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麥加踩踏事件背後的恐慌心理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應急小分隊 麻庭光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編者按:2015年9月25日,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加附近發生朝覲者踩踏事故。這是麥加25年來發生的最嚴重踩踏事故,也是今年朝聖期間發生的第二起致命意外。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至少717人遇難,另有863人受傷。如何認識群體災害後的恐慌心理,讓我們聽聽專家的分析。

羅馬神話中的潘神被當作群體災難的替罪羊,它的名字也成為了恐慌的代言詞。恐慌一直作為一種導致群體災難的心理學原因而得到研究,尤其是軍方對戰場恐慌和社會對應急管理過程的研究。

上海陳毅廣場踩踏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總是說要避免群體恐慌。但如何避免呢?認識群體恐慌的癥狀,防範群體性恐慌的發生,是活動組織者和人群管理者的責任,也有賴於當事人的自覺自救。發現群體恐慌的苗頭,至少我們可以避免人群,拒絕擠壓。

為此,我們需要認識什麼是恐慌,以及恐慌的危害。

認識恐慌心理,從潘神說起

恐慌是一種突如其來的恐懼感,替代了正常的思考,影響了人群或獸群的集體行動。恐慌通常出現在災難的場合或暴力的場合,影響了所有人的安全水平。

在辭彙學上,恐慌來源於希臘文「panikon」,意思是與「潘」相關。

潘(Pan)是希臘神話中的自然、田野、森林、溪流、野生動物、羊群和牧羊人之神。由於潘神的形象比較醜陋,它的吼叫極為宏亮難聽,常常會使人產生傳染性的、無根據的恐懼,所以衍生一個新詞「panic」,意為因害怕而慌亂,即恐慌。

              藝術家筆下的潘神

根據希臘神話中的說法,潘神有在小洞穴或道路附近的從林中午睡的習慣。當他午睡時,若被路人干擾,就會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足以讓人毛髮倒豎。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危險,人們也會產生高度緊張的、爆發性的恐慌情緒,進而帶來身體的恐慌性反應。

但是,除了可怕的外表和尖聲怪叫以外,潘神沒有任何進攻性的武器,本身是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他帶來的危險規模和嚴重性,如果有的話,也完全取決於受威脅者的主觀看法。這也是群體恐慌的重要特徵,恐慌(一種心理狀態)本身不會殺人,是恐慌引發人殺人。

傳說古代雅典城外的群山中,有一種動物會發出可怕的叫聲,在這種怪聲干擾之下,雅典城內的居民人心惶惶,如同大難來臨,引發莫名的,狂亂的逃生行為。

歷史上有無數的城市大火,如倫敦(1212和1666年)和威尼斯(1106和1577年)。大火帶來的常見景象是,人群在恐慌和失序中狂奔,因此人們把逃生行為與恐慌聯繫起來,把傷亡的結果歸結為恐慌。

愛德華?蒙奇的名作《尖叫》,用場景復現了人們獨處時感到的(個體)恐慌

把潘神與集體恐懼聯繫在一起要歸因於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筆下,希臘人都相信他們在馬拉松戰役的勝利,要感謝潘神,是他幫助希臘人把波斯人趕跑。

在這場著名的戰役中,數量占絕對優勢的波斯人(10萬人),在衝擊少量斯巴達人組成的人牆(1萬人),就在雙方焦頭爛額,筋疲力盡之際,忽然感到內部有某種不知名的動物參戰。在莫名的恐懼襲擊面前,由不同民族所組成的波斯大軍兵突然土崩瓦解,兵敗如山倒,完全潰散失敗。

這是潘神第一次和戰場恐慌聯繫在一起,也是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方研究群體恐慌的原始依據。無獨有偶,中國類似的戰場恐慌是淝水之戰,那一次大規模的群體行動中為中國文化貢獻了三條著名的成語: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反映了中華文化中對人群風險的基本認識。

         世界著名的以少勝多發生群體恐慌的馬拉松戰役

群體恐慌的幾種表現形式

恐慌有兩種,個體恐慌和群體恐慌。對人群有利的是個體恐慌,因為個體恐慌有利於提前行動。對人群不利的是群體恐慌。發生群體恐慌後,當事者無法冷靜,瘋狂逃生,導致許多不必要的災難性損失。

通常人們都不承認他們經歷了心理恐慌,所以群體恐慌通常是從結果推斷出來,而無法通過個人問卷調查研究。發生群體恐慌的外在表現是:踩踏、擠壓、跳樓(摔死)、跳水、中毒和觸電等次發性傷害事件。

在某些英文的近義詞字典中,恐慌和踩踏是近義詞,可以在某些場合下互換使用。跌倒者周圍的人未必有心上去踩踏,但後面的人群壓力不得不如此。最有效的停止踩踏方式是大喊:「踩踏了,停下來,往回走!」

發生在2008年8月2日的印度奈那德維神廟踩踏事件,有氣力的人就跳到欄杆以外得到安全,棧道中剩下婦女兒童,被動發生踩踏。

群體恐慌表現之一:踩踏(印度,20080803)

有時高密度的人群會發生擠壓,擠壓時產生的巨大力量導致受害人的窒息和死亡。如上海陳毅廣場生的踩踏事件,主要是擠壓造成呼吸不暢,人體因窒息而死亡。擠壓的受害人非常恐慌,但是他們除了在臉上表現出極度的痛苦之外,因為形體受限,無法表達他們內心的恐懼。

2008年,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大齋期,由於個別施主的現金施捨行為引發群體擠壓,導致21人死亡,全部是婦女。她們的恐懼是非常明顯的,環境讓她們別無選擇(動彈不得)。這是環境和組織不善造成的結果。

群體恐慌表現之二:擠壓(印尼,20080915)

處於恐慌之中的人們經常會做出愚蠢的決定。在高度的心理壓力之下,他們過高評估眼前的局面,忽視其他的災難性後果。為了擺脫眼前的不利局面,他們奮力一跳,從一個困境跳入另一個困境,導致更大的傷亡。

2005年8月31日,在伊拉克巴格達的一次自發性宗教活動中,大量人群走在一座橋上,忽聞有人體炸彈的謠傳(恐怖襲擊),在極度的恐慌中,很多人跳水逃生,被底格里斯河水淹死,造成了近千人的死亡。

群體恐慌表現之三:跳水(伊拉克,20050830)

同樣,過去還發生過很多火場跳樓逃生的案例。跳樓者錯估了形勢,導致從一個危險跳入另一個危險,這也是一種群體恐慌的後果。

2004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大火中,火場有200多人,其中70多人跳樓,90%摔斷了胳膊和腿,更有不少人死亡。顯然,被迅速發展的火勢嚇壞了的當事者沒有做出理智的判斷,導致次發的傷亡災害,是群體恐慌造成的結果。

群體恐慌表現之四:跳樓

最後,火災可能導致人群在出口處踩踏堆積,堵塞出口,最終導致煙氣中毒或窒息而死。2008年深圳舞王俱樂部大火,1994年克拉瑪依大火,都是典型的群體踩踏,導致擁塞,進而導致煙氣中毒的案例。

群體恐慌表現之五:中毒(芝加哥伊洛魁人劇場大火)

羅馬神話中的潘神沒有武器,不會殺人,恐慌同樣如此。我們需要正確認識恐慌心理,在災害發生時,盡量了解災害發展進程,保持冷靜,才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普中國」。


推薦閱讀:

別算了!星座和性格沒關係
從「留守獼猴」看「留守兒童」

TAG:中国科普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