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D 列印是否一開始就搞錯了發展方向?

3D 列印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就在我們辦公室的門口擺放著幾台 3D 印表機,隨時給客戶定製各種產品。但是好像來使用這個服務的客戶並不是很多,所以他們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打一些測試品,自娛自樂。看到放置的金三胖頭像,路過的人也會忍俊不禁。

不過為什麼它的需求量不高呢?因為它現在為止依然只能打一些小的擺件。就算大的東西也只不過是把小東西放大了而已。而且,它的成本降到一定程度之後,遇到了瓶頸,無法再進一步下降。五六百塊錢大概可以買到一個 5 厘米見方的小玩具,而花同樣多的錢,買到一些更精緻的大工業生產的用品,完全不成問題。

之前很多人都說 3D 列印意味著未來,意味著社會化大生產即將走入歷史,人們即將能夠隨心所欲地去自由製造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連商場都不用逛。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語言是到 2012 年,但是 3 年過去了,還是當年那個樣子。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總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勁兒。

如果我們想要採購傢具,建造房屋,或者是購買一些家電,桌椅板凳,甚至是檯燈時鐘等等,我們腦海當中所構思的那種理想狀態,是把在圖片上的東西直接用身邊的原材料列印出來,就像是哆啦 A 夢百寶囊當中的道具那樣。但是現在的 3D 列印只能給我們做到一個粗糙的,而且上面有各種雜亂的線條擾亂的模型。這個模型只能把它的最外層刻畫一遍,而且還需要後期上色塗抹等等。

更重要的是,你列印一個咖啡壺出來,它也開不了機。當我們說到可以自己列印食品,不用等待送餐上門的時候,我們希望的是列印出來一塊真正含有那些纖維組織,和還沒有熟透的血絲的牛排。然後我們投放進去的原材料,決定了我們只能——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得到一塊外形像是牛排上面刷了一層清漆的東西,裡面吃起來就像是果凍,又好像是炸透了的土豆泥。而外面的那層漆,讓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做成牛排形狀的塑料手機殼。

現在的 3D 列印選擇的發展道路,是首先根據已經做好的 3D 文件勾畫出外形和輪廓,然後接下來用燒結,光雕等等不同的成型方法,把外形列印出來,裡面是什麼東西就不再重要。然後接下來的兩條發展道路,在於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讓我們披上時間包袱皮,直接讓這一條進化道路走到盡頭,你會發現,這種東西在未來依然只能做擺件。

內部構造意味著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東西共同構成。我們之前可能會學到經濟學原理——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工業產品,都是集成了世界各地不同人的血汗。比如說,一台電腦的塑料外殼,表面的玻璃以及裡面的電路板組裝自不同的國家。所需要的材料,塑料可能來自橡膠,而晶元可能來自硅,還有一些重金屬,這些原料的原產地都不一樣。而採集那些難以直接用化學方式生成的原材料,也是一些不發達國家能夠換取外匯,維持人民生活的唯一手段。

說 3D 列印可以替代社會化大生產,顯然是忽略了其內部構造完全不是由單一物質組成這一點。就像我們如果想要在一張紙上列印彩色的話,需要不斷的置換墨盒或硒鼓一樣,而墨盒和硒鼓的背後是能夠把幾種不同的基礎顏色放在一起來調整。這幾種不同的顏色就相當於 3D 列印的不同原料。如果在 3D 情況下我們想要打出儘可能多的品類,光是存放這些 3D「墨盒」的地方,就能夠堆滿一整個房間。而且跟電腦體積的壓縮不同,信息可以放在越來越小的存儲介質當中,而實物不行。也許今後可能會把一些特別必需的原料通過管道運輸,擰開管道接一點放去列印,但是要看到那種景象可能也得等個一二百年。

可以想見,如果仍不能解決多種物料混合的問題,那麼接下來的物料獲取,置換等問題更無從談起。而這就使得 3D 列印再怎麼發展也無法替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所以,要是繼續沿著提高精度+降低成本的方向走下去,未來是否會證明這是一條彎路呢?或者說,我們要等待比想像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 3D 列印的爆髮式普及呢?

動點科技

推薦閱讀:

Fir.im 回應「臟應用」問題:將加入雙重病毒查殺
什麼是神馬推出的「藍光搜索」?
應用內搜索的玩法是豌豆莢這樣的嗎?
[雙11昨夜最新]發言人:海外品牌預售額已超去年雙11總量

TAG:航通社 |