意識動機
指個人沒有完全意識到的任何內在力量,其作用在於發起、維持,或指導行為以達到目標。無意識動機的明顯特徵是,雖在當時不可覺察,但卻對行為有明顯影響。比如你決定和一個人結婚,真正的原因可能包括她讓你想起了你的父親,或是你想要報復曾經背叛了你的人,但你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這些你沒有意識到的、但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行為走向的心理活動,就是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學家定義的無意識動機。
人格結構理論
本我(id),本能,人的天性,遵循「快樂原則」,飢、渴、性三者均屬之,口號是「我要我要我要」,例如嬰兒只有本我。本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滿足慾望,它是盲目的。
自我(ego),遵循「現實原則」,象徵意識的起源。它介於本我和超我之間,要在慾望和節慾之間努力平衡。很累的一個角色,這是唯一一個我們能感受得到的自己。
超我(superego),超我就是告訴你啥都不能幹。「慾望是啥?真羞恥,趕緊丟掉!」「想什麼女人,你太可恥了」「吃什麼飯,無恥!」所以,你千萬別以為超我是有理性的,它同樣是盲目的。
唯有自我是有意識的,而本我和超我都是無意識的。你無法通過自省而感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存在,因為自省本身就只存在於自我的範圍內。而這三者共同構成了行為動機,所以,無意識動機在人的行為決定上具有關鍵作用。
人格發展理論
有人開玩笑說,弗洛伊德眼中人類只想做兩件事:1.性交 2.殺人之後性交。弗洛伊德非常關注對性的解讀,這既是他的理論中有趣而深入的部分,也是廣為人所詬病的一點。人格發展理論又稱性心理發展理論,性心理發展共分為五個階段。
口腔期(0~1歲),嬰兒的快樂多來自口腔活動,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動獲得滿足。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受限制,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長大後會形成所謂的口腔期人格。表現出暴飲暴食、酗酒吸煙咬指甲等行為,性格上傾向於悲觀、依賴。
肛門期(1~3歲),這個階段的本我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時所產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肛門期如果沒能正確掌握如廁訓練,長大後會形成後遺症。肛門期人格表現為冷酷、頑固、吝嗇,有強迫症傾向,比如潔癖。
性器期(3~6歲),性器官成為了快樂的主要來源。幼兒在此時期已能辨識男女性別,並以父母中的異性者為「性愛」的對象。男孩在此時期會形成一種「弒父戀母」的心理本能(本我),也就是愛戀母親,仇視父親,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節」。我們開頭講到俄狄浦斯弒父娶母故事,梗就在這。由於父親是如此強大的存在,男孩便會壓抑自己的本我,隨後他們便不再對性器官感興趣。此時期自我的意識開始凸顯,現實原則的力量開始展現。
潛伏期(7歲至青春期),兒童不再糾纏於戀父或戀母情結,本我被超我強行壓制,表現為性慾被壓制。此時期的男女兒童之間,在情感上較以前疏遠,團體活動多呈男女分離趨勢。
生殖期(青春期以後),男生約在13歲,女生約在11歲,性器官和性心理開始成熟,兩性差異顯著。自此以後,性的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把妹和被把妹的需求,性心理發展臻於成熟。此時期也是三我之間形成平衡的時期。
三我隨著性心理的發展而逐漸平衡,也就完成了人格的發展。
4.
弗洛伊德其他的一些理論,心理防禦機制、心理療法、夢的解析、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我們下篇再介紹。
最後說一句,俄狄浦斯這個人設我還蠻喜歡的。他是西方最偉大的悲劇英雄,他的宿命無法擺脫,他只能以超越自我的方式尋求解脫。正如他所回答的那個謎語,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展現出的是人性中的脆弱與堅強。題外話了。
——————————————
心理學筆記④:精神分析篇(一) | 俄狄浦斯情節與弗洛伊德
個人微信公眾號:自由世界觀
歡迎關注,與我交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