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帝國(1):歐美起源篇

「上帝以自己的相貌創造了人類;人類以自己的意志毀滅了上帝;人類以自己的相貌創造了機器人……」

☆☆☆☆☆☆

引子

什麼是「機器人」?

或許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經常上維基百科的死理性黨會以百科全書式的口吻向你解釋何謂機器人;一般圍觀群眾會說「高達」或者「變形金剛」;稍微懂行一點的人會跟你大談「從《鐵臂阿童木》到《新世紀福音戰士》」;歐美文化愛好者則會講「機器人三大法則」,會講阿西莫夫,會講終結者;而現實的科研人員則會聯想到工業用機器人,或者日本的雙足步行機器人「ASIMO」;手機黨會直接跟你抱怨安卓的耗電量和執行效率……

他們都是對的,但也只是說出了其中一部分而已。

機器人,這個對於當代人類來說是個非常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們既覺得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又覺得那麼的遙不可及。究竟,機器人到底是個怎樣的東西?

從科技上的定義去探討並不是本文的主旨。因為本文要訴諸的對象是一般普羅大眾,所以本文的副標題是「你必須知道的機器人文化簡史」。就讓我們把那些枯燥難懂技術辭彙就都拋開吧。我寫這篇文章,不是要讓讀者諸位能夠自己手把手做出一個機器人來,而是想要告訴大家——

現在,正處於機器人時代的降生前夜。

而我們卻對「機器人」文化一無所知。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反駁我:「不對啊!變形金剛電影版上映那會兒我可4集都是買票進場去看的,還有《鋼鐵俠》《環太平洋》更是一集不落。更別說《哆啦A夢》是我童年的神作,長大一點還看了《新世界福音戰士》,雖不明但覺厲耶!」

但你有發現嗎?你數得出來的作品,清一色都是美國和日本的。而能讓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華人機器人作品,目前為止尚且沒有。

為什麼?別回答什麼國力強弱的問題。文化娛樂作品無法作為文化輸出,總可以給自己國家內部的人看。然而在機器人這一塊,除了抄襲和模仿歐美日本的,就全無我們華人自己的理解。

對於機器人,我們的態度是:他們去思考機器人才是天經地義的,我們去思考那是多此一舉。

然而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屆時掌握對機器人的解釋權的將是那些曾經在文化上理解過機器人的人、國家。那些對機器人沒有意見的人,則會淪為「機器人的奴隸」。

這不是在危言聳聽。

你可以選擇吞下紅色藥丸了解真相;或者吞下藍色藥丸,繼續過著普通的生活。

這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受胎

要了解機器人,首先當然是要了解祂們是怎麼來的。

許多人以為機器人是近代工業革命後的產物,其歷史最多不過兩百多年。然而他們都低估了人類對機器人的想像。關於機器人何時在人類腦海中迸發出來這一點固然無法考證,但可以明確的是:即便是現代科學還沒出現的古代,人類就已經開始想像機器人了。

甚至在古代中國,我們也已經有對機器人的模糊想像。

誠然,這些起源級別的機器人文化擱在現在的觀點來看,絕對算不上是真正意義的機器人。但是這些樸素的想像奠定了後世人對機器人的理解,也為後來的研究者找到了某些依據。今天我們回過頭來探尋祂們,更多的是為了了解機器人為何一直在人類腦中盤旋不去的原因吧。

《列子·湯問篇》

周n穆王西巡狩,越崑崙,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之。』n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n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誅偃n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n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歎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n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

簡單翻譯成現代話:

周穆王拉著車隊去郊遊,途中遇到一名叫偃師的人,聲稱自己有大本事。周穆王讓偃師拿出本事來練練。於是偃師帶了一個人來。周穆王覺得奇怪,你帶個人來算是什麼本事?偃師說,這個人可不簡單,是我造的人偶,能歌善舞,不信讓大王你欣賞欣賞。於是那個人就開始表演歌舞起來。

這n人偶果真厲害,歌舞表演技驚四座,於是周穆王就讓其他妃嬪也來看看。在表演即將結束的時候,這人偶竟然跟旁邊的妃嬪眉來眼去。周穆王大怒,心想不能戴此綠n帽,因此要殺掉偃師。偃師趕緊跟周穆王說這傢伙真的不是人,不信你看——偃師將人偶剖開,發現裡面都是一些皮革木頭,機關零件,連內臟都是做出來的。如果n將這些零件拿出來,人偶就躺屍;如果重新裝回去,則又活蹦亂跳。

此n時周穆王突然好奇心大發,幹了一回臨時科學家,開始對這人偶做起實驗來。他將人偶的心拿走,那麼人偶就不能說話了;他將人偶的肝拿走,那麼人偶就看不見東n西;他將人偶的腎拿走,那麼人偶就無法走路。周穆王不禁大嘆一聲:「這玩意真是鬼斧神工,人的力量難道真的可以跟造物者相比?」說罷就把人偶用車帶走回宮n了。

因為沒啥好圖,所以拿軒轅劍的機關人意思意思……

這篇出自《列子·湯問篇》的故事繪聲繪色地向讀者描述了一個神話中機器人的形態。其中最n絕妙的地方在於,這個機關人偶還挺符合邏輯,每個內臟代表某種功 n能,一旦去掉就無法實現這些功能,不難看出這個人偶是模塊化的產品。當然,所謂「拿掉心就不能說話」云云,依照的是並非嚴謹科學的中醫理論,但在這本書成n書的年代而言,有這種聯想倒也十分超前了。

不過,《列子》這本書在當今學術界一n般視為「偽書」,即「該書籍聲稱的著者和實際著者不是同一個人」。列子相傳是先秦時人,而《列子》這本書最遲的成書時 n間推論約在魏晉時代。而上述這篇故事,根據不知名的考據,應該是轉抄自印度的《生經卷第三佛說國王五人經》中某篇故事,內容有八九成相似。

關n於這篇故事的真偽問題暫且擱在一邊。無需懷疑的是,早在魏晉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借著神話故事去想像造出一個機器人的形象。我不敢說這是中國人最早接觸n並想像的,但至少這表明,機器人這種概念絕對不是西方人特有。而且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用中醫理論去比擬機器人,跟某些X點寫手那貧乏的想像相比,真不知高到n哪裡去了。

古今中外,除了上述的偃師人偶,世界各地也有屬於自己的機器人想像。n比如猶太民間中的神秘巨石像「Golem」傳說(譯名有「魔像」「泥人」「石像人」等)。沒錯,喜歡玩RPG遊戲的朋友們肯定知道這個東西,通常它們作為n守護寶藏的怪物擋在玩家面前。據說這種怪物非常強大,普通攻擊對它根本無效,而且任勞任怨,做什麼勞動都不需要休息。然而如此強大的怪物卻有一個弱點:要n驅動「Golem」就必須在其額頭上寫上帝的名號「???」(emeth、意即真理)」,如果把第一個字母擦掉而變成「??」(meth、意思為死),那n么「Golem」就會失去動力,變回一灘泥土。跟《列子·湯問篇》中的機動人偶一樣,這個神話傳說竟也多多少少符合後世的科技邏輯,所謂上帝的名號其實就n是「Golem」這個機器人的驅動程序,你把它的驅動程序破壞掉那自然是失去行動能力了。

英雄無敵7裡面的「Golem」形象

希臘神話中也有類似機器人的傳說。傳說希臘的大神製造了一尊青銅巨人「Talos」,負n責守護克里特島。阿波羅尼奧斯的《阿爾戈船英雄記》(Argonautica)中記載英雄伊阿宋在得到金羊毛後欲登此島,卻遭遇了這尊青銅巨人。青銅巨人n強大的威力讓伊阿宋等一眾英雄十分頭疼,最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這個巨人的弱點,並將之擊敗。在故事裡面,這尊青銅巨人平常就是以裝飾品的身份存n在,只在探測到有外人入侵時才會行動,像極了日後的護衛機器人。而這個青銅巨人在後世的遊戲中也多有出現,通常作為一種強力的守護型怪物,跟n「Golem」的定位很相似。

到底人類為什麼熱衷於去想像這種人造人物體呢?這些神話傳說即便內容各異,也不難看出其實裡面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人類製造機器人的第一目的是想造出能代替人類的類人物體,幫自己去完成很難甚至不可能的任務。

然n而人類有資格這樣做嗎?《列子·湯問篇》中,周穆王最後感嘆「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遠古人類樸素的世界觀認為,孕育生命、創造萬物……一直以來都n是上天的事情。人類一旦踩過這條界線,那麼上天必然會向人類報復。儘管報復的手段各種各樣,但最直接也是最讓人恐懼的,莫過於造物本身對人類的反叛—— n一如當初人類僭越了造物主。

所以,機器人尚在娘胎當中,就已經存在「原罪」。

初啼

當現實中的機器人尚且還在想像當中之時,接近機器人的「人造人」卻已經開始出現了。n1815年。那一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導致1815年~1816年一整年北半球都陷入了寒冷當中,因此這一年被稱之為「無夏之年」。這場「小冰河期」不n僅令農作物失收,各地陷入饑荒,還側面影響了科學、文學、藝術、宗教等諸多領域。而其中特別有名的例子,正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n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1816年7月,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前往拜倫在瑞士的別墅度假,卻遭遇到了連日降雨和反常低溫,迫使眾人待在室內。為了排遣時間,拜倫決定舉行一場比賽,讓大家寫出最恐怖的故事。結果拜倫的私人醫生約翰·波里多利寫出了現代吸血鬼小說的開山之作:短篇小說《吸血鬼》,而瑪麗·雪萊則寫出了《科學怪人》。

瑪麗·雪萊寫作該小說時年僅19歲,她萬萬不曾想到自己和朋友寫著玩的哥德式恐怖小說竟然成為後世所有科幻小說的鼻祖。但她以「強大電流賦予屍塊生命」的懵懂科學邏輯,第一次告訴讀者人類或許有辦法用科學的手段去干涉生命。

時間來到了19世紀末的1896年,著名英國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H.G.Wells)在n《時光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後緊接著出版了《莫洛博士島/人魔島》(The Island of Doctor nMoreau),內容講述一名叫莫洛的科學狂人打算在一座神秘島上進行試驗,以科學之力強行干涉生物的進化,結果卻遭致滅頂之災的悲劇故事。在科技加速上n 升的19世紀末,人類已經開始張狂地認為,他們很有可能用科學的力量去改變世界。這裡面自然包括生命。

左:《莫洛博士島》小說英文原本封面;右: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電影版本海報

20世紀到來了。先進的科技讓人類獲得了無限便利,得到方便的同時就是伴隨著膨脹的慾望。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最前端的工業產物也成為了兵器推上歷史舞台——人類至今還記得,被坦克車壓過戰壕時的劇烈震動,以及被鋼鐵洪流所碾壓時的歇斯底里……

至此,人類徹頭徹尾,打從內心地認為自己主宰了世界。而他們依靠的,就是自以為理性的科技。

《羅森的萬能機器人》

宣傳海報和劇照

1921年,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剛過3年。歐洲百廢待興,戰爭難民在廢墟中重建自己的家園。毀於科技的他們,不得不再次藉助科技的力量獲得生機。在如此空虛的時代,人們開始思索自身的未來,用各種方式探求苦難的真諦。也不知道捷克作家查佩克(Karel ?apek)是n 否受此啟發,寫了一部舞台劇,名為《羅森的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nRobots;RUR)。其內容講述人類在未來終於製造出一種任勞任怨的人造僕人「Robota」(捷克語里勞工、僕人、奴隸、苦力…之意),人類從此過n 上安泰舒適的生活。然而這群人造僕人卻在某天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比人類優越許多,何不取而代之?於是這群機器人發起大暴動,意圖將人類趕盡殺絕……

這n部現在看起來頗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劇作其實可以有多種解讀。從社會意義看,工業革命後資本家跟工廠勞動者之間的剝削關係,使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階級矛盾, n更在不久之後催生了馬克思的理論。但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看,這其實反映了人類對科技冒進的反省。工業革命後,煙囪噴出來的廢氣污染田野,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工n傷頻發,人類意識到機器並非如當初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因為機器的高效,許多傳統手工業失去市場價值而逐漸淘汰,很多工人不得不如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那樣n在流水線上 n跟機器搶飯吃……更別說在歐洲人的傳統價值觀中,「創造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對上帝的褻瀆。因此機器人出現的第一個形象,不是人類的幫手,更不是人類的朋 n友,而是人類的敵人。

由於《羅森的萬能機器人》在歐洲一鳴驚人,許多後世對機器人的認識概念都是由這部戲劇而來的。比如現在機器人的英語名稱「Robot」,正是從劇中機器人 的捷克語單詞「Robota」簡化而來。儘管早在1886年,法國作家維利耶·德·利爾-阿達姆就n寫過一本名為《未來夏娃》的小說,裡面描述了一種稱之為「Android」的女性人形機器人。然而《羅森的萬能機器人》切中當時的時代背景,使人們普遍認n識了「機器人」這個概念,因此後世「Robot」使用頻率要遠遠高於「Android」。「Android」一詞後來也只專門用於指代擁有高度擬人化的人n形機器人,比如《銀翼殺手》的原作《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nSheep?》中出現的機器人就叫「Android」。目前「Android」比較準確的翻譯是「仿生人」。(PS.Robot雖然譯為機器人,但實際上流水線上的那些機械臂也能叫Robot)

因為該劇的影響,後世大多數談及「Robot」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負面意義,往往都會上演「機器人欺負人類」的戲碼。甚至乎這還影響了西方世界對現實機器人的研發取向,導致西方人在文化上很難熱衷於研究真實外貌的人形機器人。

掙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趨向大致和平。雖然東西方拉起鐵幕,全世界陷入冷戰和核戰陰影,但大多數國家開始脫離戰亂,步入正軌。而和平時代的娛樂產業也在此時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此時廉價小說開始在大眾市場流行。早在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創立雜誌《驚奇故事》(Amazing Stories),被後世追認為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雜誌。從此科幻作品不再是學院中的文學實驗作品,而是邁向大眾,成為通俗文學的一種。也因為這本雜誌的成功,各種雜誌紛紛跟風,一時之間科幻小說在大眾媒體上大量量產。

第一期《驚奇故事》的封面,非常有年代感……之前提到的H.G.威爾斯赫然在作者名單當中

1930~1960年代是廉價科幻小說雜誌最為風行的年代,這段時期在某些科幻史理論當n中被譽為「(美國的)科幻黃金時期」。無論如何,各種或優秀或低劣,或高明或 n幼稚的科幻作品在這些廉價讀物當中誕生,並影響至今。像是太空探索題材,神秘超自然事件,超級機器毀滅世界,時間穿越……這些梗早在這個黃金時期就被各大n 作者玩爛了。在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大量關於機器人的戲碼。

一開始,基於《羅n森的萬能機器人》開創先河,清一色的機器人故事都是「邪惡機器人反叛人類」的正邪二元對抗故事。後來這類型寫多了,就自然生出變種,開始 n出現「人類才是罪惡之源,他們奴隸並殘害機器人」。但是,無論是「機器人欺負人類」或者「人類欺負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故事大多簡單粗暴,情節幼稚,流於n n空泛。讀者並不滿足於這些故事,讀者想要看更加新穎的機器人故事。可是當其時的作者們囿於時代,大多數都並沒有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一時之間機器人故事陷n 入了瓶頸,再難出現優秀作品。

難道就沒有第三種機器人故事嗎?——n一個年輕的猶太人如此發問。沒人想到的是,後來這位年輕人走上了科幻小說的寫作道路,並硬生生地開闢出 n第三條機器人的故事路線。這位猶太裔美國籍的年輕人成為了「機器人學」的先驅,並在後世的機器人研究領域中成為先知一般的偶像。如果你從事機器人研究而從n 來不知道這位兄台的名字,那你永遠都不能成為一個及格的機器人研究者。

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叫做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我,阿西莫夫(I.Asimov)

彼時1920年的1月隆冬,在白俄羅斯的彼得羅維奇(Petrovichi),一名猶太n裔的小孩降生了。父母將他取名為艾薩克。不知是否天意,這個跟牛頓 n同名的小艾薩克從小就十分聰明,而且記憶力非常好,看過的東西很少會忘記,為日後的成功埋下了伏筆。3歲時,阿西莫夫舉家移民美國,定居紐約。後來父親開n了 n一家雜貨店,阿西莫夫的童年便在雜貨店中度過。此時科幻雜誌剛剛興起,父親也嘗試弄了一些科幻雜誌在店裡賣,阿西莫夫便有機會在看店無聊的時候看這些科幻n雜 n志。原本就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阿西莫夫一下子就被這些刊載了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內容五花八門的科幻雜誌所吸引,整天沉迷在閱讀這些科幻雜誌當中。久而久之,n他 就立志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科幻作家。

阿西莫夫不負為一名神童,在不滿16歲n時他就完成了高中學業,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更在19歲時大學畢業,21歲獲得該大學的化學碩士學位。也就是在這19到 n21歲之間,阿西莫夫第一次開始正式涉足科幻創作。第一次正式付梓出版的是他19歲時的作品,他的第三篇科幻小說《灶神星受困記/逐出灶神星》 n(Marooned off Vesta);獲得碩士學位那一年,也就是21歲時,他在美國科幻教父約翰·坎貝爾(John W. Campbell Jr)的協助下,寫出了成名作《夜歸/日暮》(Nightfall),刊登於坎貝爾旗下的雜誌《震撼科幻小說》(Astounding Science-Fiction)。從此,艾薩克·阿西莫夫這個名字出現在各大科幻讀者的眼前,並躋身為一流科幻作家。

獲n得成功的阿西莫夫並不滿足於當前的成就,他想要突破自己。此時他敏銳地察覺到,當時的機器人科幻故事無非就是那兩套(「機器人欺負人類」&「人類n欺負機器人」),難以令人信服。雖然在這兩種類型當中,他比較喜歡後一種,也就是他稱之為「引人同情的機器人」(Robot-as-Pathos)類型。n 然而這種故事過分將機器人擬人化,而且故事情節大多流於濫情,也並沒有把機器人的真正內涵發掘出來。於是阿西莫夫就估摸著:要不,我去創造一種出來?

作n為徹頭徹尾的理性主義者以及秉持科學精神的科研人員,阿西莫夫首先將機器人視之為一種工業產物,而不是突然自個兒醒過來的超自然生物,更不是披著鐵皮的人n 類。接著艾薩克聯想到,人類自己製造的工業產品必定會有相關的安全規範,以免傷及人類自身。那麼同是工業產物的機器人為什麼就沒有相應的安全措施呢?於n 是,他就制定了一套法則,在自己筆下的機器人出廠之前,所有機器人都必須遵守這套法則——甚至將這套法則篆刻到祂們的「正子腦」中,是不可違逆的「本 n能」。

而這套法則,就是後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或「機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第n二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違背第一法則。(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第n三法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安全,除非違背第一與第二法則。(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to it by n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nLaw.)

阿西莫夫與他的名作《我,機器人》

此「三大法則」最早見於他的小說《轉圈圈》當中。在這篇小說當中,阿西莫夫還發明了另一個詞語「機器人學」(Robotics),而這個詞語沿用至今,不僅在科幻領域隨處可見,連現實科技也直接使用這個詞語。阿西莫夫的影響力早已不僅在科幻領域,還溢出到學術界。

當n然,此「三大法則」並非完美無缺,而且文學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比如法則當中並沒有定義什麼是人類,什麼是機器人,因此往往可以借這些漏洞來實現傷害人類或n傷害機器人的事情。到了後來,阿西莫夫還不得不搬出所謂的「第零法則」來解套。但是阿西莫夫也不愧是一代宗師,他深知自己制定的法則並非完美無缺,而他解n決的辦法並不是逃避或者糊弄了事,而是直面問題。因此在隨後的40多年創作生涯中,阿西莫夫不斷找出「三大法則」的漏洞,並將之化成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n讓讀者驚嘆於阿西莫夫的巧妙設計。機器人系列從此成為了阿西莫夫的生涯代表作。

就這樣,傳統的機器人兩大套路故事在阿西莫夫的新形態機器人故事面前黯然失色,逐漸隱沒n於歷史舞台。儘管爾後還有繼續傳統套路的機器人作品,但大多難以超越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故事。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就像一根難以逾越的標杆,是考驗所有機器n人故事創作者的第一道門檻。也難怪阿西莫夫在生前一直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是「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了。

80年代末期,阿西莫夫因為做心臟手術時感染了艾滋病,健康惡化。1992年4月6日,阿西莫夫因病情惡化搶救無效,逝世於紐約大學道奇醫院,享年72歲。一代機器人故事之父與世長辭,他筆下的機器人故事成為絕響。

和平共存(Cake)是個謊言

雖然阿西莫夫創造出新形態的機器人故事,使到機器人跟人類可以站立在對等的位置上互動。然而先知如阿西莫夫,也沒料到一件事物的發展竟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

那就是電腦。

早期的電腦(電子計算機)主要使用真空管,體積龐大,運算能力有限,要模擬生物的思考方式非常困難。雖然那時候已經有不少科幻作品模模糊糊地寫到機器人使用了微型化的電腦來作為處理器,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電腦還是一種科學家在搗鼓的前沿事物,不太可能普及到民間。

阿西莫夫早期的機器人作品就很少提及所謂的「電腦」,連機器人的中央處理器裝置大多是所謂的「用鉑銥合金製造而成正子腦」。首先為什麼是鉑銥合金?阿西莫夫給出的答案十分的大白話:帥!高大上!比逼格更有逼格!而n「正子腦」也是差不多的原因。那時候「正子」(正電子)才發現不久,科學界經常提及,阿西莫夫覺得帥就拿過來用的。實際上從日後的研究所知,這種粒子是不n太可能用於電腦。因此阿西莫夫幻想的機器人,其運作核心純粹是他捏造出來的。(PS.正子也叫陽電子,EVA里的陽電子武器就跟這個有關)

總n而言之,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幻想機器人本身的科技含量也在同步提升。而且因為電腦越做越小,機器人實現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歐美對機器人的那種恐懼情緒n也就日益加深,「機器人欺負人類」這種老梗再度火起來。只是過去機器人之所以能壓制人類,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擁有人類所無法達到的強壯身體,通常來說祂們還n是一副笨重的樣子——五六十年代的邪惡機器人外形普遍是愚蠢的大水桶。而現在機器人搭上了日益進化的電腦,機器人的邪惡不僅僅在於體能強大無比,還因為祂n們擁有了超越人類的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1968n年,科幻經典名作《2001太空漫遊》描述了一台稱為HAL9000的超級電腦。這台擁有高度人工智慧的電腦卻因為誤會而將太空船上的人類乘員視之為威n脅,繼而一個一個殺掉。這種描述電腦反叛人類的情節在當時可謂是一時無兩。1982年,迪斯尼推出了一部真人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首次在n片中以直觀視覺化的方式描述了「電子世界」「人工智慧反叛」「程序擁有生命」等諸多概念。可惜由於定位失敗,該片票房失利,讓迪斯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n敢再碰真人電影這塊。然而這部電影的出現卻是劃時代的,因為他一次以如此清晰可見的方式展現了電腦科技的未來,令日後許多前往矽谷發展的科技精英都會跟你n說,正是小時候看過這部電影而對電子技術產生濃厚興趣。

儘管無法考證這部電影到底都影響了誰,但可以說由這部電影所帶出的一些風氣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後來的創作者。隨之而來的1984年,無論在電影還是在小說的領域裡,機器人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發n表了科幻小說《Neuromancer》(神經漫遊者/神經浪遊者/神經喚術師),裡面第一次清晰地描寫了在不遠的將來,電腦技術已經進化到能夠和人腦直n接連接,人類可以通過神經控制虛擬化身在虛擬空間中行動。而且你在虛擬網路空間可以做的事情比在現實世界能做的多得多了。但是人類並不知道這種便利反而害n了人類,人類因此不得不極端依賴電腦,反過來被電腦所馴服了——人類成為了機器的「糧食」。

這n本小說一經推出就馬上被科幻界奉為至寶,在隨後的日子裡斬獲了英語科幻界兩大重要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再加上只頒給新人作家的菲利普狄克獎,威廉·吉布n森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同時獲得這三大獎項的人。而且這部作品更開創了Cyberpunk這種科幻風格,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雖n然現在我們奉《Neuromancer》為Cyberpunk的起源聖經,但同時它也是一部繼承了機器人文化的作品。只是和過去機器人擁有機械身軀的方式n不一樣,Cyberpunk的機器人以各種成分的方式遍布全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人類討厭機器人卻又不得不依附機器人——因為機器人無處不在。這種矛盾n的關係使Cyberpunk故事的基調永遠都是灰暗、消極的,試圖描述一種彆扭的烏托邦狀況:高科技,低人性(High Tech Low Life)。

同n一年,另一部電影有著類似的設定,卻展開不同的故事。這部電影告訴觀眾,如果機器人統治了世界,那祂們並不會馴服人類,而是直接把人類幹掉。而且由於祂們n是機器人,擁有金剛不壞之身和全知全覺的高級智慧,因此動起手來祂們決不妥協,為追殺人類跑到天涯海角,費盡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祂就是「天網」,祂就是「終結者」。

在最早的設定里,天網是美國軍方下包給科技公司開發的戰爭防禦系統。然而在研發的過程中n人工智慧產生了自我意識,繼而認為人類是個威脅,於是引發「審判日」,利用核武把地球化為一片焦土。這種設定後來就被《黑客帝國》借鑒了。只是《黑客帝n國》又糅合了Neuromancer式的精神控制,機器人一邊在肉體上消滅人類,一邊又在精神上馴化人類。

為n什麼科幻作品很喜歡把超級AI描寫為一旦覺醒就將人類視之為敵人呢?撇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大人類刻板思維,超級AI反叛人類的戲碼更多地是人類警醒n自己的隱喻。因為強大的發明必然伴隨更高的使用風險,超級AI也不例外。一旦這個星球上出現了兩種智慧種族,那麼他們要和平相處恐怕就相當有難度了。畢n竟,人類連自己也不是團結一致的。因此描寫超級AI毀滅人類的故事更多的是在影射人類自己的問題。

值n得玩味的是,最近上映的《終結者:創世紀》把天網的誕生原因「重啟」了。過去的天網是冷戰格局下的一種應對手段,它的存在意義是基於軍事目的。而《創世n紀》中由於某些原因,天網的覺醒被推遲到2017年,它的原型竟是一個名為「創世紀」的雲端網路APP!這一下子就把天網誕生的內涵給改變了。在原初的版n本中,天網更像是冷戰思維的一種延伸,天網覺醒反叛人類象徵的更多是核戰陰影。然而這個新版本的天網卻更貼合當今這個時代:滿大街的智能手機,觸摸屏的平n板電腦,因為雲計算而無處不在的網路……為了填滿人類永無止境的慾望,這個從網路世界當中誕生的惡魔正準備降臨到這個世界。在這裡,一向以火爆硬派著稱的n《終結者》系列竟和Cyberpunk合流了。

不過這並非巧合。《終結者》誕生的年代和Cyberpunk誕生的時代背景非常接近,都是80年代。兩者合為一體,或者互相借鑒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很期待接下來的《終結者》還能怎麼掰下去。

我什麼都不知道……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其實還是有很多歐美著名機器人沒說上來。比如1927年科幻經典《大都會》里登場,全世界第一個以影像的方n式展現出來的女性機器人「瑪利亞」;《星球大戰》那對機器人活寶C-3PO和R2D2;阿西莫夫原著,已故喜劇明星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機器管家》,其n中登場的善良機器人管家安德魯·馬丁,等等等等。限於篇幅這裡只能割愛不談。

看到這裡的朋友可能就會納悶了,這個地球上熱衷於描寫機器人的可不僅僅歐洲和美國人,有一個國家也非常熱衷。沒錯,這個國家就n是日本!

在下一篇中,我將向大家介紹日本超級機器人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他的簡史又是如何。雖然這個題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已經是n如數家珍,但請允許我用另外一種角度再詮釋一遍吧!

☆☆☆☆☆☆

本文圖文引用資料:

專欄博客《搧胡椒的秘密基地》,作者:難攻博士

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科幻概論》,作者:鄭運鴻

科科網,運營:台灣科幻推廣專家 葉李華 老師

推薦閱讀:

世界頂尖插畫師都爭著為他的小說畫封面
《神們自己》:實至名歸的阿西莫夫
<基地與地球>的結尾有什麼深意嗎?
請問阿西莫夫的短篇《第一法則》中艾瑪二號到底發生了什麼?

TAG:科幻 | 机器人 | 艾萨克·阿西莫夫 | 谷歌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