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光佛教法儀略》簡析

唐代的摩尼教文獻,現在所發現的只有出自敦煌的《儀略》《殘經》《下部贊》這三份。近年又發現了數量較大的霞浦文書,但霞浦文書雖然與敦煌文書有著共同的底本,卻摻雜了大量的民間宗教元素,屬於清代重抄的宋元明教文獻。這篇文章簡要分析一下《儀略》。

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一卷

開元十九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誕奉詔集賢院譯

文章開頭的一句話,可以透露出極多的信息。這篇經文翻譯於開元十九年,也就是玄宗頒布詔令,禁斷摩尼教的前一年。在這時,玄宗已經對摩尼教產生了反對的傾向,因此下詔令摩尼教闡述教義;摩尼教以《儀略》應對,陳述摩尼教的教義、戒律、經典和組織。《儀略》一文,和摩尼獻給沙卜爾一世的《沙卜拉干》系出同源,並非七部大經之一,而只為向統治者闡述教義而作。然而,這次論爭中摩尼教無疑是失敗了。開元二十年的詔令中言道「末摩尼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玄宗顯然在了解過摩尼教教義之後,認識到這是一種不同於佛道兩教的特殊宗教,因此以邪見稱呼之,甚至有可能了解到摩尼教否定現界的本質。

拂多誕,並非人名,而是職位。拂多誕位於摩尼教五級的第二級,共有七十二人。武周時期也有一位拂多誕來到中國。「武后延載元年,波斯國拂多誕持二宗經偽教來朝。」這位拂多誕是否與開元時為同一位,已不可考證,但足以證明摩尼教對中國教區的看重程度。

摩尼光佛這個辭彙,屬於中國所獨有。我們知道摩尼在中亞地區,以彌勒佛身份出現,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在中國,繼續沿用彌勒佛的說法,恐怕未必會盡如人願。畢竟歷史上號稱自己是彌勒下生的邪教,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再沿用彌勒佛的身份只怕會引起統治者的排斥。因此,此時的中國摩尼教採取了更為接近本義的譯法,即摩尼光佛。摩尼的譯法,既接近摩尼本人原名的發音,又兼顧了佛教中「摩尼寶」的含義,將摩尼比喻為寶珠。在西方,也有將耶穌比喻為珍珠的傳統。摩尼教也把自己的教義比作寶珠。《贊夷數文》中說「無上明尊力中力,無上甘露智中王。普施眾生如意寶,接引離斯深火海。」即是將耶穌所傳的正法,比作解脫眾生的如意寶珠。

托化國主名號宗教第一

《儀略》一文,現存七部分,分別為托化國主名號宗教第一、形相儀第二、經圖儀第三、五級儀第四、寺宇儀第五、出家儀第六、四法第七。可以看出,每段文字都從不同的角度介紹摩尼教,可惜的是之後的部分已經殘缺不存。

佛夷瑟德烏盧詵者(本國梵音也),譯雲光明使者,又號具智法王,亦謂摩尼光佛,即我光明大慧無上醫王應化法身之異號也。

「夷瑟德烏盧詵」,說是梵音,其實是中古波斯語「frê?tag r??an」的音譯,也就是光明使者的意思。光明使者,具智法王,摩尼光佛都是摩尼法身的稱號。

當欲出世,二耀降臨,分光三體;大慈愍故,應敵魔軍。

「二耀」,指的是日月。「三體」,指的是佛陀、老子和摩尼。在西方原始摩尼教中的耶穌,在此處被替換為老子,因為老子在中國更有市場,中國人並不知道耶穌是個誰。摩尼借著日月的光輝,應化為不同法身;又以光明世界慈悲的緣故,降臨世界與暗界惡魔進行戰鬥。

親受明尊清凈教命,然後化誕,故云光明使者;精真洞慧,堅疑克辯,故曰具智法王;虛應靈聖,覺觀究竟,故號摩尼光佛。

摩尼的本質,是慧明聖使,也就是大諾斯的具現化。諾斯出自耶穌,耶穌出自明尊,慧明秉承明尊的榮耀意志降臨世界,因此被稱為光明使者。因其智慧所在,被稱為具智法王。因其明了世界的本質,被稱之為摩尼光佛。

光明所以徹內外,大慧所以徹極人天,無上所以位高尊,醫王所以布法葯。則老君托孕,太陽流其晶;釋迦受胎,日輪葉其象。資靈本本,三聖亦何殊?成性存存,一貫皆悟道。

摩尼的光輝,智慧,榮耀,慈悲無人能比。歷代使者,本為光明的本質凝結而成。看上去雖然是不同的形體,但他們的本質毫無差別,所傳的教法一以貫之。

按彼波斯婆毗長曆,自開闢初有十二辰掌分年代。至第十一辰,名訥管代。二百廿七年,釋迦出現。至第十二辰,名魔謝管代。五百廿七年,摩尼光佛誕蘇鄰國跋帝王宮,金薩健種夫人滿艷之所生也。婆毗長曆,當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月八日而生,泯然懸合矣。

波斯的紀元方式,一共一萬兩千年,分為十二個千年,對應著黃道十二宮。最後一個千年,也就是「魔謝」,為雙魚宮。雙魚宮的527年,對應公元216年。蘇鄰國,為波斯的Surestan省。摩尼的父母,雖然未必如儀略中所述,是什麼國王和王后,但他們確實有著波斯王室的血統。至於國王云云,應是模彷彿教的說法。

至若資稟天符而受胎,齋戒嚴潔而懷孕者,本清凈也;自胸前化誕,卓世殊倫,神驗九徵,靈瑞五應者,生非凡也。又以三願、四寂、五真、八種無畏,眾德圓備,其可勝言;自天及人,拔苦與樂,謏德而論矣。

「資稟天符」,指摩尼受明尊清凈教命,秉承光輝意志而生。「齋戒嚴潔」,指摩尼的父母出自基督教潔凈派,這一派極重視「清潔」,以儀式化的洗禮而著稱。摩尼以幻影化身,光輝所在,一切的榮耀都歸於他,一切的生命都要依靠他。

若不然者,曷有身誕王宮,神凝道慧,明宗真本,智謀特正,體質孤秀,量包乾坤,識洞日月?開兩元大義,示自性各殊;演三際深文,辯因緣互合。誅耶佑正,激濁揚清。其詞簡,其理直,其行正,其證真。

摩尼的智慧,遠超於世間萬物;一切靈魂都由光明所造,因此摩尼能夠洞悉世界的本質,明徹日月的光明。他向人類開示了明暗二宗的道理,明確了二者永恆對立的基礎;他向人類展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進程,使人類得以脫離輪迴之苦。一切的罪惡都被光明所毀滅,一切的污濁都被榮耀所肅清。

六十年內,開示方便。感四聖以為威力,騰七部以作舟航,應三宮而建三尊,法五明而立五級。妙門殊特,福被存亡也。

摩尼在世時間約有六十年,在此期間不斷向人類傳播光明的福音。與明尊的至尊、光明、力量、智慧相合,因而有無上的威能。以七部經文傳授聖法,如舟船引領人類重歸正路。應和日、月、光耀柱,而化身為耶穌、佛陀和摩尼。仿照明界的五明要素,為信徒設定了五種等級。所有的靈魂,都將感受到光明的召喚。

按《摩訶摩耶經》云:「佛滅度後一千三百年,袈裟變白,不受染色。」《觀佛三昧海經》云:「摩尼光佛出世時,常施光明,以作佛事。」

摩尼的道路,與佛陀所傳之法一脈相承。摩尼教以白衣為潔凈的象徵,從黑暗物質世界中脫離,釋放光明,永離污穢。

《老子化胡經》云:「我乘自然光明道氣,飛入西挪王界蘇鄰國中,示為太子。舍家入道,號曰摩尼。轉大法輪,說經戒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際及二宗門。上從明界,下及幽途,所有眾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後,年垂五九,我法當盛者。」五九四十五,四百五十年,教合傳於中國。至晉太始二年正月四日,乃息化身,還歸真寂。教流諸國,接化蒼生。從晉太始至今開十九歲,計四百六十年。證記合同,聖跡照著。

在摩尼教傳入中國後,與道教在某種意義上合流,道教也接受了老子身化三尊的說法。敦煌文書老子化胡經中又說「摩尼之後,年垂五九。金氣將興,我法當盛。西方聖象,衣彩自然,來入中洲是效也。當此之時,黃白氣合,三教混齊,同歸於我。仁祠精舍,接棟連甍,翻演後聖大明尊法。中洲道士,廣說因緣,為世舟航,大弘法事。動植含氣,普皆救度。是名總攝一切法門。」金氣興盛,西方教傳入中國,正是老子再化摩尼,法傳中國。三教同歸於一門,後聖大明尊法統領三教,普救一切眾生。

教闡明宗,用除暗惑;法開兩性,分別為門。故釋經云:「若人舍分別,是則滅諸法;如有修行人,不應共其住。」又云:「鳥歸虛空,獸歸林藪;義歸分別,道歸涅槃。」不覈宗本,將何歸趣?行門真實,果證三宮。性離無明,名為一相。今此教中,是稱解脫。略舉微分,以表進修。梵本頗具,此未繁載。

摩尼教,是光明一方所代表的宗教。靠著摩尼的啟示,能認識到光明的本質,解脫黑暗帶來的困惑。要得到這種救贖,就必須認識到人自身的兩種對立,即善與惡,光明和黑暗,靈魂與肉體。世界始於二,混於一而重歸於二。明確了自身的屬性,就可以脫離疑惑與黑暗,重歸三大光明力,回歸明界,得到解脫。此處只略說一二,簡述教義。經文中另有眾多法門,此處不再細說。

形相儀第二

摩尼光佛頂圓十二光王勝相,體備大明無量秘義。妙形特絕,人天無比。串以素帔,仿四凈法身;其居白座,像五金剛地;二界合離,初後旨趣,宛在真容,觀之可曉。諸有靈相,百千勝妙,實難備陳。

十二種凈妙法身,即明尊、智慧、常勝、歡喜、勤修、真實、信心、忍辱、直意、功德、齊心和合、內外俱明。摩尼為光明世界啟示所在,十二法身盡備於此,又以光明無上加持本尊。與光明相合,則四寂法身與本體相合。無上無量復無相,常勝常在常光明。

經圖儀第三

第一,大應輪部,譯雲《徹盡萬法根源智經》;

第二,尋提賀部,譯雲《凈命寶藏經》;

第三,泥萬部,譯雲《律藏經》,亦稱《葯藏經》;

第四,阿羅瓚部,譯雲《秘密法藏經》;

第五,缽迦摩帝夜部,譯雲《證明過去教經》;

第六,俱緩部,譯雲《大力士經》;

第七,阿拂向胤部,譯雲《贊願經》;

大門荷翼圖一,譯雲《大二宗圖》。右七部大經及圖,摩尼光佛當欲降代,眾聖贊助,出應有緣,置法之日,傳受五級。其餘六十年間,宣說正法,諸弟子等隨事記錄,此不載列。

七部大經和描繪教義的二宗圖,今日已經基本散失了。七部大經為摩尼親手所寫,是重歸明界的解脫之路。除此之外,還有眾多不屬於正式經文的宗教文獻,此處不一一摘錄。如科普特文《導師的克弗萊亞》,是摩尼弟子記述的語錄體文書。《下部贊》,是一般信徒的讚美詩。這些都歸屬於其他不被記述的文獻一類。

五級儀第四

第一,十二慕闍,譯雲承法教道者;

第二,七十二薩波塞,譯雲侍法者,亦云拂多誕;

第三,三百六十默奚悉德,譯雲法堂主;

第四,阿羅緩,譯雲一切純善人;

第五,耨沙喭,譯雲一切凈信聽者。

五級,是摩尼教教會的基本組織。在摩尼滅度後,教會就是人類獲取真理的來源。五級的設定,來自於五明。五明分別是妙風、明力、清凈氣、妙水、妙火,是構成明界的五種基本要素,也是先意用以和惡魔爭戰的武器。

右阿羅緩已上,並素冠服;唯耨沙喭一位,聽仍舊服。如是五位,稟受相依,咸遵教命,堅持禁戒,名解脫路。若慕闍犯戒,即不得承其教命;假使精通七部,才辯卓然,為有僭違,五位不攝。如樹滋茂,皆因其根;根若憊者,樹必乾枯。阿羅緩犯戒,視之如死,表白眾知,逐令出法。海雖至廣,不宿死屍。若有覆藏,還同破戒。

除了最後一位凈信聽者之外,其他四級都是專門的宗教人士;五級信徒,都需齊心協力,秉持教法,嚴守戒律。

寺宇儀第五

經圖堂一,齋戒堂一,禮懺堂一,教授堂一,病僧堂一。

右置五堂,法眾共居,精修善業;不得別立私室廚庫。每日齋食,儼然待施;若無施者,唯使聽人,勿畜奴婢及六畜等非法之具。每寺尊者,詮簡三人:

第一,阿拂胤薩,譯雲贊願首,專知法事;

第二,呼嚧喚,譯雲教道首,專知獎勸;

第三,遏換健塞波塞,譯雲月直,專知供施。皆須依命,不得擅意。

這一段沒啥好說的,就是單純的寺院結構介紹……

出家儀第六

初辯二宗:求出家者,須知明暗各宗,性情懸隔;若不辨識,何以修為?次明三際:一,初際;二,中際;三,後際。初際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明性智慧,暗性愚痴;諸所動靜,無不相背。中際者,暗既侵明,恣情馳逐;明來入暗,委質推移。大患厭離於形體火宅願求於出離。勞身救性,聖教固然。即妄為真,孰敢聞命?事須辯折,求解脫緣。後際者,教化事畢,真妄歸根;明既歸於大明,暗亦歸於積暗。二宗各復,兩者交歸。次觀四寂法身。

要了解摩尼教,就得先從二宗三際論入手,這是摩尼教一切理論的基礎。先分辨明暗二宗,認識到光明是正確的道路,從而脫離黑暗的誘導。之後,再詳細的理解過去、現在、未來的過程,認識到此身由明暗二性離合而成,離棄暗魔,永得解脫。之後則要讓自身與明尊相合,以四寂法身加持本體,門啟三常身歸四處,遠離迷妄顛倒,得脫輪迴,再蘇一切光明性。

四法第七

推薦閱讀:

不如到英法俄日看敦煌
「歹」字辨
敦煌小花可以開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敦煌不會被遺忘?地球知識局
紋身圖案分享第五期 敦煌壁畫題材

TAG:摩尼教明教 | 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