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站:阿姆斯特丹[Art]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請聽歌瀏覽)

當我們談論阿姆斯特丹的時候,第一個蹦出來的辭彙毫無疑問是「歐洲性都」,英國人稱「sex city」,法國人稱「sexe ville」,德國人稱「sexus stadt」,這是全世界公認的印象。然而所謂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阿姆斯特丹實則是個百面妖嬈的城市。沒錯,這裡是性和大麻的天堂,也是世界經濟的歷史樞紐之城,同樣還是藝術之城、運河之城、博物館之城,你若不走近,實難體會這種斑斕異彩的風姿。

走出火車站,左手邊就可以看到「淚之塔」 Schreierstoren,建於15世紀,航海家亨利哈德遜從此處出發前往北美探險。作為歐洲最大的港口之一,阿姆斯特丹在漫長的歷史上迎來送往無數的水手,在大航海時代乃至更早,沒有成熟完善的導航手段和食物存儲技術,踏上海洋意味著九死一生,親眷們只能在塔上眺望遠方,以淚洗面,故由此命名。

(圖片來源:lonelynplanet)

打開地圖研究一番,很容易得出結論:遊覽這座城市的最好方法是坐船。車站邊就是運河遊覽乘船處,可以選擇巡遊,也可以坐水上公共汽車canal bus(紅線、藍線)先經過安妮故居、西教堂、萊頓廣場到博物館區,然後繼續坐船經馬海麗弔橋到市政廳。

[阿姆斯特丹得以命名的達姆(dam)廣場,廣場上的戰爭慰靈碑,為紀念在兩次大戰中犧牲者而建]

[廣場對面是瑰麗宏偉的荷蘭王宮(Paleis),由 Jacob VannCampen依荷蘭古典風格建築而成]

[面向王宮,右側的新教堂是荷蘭歷代君王舉行加冕登基大典的地方]

[左側是杜騷夫人蠟像館(MadamenTussaud Scenerama)]

其實我倒覺得,城市真正的意趣不在於這些標誌性建築,而在於街巷之中。沿著運河逡巡,走過建城期留下的路基,黃金年代的老屋和19世紀末的坊肆,總有種歷史在此凝縮的錯覺。我不是很懂建築,但也看的出許多有趣之處。

其一是窗比門大,其二是牆面美觀。稍一探究便有典故:窗比門大是因為曾經有法律規定戶頭按門的大小來收費,所以把門做小少交稅,窗戶做大點,有什麼傢具都吊運上去。至於牆面,多採用山型牆,既是造型別緻,又拓展空間。

河流與城市的纏綿帶來溫柔的詩意,在金屬和水泥成分大比例增加的現代都市裡,這份詩意更是彌足珍貴。泰晤士於倫敦、塞納於巴黎、海河於天津、秦淮於金陵,都是情人一般,而阿姆斯特丹更是依紅偎翠,自然風流。沿辛格爾向東南,一座白色的精緻弔橋印入眼帘,如同夢想照進了現實:這不是梵高筆下的馬海麗弔橋么?

談到文森特·梵高我就hold不住了,作為他的無腦殭屍粉,筆者一踏出火車站,既無坐船的雅興,也壓下到老教堂尋歡的衝動,直接坐有軌電車殺到博物館區。小雨紛揚,使得拍照很不方便,但也有莫大的好處:雨天人少,通常要排一兩個小時的隊也免去了。

新修建的展廳呈環形,第一層基本上是生平介紹,他這一生也就在法國和荷蘭轉悠。牆面是大幅的梵高自畫像,很震撼,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那雙深邃的眼睛始終在看著你。

逐層向上,展現的是其在各個階段的作品。認為他不會畫畫的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第二、三層的作品,早期的繪畫技巧已經非常成熟了,中期的作品色彩使用更明艷,給人溫暖熱烈的直接感受。館內許多作品都有顯微屏,遊客可以自行操作,一寸一寸的觀賞細節,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意思:

我覺得這個設計非常之棒。因為看梵高的畫,從圖片上或是遠看,和近處細看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一直以為梵高所有的畫都把顏料甩開來用,其實大謬。他在中早期時用色很嚴謹,每一次點抹都十分考究,遠景比近景下色輕,陰面比陽面下色重。但他的後期作品我就看不明白手法的使用,但是能看出線條越來越緊張,畫家好像是帶著極大的情緒將顏料擠到布面上快速而用力的塗抹,到處都是突兀的漩渦式筆觸,視覺衝擊異常強烈。

[梵高意義重大的第一幅《吃土豆的人》,整體色調低郁,受魯本斯等人影響,顯示了現實主義風格]

[梵高給弟弟提奧的書信中,總要談到藝術創作,這些信件現在也是研究其繪畫思想的重要材料]

[在各類書信中,多有梵高近日作品的草圖,他所願意傾訴的只有他的藝術]

[從中期作品來看,用筆是非常考究的,是對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的華麗發揮,畫面給人的感覺非常賞心悅目]

[放大了看,才能看出細緻的筆觸和油彩的質感]

[偷拍的,晚期作品無論多壓抑,總有冷暖色的對比,那種感覺又溫暖又凄涼]

出口的紀念品店,充斥著向日葵圖案的包包、餐具、筆記本、雨傘…突然讓人覺得心酸。「我死前能看到自己畫了那麼多就滿足了」。生前潦倒,死後流芳,他竭力一生的藝術追求被符號化用以娛樂大眾,不知他對這種錯位有何感受?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perhaps they never will。

毗鄰還有兩座值得一看的博物館,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和市立現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of modern art)。前者主要以倫勃朗、維米爾和哈爾斯的作品為主,巨幅的《夜巡》最為著名;後者收藏了不少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作品,還有一些現代藝術,主要是集合藝術、弗魯克薩斯、新表現主義、身體藝術和裝置藝術。

[眼熟不?]

出博物館區掉頭向市政廳方向走,一個不起眼的拐彎,又遇到了大師。我不懂倫勃朗,看他的畫也沒什麼很深的打動,我只知道他把畫的明暗處理的非常好。他用光線、陰影的處理來烘托出人物形象,有很濃的宗教意味,經常讓我聯想到一些經典的電影鏡頭對光的處理。

倫勃朗的舊宅里,可以欣賞許多從未見過的作品,可以見識一下17世紀的歐洲傢具,最有意思的是還有一位老畫師,一步步的講解並利用舊工具現場製作蝕刻畫,古風猶存。

精神層面的享受我們也談的差不多了,估計有些朋友要急眼了:你不是說歐洲性都嗎?重點呢?褲子都脫到腳踝了你還給我看這些?

好吧,讓我們順著運河兩岸的春風走向三俗。首先請大家認識一下大麻店:

你沒看錯,就是coffeenshop。在荷蘭你要想正經喝咖啡,去找café的標識,這裡可是癮君子的天下。如果你實在想嘗個鮮的話,去買塊space cake就可以了,筆者親身經歷,剛吃完沒反應,過幾個小時後興奮起來,笑點變的極低,刷了會知乎差點把腸子笑抽搐了。

至於紅燈區,多在老教堂附近的小巷裡,教堂和紅燈區在一起不是很違和?據說以前很多性工作者有了孩子,還把孩子丟去教堂給神甫們看管呢。走著走著,有時一低頭嚇一跳,街邊低低的櫥窗里的妹子正在搔首弄姿。這裡是嚴禁拍照的,我只能告訴你,什麼樣的品種都有。一個穿黑絲的強壯男人還衝我媚眼如絲,下體鼓鼓囊囊的,嚇的我括約肌都懵圈了。

如果看客想對性文化深入研究,那可不要錯過性博物館。除了大量的色情藝術刊物和影像外,還有美女間諜瑪塔·海里、夢露和花花公子封面女郎等經典model,以及各文化的性器物和雕塑品。尺度太大啊就不傳了,放上一個被我命名的「聚屌盆」茲以留念。

因為要趕去鹿特丹,我在阿姆呆了兩天就離開了。細雨濕透黃昏的街道,最後一眼回望,整個城市被輕掩於淡淡的霧靄之下,收斂的宛若處子。大麻、色情固然是濃烈的點綴,本質上它還是一座藝術之城。

推薦閱讀:

葉檀眼中的這座「尷尬之城」其實還有很多槓桿可玩
海參崴是如何成為俄國港口的?地球知識局
碼頭拴纜繩的大鐵錠子學名叫什麼?
港口和碼頭的差別是什麼?
集裝箱入港口碼頭時要不要經過X光的掃描?

TAG:航海 | 港口 |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