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書 九十五] 太宰治——《人間失格》
二戰對於整個世界文化的影響甚為深遠,這場殘酷的戰爭促使日本誕生了許多文藝大師,同時也讓這些生而敏感的人相繼自戕於生命最絢爛的時刻。這其中包括了我們之前介紹過的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以及本周讀書的太宰治。
太宰治在戰後的日本文壇名震一時,《人間失格》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很多讀者即使沒讀過也有所耳聞,在日語中人間失格即是失去做人的資格的意思。1948 年5 月《人間失格》連載結束,同年 6 月作家攜一女讀者投水自殺。這部作品極盡陰鬱之能事,以第一人稱視角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幽暗可怖的世界。
讀這部小說,最令人震撼的不是主人公詭譎的視角抑或令人切齒的軟弱,而是看似不可思議實則被我們熟視無睹的現實,其洞穿世事的目光如利劍,深深扎入讀者的胸膛。我們所忽略的一切在主人公眼裡是那樣扭曲,他所做的浮想,所發出的疑問我相信大多數人也都曾想到過,但是要清晰地捕捉這些記憶,把為世人不恥的事情用文字書寫下來,不具備過人的勇氣,不處於非常的心境是做不到的。
即便是作家自己,也還是在結尾畫蛇添足地寫上一篇後記,聲稱小說的三篇手札是自己於某酒館老闆處所得,然而今天我們看太宰治一生的經歷,已經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主角葉藏就是太宰治自己,葉藏的故事也就是太宰治的生平。小說從主人公青少年時期一直講述到中年,他酗酒、沉迷女色、參加非法集團、多次自殺未遂,最終被送入精神病院。主人公年少便終日惶惶不安,懼怕世人,靠演戲搞笑來應付人生。「每周讀書」在介紹《金閣寺》時曾比喻藝術家能接收到普通人忽略了的信息,於是成就藝術。《人間失格》中給我們的信息就是大量的被我們忽略的苦難。主角年幼時被家裡的庸人侵犯的苦難,在大家庭中處於幼子渴望得到父愛的苦難,自閉不敢與任何人交談的苦難,看到太多「正常人」看不到的信息而懼怕與常人交流的苦難,這些「正常人」根本不會碰到的問題到了主人公那裡就是一股洪流,他的一生都在逆流掙扎,在波濤中飄蕩。
這就好比正常人只能看到可見光而作家可以看到紅外紫外的光線,也因此本書中有很多非常獨特而精彩的評論,比如主角參加左翼集團的集會,僅僅是因為其「非法」的性質(「因為世上合法的東西反而可怕」)而不是其理論有多麼崇高。「不過在我看來,他講的那些都是再簡單不過的東西,理論誠然不假,人類的內心卻比理論複雜、恐怖得多。謂之貪慾,則不足夠,謂之虛榮,亦不貼切。將色與欲兩者並列再一起,亦不符實。我隱約覺得人世深處,不是只有經濟方面的事物,還有鬼怪、奇詭的事物存在。」
又比如作者對世人圓滑處世的批判:「圓滑處世的才能?我簡直哭笑不得。我有什麼圓滑處世的才能!不過,像我這種恐懼人類、逃避人世,總是敷衍了事的人,是否無意間契合了那些奉行『明哲保身』之道的精神狡猾之徒的處世論呢?人啊,明明一點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位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這些辛辣的文筆總讓我想起三島由紀夫《假面的自白》(每周讀書 七十五),儘管三島在《太陽與鐵》中表示自己並不喜歡太宰治的作品,但是很難想像此作完全沒有受到太宰治的影響。相較之下,《人間失格》更具故事性,而《假面自白》則自傳性質更強,但兩部作品都是從我們習以為常的波段中揀出可怕的事實,咯出血一般的疼痛。
15.10.20 / 中午
於 T.i.T推薦閱讀:
※每周讀書 #128 宛如潔白浪花——三島由紀夫 《潮騷》
※人有一萬種死法,可為啥日本人偏偏要切腹
※三島由紀夫《豐饒之海》|一根高雅的荊棘
※怎樣理解三島由紀夫《春雪》里清顯對於聰子的感情?
※如何評價唐月梅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