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體質特徵的寒帶起源 - 4:為什麼是「黃種人」?

(七)皮膚

有一個普遍的看法認為東亞女性皮膚比較光滑,不易出皺紋,看上去耐老,這是頗有道理的。其中原因與這個族群的皮膚特性有關。

人類學家卡勒頓-庫恩(Carleton S. Coon)做過一項關於中國人和白人臉部皮膚厚度的測量(人類學家通常有些奇葩的興趣,不解釋)。在十三個測量點中,只有上唇根部皮膚的厚度沒有差異,其餘十二處都是中國人的皮膚厚度較大。最顯著的是鼻樑處,中國人的皮膚厚度是白人的1.7 倍,其次是顴骨處和印堂處,分別是1.6倍和1.5倍。解剖分析發現:東亞人皮膚的表皮層的厚度、真皮層的厚度和密度都相對較大。

較大的皮膚厚度,使得細碎的皺紋不容易發生,看上去較為平滑緊緻,這可能就是耐老的秘密。另外,從美容的角度,這種皮膚的弱點是在傷痕癒合的過程中容易留下凸起的瘢痕。

較厚的皮膚和較厚的皮下脂肪一樣,也是對極端寒冷環境的適應。它充當著保存體溫的」絕緣層」的作用,有助於降低凍傷的風險。另外也間接造成了這個人群獨特的膚色。

儘管有時被稱為「黃種人」,但相當一部分東亞人的皮膚色素並不比同緯度的歐洲人更多。只是因為表皮最外層的角質層較厚,給皮膚添加了黃色調(角蛋白是黃色)。另外厚實的角質層也常常掩蓋了毛細血管透出的血色。

較淺的膚色曾經被認為是高緯度地區的適應性特徵,有利於皮膚在陽光較弱的情況下製造足夠的維生素D。但奇怪的是,高緯度地區的土著民族的膚色卻並不特別淺。比如北歐的薩米人和西伯利亞以及北美洲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的膚色都比白人要深一些。這是因為維生素D的獲取量,與食物結構的關係更大。

如果一個人群在食物中可以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就不需要把膚色變淺。維生素D在動物性食物中含量最豐富,尤其是動物肝臟。而東亞人的遠古祖先和寒帶的土著居民一樣,是純肉食的人群,並沒有很強的朝向淺膚色的選擇壓力。你可能已經從他們的生活環境里推測到了這個食物結構,但我們還將在關於牙齒形態和體內代謝特徵的章節里詳細討論這個話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歐洲淺膚色的形成與西亞一萬多年前開始的農業革命有因果關係,它導致了對皮膚製造的維生素D的強烈需求。另外歐洲北部比同緯度的亞洲北部更加多雲多雨,缺少陽光,並且由於大西洋暖流的暖化,農業線更靠北,從而在中北歐造成朝向淺膚色的最大選擇壓力。

東亞人的這些耐寒適應基因,使得他們在同樣的營養和健康條件下比其他人群對寒冷的極限耐受性更強。比如在1969年黑龍江邊的中蘇衝突中,蘇軍根據他們的人體耐寒實驗數據認為在零下30度的氣溫下,士兵的露天潛伏極限只有4個多小時。但夜裡登上珍寶島潛伏的中國軍人大大突破了這個時限,從而達成了對勝利至關重要的戰術突然性。

有的讀者會說,你說我們的祖先起源於極寒的環境,就這個外觀的證據恐怕不夠, 有沒有其他的證據互相印證呢?那我們再來看一看,東亞人獨特的牙齒特徵,還有對酒精和糖的代謝障礙,揭示了怎樣的遠古食物結構,是如何同外觀特徵一起,指向同一個嚴寒的進化環境的。


推薦閱讀:

皮膚差得不敢照鏡子怎麼辦?
幹細胞治療重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獲得滿意效果
這個夏天可能是史上蚊蟲最多一年,被咬成玉米怎麼辦?
為自己設立一個「2017女神計劃」
禹汐的Live—「脫毛」大作戰!

TAG:东亚人 | 蒙古人种 | 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